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花池坐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1593发布日期:2020-06-02 19:06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花池坐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凳,具体是一种模块化花池坐凳。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筑密度和城市绿化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绿化带空间内设置供人休息的坐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时效的角度,可以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花池坐凳。

其中,临时花池坐凳是指单位和个人因生产、生活需要临时建造使用,结构简易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拆除的设施。存在以下缺点:

1.从制作成本和使用年限的角度考虑,临时花池坐凳往往结构简单、材料劣质、有安全隐患;

2.应对场地变化能力不强,临时花池坐凳由厂家生产好固定样式,供业主选型,但是现实场地条件不确定性超出固定样式能适应的范围;

3.使用过后拆除,所用材料废弃,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市场条件下难以形成产业链,不利于环保;

而永久性花池坐凳则存在以下缺点:

1.大部分基层采用砖砌体、混凝土,面层采用石材、木材等传统材料,传统建设方法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

2.现场施工人工参与度较高,施工劳动量大,精度把控不如工业机械加工产品,施工质量、精度难以控制;

3.砌体砂浆和砖石砌块之间的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抗震及抗裂性能较差;

4.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受季节、温度、湿地的影响,施工周期难以保证,且后期的养护难度比较大;

5.混凝土、砖石等材料,不可避免进行开山挖石、毁坏环境,且作业现场会产生噪音污染、粉尘污染、泥浆污染、光污染及大量的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一定挑战;

6.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结构强度高、便于生产和后期维护的模块化花池坐凳。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花池坐凳,包括多个坐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模块由顶部坐面结构和侧立面支撑板构成,所述多个侧立面支撑板拼接构成坐凳模块的正多边形筒状外壁,所述顶部坐面结构的形状与正多边形筒状外壁的横截面一致,顶部坐面结构搭设在筒状外壁的顶部,所述单个坐凳模块中相邻侧立面支撑板的拼接处底部通过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固定,所述多个坐凳模块中,两两坐凳模块的侧立面支撑板相互拼接为一体,所述相邻两坐凳模块的侧立面支撑板相互贴合,并通过设于贴合处底部边缘的组合式支撑固定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组合式支撑固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上表面设有三条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所述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深度方向与第一支撑面垂直,所述三条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在水平面上呈星形布置,相邻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之间夹角均与所述正多边形筒状外壁的边角相同;所述相邻两坐凳模块的侧立面支撑板下端分别插入所述组合式支撑固定件中的所述三条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坐凳模块的底面未设有组合式支撑固定件的拐角处均设有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上表面设有两条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深度方向与第二支撑面垂直,所述两条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呈折形布置,所述两条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正多边形筒状外壁的边角相同,所述坐凳模块中相邻侧立面支撑板的拼接处底部分别插入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的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坐面结构的底面近外侧设有一圈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卡设在筒状外壁的内侧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坐面结构的底面近内侧设有一圈内框架梁,所述内框架梁与限位条之间设有肋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坐凳模块中相邻两侧立面支撑板的连接处设有立式密封条,所述坐凳模块中顶部坐面结构和侧立面支撑板的连接处设有横式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生产和拼装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工序和拼装难度。六边形的坐凳模块中的限位条、内框架梁和肋板相配合,使其结构强度大大增加,同时坐凳模块之间通过组合式支撑固定件相拼接,更牢固可靠。最后,根据不同绿化带的面积,可通过选用不同个数的坐凳模块拼接,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坐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顶部坐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侧立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组合式支撑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部坐面结构1.1、限位条1.12、肋板1.13、内框架梁1.14、侧立面支撑板2.1、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3.1、第二支撑面3.11、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3.12、组合式支撑固定件3.2、第一支撑面3.21、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3.22、立式密封条4.1、横式密封条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所示的一种模块化花池坐凳,包括多个坐凳模块,所述坐凳模块由顶部坐面结构1.1和侧立面支撑板2.1构成,所述多个侧立面支撑板2.1拼接构成坐凳模块的正多边形筒状外壁,所述顶部坐面结构1.1的形状与正多边形筒状外壁的横截面一致,顶部坐面结构1.1搭设在筒状外壁的顶部。顶部坐面结构1.1的底面近外侧设有一圈限位条1.12,所述限位条1.12卡设在筒状外壁的内侧面。所述顶部坐面结构1.1的底面近内侧设有一圈内框架梁1.14,所述内框架梁1.14与限位条1.12之间设有肋板1.13。其中内框架梁1.14、限位条1.12和肋板1.13相配合防止顶部坐面结构1.1过大的跨度造成中间凹陷。所述坐凳模块中相邻两侧立面支撑板2.1的连接处设有立式密封条4.1,所述坐凳模块中顶部坐面结构1.1和侧立面支撑板2.1的连接处设有横式密封条4.2。

所述组合式支撑固定件3.2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面3.21,所述第一支撑面3.21的上表面设有三条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3.22,所述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3.22深度方向与第一支撑面3.21垂直,所述三条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3.22在水平面上呈星形布置,相邻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3.22之间夹角均与所述正多边形筒状外壁的边角相同;所述相邻两坐凳模块的侧立面支撑板2.1下端分别插入所述组合式支撑固定件3.2中的所述三条组合式支撑固定卡槽3.22内。

所述坐凳模块的底面未设有组合式支撑固定件的拐角处均设有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3.1,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3.1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面3.11,所述第二支撑面3.11的上表面设有两条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3.12,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3.12深度方向与第二支撑面3.11垂直,所述两条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3.12呈折形布置,所述两条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3.12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正多边形筒状外壁的边角相同,所述坐凳模块中相邻侧立面支撑板2.1的拼接处底部分别插入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3.1的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卡槽3.12内。

所述外侧无衔接支撑固定件3.1和组合式支撑固定件3.2均采用不锈钢板材料,具有耐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等优良性能,同时所有外边缘均做圆角处理,以防止出现锐角,引起安全事故。

所述侧立面支撑板2.1的高度为0.2~0.5m,长度为0.4~0.8m。所述顶部坐面结构1.1采用不锈钢板或防腐木板制作而成。顶部坐面结构1.1还可采用正中心略高于外侧边的结构,形成排水坡度,避免雨天造成积水。

所述立式密封条4.1和横式密封条4.2采用硅橡胶制备而成,利用其伸缩强度大、不吸水等特性,防止热胀冷缩同时防渗、防漏、止水,还能平滑顶部坐面结构1.1和侧立面支撑板2.1的交界处,防止划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模块化花池坐凳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方式生产,机械参与程度大幅提高,节省了传统施工中支模、浇筑、抹灰、铺贴等重复繁重的工作,可大大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坐凳模块其六边形结构可以适用在不同的特殊场地,以正六边形组成的基本单元,可自由地拼接组合,带来了更大的灵活度,且可拆卸并再重新拼装,节约材料并利于后期维护。

3、坐凳模块在工厂生产完毕后,现场只需组装即可使用,有效的避免了对城市内的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粉尘污染、光污染及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降至最低,既有利于绿色、环保;又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

4、相比传统砖石材料的难以加工,本实用新型在后期可根据时期及主题选择涂装,应用场景更广阔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