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7934发布日期:2020-04-14 19:58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铝合金相框种类单一,其最大的问题是每次更换画面时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把相框拆除掉一条边,再把画面从侧面插入,此方式更换画面程序繁琐,而且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此类相框只能满足于很少更换画面的场合去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包括相框、透光面板、底板及弹性卡扣;

所述相框的边条内侧从前而后依次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

所述透光面板的侧边嵌设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

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

所述弹性卡扣嵌设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条上从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勾爪、第二勾爪及第三勾爪;

所述第一勾爪与所述第二勾爪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

所述第二勾爪与所述第三勾爪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勾爪与所述第三勾爪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勾爪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勾爪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框由四条边条拼接而成,相邻的两条边条通过连接角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条与所述角码通过螺丝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框为铝合金相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相框使用时,画面的装入方式是从背面按压弹性卡扣并抠出弹性卡扣,然后拿出底板,从相框背面装入画面,最后再使用弹性卡扣压住底板,可实现画面的快速装卸与更换,可在不拆卸边条的情况下从相框背面装入画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边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进行拆装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1-边条;101-第一勾爪;102-第二勾爪;103-第三勾爪;104-第一容置槽;105-第二容置槽;2-连接角码;3-弹性卡扣;4-底板;5-螺丝;6-透光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包括相框、透光面板6、底板4及弹性卡扣3;所述相框的边条1内侧从前而后依次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所述透光面板的侧边嵌设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如相框为四边形相框,相框的四条边条上均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透光面板的上侧边就嵌设在上方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透光面板的下侧边就嵌设在下方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透光面板的左侧边就嵌设在左侧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透光面板的右侧边就嵌设在右侧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这样就可将透光面板的四侧边对应容置在相框的边条内。

然后将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并将所述弹性卡扣嵌设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如图2所示,可将弹性卡扣形变成c字型结构,并使该c字型结构的开口端嵌设在第二容置槽内,c字型结构的闭口端抵靠在底板上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

弹性卡扣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相框的边条(长度较长的边条)上对应嵌设两个弹性卡扣,在相框的边条(长度较短的边条)上对应嵌设一个弹性卡扣,这样四条边条一共需要六个弹性卡扣(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所述边条上从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勾爪101、第二勾爪102及第三勾爪103;所述第一勾爪与所述第二勾爪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104;最好使所述第一勾爪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勾爪的长度。当透光面板的四侧边对应容置在相框的边条内,第一勾爪也可对透光面板进行限位。然后在透光面板的后侧依次放置画面和底板,并采用弹性卡扣使底板定位。这样透光面板、画面及底板组成的整体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勾爪和弹性卡扣限位,本实用新型的相框方便使用,且能使画面更好地限位。

所述第二勾爪与所述第三勾爪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勾爪与所述第三勾爪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105。可将弹性卡扣形变成c字型结构,并使该c字型结构的开口端嵌设在第二容置槽内,c字型结构的闭口端抵靠在底板上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两个朝向相反的第二勾爪及第三勾爪可更好地将弹性卡扣定位,便于通过弹性卡扣更好地将底板定位在透光面板的后侧。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从背面快速更换画面的相框包括相框、透光面板6、底板4及弹性卡扣3;所述相框的边条1内侧从前而后依次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所述透光面板的侧边嵌设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如相框为四边形相框,相框的四条边条上均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透光面板的上侧边就嵌设在上方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透光面板的下侧边就嵌设在下方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透光面板的左侧边就嵌设在左侧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透光面板的右侧边就嵌设在右侧的边条的第一容置槽内,这样就可将透光面板的四侧边对应容置在相框的边条内。

然后将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并将所述弹性卡扣嵌设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如图2所示,可将弹性卡扣形变成c字型结构,并使该c字型结构的开口端嵌设在第二容置槽内,c字型结构的闭口端抵靠在底板上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

弹性卡扣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相框的边条(长度较长的边条)上对应嵌设两个弹性卡扣,在相框的边条(长度较短的边条)上对应嵌设一个弹性卡扣,这样四条边条一共需要六个弹性卡扣(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所述边条上从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勾爪101、第二勾爪102及第三勾爪103;所述第一勾爪与所述第二勾爪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104;最好使所述第一勾爪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勾爪的长度。当透光面板的四侧边对应容置在相框的边条内,第一勾爪也可对透光面板进行限位。然后在透光面板的后侧依次放置画面和底板,并采用弹性卡扣使底板定位。这样透光面板、画面及底板组成的整体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勾爪和弹性卡扣限位,本实用新型的相框方便使用,且能使画面更好地限位。

所述第二勾爪与所述第三勾爪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勾爪与所述第三勾爪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105。可将弹性卡扣形变成c字型结构,并使该c字型结构的开口端嵌设在第二容置槽内,c字型结构的闭口端抵靠在底板上并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透光面板的后侧。两个朝向相反的第二勾爪及第三勾爪可更好地将弹性卡扣定位,便于通过弹性卡扣更好地将底板定位在透光面板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4所示,所述相框由四条边条拼接而成,相邻的两条边条通过连接角码2连接,所述边条与所述角码通过螺丝5连接。安装时,先将透光面板的四侧嵌设在同一侧的边条内,然后将相邻的两条边条通过连接角码连接,并拧紧边条与角码之间的螺丝,这种方便拆装的相框更便于运输和制造。

所述相框为铝合金相框,对应地,边条为铝合金边条,根据图3的结构一体成型制得铝合金型材,然后根据需要将铝合金型材切割成合适长度的铝合金边条,本实用新型的相框可采用标准化型材装配而成,便于安装、拆卸、维护、搬运及运输。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相框使用时,画面的装入方式是从背面按压弹性卡扣并抠出弹性卡扣,然后拿出底板,从相框背面装入画面,最后再使用弹性卡扣压住底板,可实现画面的快速装卸与更换,可在不拆卸边条的情况下从相框背面装入画面。

为增大展示尺寸,同时兼顾以上功能的实现,第一勾爪的长度为12mm,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相框使用时,对画面的正面的压边宽度也为12mm。

铝合金相框允许的最大设计尺寸为1000*1000mm,当长宽尺寸加大时,应相应增加弹性卡扣的数量。

铝合金边条可选用多种形式的装饰效果,如树脂烤漆、色彩丰富的阳极氧化和木纹转印等。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