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4630发布日期:2020-05-22 16:4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充电式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手持式吸尘器因使用方便深受市场欢迎,随着产品的日趋成熟,用户的使用要求和用户体验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吸尘器影响用户体验的几个核心因素主要是:一是尘杯倒尘和尘杯内过滤器清理,二是尘杯容量,三是吸力大小,目前吸尘器很难同时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如专利cn109984669a公开的手持式设备,由于尘杯进风风道和电机进风口方向一致,降低了气流吸力损害,但其尘杯无法从机身取下清洗,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内部脏物堆积,网孔和过滤器堵塞等问题,影响吸力和清洁效率,此外,通过移动尘杯,刮条清理金属过滤网时打开尘桶底盖倒灰,这样很容易在倒灰过程中扬灰,产生二次污染,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这种结构非常复杂,工艺性和制作成本很高,又如专利201821824234.8公开的手持式吸尘器设备,风道从尘杯上方绕过尘杯进入尘杯和电机,导致吸力损耗,吸力很难做高,而且风道大量占用了尘杯空间,在同样大小吸尘器情况下尘杯容量很难做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和清理,吸力损耗小,尘杯储尘量大,且用户体验好的手持式吸尘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机体和尘杯,所述尘杯位于机体前侧,所述尘杯前端设有进风口,所述尘杯内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机体内部设有电机,所述机体后侧设有把手,机体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机器的座体,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机体和座体之间,所述机体朝向尘杯一侧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尘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部上侧,所述尘杯可拆卸的连接在支撑部上,所述尘杯前侧设有底盖,所述底盖横向于尘杯轴线设置且形成至少部分所述尘杯,所述底盖可相对于支撑部由前向后旋转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尘杯外壁设有卡扣,支撑部内部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通过弹簧抵顶在支撑部内部,与卡扣卡接,所述定位销后端延伸形成释放部;所述的机体外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尘杯内侧对应设有定位凹部,尘杯通过所述的定位凸起定位凹部旋转卡接于所述的机体。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部位于把手和支撑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底部设有释放推杆,所述释放推杆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底盖上,支撑部上设有驱动所述释放推杆的推钮,尘杯前端设有卡钩,所述释放推杆的前端设有对应所述卡钩的卡合端。

进一步的,所述尘杯前端设有导电端口,尘杯外侧壁形成至少一个导线容置槽,所述尘杯外侧壁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线容置槽内容置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电端口和导电片,所述导线容置槽外侧设有密封盖,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对应所述导电片的导电电极,所述尘杯与机体固定连接后,所述导电片和导电电极形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容置槽包括2个,且分别设置在尘杯的两侧,所述导电容置槽沿底盖上边沿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在释放推杆和推钮的作用下打开的角度为0-90度。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出风口与电机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内部可以选择性的放置吸尘器的吸尘附件或吸尘器电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下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由支撑部下方延伸至座体。

本发明方便拆卸和清理,尘杯内部风道设计进一步减少吸力损失,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由于减少了风道和导电线的走线结构,相比同类产品尘杯容量增加,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机体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尘杯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机体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底盖打开示意图。

其中:

1、机体;11、定位凸起;100、导电电极;101、弹簧;102、导电电极支撑;111、机体出风口;110、电机前罩;120、装饰环;2、尘杯;21、进风口;23、出风口;24、卡扣;25、定位凹部;26、底盖;261、释放推杆;2611、卡合端;27、导电端口;270、导电片;28、导线容置槽;280、密封盖;29、卡钩;200、旋风过滤器;210、提手;220、密封圈;230、过滤器;240、底盖卡扣;260、底盖转轴;262、弹簧;263、密封圈;3、把手;4、座体;41、座体上;42、座体下;43、吸尘附件;5、支撑部;52、定位销;521、弹簧;522、释放部;53、推钮;531、弹簧;58、支撑体;59、支撑盖;590、支撑盖凹部;6、支撑柱;7、电机;8、电源装置;10、电源装置释放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机体1和尘杯2,尘杯2位于机体前侧,尘杯2前端设有进风口21,尘杯2设有出风口23,机体1内部设有电机7,机体1后侧设有把手3,机体1下方设有座体4,把手3位于机体1和座体4之间,机体1朝向尘杯2一侧延伸形成支撑部5,尘杯2至少部分位于支撑部5上侧,尘杯2可拆卸的连接在支撑部5上,尘杯2前侧设有底盖26,底盖26横向于尘杯轴线设置且形成至少部分尘杯2,底盖26可相对于支撑部5由前向后旋转打开。

下面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做具体说明,如图3-5所示,所述尘杯外壁设有卡扣24,支撑部5包含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支撑体58和支撑盖59组成;支撑盖59上设置有支撑盖凹部590,在支撑部5内部设有定位销52,定位销52通过弹簧521抵顶在支撑部5内部,在尘杯2连接到机体1时,卡扣24插入支撑盖凹部590内与定位销52卡接,这样尘杯2不可脱离地被支撑在支撑部5上,并实现尘杯在轴向方向的旋转,定位销52后端延伸形成释放部522,如图5所示。

机体1外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11,尘杯2内侧对应设有定位凹部25,尘杯2的开口部位朝向机体1,通过定位凸起11使定位凹部25插入并旋转一个角度,尘杯2被卡接于机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优选为3-4组,这样有助于尘杯卡接于机体的强度。

释放部522用于将尘杯2从机体1上释放,即实现尘杯的拆卸功能,释放部522位于把手3和支撑柱6之间,便于握持吸尘器时可以实现单手操作释放部522。当释放部522后拉时,压缩弹簧521,定位销52退出尘杯外壁卡扣24,此时尘杯2不再被卡接于支撑部5,尘杯2可以在轴向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此角度由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的对数以及大小决定,在本实施例中角度为10-20度),在尘杯旋转时定位凸起11从定位凹部25脱出,尘杯2不再被卡接于机体1上,此时尘杯2可以从机体1上顺利实现拆卸。

底盖26横向于尘杯轴线方向设置,且形成至少部分尘杯2,底盖26底部设有释放推杆261,释放推杆261通过弹簧262在底盖26上可以移动,底盖26设置有底盖转轴260,尘杯2的外壁设置有底盖卡扣240,底盖26通过底盖转轴260和底盖卡扣240可以相对于支撑部5由前向后旋转打开;支撑部5上设有驱动释放推杆261的推钮53,尘杯2前端设有卡钩29,释放推杆261的前端设有对应卡钩29的卡合端2611。在底盖26卡合于尘杯2时,卡合端2611卡合于卡钩2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底盖26和尘杯2之间的密封,在底盖26上设置有密封圈263,如图4所示。

尘杯2前端设有导电端口27,用于连接吸尘器的带电动的吸尘附件,比如吸尘器的电动地刷,电动床刷等。尘杯2外侧壁形成至少一个导线容置槽28,尘杯外侧壁设有导电片270,导线容置槽28内容置导电线(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电端口27和导电片270,导线容置槽28外侧设有密封盖280,支撑部5上设有对应导电片270的导电电极100,尘杯2与机体1固定连接后,导电片270和导电电极100形成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线容置槽28包括2个,且分别设置在尘杯2的两侧,导电容置槽28沿底盖26上边沿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当吸尘器开启后,含尘气流从进风口21流入进入尘杯2,经过旋风过滤器200过滤后从出风口23流出,在尘杯2的出风口23设置有用于进一步过滤的过滤器230,干净气流进入电机7从机体出风口111排出。进风口21,出风口23与电机轴线平行设置,有助于降低气流的压力损耗,提高吸尘器的吸力,如图4和图5所示。

优选的,底盖26在释放推杆261和推钮53和弹簧53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释放推杆261的卡合端2611从卡钩29脱开,底盖26相对于支撑部5由前向后旋转打开,打开的角度a为0-90度,如图7所示。

座体4用于支撑机体1,尘杯2部分地位于支撑部5上侧,为增加支撑部5的支撑力度,在支撑部5下侧设有支撑柱6,支撑柱6由支撑部5下方延伸至座体4,座体4包含座体上41和座体下42,座体上41和座体下42中间形成一个空腔,可以用于放置吸尘附件43,如图3所示。在本本实施例中,电源装置8为圆柱型结构,可以设置在电机7的后端。通过电源装置释放钮10可以实现电源装置8在机体上的可拆卸。当然依据设计的需要,也可以将电源装置8设置为扁平型结构,将电源装置8放置在座体4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