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9393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会议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会议桌。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办公的发展,舒适性和实用性成为现代办公家具的必然要求,会议桌是现代办公的必备家具。一般大型会议室的会议桌至少在五米至七米左右的长度,所以在大型会议室内的会议桌多采用组合会议桌,即由多个单元桌拼接而成的会议桌。

现有的组合会议桌,多数仅仅只是由多个单元桌拼接而成,相邻的单元桌在拼接之后并没有任何连接结构将相邻的单元桌固定在一起。在开会的过程中,当有人站立起来或移动时碰撞到会议桌时,如果单元桌的自重比较轻或者桌腿底部带有滚轮的单元桌,在碰撞到单元桌之后容易使所碰的单元桌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使摆放整齐的单元桌之间出现错位,影响会议桌的整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会议桌,其具有将相邻的单元桌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会议桌,会议桌由若干个单元桌拼接而成,所述单元桌包括呈矩形的桌板,所述桌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桌板的支撑腿,相邻的单元桌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夹角角度可调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与相邻的单元桌的桌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单元桌连接在一起,在会议过程中,有人触碰到单元桌的时候,单元桌之间通过连接件的限制从而不易出现错位移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长度可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转动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杆来实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夹角的调节,在调节好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夹角后,将连接杆的长度锁定,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夹角固定不在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以及伸长节,所述伸长节一端伸入到套管的内部并与套管滑动相连,所述套管上位于伸长节伸入的一段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豁口,通过豁口从而形成若干个弹片,所述伸长节滑动连接有向套管方向移动从而挤压弹片、使弹片将伸长节抱紧固定的锁套,所述锁套与套管之间螺纹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伸长节从而使伸长节在套管中移动,最后通过锁套将伸长节和套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能够快速的调节连接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片自其固定端向其自由端厚度逐渐减小使弹片的外侧面形成一个斜坡,所述锁套的内孔中设置有环状的突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突起对弹片进行挤压,从而使弹片向套管的内孔方向发生变形,从而将伸长杆抱紧,实现支撑杆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突起的截面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突起对弹片进行挤压,从而使弹片将伸长节抱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套的外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沿着锁套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手动去转动锁套,从而将固定杆的长度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桌的桌板的下方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载物托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文件放置在载物托盘上,从而节省单元桌的桌板上表面的空间,避免文件堆积在桌板上给人凌乱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桌的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单元桌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桌的桌板的下方设置有挡腿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穿着工作短裙并坐在办公桌前的职业女性来说,挡板的设置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与单元桌的桌板之间可拆卸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会议桌的时候,能够将连接件与单元桌的桌板分开,从而便于每个单元桌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单元桌连接在一起,在会议过程中,有人触碰到单元桌的时候,单元桌之间通过连接件的限制从而不易出现错位的情况;

2.通过在桌板下设置载物托盘,能够将文件放置在载物托盘上,从而节省单元桌的桌板上表面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会议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元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元桌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杆的爆炸图;

图6是连接杆的剖视图;

图7是相邻的单元桌并排设置状态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相邻的单元桌呈转角设置状态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元桌;11、桌板;12、支撑腿;121、支撑杆;122、分支脚;123、万向轮;13、挡腿板;14、载物托盘;141、吊杆;2、连接件;21、第一连接座;211、第一卡槽;22、第二连接座;221、第二卡槽;23、转轴;24、第一顶丝;25、第二顶丝;26、连接杆;261、套管;2611、豁口;2612、弹片;2613、螺纹段;262、伸长节;263、锁套;2631、突起;263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会议桌,会议桌整体由若干个单元桌1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会议桌整体由八张单元桌1拼接而成的中间为矩形镂空的矩形环状的会议桌。

参照图2、图3,单元桌1包括呈矩形的桌板11,桌板1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单元桌1的左右两端。人坐在单元桌1前方的时候,桌板11朝向人的一端为桌板11的前端,桌板11远离人的一端为桌板11的后端。桌板11的左右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腿12,支撑腿12的顶端与桌板11之间固定相连。

支撑腿12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21,支撑杆121位于桌板11左端或右端的中间位置处。位于支撑杆121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向桌板11的前端以及后端方向伸出的分支脚122,分支脚122与支撑杆121之间固定相连。分别向桌板11前端和桌板11后端方向伸出的分支脚122之间呈夹角设置。位于分支脚122远离支撑杆121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23,万向轮123与分支脚12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位于桌板11的下方靠近桌板11的后端的部位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挡腿板13,挡腿板13的顶部与桌板11的下表面之间固定相连。挡腿板13与桌板11的后端端面之间留有距离。位于桌板11的下方还设置有载物托盘14,载物托盘14位于挡腿板13朝向桌板11前端的一侧。载物托盘14呈水平设置且与桌板11的下表面之间留有用于存放文件的空间。

载物托盘1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吊杆141与桌板11相连,吊杆141的两端分别与载物托盘14以及桌板11的下表面固定相连。

参照图1、图4,相邻的单元桌1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在一起。连接件2包括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单元桌1的桌板11安装到一起的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均呈水平设置。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转动相连且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转动时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可调。

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均为截面是矩形的长方体结构,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转轴23转动连接在一起。转轴23的轴向方向沿着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的高度方向设置。当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的夹角呈180°时,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处于相对设置。

当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的夹角呈180°时,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分别沿着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21,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21的槽宽均大于桌板11的厚度。

位于第一连接座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卡槽211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顶丝24,在将桌板11卡入到第一卡槽211内部的时候,转动第一顶丝24,使第一顶丝24伸入到第一卡槽211的内部从而将桌板11挤压固定在第一卡槽211的内部。

位于第二连接座2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卡槽221相连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二顶丝25,在将桌板11卡入到第二卡槽221内部的时候,转动第二顶丝25,是第二顶丝伸入到第二卡槽221的内部从而将桌板11挤压固定在第二卡槽221的内部。

参照图4,位于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的下方设置有长度可调节的连接杆26,连接杆26呈水平设置。连接杆26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垂直于第一连接座21下表面的铰接轴与第一连接座21转动相连。连接杆26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通过垂直于第二连接座22下表面的铰接轴与第二连接座22转动相连。

参照图5、图6,连接杆26包括同轴设置的套管261以及一端伸入到套管261内部并与套管261滑动相连的伸长节262,套管261和伸长节262之间通过锁套263连接在一起。

在套管261连接伸长节262的一端开设有三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轴向的豁口2611,通过豁口2611,从而将套管261连接伸长节262的一端形成三个呈圆弧状的弹片2612。弹片2612自连接套管261的一端向远离套管261的一端厚度逐渐变薄,从而使弹片2612外表面形成一个倾斜的斜面。在弹片2612远离伸长节262的一侧,套管261的外圆表面设置有螺纹段2613。

锁套263为内孔是阶梯孔的管状结构,其中阶梯孔的两端分别与伸长节262和套管261的外圆直径相匹配。在锁套263连接套管261的一端,锁套263的内孔处开设有与套管261上的螺纹段2613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将锁套263与套管261的螺纹段2613螺纹相连。在内螺纹远离套管261的一侧,内孔处设置有环状的突起2631,突起2631与锁套263一体成型,其中突起2631的截面呈半圆状。

通过转动锁套263,使锁套263向套管261方向移动,随着锁套263的移动,从而使锁套263内部的突起2631与套管261端头的弹片2612相抵触。随着锁套263的移动,突起2631压迫弹片2612向伸长节262的表面方向移动,通过弹片2612将伸长节262的表面抱紧,使伸长节262与套管26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连接杆26的长度进行固定。

为方便转动锁套263,在锁套263的外圆表面沿着锁套26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凹槽2632,凹槽2632沿着锁套263的轴向设置。

当需要调节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夹角角度的时候,松开锁套263,转动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使第一连接座21与第二连接座22处于所需的角度。当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处于所需角度时,将锁套263与套管261相连,并使套管261的弹片2612抱紧伸长节262,将连接杆26的长度固定。

参照图7,当相邻的单元桌1处于并排设置时,调节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的夹角,使第一连接座21与第二连接座22之间的夹角处于180°。将相邻的单元桌1的桌板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卡入到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的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21中,转动第一顶丝24和第二顶丝25,将并排设置的两个单元桌1的桌板11分别固定在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21中。

参照图8,当相邻的单元桌1处于直角转角设置时,调节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之间的夹角,使第一连接座21与第二连接座22之间的夹角处于90°。将第一连接座21和第二连接座22分别与相邻的单元桌1的桌板11相连,从而将处于直角转角设置的两个单元桌1连接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