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9303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餐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餐桌。



背景技术:

餐桌是指专供吃饭用的桌子。按材质可分为实木餐桌、钢木餐桌、大理石餐桌、大理石餐台、大理石茶几、玉石餐桌、玉石餐台、玉石茶几、云石餐桌等。

在现有技术中,餐桌包括了桌面和支撑脚,桌面一般都是直接固定在支撑脚上。一般售卖的餐桌结构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不具有保温功能,并且在放置物品的过程中并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餐桌,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餐桌结构简单、无法保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个绝缘凹槽,并在绝缘凹槽中安装电阻加热丝用于加热,在起到加热保温的同时还能有效绝缘,避免漏电引起的安全隐患。通过设计储物箱和储物架从而实现储物的功能,能有效利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餐桌,所述多功能餐桌包括:

桌面,所述桌面为下凹式桌面;所述桌面中设置有绝缘凹槽,所述绝缘凹槽中安装有电阻加热丝;所述绝缘凹槽的上方安装有电磁炉加热区;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安装在所述桌面的下方,所述支撑柱中设置有滑道,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滑道上滑动,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活动杆与滑轮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带动所述活动杆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之间通过窄道贯通连接;所述限位杆在所述窄道中滑动,所述限位杆可与限位孔卡接;

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安装在所述桌面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柱通过横杆连接;

储物架,所述储物架安装在所述桌面的上方。

通过设计一个绝缘凹槽,并在绝缘凹槽中安装电阻加热丝用于加热,在起到加热保温的同时还能有效绝缘,避免漏电引起的安全隐患。通过设计储物箱和储物架从而实现储物的功能,能有效利用空间。桌面为下凹式桌面,桌面的边缘略高可以避免餐具滑落的可能,凹槽的衔接处设计为弧形可以便于清洁。支撑柱上设计的滑轮是为了移动餐桌的过程中更为便利,通过设计滑道可以实现活动杆的上下移动从而避免餐桌使用过程中移位。

在桌面上设计电磁炉加热区为常规设计,其电路连接方式与常规连接相同。

电阻加热丝与外部电源连接,主要是起到加热和保温的作用,其作用原理与现有的电阻加热炉相似。

设计多个限位孔是为了便于限位杆上下移动至不同位置后进行卡接,其中限位杆在移动的过程中是通过窄道进行移动。一般设计来说,窄道的宽度小于限位孔的直径。限位杆中滑动端的直径是小于窄道的宽度,是为了便于限位杆活动。限位杆的卡接端的直径介于窄道的宽度和限位孔直径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凹槽的材质为高导热绝缘材料。绝缘凹槽的绝缘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漏电,高导热绝缘材料可以很好的实现绝缘的情况下传热。例如高导热绝缘材料xk-f60是一种导热系数为5.8w的导热绝缘玻纤布。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箱为抽拉式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中设置有横向隔板和竖向隔板,横向隔板插入竖向隔板的卡槽内与竖向隔板卡接为一体。隔板相互卡接形成多格储物,可有效进行分类。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隔板与储物箱底部呈30°~60°。倾斜设计便于拿取。一般而言可以选择30°~60°,但是45°拿取最为方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物架包括竖直柱,所述竖直柱与所述桌面螺纹连接,所述竖直柱之间设置有挡板,每一个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竖直柱上。通过设计挡板可以间隔多个区域用于放置菜品、调味品等。通过设计限位环可以定位,避免挡板滑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竖直柱的数量是3根,所述挡板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竖直柱贯穿所述通孔。三角形设计更贴合餐盘形状(圆形),便于拿取。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另一侧卡接为一体。限位环设计为卡箍,一侧用转轴活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凹槽凸台卡接,限位环的卡接效果好,不易脱落,从而在竖直柱上不易脱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餐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一个绝缘凹槽,并在绝缘凹槽中安装电阻加热丝用于加热,在起到加热保温的同时还能有效绝缘,避免漏电引起的安全隐患。通过设计储物箱和储物架从而实现储物的功能,能有效利用空间。桌面为下凹式桌面,桌面的边缘略高可以避免餐具滑落的可能,凹槽的衔接处设计为弧形可以便于清洁。支撑柱上设计的滑轮是为了移动餐桌的过程中更为便利,通过设计滑道可以实现活动杆的上下移动从而避免餐桌使用过程中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储物架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限位环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桌面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储物箱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活动杆处于限位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活动杆处于滑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餐桌的滑道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桌面,101-绝缘凹槽,102-电阻加热丝,103-电磁炉加热区;2-支撑柱,201-滑道,202-活动杆,203-限位杆,204-限位孔,205-滑轮,206-窄道;3-储物箱,301-横杆,302-横向隔板,303-竖向隔板;4-储物架,401-竖直柱,402-挡板;5-限位环,501-第一半圆环,502-第二半圆环,50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餐桌,所述多功能餐桌包括:

请参阅图4,桌面1,所述桌面1为下凹式桌面;所述桌面1中设置有绝缘凹槽101,所述绝缘凹槽101中安装有电阻加热丝102;所述绝缘凹槽101的上方安装有电磁炉加热区103;所述绝缘凹槽101的材质为高导热绝缘材料,具体为高导热绝缘材料xk-f60;

请参阅图6~8,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安装在所述桌面1的下方,所述支撑柱2中设置有滑道201,所述活动杆202可在所述滑道201上下滑动,所述活动杆202与滑轮20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杆202上设置有限位杆203,所述限位杆203带动所述活动杆202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204,所述限位孔204之间通过窄道206贯通连接;所述限位杆203在所述窄道206中滑动,所述限位杆203可与限位孔204卡接;

请参阅图5,储物箱3,所述储物箱3安装在所述桌面1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柱2通过横杆301连接;所述储物箱3为抽拉式储物箱,所述储物箱3中设置有横向隔板302和竖向隔板303,横向隔板302插入竖向隔板303的卡槽内与竖向隔板303卡接为一体;所述横向隔板302与储物箱3底部呈45°;

请参阅图2,储物架4,所述储物架4安装在所述桌面1的上方,所述储物架4包括竖直柱401,所述竖直柱401与所述桌面1螺纹连接,所述竖直柱401之间设置有挡板402,每一个所述挡板402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固定在所述竖直柱401上;所述竖直柱401的数量是3根,所述挡板402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挡板40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挡板40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竖直柱401贯穿所述通孔;请参阅图3,所述限位环5包括第一半圆环501和第二半圆环502,所述第一半圆环50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半圆环502的一侧通过转轴50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50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半圆环502的另一侧卡接为一体。

在桌面1上设计电磁炉加热区103为常规设计,其电路连接方式与常规连接相同。

电阻加热丝102与外部电源连接,主要是起到加热和保温的作用,其作用原理与现有的电阻加热炉相似。

桌面1为下凹式桌面1,桌面1的边缘略高可以避免餐具滑落的可能,凹槽的衔接处设计为弧形可以便于清洁。

支撑柱2上设计的滑轮205是为了移动餐桌的过程中更为便利,通过设计滑道201可以实现活动杆202的上下移动从而避免餐桌使用过程中移位。在移动活动杆202的过程具体为:先将限位杆203向外滑出小节,此时限位杆203与活动杆202此时作为一体进行滑动,再拿住限位杆203向下或向上通过滑道滑动至另一个限位孔204,向内推进限位杆203使其卡在另一个限位孔204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个绝缘凹槽101,并在绝缘凹槽101中安装电阻加热丝102用于加热,在起到加热保温的同时还能有效绝缘,避免漏电引起的安全隐患。通过设计储物箱3和储物架4从而实现储物的功能,能有效利用空间。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