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床架和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236发布日期:2020-05-26 17:3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床架和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强度好、折叠尺寸小的折叠床架和具有该折叠床架的折叠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由于其可收纳,便于搬运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欢。折叠床较常用于户外和办公室,其轻便、可折叠的特点正好满足需求。

市场上现有折叠床,床框管非u型管设置,两边通过布面连接,中间无刚性支撑,类似产品使用时间一久会出现一问题,就是在使用时布面向内凹陷,特别是头靠部和脚部不舒适,影响使用效果。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320116055.x所公开的一种折叠床,为这类结构的产品,而且这类产品组成管件较多,较为复杂;且折叠后尺寸仍较大,占用空间,不易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强度好、折叠尺寸小的折叠床架和具有该折叠床架的折叠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床架,包括床面支撑架和支撑脚架,所述床面支撑架包括中间连接件以及对称设置于中间连接件两端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枢接于中间连接件上的直连管和枢接于直连管外端的u形床框管,所述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呈一闭合的平面框架;所述支撑脚架包括中脚架、侧脚架和外脚架,所述中脚架设置于中间连接件上,所述侧脚架可折叠设置于直连管上,所述外脚架可折叠设置于u形床框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中脚架、侧脚架和外脚架均呈u形结构,包括二竖管和连接于二竖管之间的横管,竖管的端部连接所述床面支撑架,其横管用于支撑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中脚架和侧脚架的二竖管的中部位置之间还连接有支撑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件为截面呈倒u形的结构,其具有侧向设置的侧向开口和朝下设置的下端开口,所述中间连接件两端的直连管自侧向开口穿入并与之形成枢接,所述中脚架自下端开口穿入并与之形成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直连管上枢接有转动座,所述侧脚架固定连接于转动座上,还包括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侧脚架和u形床框管上,所述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片、侧脚架和u形床框管形成稳定的三角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直连管与u形床框管通过转动连接组件形成枢接,所述转动连接组件由二个呈“7”字形结构且相背设置的连接部件组成,二个连接部件的其中一外端相枢接,另一外端分别连接直连管和u形床框管。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连接组件的连接部件的端部与直连管之间和/或与u形床框管之间为套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脚架枢接设置于u形床框管上,且外脚架与u形床框管之间还设有锁扣装置,以锁固外脚架和u形床框管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具有套孔的套筒主体、内滑块、弹性件和第二连接片,所述套筒主体还形成与套孔相垂直且具有一开口的内腔,所述内滑块可滑动配合于内腔内,所述内滑块设有对应套孔的长槽通孔以及向该长槽通孔内凸出的销柱,所述外脚架可滑动穿设于套筒主体的套孔和内滑块的长槽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套筒主体和u形床框管上,所述外脚架上还设有销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内腔内,当套筒主体滑动至使内滑块的销柱对应外脚架的销孔时,所述弹性件驱动内滑块滑动,进而使销柱插设于外脚架的销孔内,实现锁固外脚架和u形床框管的相对位置。

一种折叠床,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折叠床架。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床面支撑架的最外端采用u形床框管,使得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呈一闭合的平面框架,使得两端部有刚性支撑,支撑强度好;同时,该床面支撑架以中间连接件为中心,两端对称设置,且枢设连接,实现多段对折;且用于支撑直连管的侧脚架和用于支撑u形床框管的外脚架均为可折叠设置,折叠尺寸更小,占用面积小,携带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折叠床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折叠床架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的示意图一;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折叠床架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的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折叠床架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的示意图三;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折叠床架在完全折叠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组件的单个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中锁扣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中锁扣装置的套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中锁扣装置的内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中锁扣装置的内滑块与销柱的连接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床架,包括床面支撑架和支撑脚架,所述床面支撑架包括中间连接件10以及对称设置于中间连接件10两端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枢接于中间连接件10上的直连管21和枢接于直连管21外端的u形床框管22;所述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呈一闭合的平面框架。即中间连接件10的数量为两个,两端的支架单元的直连管21均设有两个,并分别枢接于两个中间连接件10上,u形床框管22的两端部分别枢接于二个直连管21的外端,进而形成在展开状态下呈一闭合的平面框架的结构。

所述支撑脚架包括中脚架31、侧脚架32和外脚架33,所述中脚架31设置于中间连接件10上,所述侧脚架32可折叠设置于直连管21上,所述外脚架33可折叠设置于u形床框管22上。

床面支撑架的最外端采用u形床框管22,使得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呈一闭合的平面框架,使得两端部有刚性支撑,支撑强度好;同时,该床面支撑架以中间连接件10为中心,两端对称设置,且枢设连接,实现多段对折,如图2至图5所示,即折叠时,可先将两端的u形床框管22与直连管21的枢接点进行折叠,然后再将直连管21与中间连接件10的枢接点再进行对折,实现床面支撑架的折叠收纳;且用于支撑直连管21的侧脚架32和用于支撑u形床框管22的外脚架33均为可折叠设置,折叠尺寸更小,占用面积小,携带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脚架31、侧脚架32和外脚架33均呈u形结构,包括二竖管和连接于二竖管之间的横管,竖管的端部连接所述床面支撑架,其横管用于支撑地面,能够起到平稳的支撑。即具体装配时,中脚架31的二竖管连接于两个中间连接件10上,侧脚架32的二竖管连接于同一支架单元的两个直连管21上,外脚架33的二竖管连接于u形床框管33上。采用该u形结构的脚架,结构简易,且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折叠后又不占用空间。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中脚架31、侧脚架32和/或外脚架33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支撑的结构。

具体的,竖管和横管为一体连接结构,由一根直管通过冲压弯折一体成型,制备简易,效率高。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多根直管拼接而成。

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脚架31和侧脚架32的二竖管的中部位置之间还连接有支撑连接杆34。中脚架31和侧脚架32作为主要的支撑脚架,增加支撑连接杆34能够起到更好的稳固支撑的作用。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连接杆34也可以均设置在中脚架31、侧脚架32和外脚架33,又或者是只设置在其中一个脚架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件10为截面呈倒u形的结构,其具有侧向设置的侧向开口(未示出)和朝下设置的下端开口(未示出),所述中间连接件10两端的直连管21自侧向开口穿入并与之形成枢接,所述中脚架31自下端开口穿入并与之形成固接;进而实现中间连接件10分别与直连管21和中脚架31的连接。倒u形的结构能够限制直连管21过度展开,即当同一个中间连接件10两端的直连管21展开至同一平面时,直连管21被中间连接件10所限制,进而将两端的直连管21保持在同一平面的展开状态下。

具体的,因两端的支架单元同步向中间折叠靠拢,因此,处于中间位置且呈u形结构的中脚架31可不必再进行折叠,中脚架31与中间连接件10直接形成固接,能够简化展开后的固定操作。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1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相对应的连接;中脚架31可根据实际折叠需求进行设置成固接或枢接的结构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中脚架31插入中间连接件10内,中脚架31和中间连接件10上均开设有二组相对应的连接孔(未示出),二组相对应的连接孔分别通过插销(未示出)插设,进而实现固接。该设置方式优势在于:当中脚架31和中间连接件10之间需要转变成可折叠的枢接时,可拔出一个插销,即可实现;能够方便的在固接和枢接之间切换,同时装卸也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如卡接、焊接等固接方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连管21上枢接有转动座51,所述侧脚架32固定连接于转动座51上,还包括第一连接片52,所述第一连接片52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侧脚架32和u形床框管22上,所述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片52、侧脚架32和u形床框管22形成稳定的三角固定结构,实现稳固的支撑。当折叠或展开时,直连管21与u形床框管22沿枢接点进行折叠或展开,直连管21与u形床框管22的相对动作同时通过第一连接片52带动转动座51和侧脚架32进行收折或展开,实现联动;方便操作。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侧脚架32与直连管21的可折叠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连管21与u形床框管22通过转动连接组件40形成枢接,所述转动连接组件40由二个呈“7”字形结构且相背设置的连接部件41组成,二个连接部件41的其中一外端相枢接,即在该外端设置枢接孔411,再通过一转轴(未示出)穿设连接,形成枢接结构;其另一外端分别连接直连管21和u形床框管22。当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转动连接组件40的二个连接部件41背对并相互抵靠限位,形成一“t”形结构,使得直连管21与u形床框管22之间无法再继续展开,即将直连管21和u形床框22管保持在同一平面的展开状态下。

通过上述的中间连接件10和转动连接组件40的结构限制,最终能够使得床面支撑架在展开状态下呈一闭合的平面框架。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保持平面框架的限制结构也不局限于此。

再具体的,所述转动连接组件40的连接部件41的端部与直连管21之间和/或与u形床框管22之间为套接固定。即本实施例中,将两个连接部件41的端部分别套入直连管21和u形床框管22内;再进一步的,连接部件41的端部和与之套接的直连管21或u形床框管22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通孔(如连接部件41的端部上的连接通孔412,直连管21或u形床框管22的连接通孔未示出),再通过铆钉等固定件固定穿设其中,实现固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脚架33枢接设置于u形床框管22上,且外脚架33与u形床框管22之间还设有锁扣装置,以锁固外脚架33和u形床框管22的相对位置。可先分别将床面支撑架和外脚架33进行展开,当外脚架33转至支撑位置时,通过锁扣装置将其锁住,以锁固外脚架33和u形床框管22的相对位置,使其外脚架支撑牢固,不易脱位。

具体的,u形床框管22上枢接有端帽60,外脚架33套接于端帽60上,通过端帽60枢接设置于u形床框管22上,进而实现可折叠设置于u形床框管22上。同时,通过外脚架33与端帽60的拆分,可实现外脚架33的拆卸,更换简便。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外脚架33也可以直接枢接于u形床框管22上等。

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具有套孔711的套筒主体71、内滑块72、弹性件73和第二连接片77,所述套筒主体71还形成与套孔711相垂直且具有一开口712的内腔,所述内滑块72可滑动配合于内腔内,所述内滑块72设有对应套孔711的长槽通孔721以及向该长槽通孔721内凸出的销柱74,所述外脚架33可滑动穿设于套筒主体71的套孔711和内滑块72的长槽通孔721内;所述第二连接片77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套筒主体71和u形床框管22上,所述外脚架33上还设有销孔331,所述弹性件73设置于内腔内,当套筒主体71滑动至使内滑块72的销柱74对应外脚架33的销孔331时,所述弹性件73驱动内滑块72滑动,进而使销柱74插设于外脚架33的销孔331内,使得套筒主体71与外脚架33相对固定,u形床框管22、外脚架33和第二连接片77形成一稳定的三角形固定结构,进而实现锁固外脚架33和u形床框管22的相对位置。当需要解锁时,按压内滑块72,使内滑块72克服弹性件73的弹力向内滑动,进而使销柱74脱离外脚架33的销孔331,使得套筒主体71与外脚架33重新回到可相对滑动的状态,完成解锁,如图2所示。采用该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外脚架33和u形床框管22的相对位置的锁固和解锁,操作简便。该锁扣装置设置在外脚架33的其中一端上即可,当然的,也可以在外脚架33的两端都设置。

再具体的,销柱74为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滑块72上的,实现可拆。进一步的,内滑块72上开设有销柱孔722和与该销柱孔722相贯通的销钉孔723,销柱74也有设置销钉孔741,所述销柱74从销柱孔722插入,使得销柱74上的销钉孔741与内滑块72的销钉孔723相对应,再通过一销钉76穿设连接,实现固定。

再具体的,所述弹性件73为弹簧,所述内滑块72的端部上形成有凸点724,用于定位套接弹簧,连接更精准。

再具体的,所述套筒主体71上形成伸出柱75,伸出柱75上设有连接通孔751,用于枢接所述第二连接片77。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折叠床,包括床面和上述所述的折叠床架,所述床面铺设于床面支撑架上。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