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汤盒及其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7217发布日期:2020-07-14 17:0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汤盒及其饭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米汤盒及其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饭煲通过在内胆上安装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实现内胆可以排米汤,进一步地实现内胆内米汤和米饭的分离,实现制作低糖米饭,但是电磁阀需要供电,这样就导致内胆结构复杂难清洗,成本很高,可靠性较低。

部分饭煲通过在内胆内设置蒸笼,蒸笼上设置米汤孔,在蒸笼里放置米,饭煲在初始工作的时候,内胆内的米汤穿过蒸笼上的米汤孔进入到蒸笼内并淹没米,随着饭煲工作,加热件持续对内胆加热,在持续加热熬煮的过程中内胆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实现制作低糖米饭,但是该方法使得米在米汤中长时间的熬煮来实现水位的降低,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难以准确的把握加入的水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导致无法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导致制作出的低糖米饭较软、口感差,且降淀粉的效果较差;其中当用户在制作低糖米饭时添加的米汤过多,或者制作的米份量过多时,此时内胆内的米汤和米无法实现完全分离,导致低糖米饭的口感差、降淀粉的含量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严格限制水位的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才能制作出低糖米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汤盒及其饭煲,主要解决现有饭煲制作低糖米饭需要通过电磁阀来排米汤的问题,主要解决现有饭煲需要严格控制水位且无法实现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的问题,解决现有饭煲制作出的低糖米饭较软、口感差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饭煲在制作低糖米饭的过程中降低米中的淀粉的含量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米汤盒,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构成凹形结构,米汤盒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缺口,缺口相对侧壁向内凹陷并相对底壁向上凸起构成中空结构,缺口的长度l值大于缺口的宽度h值,缺口上设置有进米汤口,进米汤口的长度l1值与进米汤口的宽度h1值不相等。

前述的一种米汤盒,进米汤口的长度l1值大于进米汤口的宽度h1值,和/或进米汤口位于缺口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前述的一种米汤盒,米汤盒上设置有两个缺口,或米汤盒上设置有两个缺口且设置为对称分布的结构。

前述的一种米汤盒,米汤盒上设置有提握部,提握部位于两个缺口之间。

前述的一种米汤盒,缺口的末端位于米汤盒的中部位置,或位于米汤盒的中部位置的中心位置。

前述的一种米汤盒,缺口的长度l值小于米汤盒的侧壁外径m值,或缺口的长度l值小于米汤盒的侧壁外径m值且l>m/2。

前述的一种米汤盒,缺口的长度l值为缺口的宽度h值的两倍以上,和/或进米汤口的长度l1值为进米汤口的宽度h1值的两倍以上。

一种饭煲,包括煲体,煲体内安装内胆,还包括前述的米汤盒,米汤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内胆内。

前述的一种饭煲,包括蒸煮件,蒸煮件上设置有沥米汤孔,米汤盒位于蒸煮件的上方和/或侧方。

前述的一种饭煲,还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件,当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内的米汤至少部分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内且至少部分米汤留在内胆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设置缺口的长度l值大于缺口的宽度h值,缺口上设置有进米汤口,进米汤口的长度l1值与进米汤口的宽度h1值不相等,使得缺口与进米汤口相对应设置便于米汤的通过进入,并使得缺口的末端能尽量的位于米汤盒中部的位置,缺口的末端能尽量的位于内胆内米汤集中沸腾区域的上方,有利于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被收集进入到米汤盒内,实现收集更多的米汤。

本方案的缺口有利于米汤的集中,且有利于米汤集中到缺口内进入到米汤盒内,缺口有利于内胆内沸腾的米汤向上集中进入到米汤盒内,缩短米汤进入到米汤盒内的距离,且减小米汤进入到米汤盒内需要的涌力。

本方案的进米汤口的长度l1值大于进米汤口的宽度h1值与缺口的长度l值大于缺口的宽度h值形成相对应设计,构成相同方向上的狭长的通道结构,对米汤的通过起到引流作用和挤压作用,有利于米汤进入到缺口后相对的同步向上涌起并大面积进入到米汤盒内。

本方案的米汤盒可用于到饭煲内收集米汤,通过设置缺口及其上的进米汤口,可实现内胆内的米汤沸腾时向上涌起被收集进入到米汤盒内,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缺口内并通过其上的进米汤口进入到米汤盒内,实现收集更多的米汤。

本方案的米汤盒可运用到饭煲内制作低糖米饭,本方案的米汤盒安装到饭煲上时,饭煲在工作的过程中使得内胆内的一部分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内,一部分米汤向下留在内胆底部内,实现内胆内至少两个部分都可以盛放米汤,并进一步地实现内胆内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的内胆和米汤盒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清洗,内胆和米汤盒形成两部分独立的盛放空间,通过缺口来实现饭煲在熬煮的过程中使得内胆内的米汤在向上涌起的时候进入到米汤盒内,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分离,实现制作低糖米饭。

本方案不需要严格限制用户向内胆内添加的水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只需要设定一定高度的水位范围即可,在该范围内米饭和米汤能够快速完全分离,在内胆底部和米汤盒可分别盛放内胆内的米汤,均可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内胆的米汤快速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内后,内胆底部内的米汤的水位可低于蒸煮件,不需要严格限制用户添加的水位,均可实现米饭独立的位于蒸煮件上。

本方案相对现有部分饭煲在内胆上设置电磁阀来进行排米汤的饭煲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只需要在现有的饭煲的基础上增加本方案的米汤盒和蒸煮件即可实现将内胆内米汤和米饭进行快速完全分离的结构,极大的降低了可制作低糖米饭的饭煲的成本,且制作出的低糖米饭口感更好,降淀粉的含量的效果更好,有利于肥胖人士和糖尿病人士利用本方案的饭煲来制作低糖米饭食用,且能满足需要喝米汤的人群使用,在较大降低成本优势的前提下,有利于普及人们食用低糖米饭的健康饮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米汤盒的立体图;

图2为本方案的米汤盒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的米汤盒的俯视图;

图4为本方案的缺口的长度及宽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方案的进米汤口的长度及宽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方案的米汤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方案的米汤盒上设置提握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方案的饭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方案的内胆内米饭和米汤未分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方案的内胆内米饭和米汤分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米汤盒,101-侧壁,102-底壁,103-缺口,1031-进米汤口,104-提握部,2-内胆,3-煲体,4-蒸煮件,401-沥米汤孔,5-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汤盒1及其饭煲,如图1至图10构成所示,本方案的米汤盒1可运用到饭煲内制作低糖米饭,米汤盒1起到收集米汤的作用,通过在米汤盒1上设置米汤通过的缺口103及缺口103上的进米汤口1031,具体地,本方案的饭煲可用于制作低糖米饭;水和米在熬煮的情况下,会使得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水中形成米汤,米汤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米汤向上涌起快速进入到米汤盒1内,进一步的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分离来制作低糖米饭,即为含淀粉较低的米饭。其中,米汤为黏糊的浓稠状态,在加热的情况下很容易沸腾并快速向上涌起,且能连片的大部分沸腾并快速向上涌起,本方案结合饭煲结构的内胆2、米汤盒1、加热件5的相互之间的结构来实现了饭煲在制作米饭的过程中可使得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分离和完全分离,实现制作低糖米饭。

本方案的米汤盒1用于收集米汤,米汤盒1可运用到饭煲内制作合淀粉含量较低的米饭,即为低糖米饭,米和水在熬煮的过程中,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到水中形成米汤,米汤中含有淀粉,米汤盒1收集米汤的过程中带走了米饭中的部分淀粉,实现了对米饭的降淀粉含量的效果。

本方案的米汤盒1的结构,包括:底壁102和侧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1构成凹形结构,米汤盒1可以设置圆形结构或方向结构,米汤盒1的底壁102和侧壁101构成的凹形结构使得米汤盒1有一定的盛放空间,可用于盛放一部分的米汤,实现米汤盒1可以收集米汤。

本方案的米汤盒1,在米汤盒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缺口103,缺口103相对侧壁101向内凹陷并相对底壁102向上凸起构成中空结构,缺口103的长度l值大于缺口103的宽度h值,可使得缺口103形成狭长的通道结构,缺口103凹陷到米汤盒1的侧壁101内侧区域的中部位置,方便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直接向上进入到米汤盒1内有利于米汤集中进入到缺口103内然后涌向米汤盒1内被收集。

其中,当缺口103的侧面设置为由下至上逐渐收窄的结构时,缺口103的宽度h值为缺口103顶部的有效宽度。

本方案的缺口103可以贯穿米汤盒1的侧壁101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但是需确保米汤能通过缺口103进入到米汤盒1内,缺口103向侧壁101的内侧位置凹陷构成米汤盒1侧壁101上的缺口103结构。

可选的,缺口103上设置有进米汤口1031,进米汤口1031的长度l1值与进米汤口1031的宽度h1值不相等,通过设置进米汤口1031的大小尺寸来使得米汤向上涌起通过进米汤口1031时能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和挤压作用,并能与缺口103相对应来方便米汤的集中涌起进入,且进米汤口1031的位置还可有利于用户通过该位置来提握取放米汤盒1。

可选的,进米汤口1031的长度l1值大于进米汤口1031的宽度h1值,可使得进米汤口1031能形成略微狭长的条形结构,进米汤口1031的长度l1值大于进米汤口1031的宽度h1值与缺口103的长度l值大于缺口103的宽度h值相对应设计,构成相同方向上的狭长的通道结构,有利于米汤进入到缺口103后相对的同步向上涌起并大面积进入到米汤盒1内,不会对米汤的通过进入形成阻挡作用,有利于米汤通过进米汤口1031进入到米汤盒1内。

可选的,和/或进米汤口1031位于缺口103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将进米汤口1031设置在单个缺口10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当米汤向上涌起并到达缺口103的顶部端面时,此时顶部端面对米汤起到阻挡作用,阻挡米汤继续向上涌起,此时米汤因受到阻挡而向两侧分散开流动,缺口103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进米汤口1031有利于米汤分散到两侧进入到米汤盒1内被收集,实现米汤盒1收集米汤的效果更好,有利于米汤的进入。

优选的,进米汤口1031位于缺口103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进米汤口1031的长度l1值大于进米汤口1031的宽度h1值,有利于对米汤的收集,更有利于米汤向上涌起通过进米汤口1031进入到米汤盒1内。

可选的,米汤盒1上设置有两个缺口103,或米汤盒1上设置有两个缺口103且设置为对称分布的结构;为了更有利于米汤进入到米汤盒1内,在米汤盒1上设置两个缺口103;可将两个缺口103对称分布的设置在米汤盒1上,两个缺口103不仅有利于米汤进入到米汤盒1内,还有利于用户提拿取放米汤盒1,用户可左右手分别抓取两个缺口103的上部位置来提拿取放米汤盒1,方便用户的使用。

可选的,缺口103的末端位于米汤盒1的中部位置,即为缺口103的末端位于米汤盒1的中心点向周向方向辐射的区域内,中部位置为米汤盒1的内环区域,可将米汤盒1分为外环区域和内环区域,中部位置处于内环区域内,这样可确保缺口103的末端位于内胆2内米汤集中剧烈沸腾的区域内,内胆2内的米汤集中剧烈沸腾的区域内为内胆2的中部区域,这样可使得米汤能集中沸腾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1内,有利于米汤盒1对米汤的收集。

可选的,或设置缺口103的末端位于米汤盒1的中部位置的中心位置,可以为缺口103的最末端位于米汤盒1的中部位置的中心位置处,也可以将缺口103的末端设置为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此时末端的中心位置与米汤盒1的中心位置重合,且缺口103的末端中心位置位于内胆2内米汤最集中剧烈沸腾的区域的上方,有利于米汤向上涌起在最短距离内进入到米汤盒1内,有利于米汤盒1对米汤的收集。

可选的,缺口103的长度l值小于米汤盒1的侧壁101外径m值,使得缺口103在向米汤盒1侧壁101的内侧凹陷时能形成狭长的通道并确保不会使得米汤盒1被缺口103分割成两部分,确保缺口103位于米汤盒1上。

其中,当米汤盒1为圆形结构时,米汤盒1的侧壁101外径m值即为米汤盒1的侧壁101直径;当米汤盒1为方形结构时,此时米汤盒1的侧壁101外径m值为米汤盒1上的相对两面上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当米汤盒1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时,米汤盒1的侧壁101外径m值为米汤盒1上的相对两面上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本方案的米汤盒1为圆形结构。

可选的,或设置缺口103的长度l值小于米汤盒1的侧壁101外径m值且l>m/2,即为缺口103在向米汤盒1侧壁101的内侧凹陷时能形成狭长的通道并确保不会使得米汤盒1被缺口103分割成两部分,且确保缺口103的长度l值大于米汤盒1的侧壁101外径m值的一半,此时缺口103从米汤盒1的侧壁101的一侧沿米汤盒1的侧壁101的内侧凹陷并使得凹陷部超过米汤盒1的中心位置,即为缺口103的末端贯穿米汤盒1的侧壁101内侧的一半以上并超过米汤盒1的中心位置,形成较为狭长的缺口103结构,当米汤盒1放置到内胆2内时,内胆2的米汤沸腾,一般情况为内胆2的中部特别是中心位置米汤沸腾涌起最为剧烈,此时可确保内胆2内的米汤在沸腾的情况下能有效的向上直接进入到缺口103内并进入到米汤盒1内被收集,能加快米汤被收集的速度,且能收集更多的米汤,缩短了米汤进入到米汤盒1内的距离。

可选的,缺口103的长度l值为缺口103的宽度h值的两倍以上,更有利于缺口103形成狭长的通道结构,缺口103凹陷到米汤盒1的侧壁101内侧区域的中部位置,方便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直接向上进入到米汤盒1内有利于米汤集中进入到缺口103内然后涌向米汤盒1内被收集。

可选的,和/或进米汤口1031的长度l1值为进米汤口1031的宽度h1值的两倍以上,更有利于进米汤口1031与缺口103相对应,并对应的形成狭长的结构,有利于对米汤的引流作用和挤压效果,米汤可快速进入并通过进米汤口1031进入到米汤盒1内。

优选的,缺口103的长度l值为缺口103的宽度h值的两倍以上和进米汤口1031的长度l1值为进米汤口1031的宽度h1值的两倍以上,更有利于缺口103形成狭长的通道结构,且更有利于缺口103上形成较为狭长且偏大的进米汤口1031,有利于米汤盒1对米汤的收集,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1内的效果更佳,速度更快。

为了方便对米汤盒1的取放,米汤盒1上设置有提握部104,提握部104位于两个缺口103之间,提握部104用于用户提握取放米汤盒1,提握部104可用于用户的手指放入抓取然后提起米汤盒1,方便用户对米汤盒1的取放;当米汤盒1上设置有两个缺口103时,提握部104位于两个缺口103之间,方便用户对米汤盒1的取放使用。

本方案中用户对米汤盒1的取放方式,还可以为用户通过进米汤口1031来提握取放米汤盒1,主要为在缺口103上的进米汤口1031的上部位置可用于用户提握米汤盒1;当米汤盒1上设置有两个缺口103时,用户可通过两个缺口103上的进米汤口1031的上部位置来提握取放米汤盒1,方便用户使用。

本方案的米汤盒1运用到饭煲内收集米汤,并实现制作低糖米饭,即为含淀粉含量较低的米饭,实现对米饭的降淀粉含量的效果。

本方案的一种饭煲结构,包括煲体3,煲体3内安装内胆2,还包括前述的米汤盒1,米汤盒1可拆卸地安装在内胆2内,米汤盒1可直接放置在内胆2的顶部外沿上即可,还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件5,当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2内的米汤至少部分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1内且至少部分米汤留在内胆2底部;基于米汤盒1可实现对米汤的收集效果,内胆2放置到煲体3内时,内胆2内盛放水和米,饭煲工作中,加热件5加热使得米和水熬煮,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水中,当加热件5持续加热,内胆2内的米汤向上涌起时,此时米汤可向上进入到缺口103后通过进米汤口1031进入到米汤盒1内,实现米汤盒1对米汤的收集效果,使得内胆2内的部分米汤和米饭进行分离,制作出低糖米饭,但是该方案存在不能使米饭和米汤快速完全分离的问题,内胆2内始终会存在部分米汤和米饭一起煮熟制作成为米饭。

本方案的另一种饭煲结构,包括煲体3,煲体3内安装内胆2,还包括前述的米汤盒1,米汤盒1可拆卸地安装在内胆2内,米汤盒1可直接放置在内胆2的顶部外沿上即可,还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件5,当内胆2内的米汤沸腾时,内胆2内的米汤至少部分向上涌起进入缺口103后通过进米汤口1031进入到米汤盒1内且至少部分米汤留在内胆2底部;包括前述的米汤盒1,还包括蒸煮件4,蒸煮件4可拆卸地安装在内胆2内,可在内胆2内设置支撑蒸煮件4的限位部即可,或者直接将蒸煮件4放置到内胆2内,内胆2的内侧面实现对蒸煮件4的支撑受力,且米汤盒1位于蒸煮件4的上方和/或侧方,蒸煮件4上开设有多个沥米汤孔401,蒸煮件4用于盛放米,沥米汤孔401起到对米饭进行沥米汤的效果;可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来制作低糖米饭,并实现更好的降低米饭中的淀粉含量,米汤和米汤完全分离。

当米汤盒1位于蒸煮件4的上方时,当米汤盒1和蒸煮件4均位于内胆2内,且米汤盒1位于蒸煮件4的上方时,主要位于蒸煮件4的正上方位置时,蒸煮件4和米汤盒1将内胆2的内部空间区域分为两层,米汤盒1在上层,蒸煮件4在下层,且米汤盒1和蒸煮件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还设置有一定距离间隙,该距离间隙内盛放被蒸煮的米饭,开始时将米放置在蒸煮件4上进行蒸煮形成米饭,米汤盒1用于盛放米汤,内胆2内的米汤可进入到米汤盒1内,进而实现内胆2内米汤和米饭的完全分离。

当米汤盒1位于蒸煮件4的侧方时,蒸煮件4至少包绕米汤盒1的一部分,或米汤盒1至少包绕蒸煮件4的一部分;主要结构为两侧的两部分,其中一侧为米汤盒1,另一侧为蒸煮件4,两侧共同构成,可以设置为相互的圆形结构或月牙形结构。

其中,饭煲制作低糖米饭的过程,饭煲启动工作,米位于蒸煮件4上,水位于内胆2内,此时水淹没米,加热件5加热使得水和米充分熬煮,在熬煮的过程中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米汤中形成米汤,在熬煮的过程中可轻微沸腾,沸腾的米汤泡较小,不会出现大量的米汤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1内,在熬煮一定的时间后,米中的部分淀粉充分分离出到水中后,米汤的浓度较高后,加热件5持续加热或增大功率加热使得内胆2内的米汤剧烈沸腾,米汤集中快速进入到米汤盒1内,使得内胆2的一部分米汤向上涌起快速进入到米汤盒1内,此时内胆2底部内还留一部分米汤,该部分米汤的水位低于蒸煮件4的底面,整个过程实现米汤和米饭的快速完全分离,蒸煮件4上盛放低糖米饭,水带走米中的部分淀粉形成的米汤分别盛放在米汤盒1内和内胆2底部的区域内,蒸煮件4上的米饭完全与米汤隔离开,实现低糖米饭的制作;解决了现有部分饭煲在内胆2上安装电磁阀来进行排米汤的问题,且内胆2、米汤盒1的结构简单、易清洗。

针对制作低糖米饭,水和米在充分熬煮的过程中米中的部分淀粉分离出米汤中形成米汤,米汤为浓稠的黏糊状态,米汤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向上涌起,且涌起的效果越好,米汤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米汤在加热加热件5持续加热的情况下充分涌起,因米汤的浓度大,米汤向上涌起的速度更快,且更容易向上涌起;同时容易形成米汤泡向上涌起,米汤一部分形成米汤泡向上涌起,米汤泡可带走大量的米汤一起向上涌起,使得较多的米汤能够快速的进入到米汤盒1内,通过控制加热件5的加热时间或功率的大小,可确保内胆2内的大部分米汤能够向上涌起进入到米汤盒1内,使得内胆2底部内留下的米汤不会淹没蒸煮件4上的米饭,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因此本方案的饭煲能更好的适用到制作低糖米饭中。

本方案的加热件5,加热件5用于加热,可直接对内胆2加热,加热件5可以为发热管或电磁线盘,只需实现对内胆2的加热即可,可采用加热件5对内胆2直接加热,也可采用加热件5对内胆2间接加热。

上述两种饭煲的结构,还包括煲盖,煲盖可旋转地安装在煲体3的上部来实现内胆2上部的开闭,当煲盖向下旋转盖合在煲体3上时,煲盖端面上的密封件实现对内胆2的上部密封,防止内胆2外沿位置溢出蒸汽。且还包括电路控制,煲体3内安装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电源单元、控制单元、计时单元,电路板与加热件5、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电源单元用于供电,计时单元用于时间检测与设定,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胆2的温度,一般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内胆2的底面,和/或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煲盖上,煲盖向下盖合煲体3时使得温度传感器位于内胆2上部,此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内胆2内的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加热件5的加热,内置工作程序即可,主要控制加热件5执行开始加热、停止加热、加热时间、加热功率大小,整个电路可实现对饭煲的控制方法的电路控制,主要为控制加热件5的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功率的大小的配合即可实现将米汤向上涌入到米汤盒1内。

本方案的内胆2和米汤盒1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内胆2内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不需要严格限制用户向内胆2内添加的水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均可实现内胆2底部和米汤盒1内均有米汤,米饭独立的位于蒸煮件4上,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

本方案的饭煲相对现有饭煲在内部设置蓄水盒并通过严格限制蓄水盒和内胆底面的高度来实现在饭煲工作的过程中内胆内少量的米汤通过在狭窄的空间内以溢出的方式进入到蓄水盒内来制作低糖米饭的方式具有的优点:可实现米饭和米汤的快速完全分离,不会出现内胆2底部米汤和米饭一起煮熟制作出的米饭中米汤和米饭没有完全分离的问题,本方案实现米汤和米饭快速完全分离,降低米饭中的淀粉含量效果更好,且米饭口感更好;且不需要严格限制内胆2水位的高低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本方案相对现有饭煲在内部设置蒸笼并通过持续加热熬煮的过程来使得内胆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制作低糖米饭的方式具有的优点:可实现米饭和米汤快速完全分离,不会出现利用加热来使得水位缓慢下降的问题,不会出现米饭在米汤中较长时间熬煮导致米饭过软、口感差的问题,且不需要严格限制内胆2的水位高度以及水位与米的匹配高度,降低米饭中的淀粉含量效果更好,且米饭口感更好。

针对本方案的饭煲,当不放置米汤盒1时,可当普通的饭煲正常使用,如正常的饭煲使用,只需直接采用在内胆2内加水和米进行做饭,制作不降淀粉的正常米饭等,如现有的饭煲的基础上增加本方案的米汤盒1和蒸煮件4即可实现将内胆2内米汤和米饭进行快速完全分离的结构,极大的降低了可制作低糖米饭的饭煲的成本,本方案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有利于制作低糖米饭的饭煲的普及,以及有利于普及人们食用低糖米饭的健康饮食。

本方案米汤盒1的结构和饭煲的结构还可以运用到需要降低食材中的淀粉含量的环境中,食材可以为米,也可以为其他合淀粉较高的食材,可以利用本方案的饭煲来制作低糖食物,食材不单一地限定为米,含淀粉较高的食材在水中熬煮后,会形成黏糊状态的具有一定浓度的汤液,该汤液在受热沸腾的情况下很容易向上涌起,因此可利用本方案饭煲来制作低糖食物。

工作原理:本方案设置米汤盒1,米汤盒1用于收集盛放米汤,米汤盒1放置到饭煲的内胆2内时用于制作低糖米饭,在米汤盒1上设置缺口103,并在缺口103上设置进米汤口1031,通过缺口103和进米汤口1031实现米汤向上涌起时进入到米汤盒1内被收集,本方案的饭煲中加热件5加热可控制内胆2内的米和水熬煮形成米汤,并控制加热米汤是否沸腾向上涌起,通过饭煲的整体结构实现降低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实现米饭和米汤快速完全分离来制作低糖米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