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临墙能力的斜躺式座位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5050发布日期:2021-07-23 21:0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具有临墙能力的斜躺式座位单元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26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771,321和2019年8月13日递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6/538,933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些申请中的每一者的公开内容由此通过引用整体地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总体涉及座位单元,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具有滑动能力的斜躺式座位单元。



背景技术:

已经证明躺椅和其它斜躺式座位单元是受消费者欢迎的。这些座位单元典型地从直立位置移动至一个或更多个斜躺位置,在直立位置中靠背通常直立,在斜躺位置中靠背枢转以不那么直立。座位单元在直立位置与斜躺位置之间的移动典型地由附接至座椅的座位、靠背和基部的一对配合的斜躺机构来控制。

一种特别受欢迎的斜躺式座椅是所谓的“临墙式”座椅。在常规的斜躺式座椅中,当靠背移动至斜躺位置时,靠背的上端相对于座椅的基部向后移动。结果,典型地,座椅不能被定位成使得靠背与墙相邻,因为斜躺式靠背将撞到墙并由此妨碍完全斜躺。“临墙式”斜躺式座椅包括某类将座位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以便为靠背提供额外的空间以供斜躺的机构(典型地为连杆机构或在轨道上滚动的轮子组)。典型地,这样的座椅被配置成使得当座椅从直立位置移动至部分斜躺的“tv”位置(在该“tv”位置中,搁脚板伸出)时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然后,当座椅从tv位置到达座椅的完全斜躺位置时,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基部向前移动得更远。在cycowicz等人的美国专利no.4,077,663、rogers等人的美国专利no.4,337,977、rogers等人的美国专利no.4,531,778、tack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4,805,960、wiecek等人的美国专利no.5,588,710和lapointe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92,930以及murphy等人的美国专利公开no.20080036248中图示了示例性临墙式座椅,这些专利或专利公开中的每一者的公开内容由此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典型的临墙式座椅在其直立位置中可以被放置成靠背距相邻的墙3至4英寸内并且当被移动至完全斜躺位置时仍避免撞到相邻的墙。

临墙式座椅的一个潜在的缺点是,临墙机构或轮/轨道系统典型地是稍微复杂的,并且具有多个互连的复杂零件。这样,生产这些机构可能是相对昂贵的。同时,控制临墙式座椅的移动的机构趋向于相当庞大,并且因此可能不适合一些专用座椅。例如,一些座椅具有“高支腿”类型,其中座椅的扶手被升高离开基础表面几英寸(典型地为约4英寸至9英寸)。当座椅处于直立位置中时通常不期望斜躺机构的各部分在座椅下面的空间中是可见的,因此设计者面临提供一种斜躺机构,该斜躺机构可折叠成在直立位置时从侧面不可见的相对小的封装。



技术实现要素:

作为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所述座位单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约2.5英寸至4英寸;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约4英寸至7英寸。

作为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所述斜躺机构包括固定至所述框架的基础连杆、以及可与所述基础连杆枢转地附接的承载连杆,并且其中所述座位包括座位框架,并且其中:(i)当所述座椅从所述直立位置移动至所述tv位置时,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连杆向前移动,并且所述承载连杆相对于所述基础连杆基本上静止;和(ii)当所述座椅从所述tv位置移动至所述完全斜躺位置时,所述承载连杆相对于所述基础连杆向前移动,并且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连杆基本上不向前移动。所述斜躺机构还包括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前部中间摆动连杆,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可枢转地直接互连在所述承载连杆与所述座位框架之间。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在其从所述承载连杆延伸至所述座位框架时稍微向后倾斜。

作为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临墙式的斜躺式座位单元,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背部构件和一对扶手,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扶手之间延伸;靠背;座位;第一搁脚板;和斜躺机构,所述斜躺机构被连接在所述框架、所述靠背、所述座位和所述第一搁脚板之间。所述斜躺机构包括一系列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并且所述斜躺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座位单元在(a)直立位置、(b)tv位置和(c)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靠背以大致直立的第一靠背角设置,所述座位以大致水平的第一座位角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搁脚板缩回在所述座位的前向部分下方;在所述tv位置中,所述靠背基本上维持所述第一靠背角,所述座位以比所述第一座位角更陡峭的第二座位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被大致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座位和靠背相对于所述框架向前移动;在所述完全斜躺位置中,所述靠背以比所述第一靠背角更浅的第二靠背角设置,所述第一搁脚板保持成在所述座位的前方延伸,并且所述座位从所述座位在所述tv位置中的位置向前移动。所述座位的座位框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固定至所述座位框架的后部部分,并且所述靠背包括后柱,所述后柱经由单个枢转轴直接附接至所述延伸部。所述斜躺机构还包括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前部中间摆动连杆,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可枢转地直接互连在承载连杆与所述座位框架之间。在所述直立位置中,所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和所述前部中间摆动连杆中的每一者都在其从所述承载连杆延伸至所述座位框架时稍微向后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临墙式的斜躺式座椅的侧视图,该座椅被示出为处于直立位置。

图2是图1的座椅的侧视图,该座椅被示出为处于tv位置。

图3是图1的座椅的侧视图,该座椅被示出为处于完全斜躺位置。

图4是图1的座椅的斜躺和搁脚板机构的侧视图,该斜躺和搁脚板机构被示出为处于直立位置。

图5是图4的机构的侧视图,该机构被示出为处于tv位置。

图6是图4的机构的侧视图,该机构被示出为处于完全斜躺位置。

图7是图1的座椅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性实施例的临墙式的斜躺式座椅的侧视图,该座椅被示出为处于直立位置。

图9是图8的座椅的侧视图,该座椅被示出为处于tv位置。

图10是图8的座椅的侧视图,该座椅被示出为处于完全斜躺位置。

图11是图8的座椅的斜躺和搁脚板机构的侧视图,该斜躺和搁脚板机构被示出为处于直立位置。

图12是图11的机构的侧视图,该机构被示出为处于tv位置。

图13是图11的机构的侧视图,该机构被示出为处于完全斜躺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被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表达本发明的范围。

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似的元件。在各图中,为了清楚,某些线、层、部件、元件或特征的厚度可以被放大。虚线表示可选的特征或操作,除非另有指定。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且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还将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表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如本文中使用的,诸如“x至y”和“约x至y”之类的短语应被解释为包括x和y。如本文中使用的,诸如“约x至y”之类的短语意味着“约x至约y”。如本文中使用的,诸如“从约x至y”之类的短语意味着“从约x至约y”。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中的一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之类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说明书和相关领域的内容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地或过于正式意义上解释,除非在本文中那样被明确地定义。为了简便和/或清楚,可能不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功能或构造。

将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与另一元件“联接”、“接触”另一元件等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所述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所述另一元件、与所述另一元件直接联接或直接接触所述另一元件,或还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例如“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直接联接”、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与另一特征“相邻”设置的结构或特征的提及可以具有与相邻的特征重叠或在相邻的特征之下的部分。

本文中图示且描述的座位单元包括多个可枢转地互连的连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连杆之间的枢转可以采取各种配置,诸如枢轴销、铆钉、螺栓和螺帽组合等等,这些配置中的任一配置都将适于用于本发明。同时,连杆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如可以根据枢轴中的某一枢轴的位置而变化。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枢轴点的组合可以由如在b.paul的平面机械的运动学与动态(kinematicsanddynamicsofplanarmachinery)4-21(1979)中描述的那些等同结构(诸如“滑块-曲柄”配置)来替换。

现在参考各图,在图1至图6中示出避免斜倚墙壁的座椅,座椅被宽泛地以10来指示。座椅10包括框架12,框架12具有两个相对的扶手14,该两个相对的扶手14由多个横向构件16连接。具体地,框架12包括跨越扶手14的上端部分14a的上部横向构件18,并且框架12由支脚19支撑,支脚19的高度可以至少是4英寸。座椅还包括座位20、靠背24、以及主搁脚板29a和辅搁脚板29b,座位20具有与座位框架22重叠的坐垫(未示出)。

座位20、靠背24和搁脚板29a、29b由两个呈镜像的斜躺机构30互连。机构30相对于将座椅分成左侧和右侧的纵向平面是彼此的镜像。这样,本文中将详细地论述仅一个斜躺机构30,并且应理解,论述同样适于其镜像机构。此外,斜躺机构30将首先相对于完全斜躺位置(图3和图6)来描述,以更容易图示其各个连杆的互连。

斜躺机构30包括基础连杆152,基础连杆152固定至扶手14a的内表面以便为斜躺机构30的多个连杆提供安装位置。下后部摆动连杆154通过枢轴156安装至基础连杆152,并从基础连杆152向前且稍微向上延伸。成角度的上后部摆动连杆158在其下端通过枢轴160附接至下后部摆动连杆154,并从下后部摆动连杆154向上且稍微向前延伸。控制连杆162在其下端通过枢轴164附接至上后部摆动连杆158的顶点,并且向上且稍微向前延伸至枢轴166,并且后柱165固定至靠背24。马鞍形的延伸部168固定至座位框架22的后端;延伸部168通过枢轴172附接至后柱165,并且通过枢轴170附接至上后部摆动连杆158的上端。

后部斜躺连杆174通过枢轴176附接至基础连杆152,并且从基础连杆152向上且稍微向前延伸。过渡连杆178在中间位置中通过枢轴180附接至后部斜躺连杆174的上端。过渡连杆178的下端通过枢轴194附接至承载连杆190。过渡连杆178的上端通过枢轴184附接至联接连杆182的后端。

前部斜躺连杆208在其下端通过枢轴212附接至基础连杆152的前端。前部斜躺连杆208在其下端通过枢轴206附接至牵引连杆186的中间位置。牵引连杆186在其下端通过枢轴192附接至承载连杆190。联接连杆182的前端通过枢轴189附接至牵引连杆186上的中心位置。牵引连杆186在其上端通过枢轴216附接至驱动连杆214。驱动连杆214在其后端通过枢轴218附接至基础连杆152。后部座位摆动连杆196通过枢轴198附接至承载连杆190的后端,并且通过枢轴200附接至座位框架22。前部座位摆动连杆202通过枢轴207附接至承载连杆190,并且通过枢轴204附接至座位框架22。

斜躺机构30还包括具有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的搁脚板连杆机构83,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通过枢轴85附接至座位框架22,并且从座位框架22向前延伸。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还在其上端通过枢轴145附接至搁脚板牵引连杆138,并且通过枢轴141附接至搁脚板驱动连杆140。搁脚板牵引连杆138还通过枢轴146附接至承载连杆190。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还通过枢轴90附接至座位框架22,并且从座位框架22向前延伸。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通过枢轴94附接至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的前端,并且从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的前端向上且向前延伸。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还通过枢轴93附接至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通过枢轴98附接至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的前端,并且从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的前端向前且向上延伸。主搁脚板托架100分别通过枢轴102和枢轴104附接至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和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的前端。主搁脚板29a安装在主搁脚板托架100(图3)。

下部辅搁脚板摆动连杆110通过枢轴104附接至主搁脚板托架100,并且上部辅搁脚板摆动连杆116通过枢轴118附接至主搁脚板托架100。辅搁脚板托架120分别通过枢轴122和枢轴124附接至摆动连杆110、116的前端。控制连杆106通过枢轴108附接至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的前端,并且通过枢轴112附接至上部辅搁脚板摆动连杆116。辅搁脚板29b安装在辅搁脚板托架120上(图3)。

仍参考图6,致动机构130联接至斜躺机构130并且包括通过枢轴134附接至座位框架22的手柄132。手柄132具有后部延伸部132a。钟形曲柄136通过枢轴137附接至座位框架22。销136a从钟形曲柄136横向地延伸。销连杆143固定至搁脚板驱动连杆140,搁脚板驱动连杆140在其后端通过枢轴139附接至钟形曲柄136。弹簧148附接至位于销连杆143的前端上的销143a,并且向前延伸至位于座位框架22上的突片22a。

座椅10的操作典型地从座椅10处于图1和图4的直立位置开始。在直立位置,搁脚板连杆机构83被折叠在座位20的前部部分下方,并且主搁脚板29a通常恰好被垂直地设置在座位20的前方,并且辅搁脚板29b通常被垂直地设置在主搁脚板29a后方。后部座位摆动连杆196和前部座位摆动连杆202两者都大致直立地设置,但是稍微向后倾斜。后部斜躺连杆174和前部斜躺连杆208也大致直立地设置,但是更明显地向后倾斜。过渡连杆178和牵引连杆186两者都大致向前倾斜。承载连杆190是大致水平的并且相对于基础托架152在纵向上大致居中。座位框架22具有轻微的俯仰角(约2度至7度)。靠背24稍微向后倾斜(相对于水平面呈约105度至120度的角度),并且靠背24的上部部分与上部横向构件18相邻。

座椅10由致动机构130维持在直立位置。手柄132绕枢轴134枢转至前向位置,其中后部延伸部132被定位在座位框架22中的凹部22b上方。钟形曲柄136被定向成使得销136a驻留在凹部22b中。这产生枢轴139、137和141之间的“过中心或偏心(over-center)”配置。弹簧148中的拉力使致动机构130朝向所描述的取向偏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搁脚板机构130的布置可以使主搁脚板29a和辅搁脚板29b能够宽度(例如,座椅10的大致总宽度)相同(或几乎相同)。在图7中示出的这个布置中,其中辅搁脚板29b与主搁脚板29a几乎宽度相同(在±1-2英寸内)。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在图1和图4中示出的直立位置,斜躺机构30的连杆都未被直接定位在辅搁脚板29b的前方,这可能阻碍辅搁脚板29b向前行进(还参见图7)。这与许多现有座椅形成对比,在现有座椅中辅搁脚板29b与主搁脚板29a相比在宽度上更窄,因为控制主搁脚板29a的伸展和缩回的连杆被直接定位在辅搁脚板29b的前方,并且因此,如果辅搁脚板29b几乎与主搁脚板29a一样宽则将干涉主搁脚板29a的伸展。

为了将座椅10移动至图2和图5的tv位置,座椅10的乘员向后拉动手柄132的上端。这种动作使手柄132绕枢轴134逆时针枢轴,由此驱动后部延伸部132a进入钟形曲柄136上的销136a中。钟形曲柄136绕枢轴137逆时针转动,这迫使搁脚板驱动连杆140向前。搁脚板驱动连杆140的前向移动使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绕枢轴85逆时针转动。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的移动驱动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向前,这进而使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绕枢轴90转动。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的转动驱动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向前,并且使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与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稍微分开。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和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的相对移动使主搁脚板托架100逆时针转动至大致水平位置。主搁脚板托架100和下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6的相对转动还迫使控制连杆106远离主搁脚板托架100,这使上部辅搁脚板摆动连杆116伸展并且进而使辅搁脚板托架120伸展。当上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8撞到上部搁脚板延伸连杆92上的销92a时,伸展停止。搁脚板29a、29b的伸展的额外的方面可以在murphy等人的美国专利no.8,752,890中论述,所述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由此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另外,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84的转动产生对搁脚板牵引连杆138的后向引导力,该后向引导力也在枢轴146处被引导至承载连杆190。然而,由于座椅的乘员的重量,妨碍承载连杆190向后移动;因而,相反引导的前向反作用力被施加在座位框架22上。结果,座位框架22(和座位20的其余部分)相对于承载连杆190(并且进而相对于基部12以及安装至其的基础连杆152)向前移动。座位框架22的前向移动由后部座位摆动连杆196和前部座位摆动连杆202来控制。座位框架22的前向移动还使下后部摆动连杆154绕枢轴156顺时针转动。座位框架22的后端下降,由此使座位20的俯仰角增加2度至10度。当座位框架22上的销22a撞到后部中间摆动连杆196的后边缘时,这种动作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后部中间摆动连杆196和前部中间摆动连杆202的长度和直立到稍微向后的配置使得座位20能够比现有的座椅向前移动更大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座位22相对于基部12的前向移动为约2.5英寸至4英寸,这发生在承载连杆190与基部12之间大致没有相对移动的情况下。

为了将座椅10从图2和图5的tv位置移动至图3和图6的完全斜躺位置,座椅的乘员迫使成员的背部进入靠背24中(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乘员向前推动扶手来增强)。这种移动绕枢轴172逆时针驱动后柱165(和靠背24)。这种转动首先使下后部摆动连杆154完全向前延伸,此时上后部摆动连杆158绕枢轴160顺时针转动。这种移动使座位框架22的后端升高并且迫使其向前,并且还使靠背24移动至斜躺位置(即,相对于座位20的角度增大的位置)。

另外,由于座位框架22和承载连杆190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座位框架22的前向移动还驱动承载连杆190相对于基础连杆152向前。这种移动由后部斜躺连杆174和前部斜躺连杆208来控制,该后部斜躺连杆174和前部斜躺连杆208绕枢轴176、212相对于基础连杆152顺时针枢转。这些斜躺连杆174、208的转动通过附接至承载连杆190的过渡连杆178和牵引连杆186来迫使承载连杆190向前。承载连杆190的前向移动进而使座位框架22向前移动。这种移动继续,直到后部斜躺连杆174接触基础连杆152上的销152a为止。

在从tv位置移动至完全斜躺位置时,座位框架22相对于基部12向前移动约4英寸至7英寸,这发生在座位框架22与承载连杆190之间大致没有相对前向移动的情况下。当这个距离与座位框架22相对于基部12从直立位置移动至tv位置时的前向移动组合在一起时,总距离可以差不多6.5英寸至11英寸。重要地是,如图3中可以看出的,这种程度的移动可以使得靠背24能够到达完全斜躺位置,即使在存在后部横向构件18的情况下(即,靠背24的最上端位于后部横向构件18的前方)。这样,本文中示出的根据实施例的座椅可以具有临墙的能力,即使在座椅具有完全成形的靠背的情况下,这经常是座椅在后部被完全装上软垫的情况。

也应注意,图示的座椅10是“离地的”高支腿类型,使得扶手14的下边缘与下方的地板之间存在空间。可以看出,座椅10具有临墙能力同时仍具有斜躺机构30,该斜躺机构30可折叠成充分小的“封装”使得当座椅10处于直立位置时斜躺机构30从座椅10的侧面不可见。

另外,这种配置还使得能够使用较深的座位框架22,该较深的座位框架22可以提供更多前后空间以用于坐、躺下、打盹等。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装饰件(例如,坐垫或衬垫)可以被用于覆盖座位和搁脚板29a并且附接至搁脚板29b。作为示例,衬垫可以附接至座位20的后端,向前延伸以覆盖座位20,向下延伸以覆盖主搁脚板29a的前表面,并且在主搁脚板29a下方延伸且向后延伸以附接至辅搁脚板29b的上边缘。搁脚板29a、29b的伸出/缩回和座位20的前向移动使得当这些部件在各位置之间移动时衬垫可以仍然绷紧但不过度伸展。这样的衬垫以470示出为附接至在下文中结合图8至图13论述的座椅310。

现在参考图8至图13,其中示出了被宽泛地以310表示的另一座椅。座椅310具有与座椅10的元件和部件相同或相似但在以下至少两种方式上存在区别的许多元件和部件:座椅310依赖电动的线性致动器311在直立位置、tv位置和完全斜躺位置之间驱动座椅310,并且座椅310提供比座椅10更深的座位(即,座位320前后更长)。线性致动器311能够使得座椅310移动至直立位置(图8和图11)与完全斜躺位置(图10和图13)之间的任何位置。较深的座位320可以向一些个体(特别是较高的个体)提供较大的舒适度。此外,当座位单元310是较大的家具件(诸如双人座位、沙发、组合沙发等等)的一部分时,较深的座位320可以为采用不同姿势(例如,俯卧、仰卧、双脚缩拢在下面坐着,等等)的乘员提供更大的支撑空间。下文描述了包括斜躺机构330的连杆与机构30中的连杆的差异。

参考示出座椅310处于完全斜躺位置的图13和图10,可以看出,延伸部323被添加至座位框架322的后端并从座位框架322的后端向后延伸。延伸部468固定至延伸部323。

此外,延伸部453被添加至基础连杆452的后端并从基础连杆452的后端向后延伸。下后部摆动连杆454附接至延伸部453的后端。上部摆动连杆458以与座椅10相同的方式附接至下部摆动连杆454,但上部摆动连杆458稍微更长并且更锐利地成角度。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连杆462(其附接至上后部摆动连杆458和后柱465)稍微较短。

横向构件455在座椅310的任一侧上的延伸部453之间延伸。凸缘连杆457固定至横向构件455并且从横向构件455向前延伸。

线性致动器311包括套筒312和往复运动杆313。套筒312通过枢轴459附接至凸缘连杆457。杆313通过枢轴461附接至指状部460,指状部460固定至横向构件462。横向构件462在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384之间延伸。

线性致动器311及其相关联的连杆因而代替座椅10的致动机构130使座椅310在直立位置、tv位置和完全斜躺位置之间移动。在图8和图11的直立位置中,线性致动器311的杆313完全缩回,使得搁脚板连杆机构383缩回并且搁脚板329a、329b位于座位320的前端下方。在图9和图12的tv位置中,杆313稍微从套筒312伸出。杆313的伸出迫使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384与座位框架322围绕枢轴385向前。下部搁脚板摆动连杆384的这种动作将搁脚板连杆机构383的其余部分驱动至其伸展位置。

套筒312内的杆313从图9和图12的tv位置的进一步伸出迫使座位框架322以与上文中描述的类似方式向前到达图10和图13的完全斜躺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位单元可以采取其它形式。例如,虽然本文中示出了座椅,但是斜躺机构30、300可以用在其它座位单元中,诸如双人座位、沙发、组合沙发等等。

同时,在其它实施例中,致动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包括人工操作单元和其它电力驱动单元。例如,本文中示出的“伸缩式”线性致动器可以由具有沿基部轨道滑动的滑架来代替。在这样的实施例,致动器的滑架向前滑动以将座位单元从直立位置移动至tv位置和完全斜躺位置。使用这样的线性致动器的座位单元可以利用较长的“行程”以利于斜躺机构的移动。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座椅10、310可以具有仅一个搁脚板或可以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搁脚板。其它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前文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并且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许多修改是可能的,而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新颖的教导和优点。因此,所有这样的修改旨在被包括在如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并且权利要求的等同将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