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0394发布日期:2020-11-10 11:3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



背景技术:

门和窗时室内和外界隔阂的一道屏障,门在生活中起到了防盗、保温、和隔音等作用,对于现有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只是在门的材质上达到隔绝杂音的,但同一种材料能实现多层的结构会达到双层甚至多层的隔音效果,同时门与门框的底部会有一定的空隙,杂音会通过门与门缝之间的狭小门缝传播到室内,让办公室防噪音无声门的隔音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该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解决了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不密封造成隔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包括门体、转把和合页,还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充气隔音装置和门底隔音装置,所述门体通过合页与门框固定连接,所述转把固定安装在门体上;

所述门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板,所述门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板,所述充气隔音装置位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中间位置;

所述门底隔音装置固定安装在门体的内部;

所述门底隔音装置包括齿轮、齿轮条、支撑杆、支撑板、橡胶垫和限位件,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转把上的金属杆上,所述齿轮与齿轮条啮合,所述齿轮条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靠近底部的左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于门体的底部并与支撑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贯穿于限位件的顶部并与限位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门体内壁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充气隔音装置包括充气囊和单向阀,所述充气囊位于门体的内部,所述单向阀的一端与充气囊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门体底部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充气囊在充满气的情况下为多个h状的组合形状。

优选的,所述门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门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表面光滑,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20mm,且橡胶垫的材质为软橡胶材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在开门时通过在门体内部安装的门底隔音装置,通过门底隔音装置上的齿轮固定安装在转把上,通过转动转把,通过齿轮与支撑杆上的齿轮条啮合,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板底部的橡胶垫向上移动,在关门时由于转把复位,齿轮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支撑板底部的橡胶垫通过微弱的形变对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进行密封,达到了防止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不密封造成隔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该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通过充气囊特有的形状,在充气后期形状呈多层的形状,因为同一材质的情况下若有两层甚至多层的隔层,叠加隔音的效果,同时在门体内安装充气囊不仅降低了门体的生产成本还能有效的减小门体自身的自重,方便搬运,达到了门体更好隔音的效果和方便搬运门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充气隔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门底隔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体、2转把、3合页、4第一隔音板、5第二隔音板、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

8充气隔音装置、801冲气囊、802单向阀;

9门底隔音装置、901齿轮、902齿轮条、903支撑杆、904支撑板、905橡胶垫、906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包括门体1、转把2和合页3,还包括第一隔音板4、第二隔音板5、充气隔音装置8和门底隔音装置9,门体1通过合页4与门框固定连接,转把2固定安装在门体1上;

门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板4,门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板5,充气隔音装置8位于第一隔音板4和第二隔音板5的中间位置,通过充气囊801特有的形状,在充气后期形状呈多层的形状,因为同一材质的情况下若有两层甚至多层的隔层,叠加隔音的效果,同时在门体1内安装充气囊801不仅降低了门体1的生产成本还能有效的减小门体1自身的自重,方便搬运,达到了门体更好隔音的效果和方便搬运门体1的效果;

门底隔音装置9固定安装在门体1的内部,在开门时通过在门体1内部安装的门底隔音装置9,通过门底隔音装置9上的齿轮901固定安装在转把2上,通过转动转把2,通过齿轮901与支撑杆903上的齿轮条902啮合,带动支撑杆903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板904底部的橡胶垫905向上移动,在关门时由于转把2复位,齿轮901带动支撑杆903向下移动,支撑板904底部的橡胶垫905通过微弱的形变对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进行密封,达到了防止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不密封造成隔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门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6,门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7,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外表面光滑,且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安装有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充气囊801在门体1充气的时候,充气囊充气后膨胀门体1内不规则的部件会划破充气囊801,造成充气囊801在隔音时失效;

门底隔音装置9包括齿轮901、齿轮条902、支撑杆903、支撑板904、橡胶垫905和限位件906,齿轮901固定安装在转把2上的金属杆上,齿轮901与齿轮条902啮合,齿轮条902固定安装在支撑杆903靠近底部的左侧,支撑杆903的底部贯穿于门体1的底部并与支撑板904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903贯穿于限位件906的顶部并与限位件906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件906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门体1内壁的底部,充气隔音装置8包括充气囊801和单向阀802,充气囊801位于门体1的内部,单向阀802的一端与充气囊801的底部固定连通,单向阀8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门体1底部的表面上;

充气囊801在充满气的情况下为多个h状的组合形状,同一材质的情况下若有两层甚至多层的隔层,能叠加隔音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同一材质是双层,其隔音效果是单层效果的一倍,若是三层就是单层效果的三倍,以此类推,这样只需要对充气囊801在形状上进行改进就能达到很好的隔音效果;

橡胶垫905的厚度为20mm,且橡胶垫905的材质为软橡胶材质,门体1的底部虽然与门框有缝隙,缝隙不大,但要实现隔音效果很高就必须在门体1关闭的时候把缝隙堵塞,在门体1打开时,橡胶垫不会接触地面,不影响门体1正常使用,同时软质的橡胶垫有很好的可塑性,能对底部的门缝在关门时有很好的密封效果,达到了对门底隔音的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在门体1安装第一隔音板4和第二隔音板5,达到了初步隔音的目的,再通过充气囊801特有的形状,在充气后期形状呈多层的形状,因为同一材质的情况下若有两层甚至多层的隔层,能叠加隔音的效果,因为门底的缝隙会造成隔音效果不理想,在开门时通过在门体1内部安装的门底隔音装置9,通过门底隔音装置9上的齿轮901固定安装在转把2上,通过转动转把2,通过齿轮901与支撑杆903上的齿轮条902啮合,带动支撑杆903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板904底部的橡胶垫905向上移动,在关门时由于转把2复位,齿轮901带动支撑杆903向下移动,支撑板904底部的橡胶垫905通过微弱的形变对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进行密封,达到了防止公室防噪音无声门底部的门缝不密封造成隔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整个装置运行完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办公室防噪音用无声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