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压力缓解老年人多功能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241发布日期:2020-05-26 17:3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压力缓解老年人多功能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压力缓解老年人多功能床具。



背景技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自1993年开始迈向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长,估计至2050年,我国人口老化比率将高达29.8%。人口高龄化以及养老方式的转变,使得处于介助状态的老年人(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以下简称介助型老人)的日常生活护理愈加受到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帮助护理介助型老人的产品设计也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对老年人护理床的研究。研究表明,在睡眠过程中,若人-床界面压力缓解不及时,极易产生压疮,且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因此人在使用床具时,会利用起身、翻身等各种各样的睡眠行为和姿势调节,来避免身体局部受压过大,而介助型老人由于其本身行动不便,无法正常地完成运动翻身,若护理不及时、护理工作不到位都会增加其压疮的发病率。目前,国内的护理床一般利用床架设计来帮助老人辅助翻身以缓解人-床界面压力,此方法虽然具有明显效果,但容易影响老人的睡眠连续性,从而会降低老人的睡眠舒适性,且长期的手动操作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大,翻身时间间隔不合理也可能会导致压疮的产生;而市场上的床垫缓压设计多是利用气囊交替充气、放气的方式来改变人的受压部位以缓解局部压力,但频繁地进行充气、放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睡眠连续性,且气囊床透气性差,长时间使用起来硬度大,亦容易造成人体局部受压过大。为此,在不干扰老人睡眠连续性的前提下,研究设计自适应压力缓解的老年人床具尤为重要。

另外,研究表明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发生压疮的几率高出5倍,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任何温度的升高也都将增加组织产生压疮的易发性,这意味着床具需要好的排热排湿的性能来及时地排解人每晚所散发的湿气、热气,以保持床面的舒适干爽,良好的人-床睡眠微环境也避免了螨虫和细菌的滋生,有利于人体的睡眠舒适性。而目前市场上对睡眠环境温、湿度的调节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依赖外部调节机制,例如:加入控温供水装置调节温湿度,此类调节机制资金投入量大且较难实现无干扰睡眠的温湿度调节;二是选择优质的床垫填充材料,好的床垫填充材料可以自动调节床垫内部的温、湿度,营造良好的睡眠微环境。而市场上常见的床垫填充材料主要有棕榈、黄麻、乳胶、记忆棉等,其中棕榈床垫、黄麻床垫硬度较大,不利于人-床界面的压力缓解,而乳胶、记忆棉等材料虽支撑性或缓压性较好,但透气性差、渗透性差,不能满足对床垫内部调温、调湿的要求,且使用时间一长极易滋生螨虫和细菌。丝瓜络是一种资源丰富、质地轻盈、天然、环保、可再生的生物质纤维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缓冲性以及吸湿散湿性,并且研究发现,丝瓜络中含有棕榈酸、棕榈酸异丙酯、角鲨烯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杀菌、抗炎、防过敏、助眠等作用,将纯天然生物质丝瓜络纤维(纤维素)与乳胶复合,制备新型植物纤维乳胶复合材料作床垫填充材料,不仅使得床垫具有乳胶支撑性强、弹性好的优良特点,同时兼有丝瓜络的高透气性、高吸湿散湿性以及抗菌防螨等特性,使得床垫可以提供更加合理的支撑且床垫内部可以自动调温、调湿,营造良好的睡眠微环境、更加有效地预防压疮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压力缓解的老年人多功能床具,主要用于介助型老人,通过对人-床界面压力进行无干扰压力监测与自适应压力缓解,有效地预防了老人压疮的产生,并且可以提供压力检测报告,为老人睡眠问题出具建议;另外,该床具可帮助老人自适应完成辅助抬背、起身、下床等功能,充分满足介助型老人的日常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适应压力缓解老年人多功能床具,包括自动调节床架、床垫、压力传感器、信息采集器、主机处理器以及手机;

所述床垫为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床垫,且具体放置于自动调节床架上,所述床垫内设置有用于感知各个位置受力情况的压力传感器,床垫下方的床架上设置有调节压力装置;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调节压力装置分别通过信息采集器与主机处理器相连,主机处理器与手机无线相连;当所述主机处理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床垫的某个位置压力异常时,主机处理器驱动调节压力装置对相应位置的压力进行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自动调节床架包括可折叠床排骨架、床前板、左右两侧板、左右两个可折叠安全护栏、横撑、床板和床尾板,其中,横撑设置在左右两侧板之间,左右两个可折叠安全护栏固定在左右两侧板上端;所述床前板、左右两侧板、左右两个可折叠安全护栏、横撑以及床尾板之间构成床体框架,床体框架上安装配合有床板以及可折叠床排骨架;所述可折叠床排骨架的底部连接有制动装置,在所述制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可折叠床排骨架相对床体框架可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可折叠床排骨架包括排骨架支撑框以及双排并列安装于排骨架支撑框上的若干单位排骨架,各单位排骨架的长725mm、宽80mm;每个所述单位排骨架分别包括圆竹竹弹片、固定圆竹竹弹片的套头以及与所述套头相连的调节压力装置;所述调节压力装置用于圆竹竹弹片表面受力时的压力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每个所述单位排骨架上的圆竹竹弹片具体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所述两层或三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两端配合有一对相向而设的套头;所述套头的内侧端分别开有两个并排的孔槽,孔槽的开设高度与三层圆竹竹弹片的厚度相对应,并且,所述孔槽的两侧壁底端还分别成型有一对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另设的带燕尾榫的垫块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调节压力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杆、滑块、固定块以及电动伸缩液压杆;

所述支撑底座设置在圆竹竹弹片下方,支撑底座上套设有固定块与滑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底座固定相连,滑块与支撑底座滑动相连;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根,两两一组,分别平行布置在支撑底座的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体,并通过所述连接体与其上方的套头相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则向靠近支撑底座中部的方向延伸,并依次横穿所述滑块与固定块上的圆形空洞,并与固定块固定相连;其中,所述滑块在连接体与固定块之间的支撑杆与支撑底座上滑动;

所述电动伸缩液压杆的电机一侧固定于固定块下部,电动伸缩液压杆的伸缩端一侧固定于滑块下部;所述滑块通过电动伸缩液压杆实现在支撑杆与支撑底座上的滑动,并且通过滑块在支撑杆上的滑动,来改变支撑杆的作用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可折叠床排骨架沿其纵向依次划分为背部支撑排骨架、臀部支撑排骨架、腿部支撑排骨架与脚部支撑排骨架,并且,所述背部支撑排骨架、臀部支撑排骨架、腿部支撑排骨架与脚部支撑排骨架中两两相邻的排骨架之间铰接相连;其中,所述背部支撑排骨架与腿部支撑排骨架的底部还分别连接有一个制动装置,二者通过所述制动装置实现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每个所述制动装置分别包括电动金属推拉杆、两个固定螺母、两个弧形滑道、支撑片、定位杆与电机;其中,所述定位杆横向布置在背部支撑排骨架/腿部支撑排骨架的底部,定位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电动金属推拉杆,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弧形滑道;

所述弧形滑道向上弯折成型,弧形滑道的一端顶部连接有向上作用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其上方的背部支撑排骨架/腿部支撑排骨架固定相连;此外,所述弧形滑道上背离定位杆方向的一侧还开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配合有固定螺母;其中,所述固定螺母的外端与相应床体框架固定相连,固定螺母的内端与所述滑轨活动相连;

所述电动金属推拉杆的前部为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定位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电动金属推拉杆的后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横撑上;其中,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电动金属推拉杆带动弧形滑道在固定螺母上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金属材质凹槽型,分布于可折叠床排骨架的腿部支撑排骨架和脚部支撑排骨架交点处,凹槽的一侧以螺丝固定于腿部支撑排骨架边缘,靠近脚部支撑排骨架的一侧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床具还包括床架绝缘静音万向轮与绝缘静音可伸缩万向轮;所述床架绝缘静音万向轮设置于左右两侧板底部,所述绝缘静音可伸缩万向轮设置于床尾板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床垫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面料复合层、上铺垫层、床芯、下铺垫层;其中,所述面料复合层采用无纺布绗缝而成,作为床垫包裹层,面料复合层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床芯采用硬质花切海绵制成,作为床垫的支撑层;所述上铺垫层与下铺垫层则采用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成,且分别表示为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上铺垫层、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下铺垫层;其中,所述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上铺垫层的厚度大于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下铺垫层的厚度,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上铺垫层的密度小于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下铺垫层的密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上铺垫层与下铺垫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水和清洁剂对丝瓜络清洗,除去丝瓜络表面的污物及杂物,然后用水将丝瓜络纤维表面的清洁剂清洗干净;再将丝瓜络纤维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0℃下连续烘直到除去其中易挥发、易分解组分,然后将丝瓜络纤维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

(2)将上述处理过筛后的丝瓜络纤维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室温下处理2h,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在70℃下干燥72h,即得到碱处理丝瓜络纤维;

(3)称量2g硅烷偶联剂,将偶联剂用乙醇稀释至1%,在充分揽拌下与碱处理丝瓜络纤维混合均匀,放入100℃烘箱内干燥72h,使残余溶剂挥发,得到偶联剂处理后的丝瓜络纤维;

(4)将乳胶放入桶内,并利用除氨设备对其进行搅拌,使氨气挥发出来,再通过抽氨管道将氨气排出去,直到天然乳胶内的氨含量降到标准以下,即可得到除氨乳胶;

(5)对配合剂进行制备:

10%酪素溶液:按配比称量好各配料,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在50℃揽拌下依次加入酪素、硼砂、氨水,边加热边搅拌至全溶即制成酪素溶液;

50%硫磺分散体:取硫横粉末于研钵中研磨备用,按配比称量好各配料;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在搅拌下依次加入酪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扩散剂nf、硫磺,并连续搅拌5-8h,即制得硫磺分散体,并将分散体的ph值调节为10-11,停放12h以上使用;

50%发泡剂分散体、50%发泡助剂分散体、50%促进剂分散体、50%氧化锌分散体、50%防老剂dnp分散体、50%滑石粉分散体的制法同上;

20%氟硅酸钠分散体:取氟硅酸钠粉末研钵中研磨后加入水,然后调节其ph值在6,即制得氟硅酸钠分散体;

(6)将50%硫磺分散体、50%促进剂分散体、50%氧化锌分散体、50%防老剂分散体配合剂一并加入乳胶中配合,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再搅拌20-30分钟,静置待用;

(7)将步骤(6)静置待用的乳胶在使用前再搅拌下;①加入2%的50%发泡剂分散体,再依次加入50%发泡助剂分散体、50%滑石粉分散体,混合均匀后加入20%氟硅酸钠分散体以及丝瓜络纤维,再搅拌至凝胶点后迅速注模、胶凝成型,制得密度为45kg/m3的发泡材料作为枕头头部部位;②分别加入3%的50%发泡剂分散体,再依次加入50%发泡助剂分散体、50%滑石粉分散体,混合均匀后加入20%氟硅酸钠分散体以及瓜络纤维,再搅拌至凝胶点后迅速注模、胶凝成型,制得密度为40kg/m3的发泡材料作为枕头肩部部位;

(8)模具清洗、预热、涂脱模剂,最后进行脱模,即可得到成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老年人护理床的床垫、床架均进行设计,多方面地满足老年人的生理活动辅助、自适应压力缓解以及压力监测等护理需要,帮助介助型老人的实现正常生活、健康睡眠。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人-床界面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以检测结果为理论依据,利用电动伸缩液压杆智能自动地移动滑块在支撑杆的位置,从而定量化调节排骨架的软硬度,实现了人-床界面各部位压力的自适应的动态缓解与调整,以满足不同体型的老年人不同部位支撑力的需要,并保证人体脊柱处于自然弯曲的状态。以此克服了现有护理床在不干扰老人睡眠连续性的前提下,不能自动调节床垫各部位的软硬度,导致老人长期静态受压易产生褥疮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中,排骨架通过对圆竹竹弹片密度、弹性模量、碳化程度的分级,并结合竹弹片层数的控制,可定量化地调节和控制各个区域排骨架的软硬度,帮助满足不同体型和体重的人群对床面各个区域支撑性能的需求,一般竹弹片的密度越大、弹性模量越小、碳化程度越高、层数越多,竹弹片弹性体单元硬度越大。

(4)本实用新型中,为介助型老人提供了一种压力监测技术,该监测技术可实时监测人-床界面压力变化,并以此识别老人睡眠行为姿势,提供睡眠压力监测报告,为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出具合理性建议。

(5)本实用新型中,将天然丝瓜络纤维材料与乳胶复合使用,备新型植物纤维乳胶复合材料作床垫填充材料,可以克服乳胶透气性差、渗透性差等缺点,且充分发挥丝瓜络高透气性、高吸湿散湿性以及抗菌防螨等特性,以及乳胶支撑性好、弹性好的优点,以此来帮助营造良好的人-床微环境、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6)本实用新型中,把丝瓜络作为乳胶发泡的原材料,通过对丝瓜络径级、尺寸和密度的定量化分选,以及定量化压缩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密度、硬度的丝瓜络乳胶复合材料,以此实现材料对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定量化支撑,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睡眠需求。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床具制动化装置设计可帮助介助型老人实现辅助抬背、辅助起身、辅助下床等活动,充分满足介助型老人的日常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床具整体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架(平放状态下)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架(抬背状态下)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架(起身状态下)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架(平放状态下)整体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制动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电机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排骨架整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排骨架分区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单位排骨架(带有3层竹弹片)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单位排骨架(带有3层竹弹片)拆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单位排骨架(带有2层竹弹片)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中,床具的床单位排骨架(带有2层竹弹片)拆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中,金属套头及竹插片的整体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中,床具单位排骨架结构(带有3层竹弹片)自适应软硬度调节流程示意图a;

图16是本实施例中,床具单位排骨架结构(带有3层竹弹片)自适应软硬度调节流程示意图b;

图17是本实施例中,床具单位排骨架结构(带有3层竹弹片)自适应软硬度调节流程示意图c;

图18是本实施例中,床具单位排骨架结构(带有3层竹弹片)电动伸缩液压杆软硬度调节局部放大图a;

图19是本实施例中,床具单位排骨架结构(带有3层竹弹片)电动伸缩液压杆软硬度调节局部放大图b;

图20是本实施例中,床具单位排骨架电动伸缩液压杆示意图;

图21为本实施例中,床具床垫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施例中,床具上铺垫层的横剖面示意图,即压力传感器的水平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压力缓解老年人多功能床具,包括自动调节床架1、床垫2、压力传感器3、信息采集器4、主机处理器5以及手机6。

所述床垫2为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床垫,且具体放置于自动调节床架1上,床垫2内设置有用于感知各个位置受力情况的压力传感器3,床垫2下方的床架上设置有调节压力装置;其中,压力传感器3与调节压力装置分别通过信息采集器4与主机处理器5相连,主机处理器5与手机6无线相连。当主机处理器5通过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床垫2的某个位置压力异常时,主机处理器5驱动调节压力装置对相应位置的压力进行调节。

参见图2-5: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自动调节床架1包括可折叠床排骨架12、床前板13、左右两侧板14、左右两个可折叠安全护栏15、横撑16、床板112和床尾板18,其中,横撑16设置在左右两侧板14之间,左右两个可折叠安全护栏15固定在左右两侧板14上端;床前板13、左右两侧板14、左右两个可折叠安全护栏15、横撑16以及床尾板18之间构成床体框架11,床体框架11上安装配合有床板112以及可折叠床排骨架12;可折叠床排骨架12的底部连接有制动装置17,在制动装置17的驱动下,所述可折叠床排骨架12相对床体框架11可折叠。

参见图5、图8-10:具体的,可折叠床排骨架12包括排骨架支撑框122以及双排并列安装于排骨架支撑框122上的若干单位排骨架121,各单位排骨架121的长725mm、宽80mm;每个单位排骨架121分别包括圆竹竹弹片1211、固定圆竹竹弹片1211的套头1212以及与套头1212相连的调节压力装置;该调节压力装置用于圆竹竹弹片1211表面受力时的压力调节。

进一步的,参见图11-13:每个单位排骨架121上的圆竹竹弹片1211具体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1211,两层或三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1211两端配合有一对相向而设的套头1212;套头1212的内侧端分别开有两个并排的孔槽,孔槽的开设高度与三层圆竹竹弹片1211的厚度相对应,并且,孔槽的两侧壁底端还分别成型有一对燕尾槽,燕尾槽与另设的带燕尾榫的垫块1212a相配合(当只需要两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1211时,先将带燕尾榫的垫块1212a安装在孔槽的燕尾槽处,再将两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1211置于带燕尾榫的垫块1212a之上;当需要三层结构式的双排圆竹竹弹片1211,无需带燕尾榫的垫块1212a)。本实施例中,圆竹竹弹片1211的长度为700mm、宽度为30mm、厚度为5mm,是一种资源丰富,具有可再生、可降解、能耗低、无污染、弹性好等特点的生态材料,本实施例通过对圆竹竹弹片层数的控制,可实现排骨架的软硬度调节作用;圆竹竹弹片的层数越多,排骨架硬度越大。

进一步的,参见图11、图13-20:调节压力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216、支撑杆1213、滑块1214、固定块1215以及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

所述支撑底座1216设置在圆竹竹弹片1211下方,支撑底座1216上套设有两块固定块1215与两块滑块1214,两块固定块1215与支撑底座1216固定相连,两块滑块1214与支撑底座1216滑动相连,并且,两块滑块1214分别设置在两块固定块1215的外侧;支撑杆1213设置有四根,两两一组,分别平行布置在支撑底座1216的两侧;支撑杆1213的一端固定于连接体1212b,并通过连接体1212b与其上方的套头1212相接,支撑杆1213的另一端则向靠近支撑底座1216中部的方向延伸,并依次横穿滑块1214与固定块1215上的圆形空洞,并与固定块1215固定相连;其中,滑块1214在连接体1212b与固定块1215之间的支撑杆1213与支撑底座1216上滑动。当滑块1214滑动到单位排骨架121两端时,支撑杆1213的功能尺寸为零,此时在圆竹竹弹片1211上施加垂直向下的力,单位排骨架121中物理调节软硬度无效,当推动滑块1214逐渐向单位排骨架121中心移动时,滑块越靠近中心,支撑杆1213的受压后弯曲弧度越大,支撑杆1213的功能尺寸越长,排骨架越软。套头1212可直接固定三层圆竹竹弹片1211,或套头内应插入同材质的带有燕尾榫的垫块1212a,用于固定双层圆竹竹弹片。

所述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的电机一侧固定于固定块1215下部,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的伸缩端一侧固定于滑块1214下部;滑块1214通过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实现在支撑杆1213与支撑底座1216上的滑动,并且通过滑块1214在支撑杆1213上的滑动,来改变支撑杆1213的作用尺寸。

本实施例的床具尺寸为长2000mm,宽1500mm;其中,套头1212、滑块1214、固定块1215采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支撑底座1216采用重组竹,保证单位排骨架121调节软硬度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撑杆1213采用具有弹性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1214上还设有螺母安装孔以及与螺母安装孔相配合的松紧螺母,当调节压力装置的电动伸缩杆失灵时,松紧螺母还可以用作左右滑动滑块1214时的手动松紧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参见图8:所述可折叠床排骨架12沿其纵向依次划分为背部支撑排骨架12a、臀部支撑排骨架12b、腿部支撑排骨架12c与脚部支撑排骨架12d,并且,所述背部支撑排骨架12a、臀部支撑排骨架12b、腿部支撑排骨架12c与脚部支撑排骨架12d中两两相邻的排骨架之间铰接相连;其中,所述背部支撑排骨架12a与腿部支撑排骨架12c的底部还分别连接有一个制动装置17,二者通过所述制动装置17实现折叠。

本实施例的背部支撑排骨架12a尺寸为800mm*1500mm、臀部支撑排骨架12b尺寸为300mm*1500mm、腿部支撑排骨架12c尺寸为350mm*1500mm、脚部支撑排骨架12d尺寸为550mm*1500mm。

具体的,参见图6-7:每个所述制动装置17分别包括电动金属推拉杆171、两个固定螺母172、两个弧形滑道173、支撑片1731、定位杆174、电机175、电源176和控制器177;其中,所述定位杆174横向布置在背部支撑排骨架12a/腿部支撑排骨架12c的底部,定位杆17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电动金属推拉杆171,定位杆17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弧形滑道173;

所述弧形滑道173向上弯折成型,弧形滑道173的一端顶部连接有向上作用的支撑片1731,所述支撑片1731与其上方的背部支撑排骨架12a/腿部支撑排骨架12c固定相连;此外,所述弧形滑道173上背离定位杆174方向的一侧还开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配合有固定螺母172;其中,所述固定螺母172的外端与相应床体框架11固定相连,固定螺母172的内端与所述滑轨活动相连;

所述电动金属推拉杆171的前部为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定位杆174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电动金属推拉杆171的后部连接电机175,所述电机175固定在横撑16上;其中,在所述电机175的驱动下,电动金属推拉杆171带动弧形滑道173在固定螺母172上滑动;

所述电源176与电动金属推拉杆171相连,为其提供动力源;所述控制器177则用于控制电动金属推拉杆171,使使用者手动控制护理床背部支撑排骨架12a和腿部支撑排骨架12c的翻转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背部支撑板12a可翻转0-60°,腿部支撑排骨架12c可翻转0-80°;弧形滑道173上的支撑片1731推动背部支撑排骨架12a实现抬背以及拉动腿部支撑排骨架12c向下弯折提供容腿空间,完成床架的折叠功能。

进一步的,参见图9:还包括定位块111,所述定位块111为金属材质凹槽型,分布于可折叠床排骨架12的腿部支撑排骨架12c和脚部支撑排骨架12d交点处,凹槽的一侧以螺丝固定于腿部支撑排骨架12c边缘,靠近脚部支撑排骨架12d的一侧不固定。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述多功能床具还包括床架绝缘静音万向轮19与绝缘静音可伸缩万向轮110;所述床架绝缘静音万向轮19设置于左右两侧板14底部,所述绝缘静音可伸缩万向轮110设置于床尾板18底部,所述绝缘静音可伸缩万向轮110可根据腿部支撑排骨架12c的向下弯折实现伸缩。其中,所述绝缘静音万向轮19、绝缘静音可伸缩万向轮110均为塑胶材质。

在具体实现中,当腿部支撑排骨架12c和脚部支撑排骨架12d恢复水平状态时,以定位块111的阻碍作用实现床架复位的定位,并以此完成了可折叠床排骨架12的整个工作流程。

进一步的,参见图21:所述床垫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面料复合层21、上铺垫层22、床芯23、下铺垫层24;其中,所述面料复合层21采用无纺布绗缝而成,作为床垫2包裹层;所述床芯23采用硬质花切海绵制成,作为床垫的支撑层;所述上铺垫层22与下铺垫层24则采用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成,且分别表示为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上铺垫层221、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制下铺垫层241;其中,所述上铺垫层22与下铺垫层24由不同密度、不同硬度和厚度的丝瓜络纤维乳胶复合材料组成。所述上铺垫层22较厚,密度较小,且较柔软,能提高老年人护理床的舒适度;所述下铺垫层24较薄,密度较上铺垫层22大,硬度较大,透气性好,提高床垫2的稳定性能。

参见图2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固定在铺垫层的面料复合层21内,信息采集器4同步采集各区域局部压力信息与整体床面压力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器4将采集的人床界面压力分布数值传输给主机处理器5,根据主机处理器5信息处理并判断后,对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下达指令,利用滑块1214来实现床具的智能自适应压力缓解调节,同时实现睡眠过程中的压力的实时监测,提供压力检测报告,出具睡眠建议,反馈于智能终端手机6,完成介助老人睡眠情况的实时监测。

进一步的,上铺垫层22与下铺垫层2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水和清洁剂对丝瓜络清洗,除去丝瓜络表面的污物及杂物,然后用水将丝瓜络纤维表面的清洁剂清洗干净;再将丝瓜络纤维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0℃下连续烘直到除去其中易挥发、易分解组分,然后将丝瓜络纤维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

2、将上述处理过筛后的丝瓜络纤维浸入naoh溶液中,在室温下处理2h,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在70℃下干燥72h,即得到碱处理丝瓜络纤维;

3、称量2g硅烷偶联剂kh550,将偶联剂用乙醇稀释至1%质量分数,在充分揽拌下与碱处理丝瓜络纤维混合均匀,放入100℃烘箱内干燥72h,使残余溶剂挥发,得到偶联剂处理后的丝瓜络纤维;

4、将乳胶放入桶内,并利用除氨设备对其进行搅拌,使氨气挥发出来,再通过抽氨管道将氨气排出去,直到天然乳胶内的氨含量降到标准以下即可得到除氨乳胶;

5、对配合剂进行制备:

10%酪素溶液:按配比称量好各配料,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在50℃揽拌下依次加入酪素、硼砂、氨水,边加热边搅拌至全溶,即制成酪素溶液;

50%硫磺分散体:取硫横粉末于研钵中研磨备用,按配比称量好各配料;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在搅拌下依次加入酪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扩散剂nf、硫磺,并连续搅拌5-8h,即制得硫磺分散体,并将分散体的ph值调节为10-11,停放12h以上使用;

50%发泡剂分散体、50%发泡助剂分散体、50%促进剂分散体、50%氧化锌分散体、50%防老剂dnp分散体、50%滑石粉分散体的制法同上;

20%氟硅酸钠分散体:取氟硅酸钠粉末研钵中研磨后加入水,然后调节其ph值在6左右,即制得氟硅酸钠分散体;

6、将50%硫磺分散体、50%促进剂分散体、50%氧化锌分散体、50%防老剂分散体配合剂一并加入乳胶中配合,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再搅拌20-30分钟,静置待用;

7、将步骤6静置待用的乳胶在使用前再搅拌下;①加入2%的50%发泡剂分散体,再依次加入50%发泡助剂分散体,50%滑石粉分散体,混合均匀后加入20%氟硅酸钠分散体以及含量不同的丝瓜络纤维,再搅拌至凝胶点后迅速注模、胶凝成型,制得密度为45kg/m3的发泡材料作为枕头头部部位;②分别加入3%的的50%发泡剂分散体,再依次加入50%发泡助剂分散体,50%滑石粉分散体,混合均匀后加入20%氟硅酸钠分散体以及含量不同的丝瓜络纤维,再搅拌至凝胶点后迅速注模、胶凝成型,制得密度为40kg/m3的发泡材料作为枕头肩部部位;

8、最后进行模具清洗、预热、涂脱模剂,然后进行脱模,即可得到成品。

制备过程中,把丝瓜络作为乳胶发泡的原材料,通过对丝瓜络径级、尺寸和密度的定量化分选,以及定量化压缩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密度、硬度的丝瓜络乳胶复合材料。

接下来,对护理床的自适应压力缓解及压力监测做进一步说明:

①人体躺在床上,并将床垫排骨架12纵向分为头部12a、肩背部12b、腰部12c、臀部及大腿12d、小腿12e五个区域;

②在人的重量作用下,床垫覆面材料21压缩变形,当置于面料复合层内的压力传感器3同步获得输出电信号;

③信息采集器4采集压力传感器3所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量,并传递给主机处理器5;

④主机处理器5对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通过对各部位受压情况进行判断,确定适应各部位支撑性能的排骨架软硬度。当使用者局部压力过大(超过6.6kpa)且时间较长(超过10min)时,主机处理器5对某一区域的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发出调节指令,使电动伸缩液压杆1217推动滑块1214左右移动,实现某一区域单位排骨架121的软硬度调节,最终实现这一区域的智能自适应的压力缓解。

⑤主机处理器5可根据夜晚监测到的人-床界面压力变化,整理提供压力检测报告,反馈于智能终端手机6,并结合人体工程学理论和健康睡眠研究,为老年人睡眠问题出具建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