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0839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1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在我国逐渐盛行,伴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城镇化脚步逐渐加快,进而对于建筑行业有着极大的影响。现有的建筑物外墙表面一般设有用于方便检修的爬梯,但是为了防止非专业人员或者儿童随意攀爬,造成安全事故,所以爬梯一般距离地面2.5米以上。

现有的挂梯通常包括挂钩,作业人员想要爬上爬梯时,通常先通过挂钩与爬梯连接,然后作业人员便能通过挂钩攀爬至建筑物外部固定的爬梯上进行作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挂梯与爬梯仅通过挂钩连接,当作业人员攀爬至挂梯上,在重力的作业下,很容易使挂梯倾斜,挂梯倾斜时其上的挂钩易与爬梯脱离坠落,从而对正在攀爬挂梯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挂梯上的挂钩与爬梯脱离造成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包括梯子本体、挂钩和驱动组件,梯子本体包括立杆和横杆,立杆用于手扶,横杆用于攀登;挂钩包括连接部和挂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立杆的顶端连接,和另一端与挂接部连接,挂接部用于与爬梯连接;立杆上设有固定件,挂接部上具有固定槽,固定件可活动的设置在立杆上,固定件可插入或脱出固定槽,固定件用于插入固定槽时与立杆、伸缩部和挂接部形成用于卡接爬梯的卡口,和脱出固定槽时解除对爬梯的卡接;驱动组件设置在立杆上,且用于驱动固定件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挂梯与爬梯连接时,先将挂梯的挂钩挂在爬梯上,然后操作驱动组件以使固定件运动,当固定件插入挂钩的挂接部上的固定槽时,固定件、立杆、伸缩部和挂接部形成用于卡接爬梯的卡口,从而挂梯被卡入卡口无法脱出卡口,即挂钩此时也无法脱离爬梯,当使用完毕需要使挂钩与爬梯脱离时,只需使固定件脱离固定槽,便能解除对爬梯的卡接,从而只需操作挂梯便能使爬梯与挂梯相对分离,由于挂梯在使用时在固定件和固定槽的作用下,挂钩无法与爬梯脱离,故成功解决了挂梯上的挂钩与爬梯脱离造成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立杆上设有容纳槽,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部,所以驱动组件不易遭受外界碰撞受损,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丝杆、螺母座和限位件;容纳槽具有开口,固定件可相对于开口伸缩,且在伸出时插入固定槽,和缩入时脱出固定槽;螺母座套接在丝杆上,限位件用于对螺母座限位,以使螺母座受驱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固定件与螺母座固定连接,以在螺母座运动时相对于开口伸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转动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螺母座会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而固定件与螺母座固定连接,所以固定件也会相应的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固定件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时会相应的伸出或缩入容纳槽,而当固定件伸出时插入固定槽,和缩入时脱出固定槽,所以只需控制丝杆的转动方向便能使固定件插入或脱出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容纳槽的槽壁设有限位槽,限位件与螺母座固定连接,限位件插入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件和限位槽的作用下,当丝杆转动时,螺母座无法跟随丝杆同步转动,只能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与螺母座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在丝杆转动时不会跟随丝杆转动,会相应的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以限位槽和限位件的配合实现了对螺母座的限位,从而固定件能够顺畅的伸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开口处具有挡板,挡板用于阻挡限位件脱出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件脱出容纳槽时螺母座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从而会造成驱动组件故障无法使用,挡板的设置有效防止了上述情况发生,利于驱动组件的正常使用,有效防止作业人员不慎使丝杆转动过度造成的驱动组件故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作业人员操作的容错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可活动的设置在立杆上,换向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换向杆,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丝杆上,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换向杆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换向杆与丝杆垂直,第一换向杆与立杆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换向杆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相应的,丝杆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会相应的转动,从而丝杆也会相应的转动,由于第一换向杆与立杆平行,挂钩设置在立杆的顶端,所以此举可使作业人员在挂梯靠近底端的地方对第一换向杆进行操作,以使丝杆转动,作业人员的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换向机构还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二换向杆,第三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换向杆背离第二齿轮的一端,第四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换向杆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第一换向杆和第二换向杆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换向杆转动时第四齿轮会相应的转动,相应的,第一换向杆上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会相应的转动,从而第一换向杆转动,进而使丝杆转动,由于第一换向杆和第二换向杆垂直,所以作业人员可在挂梯的侧边对梯子进行操作,作业人员的操作较为方便顺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换向杆背离第四齿轮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增大了作业人员的施力面积,从而作业人员的使用感较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成功解决了挂梯上的挂钩与爬梯脱离造成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险的问题;

2.有效防止作业人员不慎使丝杆转动过度造成的驱动组件故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作业人员操作的容错率;

3.作业人员的操作较为方便,使用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的与爬梯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建筑施工用的挂梯的与爬梯连接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建筑施工用的挂梯的为了凸显驱动机构和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梯子本体;101、立杆;102、横杆;2、挂钩;201、连接部;202、挂接部;3、爬梯;4、固定件;5、固定槽;6、驱动组件;601、丝杆;602、螺母座;603、限位件;7、容纳槽;8、开口;9、换向机构;901、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903、第一换向杆;904、第三齿轮;905、第四齿轮;906、第二换向杆;10、限位槽;11、挡板;12、转动把手;1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挂梯,包括梯子本体1、挂钩2和驱动组件6,梯子本体1包括立杆101和横杆102,立杆101的数量可为两根,横杆102的一端与一根立杆101连接,横杆102的另一端与另一根立杆101连接,横杆102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横杆102的连接方式相同,横杆102和立杆101的连接方式可为榫接,立杆101用于手扶,横杆102用于攀登。挂钩2包括连接部201和挂接部202,连接部201和挂接部202可均为方形,连接部201的一端与立杆101的顶端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连接部201的另一端与挂接部202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挂接部202与连接部201可呈l型,挂接部202用于与爬梯3连接,爬梯3也具有横杆102,挂接部202可挂在爬梯3的横杆102上。立杆101上设有固定件4,固定件4可为圆形,挂接部202上具有固定槽5,固定槽5相应的也为圆形槽,固定件4可活动的设置在立杆101上,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4可插入或脱出固定槽5,固定件4用于插入固定槽5时与立杆101、伸缩部和挂接部202形成用于卡接爬梯3的卡口13,和脱出固定槽5时解除对爬梯3的卡接;驱动组件6设置在立杆101上,且用于驱动固定件4运动。

关于驱动机构的具体设置,如图3所示,立杆101上设有容纳槽7,容纳槽7可为方形槽,驱动组件6设置在容纳槽7内部。由于驱动组件6设置在容纳槽7内部,所以驱动组件6不易遭受外界碰撞受损,驱动组件6的使用寿命较长。优选的,驱动组件6包括丝杆601、螺母座602和限位件603;容纳槽7具有开口8,开口8可为方形口,固定件4可相对于开口8伸缩,且在伸出时插入固定槽5,和缩入时脱出固定槽5;螺母座602套接在丝杆601上,限位件603用于对螺母座602限位,以使螺母座602受驱动沿丝杆601的长度方向运动。固定件4与螺母座60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以在螺母座602运动时相对于开口8伸缩。关于限位件603限位的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容纳槽7的槽壁设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可为方形槽,限位件603与螺母座60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限位件603相应的为方形件,限位件603插入限位槽10,当丝杆601转动时,螺母座602无法跟随丝杆601同步转动,只能沿丝杆601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与螺母座602固定连接的固定件4在丝杆601转动时不会跟随丝杆601转动,会相应的沿丝杆601的长度方向运动,所以限位槽10和限位件603的配合实现了对螺母座602的限位,从而固定件4能够顺畅的伸缩。优选的,开口8处设有挡板11,挡板11与容纳槽7的槽壁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挡板11用于阻挡限位件603脱出容纳槽7。当限位件603脱出容纳槽7时螺母座602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从而会造成驱动组件6故障无法使用,挡板11的设置有效防止了上述情况发生,利于驱动组件6的正常使用,有效防止作业人员不慎使丝杆601转动过度造成的驱动组件6故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作业人员操作的容错率。

最后,为了使作业人员的操作较为方便顺手,如图4所示,该建筑施工用的挂梯还包括换向机构9,换向机构9可活动的设置在立杆101上,换向机构9包括第一齿轮901、第二齿轮902和第一换向杆903,第一齿轮901和第二齿轮902可均为端面齿轮,第一换向杆903为圆柱型杆,第一齿轮901固定套设在丝杆601上,固定套设方式可为键连接,第二齿轮902固定套设在第一换向杆903上,固定套设方式可为键连接,第一齿轮901和第二齿轮902啮合,第一换向杆903与丝杆601垂直,第一换向杆903与立杆101平行。优选的,该换向机构9还包括第三齿轮904、第四齿轮905和第二换向杆906,第三齿轮904和第四齿轮905可均为端面齿轮,第二换向杆906可为圆柱型杆,第三齿轮904固定套设在第一换向杆903背离第二齿轮902的一端,固定套设方式可为键连接,第四齿轮905固定套设在第二换向杆906上,固定套设方式可为键连接,第三齿轮904和第四齿轮905啮合,第一换向杆903和第二换向杆906垂直。此外,第二换向杆906背离第四齿轮905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12,转动把手12可为圆形,转动把手12可与第二换向杆906焊接。转动把手12增大了作业人员的施力面积,从而作业人员的使用感较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挂梯与爬梯3连接时,先将挂梯的挂钩2挂在爬梯3上,然后转动转动把手12,由于转动把手12与第二换向杆906固定连接,所以第二换向杆906会相应的转动,第二换向杆906转动时第四齿轮905会相应的转动,相应的,第一换向杆903上与第四齿轮905相啮合的第三齿轮904会相应的转动,从而第一换向杆903转动,第一换向杆903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902转动,相应的,丝杆601上与第二齿轮902啮合的第一齿轮901会相应的转动,从而丝杆601也会相应的转动,当丝杆601转动时,套设在丝杆601上的螺母座602在限位件603的作用下会沿丝杆601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固定件4与螺母座602固定连接,所以固定件4此时会相应的运动,固定件4运动时伸出容纳槽7的开口8,插入挂钩2的挂接部202上的固定槽5,此时固定件4、立杆101、伸缩部和挂接部202形成用于卡接爬梯3的卡口13,从而挂梯被卡入卡口13无法脱出卡口13,即挂钩2此时也无法脱离爬梯3。当使用完毕后需要使挂钩2与爬梯3脱离时,只需反向转动转动把手12,从而固定件4反向运动缩入容纳槽7,此时固定件4便脱离了固定槽5,从而便能解除对爬梯3的卡接,从而只需操作挂梯便能使爬梯3与挂梯相对分离,由于挂梯在使用时在固定件4和固定槽5的作用下,挂钩2无法与爬梯3脱离,故成功解决了挂梯上的挂钩2与爬梯3脱离造成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危险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