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线抽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9675发布日期:2020-08-11 20:5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收线抽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线抽屉。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运用及推广,如显示led灯、触摸操控等,这些电子设备往往是通过线缆进行通电,由此而产生线缆归放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将线缆随意摆放或者置于抽屉中,但是随意摆放会影响美观且收纳效果不好;置于抽屉中,由于线缆的存在会影响抽屉的开或闭合;甚至,抽屉开关时,会磨损线缆,扰乱线缆,使线缆容易打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收线抽屉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线缆、保护线缆同时不影响抽屉开闭的收线抽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线抽屉,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相对两侧的侧面板、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的上盖板以及抽屉;所述底座、所述支架、所述侧面板以及所述上盖板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抽屉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侧面板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抽屉包括向所述底座方向凹陷形成的收容腔,所述抽屉设有贯穿其上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收线抽屉还包括具有伸缩能力的拖链,所述拖链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容线通道,且所述拖链弯折呈u型结构,所述拖链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在所述收容腔内,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抽屉包括底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向靠近所述上盖板方向弯折延伸的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主侧壁和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副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主侧壁及所述副侧壁共同围成所述收容腔,两个所述副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板平行,且所述副侧壁和所述侧面板通过滑轨形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其中一主侧壁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贯穿另一所述主侧壁,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拖链穿过第一通孔并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抽屉还包括延伸壁和主面板,所述延伸壁由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侧的所述主侧壁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主面板盖设于所述延伸壁远离该主侧壁的一端,且共同围成用于收容线路的线路空间,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线路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抽屉还包括形成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通道,所述通道将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抽屉,设有具有伸缩能力的拖链,且所述拖链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容线通道,将线缆置于容线通道中,具有保护线缆的作用;由于拖链一端置于收容腔,另一端置于底座;当所述活动抽屉进行开或闭合时,带动所述铰链进行伸缩,进而使所述活动抽屉的开关不受线缆的影响,提高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晰,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抽屉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抽屉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抽屉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抽屉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拖链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抽屉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线抽屉100,包括底座1、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架2、固定于所述支架2相对两侧的侧面板3、与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上盖板4、抽屉5以及拖链6。

所述底座1、所述支架2、所述侧面板3以及所述上盖板4共同围成收容空间7,所述收容空间7用于收容所述抽屉5。

所述底座1置于地面,起固定作用。

支架2起固定支撑作用,其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

所述侧面板3数量为2,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2的相对两侧。

所述上盖板4与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4与两个所述侧面板3互相垂直;当然不限于此,只要所述所述底座1、所述支架2、所述侧面板3以及所述上盖板4共同围成收容空间7皆可。

所述抽屉5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7中并与所述侧面板3形成滑动连接,且所述抽屉5包括向所述底座1方向凹陷形成的收容腔50、通孔51、底壁52、主侧壁53、副侧壁54、通道55、延伸壁56、主面板57以及线路空间58。

所述收容腔50用于收纳物品,如线缆,键盘等,起收纳作用,当人们需要使用线缆或键盘时,拉出所述抽屉5进行使用。

所述通孔51贯穿所述抽屉5且与所述收容腔50连通,具体的,所述通孔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511和第二通孔512。

所述主侧壁53数量为2,由所述底壁52向靠近所述上盖板4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且两个所述主侧壁53相对设置;所述副侧壁54数量为2,由所述底壁52向靠近所述上盖板4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且两个所述副侧壁54相对设置;所述底壁52、所述主侧壁53以及所述副侧壁54共同围成所述收容腔50。所述第一通孔511贯穿其中一所述主侧壁53,所述第二通孔512贯穿另一所述主侧壁53。

两个所述副侧壁54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板3平行,且所述副侧壁54和所述侧面板3通过滑轨形成滑动连接,当然滑动连接的方式并不限于此。

所述通道55形成与所述收容腔50内,将所述第一通孔511和所述第二通孔512连通,用于保护收纳所述拖链6。

所述延伸壁56由位于所述收容空间7外侧的所述主侧壁53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主面板57盖设于所述延伸壁56远离该主侧壁53的一端,且共同围成线路空间58,所述线路空间58用于收容线路,所述第二通孔512将所述收容腔50与所述线路空间58连通。

所述拖链6具有伸缩作用,其弯折形成u型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贯穿其上的容线通道60,所述容线通道60用于收纳保护线缆(图未示)。所述拖链6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51固定在所述收容腔50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具体的,所述拖链6穿过第一通孔511固定于所述收容腔50内。因所述拖链6呈u型结构,此结构利于对所述抽屉5形成避让空间,防止结构的干涉。所述通道55和所述拖链6对线缆进行双重保护,增加可靠性。

因其拖链6具有伸缩作用,会随着抽屉5的开闭而移动,不会对其抽屉5造成影响,当线缆置于所述容线通道60中,所述线缆会随着所述拖链6伸缩而移动,不会对其抽屉5的开闭造成任何影响。

线缆穿过所述容线通道60,置于所述拖链6内,受到所述拖链6的保护,避免所述抽屉5开闭时,受到所述抽屉5的磨损。

当需要用到线缆进行对置于上盖板4的电器充电或电连接时,人们可以将所述主面板57揭开,所述线缆穿过第二通孔512,对其电器进行充电或电连接;当不用线缆时,可以将所述线缆置于收容腔50和线缆空间58中。此过程对抽屉5的开关不会造任何影响,同时也避免线缆因抽屉5的开关而受到损害。

参见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抽屉100进行抽屉开关实验,对所述抽屉5进行开然后闭合动作,重复上述动作一百次,线缆、拖链6以及抽屉5均正常,无破损或迟钝现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抽屉,设有具有伸缩能力的拖链,且所述拖链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上的容线通道,将线缆置于容线通道中,具有保护线缆的作用;由于拖链一端置于收容腔,另一端置于底座;当所述活动抽屉进行开或闭合时,带动所述铰链进行伸缩,进而使所述活动抽屉的开关不受线缆的影响,提高其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