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137发布日期:2020-05-22 20:5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塑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小工具放置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管。



背景技术:

当人们将钻头等五金工具配件在运输过程中以及放置到展示架上进行展示时,因大部分的钻头等五金工具配件并没有合适的设置挂孔、体积较小的包装,导致人们在运输途中散货包装,存在钻头等刃口由于碰撞被破坏的情况;在展示钻头等五金工具配件的过程中,往往是将产品直接放置在展示架上,而展会在展示过程中,人群较多,极易使钻头从展架上掉落,导致钻头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保护钻头的塑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塑管底座上盖,所述塑管底座上盖的底端设有缓冲块;

塑管底座底盖,定位安装于塑管底座上盖上;

挂盖,其通过扣接组件扣接于塑管底座底盖上。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扣接组件包括一对扣脚。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塑管底座底盖的开口处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塑管底座底盖之间设有用于扣接对应扣脚的卡块。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塑管底座上盖以及塑管底座底盖的底端中部均向内凹陷形成缓冲缺口。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塑管底座上盖的边沿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安装塑管底座底盖的安装柱。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塑管底座底盖上开设有对应安装柱的安装孔。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挂盖上开设有挂孔。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挂盖位于挂孔处设有弧板。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挂孔包括截面呈弧形的定位孔以及扩孔,所述定位孔与扩孔联通。

在上述的塑管中,所述塑管底座底盖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弧壳,所述弧壳的截面呈弧形;所述缓冲块远离塑管底座上盖的一侧呈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弧板的设置,增大展示架上的插销或挂钩与挂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悬挂在展示架或墙壁上的塑管保持平衡,即,降低塑管发生前倾的概率。

2、通过缓冲块以及缓冲缺口的设置,有效减缓了地面对钻头的冲击力,从而保护钻头。

3、在实施例二中,通过定位孔以及扩孔的设置,便可将该塑管悬挂在直径较大的插销或挂钩上,从而使得塑管能够稳定悬挂在墙壁或展示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塑管底座上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挂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塑管底座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挂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塑管底座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塑管包括塑管底座上盖100、缓冲块110、塑管底座底盖200、挂盖400以及扣接组件500。

塑管底座上盖100的底端设有缓冲块110,塑管底座底盖200定位安装于塑管底座上盖100上,挂盖400通过扣接组件500扣接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在安装时,人们需要将塑管底座上盖100定位安装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此后,将钻头等五金小工具放进塑管底座底盖200与塑管底座上盖100之间,之后,通过扣接组件500将挂盖400扣接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此后,因挂盖400底端与塑管底座底盖200的开口处完全吻合,避免钻头从塑管内掉出;当挂盖400扣接于塑管底座底盖200时,钻头的头部将接触缓冲块110,使得人们在移动塑管或组装塑管,塑管掉落到地面上时,缓冲块110缓冲地面对钻头的冲击力,从而保护钻头,避免塑管底部碎裂。

扣接组件500包括一对扣脚510,塑管底座底盖200的开口处设有卡板210,卡板210与塑管底座底盖200之间设有用于扣接对应扣脚510的卡块211,当人们将塑管底座上盖100定位安装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后,人们需将挂盖400的扣脚510插进卡板210与塑管底座底盖200之间,直至扣脚510扣住对应的卡块211,从而使得塑管底座底盖200、塑管底座上盖100以及挂盖400三者连接在一起。

挂盖400上设有指示箭头430,当要将挂盖400从上盒盖上拆卸下来时,人们只需根据该指示箭头430的指引方向,即,将挂盖400相对塑管底座底盖200左右摆动,同时,将挂盖400相对塑管底座底盖200向外拖动,便可将挂盖400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取下来,如此,方便人们安装或拆卸。

塑管底座上盖100以及塑管底座底盖200的底端中部均向内凹陷形成缓冲缺口300,当塑管掉落到地面,且塑管底座上盖100的底部或塑管底座底盖200的底部撞击地面时,通过缓冲缺口300设置,避免塑管底座底盖200的中部或塑管底座上盖100的中部直接撞击地面,因缓冲缺口300的对称线与缓冲块110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进一步减缓地面对钻头的冲击力,使得钻头不易损坏,塑管底部不易碎裂。

塑管底座上盖100的边沿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安装塑管底座底盖200的安装柱120,塑管底座底盖200上开设有对应安装柱120的安装孔220,当人们将塑管底座底盖200定位安装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时,人们需要将安装柱120插进对应的安装孔220内,便可实现塑管底座上盖100定位安装于塑管底座底盖200上。

挂盖400上开设有挂孔420,当人们塑管悬挂在墙壁上时,需要将墙壁上的插销或挂钩穿过挂孔420,因挂盖400扣接于塑管底座底盖200,塑管底座底盖200与塑管底座上盖100定位安装在一起,使得塑管能够整体悬挂在墙壁上,因塑管底座底盖200以及塑管底座上盖100呈透明状,从而方便人们观察放置在塑管内的钻头。

挂盖400位于挂孔420处设有弧板410,当人们将墙壁上的插销或挂钩穿过挂孔420后,该弧板410便可直接接触插销或挂钩,从而增大插销或挂钩与挂盖40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悬挂在墙壁或展示架上的塑管保持平衡,即,降低塑管发生前倾的概率。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改变了挂孔420的结构。

具体的,该挂孔420包括截面呈弧形的定位孔421以及扩孔422,该定位孔421与扩孔422联通,因此,当人们将直径较大或重量的钻头放置进塑管内时,便可通过定位孔421以及扩孔422,将该塑管悬挂在直径较大的插销或挂钩上,从而使得塑管能够稳定悬挂在墙壁或展示架上。

实施例三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塑管底座底盖200的中部设置弧壳230。

具体的,塑管底座底盖200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弧壳230,弧壳230的截面呈弧形,缓冲块110远离塑管底座上盖100的一侧呈弧形,通过弧壳230的设置,使得该塑管能够安装直径较大的钻头,在安装时,人们需先根据钻头的规格选择出具有合适弧壳230的塑管,如此,人们便可将钻头稳定放置于塑管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