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7412发布日期:2020-07-14 17:0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蒸汽烹饪设备中,其蒸汽发生器采用的一般是蒸汽锅炉,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内置式蒸汽发生器和外置式蒸汽发生器。

其中内置式蒸汽发生器是将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底壁,其通过直接加热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以产生蒸汽,但是这种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由于烹饪产生的油污会进入蒸发盘内,所以需要频繁的清洁蒸汽发生器,且烹饪内腔的整体性较差,不方便擦拭。

而外置式蒸汽发生器是将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烹饪设备的烹饪腔体外壁,并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输汽管源源不断地输送入烹饪腔体内用于蒸煮食物。虽然外置式蒸汽发生器能够有效的避免内置式蒸汽发生器存在需要频繁擦拭蒸发盘,烹饪腔的整体性差的问题,但是因为为了保证烹饪设备的外观整体性和美观,往往将烹饪腔的进汽口和出汽口设置在相对隐蔽的顶板上,这就导致从外置式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进入烹饪腔体后,大多漂浮在烹饪腔的上方(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代表蒸汽的流动方向),再在横流风机负压下,使得进入烹饪腔内的蒸汽在烹饪腔内的停留时间较短,未完全换热就被排出烹饪腔,造成热量的浪费,进而增加了烹饪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安装有外置式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烹饪设备存在的蒸汽在烹饪腔内停留时间较短,而不能充分换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蒸汽换热效率的蒸汽烹饪设备。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包括蒸汽烹饪设备本体,蒸汽发生器,及用于增加蒸汽压力的节流增速输汽组件;

蒸汽烹饪设备本体内具有烹饪腔,蒸汽烹饪设备本体上开设有进汽口和出汽口,进汽口和出汽口均与烹饪腔连通,节流增速输汽组件位于进汽口内,蒸汽发生器通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与烹饪腔连通,节流增速输汽组件用于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喷向烹饪腔的下部。

优选的,节流增速输汽组件包括输汽管和喷嘴;输汽管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接,另一端与喷嘴连接,喷嘴位于进汽口内并与烹饪腔连通。

优选的,喷嘴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汽通道和出汽通道,出汽通道的内径小于进汽通道的内径,且呈突变性减小。

优选的,出汽通道的喷汽口朝向烹饪腔的中部下方倾斜布置。

优选的,出汽通道的内径为1.2mm~3mm。

优选的,输汽管的内径小于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的内径。

优选的,输汽管的内径为5mm~7mm。

优选的,输汽管的内径为6mm。

优选的,蒸汽烹饪设备本体顶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汽口,远离进汽口的顶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汽口。

优选的,进汽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因为节流增速输汽组件能够增加蒸汽流速,而蒸汽发生器通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与烹饪腔连通,所以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经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后,蒸汽流速增加,所以蒸汽能够被节流增速输汽组件喷入烹饪腔;又因为蒸汽被喷入到烹饪腔后会自动上升,而出汽口又与烹饪腔的上部连通,所以最终蒸汽从出汽口流出烹饪腔;

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在烹饪腔内的流通路线是,蒸汽从节流增速输汽组件喷出后,向烹饪腔的下部流动,而不是漂浮在烹饪腔的上部;然后,蒸汽再向烹饪腔的上部流动,最终从出汽口流出烹饪腔,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在烹饪腔内流动的距离较远,停留的时间较长,蒸汽的换热效率有效提高,蒸汽的热量利用率显著提高,进而缩短烹饪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蒸汽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主视图;其中箭头代表进入烹饪腔内的蒸汽流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左视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进入烹饪腔内的蒸汽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设备的烹饪腔的主视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进入烹饪腔内的蒸汽流动示意图;

图中:1、蒸汽烹饪设备本体;2、蒸汽发生器;3、节流增速输汽组件;11、烹饪腔;12、进汽口;13、出汽口;31、输汽管;32、喷嘴;321、进汽通道;322、出汽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蒸汽发生器2,及用于增加蒸汽压力的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

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内具有烹饪腔11,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上开设有进汽口12和出汽口13,进汽口12和出汽口13均与烹饪腔11连通,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位于进汽口12内,蒸汽发生器2通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与烹饪腔11连通,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用于将蒸汽发生器2产生的蒸汽喷向烹饪腔11的下部。

本实施例是通过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因为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能够增加蒸汽的流速,而蒸汽发生器2通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与烹饪腔11连通,所以蒸汽发生器2产生的蒸汽经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后,蒸汽流速增加,所以蒸汽能够被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喷入烹饪腔11;又因为蒸汽被喷入到烹饪腔11的下部后会自动上升,而出汽口13又与烹饪腔11的上部连通,所以最终蒸汽从出汽口13流出烹饪腔11;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流通路线如图3和图4所示,蒸汽从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喷出后,向烹饪腔11的下部流动,而不是漂浮在烹饪腔11的上部(如图1所示);然后,蒸汽再向烹饪腔11的上部流动,最终从出汽口13流出烹饪腔11,本实施例的蒸汽在烹饪腔11内流动的距离较远,停留的时间较长,蒸汽的换热效率得到提高,蒸汽的热量利用率提高,进而缩短烹饪时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包括输汽管31和喷嘴32;输汽管31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连接,另一端与喷嘴32连接,喷嘴32位于进汽口12内并与烹饪腔11连通;

蒸汽发生器2产生蒸汽,蒸汽从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流出,进入输汽管31内,再经过喷嘴32,蒸汽的流速增加,进而被喷入烹饪腔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喷嘴32的内径与的输汽管31内径形成突变性减小,目的是确保蒸汽经过喷嘴32后,流速迅速增加,确保蒸汽能够喷入到烹饪腔11的下部。

突变的意思就是喷嘴32的内径相较于输汽管31的内径小得多,例如输汽管31的内径为8mm,而喷嘴32的内径比输汽管31的内径的一半还要小,喷嘴32的内径为3mm。

此外,因为喷嘴32的内径小于输汽管31的内径,还因为单位时间内的蒸汽流量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压力增加,则蒸汽的温度增加,也就是说经过喷嘴32的蒸汽温度相较于输汽管31内的蒸汽温度有所升高,那么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损失,还能够快速增加烹饪腔11内温度的升高速度,进一步的缩短烹饪时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喷嘴32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汽通道321和出汽通道322,且出汽通道322的内径小于进汽通道321的内径,且呈突变性减小。

其中突变性减小的意思是:例如进汽通道321的内径为8mm,而出汽通道322的内径直接减小为4mm,或者直接减小至2mm,这样才能确保经过出汽通道322的蒸汽流速有所增加。

蒸汽从进汽通道321进入喷嘴32内,再从出汽通道322流出喷嘴32;因为进汽通道321的内径大于出汽通道322的内径,所以流进出汽通道322的蒸汽速度小于流出出汽通道322的蒸汽速度,也就是说,喷入烹饪腔11内的蒸汽速度大于流入喷嘴32的蒸汽速度,这样就进一步的增加蒸汽的流速,进一步的确保蒸汽在烹饪腔11内能够移动更远的距离,进而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停留时间;

此外,因为是通过缩小蒸汽流动的内径来提高蒸汽的流速,所以蒸汽的压力也相应的有所提高,再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蒸汽的温度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

在具体实施例中,出汽通道322的喷汽口朝向烹饪腔的中部下方倾斜布置,这样就使得蒸汽在与烹饪腔的中部底端相碰撞时,蒸汽被反弹散射在烹饪腔内,快速填充烹饪腔的左右和上下空间,使得蒸汽在烹饪腔内充分的换热,提升烹饪腔的升温速度,及烹饪腔内温度的均匀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出汽通道322的内径为1.2mm~3mm;如果出汽通道322的内径小于1.2mm,那么在喷射蒸汽时,会产生呼啸声;当出汽通道322的内径大于3mm时,蒸汽的喷射角及蒸汽在烹饪腔内的运动距离变小,不利于蒸汽快速填充烹饪腔。

在本实例中,出汽通道322的内径为2mm。

在具体实施例中,输汽管31的内径小于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的内径;

因为输汽管31的内径小于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的内径,而蒸汽的流量不变,所以输汽管31内的蒸汽流速大于从蒸汽发生器2流进输汽管31内的蒸汽流速,此外,因为蒸汽压力的增加,所以输汽管31内的蒸汽温度也随着增加,这能够避免蒸汽在传输时热量的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的内径、输汽管31的内径、进汽通道321的内径,及出汽通道322的内径依次递减,那么就确保蒸汽在传输的过程中,蒸汽温度随着内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这样能够避免蒸汽传输过程中,蒸汽温度的降低,甚至从出汽通道322喷出的蒸汽温度高于由蒸汽发生器2产生的蒸汽温度,这样就进一步的提高了进入烹饪腔11内的蒸汽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输汽管31的内径与进汽通道321的内径可以相等,而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的内径、输汽管31的内径、及出汽通道322的内径依次递减。

在具体实施例中,输汽管31的内径为5mm~7mm;

在本实施中,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的内径为10mm,输汽管31的内径为6mm,出汽通道322的内径为2mm。

在具体实施例中,进汽口12和出汽口13均位于烹饪腔11的上方;这是为了进一步的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停留时间;从烹饪腔11的上部进汽口12向烹饪腔11的下部喷射蒸汽,随后蒸汽又向上运动,从处于烹饪腔11上部的出汽口13流出烹饪腔,这使得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运动距离增加,进而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在具体实施例中,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顶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汽口12,远离进汽口12的顶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汽口13;即尽可能的增加进汽口12与出汽口13之间的距离,以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运动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进汽口12位于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顶板的后部,且靠近后边缘;而出汽口13位于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顶板的前部,且靠近前边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增加进汽口12和出汽口13之间的间距,进而增加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停留时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进汽口1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例如可以为2个、3个等;在本实施例中,进汽口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进汽口12分别位于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顶板的左右两端,目的是为了使得蒸汽进入烹饪腔11内时,蒸汽的喷射面积更加广泛,能够快速的充满烹饪腔11。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2可以为蒸汽锅炉,其安装在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的顶板上,通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与烹饪腔11连通;而本实施例中进汽口12也位于蒸汽烹饪设备本体1的顶板上,这样就能够缩小蒸汽进入烹饪腔11内的传输距离,避免热量的散失。

工作过程:

启动蒸汽烹饪设备,蒸汽发生器2产生蒸汽,因为蒸汽发生器2通过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与烹饪腔11连通,所以蒸汽从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流出后,进入节流增速输汽组件3的输汽管31内,再进入喷嘴32的进汽通道321,最终从喷嘴32的出汽通道322流出,并喷射入烹饪腔11的下部;

因为本实施例中的输汽管31的内径小于蒸汽发生器2的出汽口的内径,所以蒸汽流入输汽管31内后,被第一次加压增速;又因为出汽通道322的内径小于进汽通道321的内径,所以蒸汽流入出汽通道322内后,被第二次加压增速;蒸汽经过两次加压增速后,从出汽通道322喷出的蒸汽流速较大,使得蒸汽进入烹饪腔11内后,能够尽可能的向烹饪腔11的下部运动,甚至直达烹饪腔11的底部,这样就增加了蒸汽向下走的距离;又因为出汽口13位于蒸汽腔11的上方,所以烹饪腔11内蒸汽还要从下向上运动到出汽口13处,才能流出烹饪腔11,这样就又增加了蒸汽向上运动的距离,从而增加了蒸汽在烹饪腔11内的停留时间;

此外,又因为蒸汽经过二次加压增速后,其温度也会随着上升,所以能够有效的避免蒸汽在传输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甚至还会使喷射出的蒸汽温度高于蒸汽发生器2产生的蒸汽温度,这样就进一步的加快了烹饪腔11内的温度升高速度,进一步的缩短烹饪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