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8315发布日期:2020-05-01 17:0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然而现有的纺织品特指连芯透气被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导湿吸湿效果差,无法同时保证连芯透气被的舒适度、保暖度和透气度;其次,现有的连芯透气被大多为一体式结构,无法便捷的进行拆卸、更换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连芯透气被导湿吸湿效果差和无法便捷的进行拆卸更换和清洗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包括透气芯,还包括连芯透气被,所述连芯透气被由蚕丝无纺布和透气芯组成,所述透气芯的外部包设有蚕丝无纺布,所述蚕丝无纺布的顶部内侧缝合有竹炭纤维纺布,所述竹炭纤维纺布的下端面缝合有涤纶纤维纺布,所述蚕丝无纺布的底部内侧缝合有云母纤维无纺布,所述云母纤维无纺布的上端面缝合有棉麻纤维无纺布,所述蚕丝无纺布周边内侧缝合有涤纶纤维围边,所述涤纶纤维围边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于涤纶纤维纺布和棉麻纤维无纺布缝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气芯的下端面等距嵌设有多条纵向设置的棉麻纤维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气芯的上端面等距嵌设有多条纵向设置的涤纶纤维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气芯的内部填充有蚕丝棉绒、纯棉绒和鹅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气芯的四个拐角处通过缝合条与涤纶纤维围边内侧四个拐角缝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蚕丝无纺布的侧边缝合有内嵌式拉链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包设贴肤体质的100%蚕丝无纺布,提高了连芯透气被的亲肤性,连芯透气被底部通过具有导热吸水功能的云母纤维无纺布和具有较强亲水性的棉麻纤维无纺布进行吸湿,连芯透气被顶部通过具有较强疏水性的涤纶纤维纺布和具有吸附异味的竹炭纤维纺布进行导湿和透气,涤纶纤维围边提高了水的流通性,棉麻纤维条提高了底部的吸水性,涤纶限位条加快了顶部的疏水性,从而提高了连芯透气被的导湿吸湿效果,实现了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透气芯的内侧四角均通过缝合条与透气芯的四个拐角缝合连接,使得连芯透气被内部的透气芯实现与蚕丝无纺布分离式的可拆卸结构,通过嵌入式的拉链带的设置,便于透气芯的取出,使得蚕丝无纺布和透气芯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材质,分类进行清洗,从而实现了连芯透气被的可清洗,使得连芯透气被可以更加洁净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连芯透气被;2、蚕丝无纺布;3、透气芯;4、涤纶纤维条;5、涤纶纤维纺布;6、竹炭纤维纺布;7、棉麻纤维条;8、棉麻纤维无纺布;9、云母纤维无纺布;10、涤纶纤维围边;11、缝合条;12、拉链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包括透气芯3,还包括连芯透气被1,连芯透气被1由蚕丝无纺布2和透气芯3组成,透气芯3的外部包设有蚕丝无纺布2,100%蚕丝无纺布2的设置,提高了连芯透气被1的舒适感和亲肤感,蚕丝无纺布2的顶部内侧缝合有竹炭纤维纺布6,竹炭纤维纺布6的下端面缝合有涤纶纤维纺布5,使得连芯透气被1顶部实现先疏水,疏水散发时经过竹炭纤维纺布6进行除味,实现了连芯透气被1的耐污性,蚕丝无纺布2的底部内侧缝合有云母纤维无纺布9,云母纤维无纺布9的上端面缝合有棉麻纤维无纺布8,使得连芯透气被1底部先进行若程度的吸水,内部强吸水性的涤纶纤维纺布5进行快速吸水,防止强吸水性的涤纶纤维纺布5对人皮肤表层水分的吸附,蚕丝无纺布2周边内侧缝合有涤纶纤维围边10,涤纶纤维围边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于涤纶纤维纺布5和棉麻纤维无纺布8缝合连接,加快了水由底部到顶部的流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透气芯3的下端面等距嵌设有多条纵向设置的棉麻纤维条7,提高了连芯透气被1底部的吸水性,提高了透气芯3与棉麻纤维无纺布8的贴合度。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透气芯3的上端面等距嵌设有多条纵向设置的涤纶纤维条4,便于透气芯3内部的湿气更好的散出,同时提高了与涤纶纤维纺布5更好的贴合度。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透气芯3的内部填充有蚕丝棉绒、纯棉绒和鹅绒采用三种不同材质的混合绒棉,合并的三者的优点,保证了连芯透气被1的保暖性、提高了弹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3所示,透气芯3的四个拐角处通过缝合条11与涤纶纤维围边10内侧四个拐角缝合连接,便于透气芯3的便捷式拆卸,采用缝合的方式,更提高了连芯透气被1的舒适度。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蚕丝无纺布2的侧边缝合有内嵌式拉链带12。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外包设贴肤体质的100%蚕丝无纺布2,提高了连芯透气被1的亲肤性,连芯透气被1底部通过具有导热吸水功能的云母纤维无纺布9和具有较强亲水性的棉麻纤维无纺布8进行吸湿,水分通过疏水性材质的涤纶纤维围边10、棉麻纤维条7和涤纶纤维条4排送到连芯透气被1顶部,连芯透气被1顶部通过具有较强疏水性的涤纶纤维纺布5和具有吸附异味的竹炭纤维纺布6进行导湿和透气,透气芯3内采用三种填充绒,以提高柔软度,从而实现了一种导湿吸湿的连芯透气被1,通过连芯透气被1内部的透气芯3与蚕丝无纺布2分离式的可拆卸结构,通过嵌入式的拉链带12的设置,使得蚕丝无纺布2和透气芯3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材质,分类进行清洗,从而实现了连芯透气被1的可清洗,提高了连芯透气被1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包括透气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芯透气被(1),所述连芯透气被(1)由蚕丝无纺布(2)和透气芯(3)组成,所述透气芯(3)的外部包设有蚕丝无纺布(2),所述蚕丝无纺布(2)的顶部内侧缝合有竹炭纤维纺布(6),所述竹炭纤维纺布(6)的下端面缝合有涤纶纤维纺布(5),所述蚕丝无纺布(2)的底部内侧缝合有云母纤维无纺布(9),所述云母纤维无纺布(9)的上端面缝合有棉麻纤维无纺布(8),所述蚕丝无纺布(2)周边内侧缝合有涤纶纤维围边(10),所述涤纶纤维围边(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于涤纶纤维纺布(5)和棉麻纤维无纺布(8)缝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芯(3)的下端面等距嵌设有多条纵向设置的棉麻纤维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芯(3)的上端面等距嵌设有多条纵向设置的涤纶纤维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芯(3)的内部填充有蚕丝棉绒、纯棉绒和鹅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芯(3)的四个拐角处通过缝合条(11)与涤纶纤维围边(10)内侧四个拐角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无纺布(2)的侧边缝合有内嵌式拉链带(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包括透气芯,还包括连芯透气被,所述连芯透气被由蚕丝无纺布和透气芯组成,所述透气芯的外部包设有蚕丝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包设贴肤体质的100%蚕丝无纺布,提高了连芯透气被的亲肤性,连芯透气被底部通过具有导热吸水功能的云母纤维无纺布和具有较强亲水性的棉麻纤维无纺布进行吸湿,连芯透气被顶部通过具有较强疏水性的涤纶纤维纺布和具有吸附异味的竹炭纤维纺布进行导湿和透气,涤纶纤维围边提高了水的流通性,棉麻纤维条提高了底部的吸水性,涤纶限位条加快了顶部的疏水性,从而提高了连芯透气被的导湿吸湿效果,实现了一种导湿吸湿连芯透气被。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老裁缝家纺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