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8118发布日期:2020-07-31 20:59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



背景技术:

机房是各类信息数据的处理中心,为保证计算机系统可靠地运行,通讯网络枢纽畅通无阻的传递信息,良好的操作环境使必不可少的。对于安装在机房的窗户,由于机房不能保证经常有人,所以机房的窗户需要在长时间无人的时候密封关好,在需要用的时候,能够快速通风,保证室内空气良好,而且在通风过程中防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可以在无人时密封关好,在需要用的时候,能够快速通风防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包括主窗架、转动架、通风机构、往复机构和开合机构,所述的转动架转动连接在主窗架上,所述的通风机构转动连接在转动架内,所述的往复机构固定连接在主窗架上,往复机构与转动架转动连接,所述的开合机构滑动连接在主窗架的外端;

所述的主窗架包括主框架、通风筒、玻璃、固定板、电机安装板、滑道和封堵圆套,主框架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通风筒,通风筒内为球面,主框架内设有多个玻璃,主框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主框架的上端,主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道,封堵圆套固定连接在通风筒的后端;

所述的转动架包括球面转环、转轴、防尘网、支臂板和固定销,球面转环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球面转环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位于下端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支臂板,支臂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销,球面转环通过密封圈密封转动连接在通风筒内,两个转轴均与通风筒转动连接;

所述的通风机构包括风扇连接板和风扇,风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球面转环内,风扇固定连接在风扇连接板上;

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往复电机、飞轮、偏心销和连动板,往复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板上,飞轮固定连接在往复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销固定连接在飞轮的偏心位置,连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偏心销上,连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销上;

所述的开合机构包括封闭板、连接块、丝杠和开合电机,丝杠的左右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丝杠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上,开合电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固定板上,丝杠与开合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块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块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杠的两端,两个连接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道内,两个连接块上均固定连接有封闭板,两个封闭板均与封堵圆套的后端通过密封条密封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在无人时,通过开合机构对主窗架中心的通风筒进行封闭;在有人时,打开开合机构,通过通风筒内的球面转环使外部空气进入机房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通过防尘网对通风空气进行防尘;通过启动风扇加速空气流动,使机房快速通风换气,通过往复机构,使转动架带动风扇往复转动,进一步加快机房整体通风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窗架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窗架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往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窗架1;主框架1-1;通风筒1-2;玻璃1-3;固定板1-4;电机安装板1-5;滑道1-6;封堵圆套1-7;转动架2;球面转环2-1;转轴2-2;防尘网2-3;支臂板2-4;固定销2-5;通风机构3;风扇连接板3-1;风扇3-2;往复机构4;往复电机4-1;飞轮4-2;偏心销4-3;连动板4-4;开合机构5;封闭板5-1;连接块5-2;丝杠5-3;开合电机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8所示,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包括主窗架1、转动架2、通风机构3、往复机构4和开合机构5,所述的转动架2转动连接在主窗架1上,所述的通风机构3转动连接在转动架2内,所述的往复机构4固定连接在主窗架1上,往复机构4与转动架2转动连接,所述的开合机构5滑动连接在主窗架1的外端;

在使用时,主窗架1用于安装固定在墙体内,在无人时,通过开合机构5对主窗架1中心的通风筒1-2进行封闭;在有人时,打开开合机构5,通过通风筒1-2内的球面转环2-1使外部空气进入机房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通过防尘网2-3对通风空气进行防尘;通过启动风扇3-2加速空气流动,使机房快速通风换气,通过往复机构4,使转动架2带动风扇3-2往复转动,进一步加快机房整体通风换气。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8所示,所述的主窗架1包括主框架1-1、通风筒1-2、玻璃1-3、固定板1-4、电机安装板1-5、滑道1-6和封堵圆套1-7,主框架1-1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通风筒1-2,通风筒1-2内为球面,主框架1-1内设有多个玻璃1-3,主框架1-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电机安装板1-5固定连接在主框架1-1的上端,主框架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道1-6,封堵圆套1-7固定连接在通风筒1-2的后端;

主框架1-1用于固定在墙体内,通风筒1-2用于通风换气,玻璃1-3用于机房内射入阳光,固定板1-4与滑道1-6用于开合机构5安装,封堵圆套1-7用于配合开合机构5密封通风筒1-2,电机安装板1-5用于往复机构4安装。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8所示,所述的转动架2包括球面转环2-1、转轴2-2、防尘网2-3、支臂板2-4和固定销2-5,球面转环2-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2-2,球面转环2-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3,位于下端的转轴2-2上固定连接有支臂板2-4,支臂板2-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销2-5,球面转环2-1通过密封圈密封转动连接在通风筒1-2内,两个转轴2-2均与通风筒1-2转动连接;

球面转环2-1通过转轴2-2转动在通风筒1-2的内球面内,球面转环2-1与通风筒1-2之间设有密封圈防尘,防尘网2-3用于对室外空气进入室内时防尘过滤,防止尘土进入机房内。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8所示,所述的通风机构3包括风扇连接板3-1和风扇3-2,风扇连接板3-1固定连接在球面转环2-1内,风扇3-2固定连接在风扇连接板3-1上;

风扇3-2通过风扇连接板3-1固定在球面转环2-1内,加速经防尘网2-3过滤的空气流动,使机房快速通风换气。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8所示,所述的往复机构4包括往复电机4-1、飞轮4-2、偏心销4-3和连动板4-4,往复电机4-1固定连接在电机安装板1-5上,飞轮4-2固定连接在往复电机4-1的输出轴上,偏心销4-3固定连接在飞轮4-2的偏心位置,连动板4-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偏心销4-3上,连动板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销2-5上;

往复电机4-1带动飞轮4-2,飞轮4-2通过偏心销4-3与连动板4-4带动支臂板2-4和固定销2-5,使转轴2-2带动球面转环2-1左右往复摇摆,从而使风扇3-2左右摇摆吹风,加大空气流动范围,进一步加快机房整体通风换气。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1-8所示,所述的开合机构5包括封闭板5-1、连接块5-2、丝杠5-3和开合电机5-4,丝杠5-3的左右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丝杠5-3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1-4上,开合电机5-4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固定板1-4上,丝杠5-3与开合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块5-2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块5-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杠5-3的两端,两个连接块5-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道1-6内,两个连接块5-2上均固定连接有封闭板5-1,两个封闭板5-1均与封堵圆套1-7的后端通过密封条密封贴合。

需要开合时,通过开合电机5-4带动丝杠5-3转动,使两个连接块5-2带动两个封闭板5-1同时相向或相反方向在封堵圆套1-7的后端移动,两个封闭板5-1接触时,将封堵圆套1-7完全封闭,从而使机房封闭,两个封闭板5-1张开时,机房通风换气。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机房防尘窗户,其使用原理为:在使用时,主窗架1用于安装固定在墙体内,在无人时,通过开合机构5对主窗架1中心的通风筒1-2进行封闭;在有人时,打开开合机构5,通过通风筒1-2内的球面转环2-1使外部空气进入机房内进行通风换气,同时通过防尘网2-3对通风空气进行防尘;通过启动风扇3-2加速空气流动,使机房快速通风换气,通过往复机构4,使转动架2带动风扇3-2往复转动,进一步加快机房整体通风换气。主框架1-1用于固定在墙体内,通风筒1-2用于通风换气,玻璃1-3用于机房内射入阳光,固定板1-4与滑道1-6用于开合机构5安装,封堵圆套1-7用于配合开合机构5密封通风筒1-2,电机安装板1-5用于往复机构4安装。球面转环2-1通过转轴2-2转动在通风筒1-2的内球面内,球面转环2-1与通风筒1-2之间设有密封圈防尘,防尘网2-3用于对室外空气进入室内时防尘过滤,防止尘土进入机房内。风扇3-2通过风扇连接板3-1固定在球面转环2-1内,加速经防尘网2-3过滤的空气流动,使机房快速通风换气。往复电机4-1带动飞轮4-2,飞轮4-2通过偏心销4-3与连动板4-4带动支臂板2-4和固定销2-5,使转轴2-2带动球面转环2-1左右往复摇摆,从而使风扇3-2左右摇摆吹风,加大空气流动范围,进一步加快机房整体通风换气。需要开合时,通过开合电机5-4带动丝杠5-3转动,使两个连接块5-2带动两个封闭板5-1同时相向或相反方向在封堵圆套1-7的后端移动,两个封闭板5-1接触时,将封堵圆套1-7完全封闭,从而使机房封闭,两个封闭板5-1张开时,机房通风换气。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