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2338发布日期:2020-06-12 16:3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



背景技术:

餐桌是指专供吃饭用的桌子,玻璃的餐桌较为时尚,受到年轻人的热爱,玻璃具有易碎性,因此玻璃家具最好都安放在较为固定的地方,别经常来回移动。放置在家具上的物品特别注意轻拿轻放,否则容易损伤玻璃面。使用率较高的玻璃餐桌或茶几时尽量避免用力碰撞,可在上面铺上台布,防止玻璃面被刮花。平时清洁家中玻璃家具时,对于一般污渍,我们用湿毛巾或者报纸、卫生纸擦拭即可。

而现在家庭在使用餐桌时,当做菜较多时,尤其是冬季,先做的菜就凉了,影响口感,有时候还需要再热一下,但是热了一次饭之后可能盐味、硬度又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再家庭聚餐时,影响厨艺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包括桌面、电磁加热模块、电热加热环、隔板、导热油和保温罩,所述桌面的底部设有桌腿,所述桌面分为主保温区和位于所述主保温区两侧的辅保温区,所述主保温区和所述辅保温区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所述桌面包括玻璃层和保温层,所述玻璃层位于所述保温层的上方,且所述玻璃层和保温层之间填充有所述导热油,所述玻璃层和保温层的外围包裹有边框,所述电磁加热模块和电热加热环均位于所述主保温区中,且位于所述玻璃层和保温层之间,所述电磁加热模块位于所述电热加热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电热加热环的上端面与所述玻璃层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所述电热加热环的下端面与所述保温层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所述桌面的侧壁设有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电磁加热模块、电热加热环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所述保温罩与所述主保温区、辅保温区的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边框和隔板均为金属材质,所述保温罩的底部设有环其边沿一周分布的磁性条。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的下方设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为硅胶材质,所述保温罩为塑料材质,所述保温罩的内壁设有泡沫层。

优选的,所述电热加热环的内部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加热环为陶瓷、玻璃或金属材质,所述电热丝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电热加热环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电热加热环与所述电磁加热模块之间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宽度为5-10cm。

优选的,所述导热油包括主区导热油和辅区导热油,所述主区导热油位于所述主保温区处,所述辅区导热油位于所述辅保温区处,所述主区导热油、辅区导热油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分隔。

优选的,所述隔板沿所述桌面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隔板的两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桌面滑动连接的塞子。

优选的,所述导热油的厚度为1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桌面设置成玻璃层和保温层的主要结构,在玻璃层和保温层之间填注有导热油,通过控制加热元件对导热油加热即可使桌面加热,并配合保温罩可以将放置在桌面上的食物进行保温处理,在一定的时间内都不会凉下来;

本发明将桌面设置了主保温区和辅保温区,根据实际做菜的需要,可以针对性的对主保温区和辅保温区进行加热,通过隔板两端的堵头和塞子可以使主保温区和辅保温区之间连通或封闭,这样就提高了加热元件进行保温的效率,降低能量的浪费;

本发明设计了带有磁性条的保温罩,可以在盖合时,与桌面上的金属边框和隔板配合,贴紧桌面,提高保温效果,在打开保温罩时,也方便将保温罩挂在桌面的一侧,便于收纳放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桌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磁加热模块和电热加热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桌面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面;101、主保温区;102、辅保温区;11、桌腿;12、边框;13、玻璃层;14、保温层;2、电磁加热模块;21、第一开关;201、环形空腔;3、电热加热环;31、电热丝;32、第二开关;4、隔板;41、堵头;42、塞子;5、导热油;51、主区导热油;52、辅区导热油;6、保温罩;61、褶皱部;62、磁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保温饭菜的餐桌,包括桌面1、电磁加热模块2、电热加热环3、隔板4、导热油5和保温罩6,桌面1的底部设有桌腿11,桌面1分为主保温区101和位于主保温区101两侧的辅保温区102,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桌面1包括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玻璃层13位于保温层14的上方,且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填充有导热油5,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的外围包裹有边框12,电磁加热模块2和电热加热环3均位于主保温区101中,且位于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电磁加热模块2位于电热加热环3的中间位置处,电热加热环3的上端面与玻璃层13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电热加热环3的下端面与保温层14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桌面1的侧壁设有用于分别控制电磁加热模块2、电热加热环3的第一开关21、第二开关32,保温罩6与主保温区101、辅保温区102的面积相同。

本实施例中,桌面1的底部设有桌腿11,桌腿11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金属的,桌腿11一共有四个,垂直于桌面1向下,也可以两两稍向外倾斜布置,桌面1分为主保温区101和位于主保温区101两侧的辅保温区102,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主要是对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内的导热油5进行分隔,减少热量向外扩散和传递,使热量更加集中和有效,桌面1包括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玻璃层13位于保温层14的上方,且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填充有导热油5,玻璃层13采用的五毫米厚的钢化玻璃,保温层14采用玻璃板,并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隔热材料,如隔热棉、隔热泡沫或者复合隔热材料,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导热油5温度的传感器,并与第二开关32相连,保持导热油5的温度在50±10摄氏度,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的外围包裹有边框12,边框12的内侧也设有保温材料,并通过最外侧的金属边框12包围,电磁加热模块2和电热加热环3均位于主保温区101中,且位于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主要针对主保温区101中的导热油5进行加热,电磁加热模块2位于电热加热环3的中间位置处,电磁加热模块2与电磁炉中的电磁加热模块相同,通过涡流加热的原理,对涡流线圈方向的金属进行加热,可以在冬天时,在电磁加热模块2的上方放置一个锅,用来做火锅使用,且电磁加热模块2和电热加热环3之间相互不干涉,电热加热环3的上端面与玻璃层13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电热加热环3的下端面与保温层14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保证电热加热环3与玻璃层13、保温层1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导热油进入到环形空腔201中,桌面1的侧壁设有用于分别控制电磁加热模块2、电热加热环3的第一开关21、第二开关32,保温罩6与主保温区101、辅保温区102的面积相同,在桌面1上放置好菜肴之后,将保温罩6在主保温区101或辅保温区102上盖住进行保温。

具体的,边框12和隔板4均为金属材质,金属的边框12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保证了桌面1整体的强度和整体性,隔板4的中间也填充有保温材料,提高隔板4的保温效果,保温罩6的底部设有环其边沿一周分布的磁性条62,通过磁性条62可以增加保温罩6和边框12、隔板4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在盖上保温罩6后,更加保温,且在不使用保温罩6时,可以将保温罩6通过磁性条62吸附在一侧的边框12上,便于收纳。

具体的,保温罩6的下方设有褶皱部61,褶皱部61为硅胶材质,褶皱部61可以提供变形量,这样就可以根据内部的餐具高度自适应的调整保温罩6的高度,防止因空间过大造成的保温效果差,保温罩6为塑料材质,保温罩6的内壁设有泡沫层,可以提高保温罩6整体的保温效果。

具体的,电热加热环3的内部设有电热丝31,电热加热环3为陶瓷、玻璃或金属材质,电热丝31呈螺旋状分布在电热加热环3的外部,电热丝31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外侧进行辐射,对电热加热环3的导热油5进行加热,以提高加热效果,而向内侧的辐射通过隔热材料阻隔,保证热传递的效率。

具体的,电热加热环3与电磁加热模块2之间设有环形空腔201,环形空腔201的宽度为5-10cm,主要是为了阻隔热量向电磁加热模块2方向进行传播,主要对导热油5进行加热,提高保温效果。

具体的,导热油5包括主区导热油51和辅区导热油52,主区导热油51位于主保温区101处,辅区导热油52位于辅保温区102处,主区导热油51、辅区导热油52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隔板4沿桌面1的宽度方向布置,隔板4的两端设有堵头41,堵头41的外侧设有与桌面1滑动连接的塞子42,当不仅需要主保温区101进行保温时,可以抽出一定长度的塞子42,使主区导热油51和辅区导热油52相互的流动,也就是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中的导热油5相互流通,进行热量的传递,使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都发热,起到全桌面1保温的效果。

具体的,导热油5的厚度为10-15mm,可以使保温起效快,散热快,在不使用时,很快可以将温度降下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桌面1的底部设有桌腿11,桌腿11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金属的,桌腿11一共有四个,垂直于桌面1向下,也可以两两稍向外倾斜布置,桌面1分为主保温区101和位于主保温区101两侧的辅保温区102,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主要是对主保温区101和辅保温区102内的导热油5进行分隔,减少热量向外扩散和传递,使热量更加集中和有效,桌面1包括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玻璃层13位于保温层14的上方,且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填充有导热油5,玻璃层13采用的五毫米厚的钢化玻璃,保温层14采用玻璃板,并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隔热材料,如隔热棉、隔热泡沫或者复合隔热材料,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导热油5温度的传感器,并与第二开关32相连,保持导热油5的温度在50±10摄氏度,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的外围包裹有边框12,边框12的内侧也设有保温材料,并通过最外侧的金属边框12包围,电磁加热模块2和电热加热环3均位于主保温区101中,且位于玻璃层13和保温层14之间,主要针对主保温区101中的导热油5进行加热,电磁加热模块2位于电热加热环3的中间位置处,电磁加热模块2与电磁炉中的电磁加热模块相同,通过涡流加热的原理,对涡流线圈方向的金属进行加热,可以在冬天时,在电磁加热模块2的上方放置一个锅,用来做火锅使用,且电磁加热模块2和电热加热环3之间相互不干涉,电热加热环3的上端面与玻璃层13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电热加热环3的下端面与保温层14之间通过耐温胶水粘接,保证电热加热环3与玻璃层13、保温层1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导热油进入到环形空腔201中,桌面1的侧壁设有用于分别控制电磁加热模块2、电热加热环3的第一开关21、第二开关32,保温罩6与主保温区101、辅保温区102的面积相同,在桌面1上放置好菜肴之后,将保温罩6在主保温区101或辅保温区102上盖住进行保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