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体工学椅的脚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4552发布日期:2020-09-04 15:26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体工学椅的脚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体工学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工学椅的脚踏。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工学椅主要采用网布、环保布以及记忆棉等弹性环保材料制作坐垫和椅背,在整体结构设计上符合人体力学结构,能够减少使用者臀背部压迫面积、按压受力处穴位、促进臀背部血液循环,以及避免颈肩腰的劳损,非常有益于久坐人员的身体健康。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0095152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椅结构,其包括椅脚、靠背机构、伸缩杆、坐垫、左支架、右支架,所述伸缩杆设于椅脚的上端,坐垫设于伸缩杆的上端,坐垫水平放置,坐垫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的左侧设有贯通左支架的第一t型滑槽,右支架的右侧设有贯通右支架的第二t型滑槽;所述靠背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左软线、右软线、靠背布,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t型滑槽、第二t型滑槽,将左软线、右软线带入左支架、右支架内;其在使用时即可以使人体臀部、背部以及肩颈部均得到较好的放松,同时便于拆洗靠背布,利于健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上述椅子时,人体的脚踩在地面上,腿部的血液流通不畅,时间较长时容易出现腿部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体工学椅的利于人体腿部放松的脚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人体工学椅的脚踏,包括固定于椅子坐垫下部的固定座、支撑臂、安装于固定座中用于调节支撑臂处于使用或收叠状态的角度调节座、滑动连接于支撑臂上用于延长支撑臂长度的滑移组件,以及固接于滑移组件上用于支撑人体脚部的踩踏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要使用脚踏时,先将支撑臂向外转动到水平位置,即使用状态,再通过滑移组件延长支撑臂的长度,之后使用者坐在坐垫上之后可以将脚部踩到踩踏件上,这时小腿部、大腿部被支撑了起来,和上部躯干可以有较好的血液流通,非常有益于久坐人员的身体健康;当不使用脚踏时,先将滑移组件缩回,之后将支撑臂反向转动到椅子下部,即收叠状态,也便于椅子的普通使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座上固接有限位筒;在限位筒中凸出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配合限位筒内壁形成有至少两个的弧形嵌槽;所述角度调节座包括转轴,转轴中部穿过限位筒;在转轴上设有卡环,在卡环上沿轴向凸出设置有弧形嵌板,卡环的外径与限位筒的内径适配且弧形嵌板与任意一个弧形嵌槽适配;支撑臂固接于转轴端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弧形嵌板嵌入弧形嵌槽中时,转轴的转动会被限制,进而可以使支撑臂保持在某一个位置状态;支撑臂的位置状态调节较为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环滑动连接于转轴上;在转轴中部开设有一个条形的让位孔;在转轴中滑动连接有一根推杆,在推杆上固接有一个凸柱,凸柱伸出让位孔并插接于卡环中;在支撑臂和卡环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弧形嵌板和伸缩弹簧分别位于卡环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推杆时,凸柱可以带动卡环滑动,进而使弧形嵌板进入或退出弧形嵌槽,整体操作较为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套在支撑臂上的内筒、套在内筒外部并与内筒固接的外筒,以及用于定位内筒在支撑臂上滑移位置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筒以支撑臂为滑轨,形成的滑动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中较为可靠。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臂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条形的调节孔,在调节孔接近转轴的一端连通有近端槽孔,在调节孔远离转轴的一端连通有远端槽孔,近端槽孔和远端槽孔直径大小相同且大于调节孔的宽度;定位件包括塞柱和一端固接塞柱的触发杆;塞柱的直径大于触发杆的直径;内筒上开设有供塞柱和触发杆穿出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外筒上开设有供塞柱和触发杆穿出的安装孔;塞柱的直径与近端槽孔和远端槽孔适配,且其直径大于调节孔的宽度;触发杆的直径小于调节孔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筒处于缩短状态时,塞柱插在近端槽孔中,内筒的滑动受到塞柱的限制;当要将内筒滑出时,将塞柱拉出近端槽孔,这时触发杆位于近端槽孔中,触发杆的直径小于调节孔的宽度,滑出内筒时不会产生阻碍作用;当内筒滑到离固定座最远的位置时,其刚好处于伸长的极限位置,这时可以将塞柱插入远端槽孔中,限制内容的滑动。整体对内筒的定位较为方便,使用者在使用中调节较为方便、快捷。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塞柱端部设有一个圆形端头,圆形端头的直径大于塞柱的直径且与安装孔适配;在触发杆远离塞柱一端固接有外盖,外盖的直径大于触发杆的直径且与安装孔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圆形端头和外盖配合使塞柱和触发杆的位置调节更为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非正常情况下塞柱和触发杆从调节孔处脱离出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触发杆上套接有一端抵接外盖且另一端抵接支撑臂的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能使塞柱可靠插接在近端槽孔或远端槽孔中,使整个装置在使用时更为可靠;同时使用者按住外盖压缩复位弹簧后就可以方便的对内筒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用较为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支撑臂包括一端与转轴端部固接的连接杆、一端固接连接杆的延伸杆,以及一端固接于延伸杆另一端上且横截面呈工字形的工字形杆;所述内筒包括开口截面呈矩形的矩形管段,和与矩形管段同轴线且一端连通矩形管段的工字管段,工字管段的内腔与工字形杆的截面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臂上工字形杆和内容工字管段的配合使内筒滑动的直线性更好,整个滑动过程更为流畅、可靠,使用者在调节时更为方便、快捷。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踩踏件包括两个转动连接杆以及固接于两个转动连接杆之间的踏板;转动连接杆与外筒内侧转动连接,在外筒上设置有展开搭放台,在转动连接杆上接近展开搭放台一侧设置有搭放沿,当转动连接杆向外转动展开时,搭放沿搭放于展开搭放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一般情况下使用者都是先将脚踏调整好,之后坐到坐垫上后再将脚踩在踩踏件上;如果脚踏整体长度较长,就会阻碍人坐到坐垫上,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设置转动连接杆可以先将踩踏件转动折叠起来,使用者坐到坐垫上之后再展开,使用更为方便;搭放沿和展开搭放台使踩踏件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能可靠支撑人体腿部重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外筒上设置有折叠搭放台,当转动连接杆向内转动折叠时,转动连接杆搭放于折叠搭放台上;同时在外筒上位于折叠搭放台上方开设有定位孔,在转动连接杆上固接有顶珠螺钉,顶珠螺钉的输出端与定位孔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当转动连接杆处于折叠状态时,顶珠螺钉上的顶珠刚好嵌入定位孔中,这时顶珠和定位孔的配合可以阻止踩踏件的进一步向下转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在翻折转动连接杆坐在坐垫上之前一般都用力较大,这时转动连接杆容易转动过位;设置折叠搭放台可以对折叠后转动连接杆继续向下转动起到限制作用,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便于使用;当转动连接杆转动折叠起来,并反向转动要将支撑臂转动到坐垫下方时,顶珠螺钉和定位孔配合只需要克服踩踏件本身的重力,不存在人为的外力,因此足够使转动连接杆可靠保持在折叠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脚踏,使用者坐在坐垫上之后可以将脚部踩到踩踏件上,保持小腿部、大腿部和上部躯干有较好的血液流通,有益于久坐人员的身体健康,当不使用脚踏时,可以将脚踏收叠起来,利于椅子的普通使用;

2.角度调节座的结构简单、可靠,使支撑臂的展开或收叠均较为方便;

3.滑移组件调节时较为可靠、方便,使脚踏的使用更为方便、快捷;

4.踩踏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人坐到坐垫上,也便于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收纳到坐垫下方,整体占用空间较小,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脚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角度调节座中卡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推杆、卡环、转轴配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外筒、内筒配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定位件与调节孔配合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外筒、内筒以及工字形杆配合形式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踩踏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10、侧板;11、底板;12、端面板;120、轴孔;13、限位筒;130、弧形凸起;131、弧形嵌槽;2、角度调节座;20、转轴;200、让位孔;21、卡环;210、弧形嵌板;211、限位孔;22、推杆;220、凸柱;23、伸缩弹簧;24、按压钮;3、支撑臂;30、连接杆;31、延伸杆;32、工字形杆;320、调节孔;321、近端槽孔;322、远端槽孔;4、滑移组件;40、内筒;400、矩形管段;401、工字管段;402、第一通孔;403、第二通孔;404、挡沿;405、卡块;41、外筒;410、卡位孔;411、展开搭放台;412、折叠搭放台;413、安装孔;414、定位孔;42、定位件;420、塞柱;421、触发杆;422、外盖;423、复位弹簧;5、踩踏件;50、转动连接杆;500、搭放沿;51、踏板;52、顶珠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人体工学椅的脚踏,包括固定于椅子坐垫下部的固定座1、安装于固定座1中用于调节支撑臂3处于使用或收叠状态的角度调节座2、滑动连接于支撑臂3上用于延长支撑臂3长度的滑移组件4,以及固接于滑移组件4上用于支撑人体脚部的踩踏件5。

结合图1、图2,固定座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0、固接于两个侧板10底部之间的底板11,以及固接于两个侧板10两端且与底板11固接的两个端面板12,侧板10、底板11和端面板12一体成型,优先用塑料制造。侧板10、底板11和端面板12围合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长条槽,两个端面板12上均设置有轴孔120,两个轴孔120的轴线与长条槽的长度方向轴线重合。侧板10上边沿向外翻折形成有连接部,在连接部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使用螺钉穿过连接部可以将固定座1固定在坐垫下部。在长条槽中固接有限位筒13,限位筒13的轴线与轴孔120的轴线重合。在限位筒13中凸出有弧形凸起130,弧形凸起130配合限位筒13内壁形成有两个弧形嵌槽131;两个弧形嵌槽131上下分布。

接下来结合图1、图2、图3,角度调节座2包括转轴20,转轴20中部穿过限位筒13中且两端穿出轴孔120。在转轴20上套有卡环21,卡环21的内径大于转轴20的外径,在卡环21上沿轴向凸出设置有弧形嵌板210,卡环21的外径与限位筒13的内径适配且弧形嵌板210与任意一个弧形嵌槽131适配。结合图4,转轴20为中空结构,在转轴20中部开设有一个条形的让位孔200,让位孔200的长度方向与转轴2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转轴20内部连通。在转轴20中穿设有一根推杆22,在推杆22上固接有一个凸柱220,凸柱220的直径小于让位孔200的宽度且伸出让位孔200,卡环21上开设有一个限位孔211,凸柱220穿设于限位孔211中。转轴20的两端切削形成有平面,截面为d形,支撑臂3套在转轴20端部上且相互之间紧配合。在转轴20上套有一个伸缩弹簧23,伸缩弹簧23一端抵接于支撑臂3上,且另一端弹性抵接于卡环21上;弧形嵌板210和伸缩弹簧23分别位于卡环21的两侧。

在推杆22位于转轴20外的一端上固接有按压钮24,操作按压钮24能够压缩伸缩弹簧23并同步向脱离弧形嵌槽131的方向推动卡环21;当卡环21上弧形嵌板210脱离弧形嵌槽131时,转轴20的转动不会再受到限制,这时可以将支撑臂3转动至使用状态,即支撑臂3水平设置的状态,如图1中支撑臂3的状态,或收叠状态,即将反向(围绕转轴20由上向下)支撑臂3转动到坐垫下方;然后松开按压钮24,伸缩弹簧23会重新恢复长度,推动弧形嵌板210插入对应的弧形嵌槽131中,限制转轴20的转动,保持支撑臂3处于使用或收叠状态。

参照图6,支撑臂3包括一端套在转轴20端部上且相互之间紧配合的连接杆30、一端一体连接连接杆30的延伸杆31,以及一端一体连接于延伸杆31另一端上且横截面呈工字形的工字形杆32。在工字形杆32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条形的调节孔320,在调节孔320接近延伸杆31的一端连通有近端槽孔321,在调节孔320远离延伸杆31的一端连通有远端槽孔322,近端槽孔321和远端槽孔322直径大小相同且大于调节孔320的宽度。

参照图5,滑移组件4包括套在延伸杆31和工字形杆32上的内筒40、套在内筒40外部并与内筒40固接的外筒41,以及用于定位内筒40在支撑臂3上滑移位置的定位件42。内筒40包括开口截面呈矩形的矩形管段400、与矩形管段400同轴线且一端连通矩形管段400的工字管段401、设置于矩形管段400背离工字管段401的一端上的挡沿404,以及固接于矩形管段400朝内一侧上的卡块405,卡块405背离挡沿404的一侧设有斜面且相对挡沿404的一侧设置有竖直面;工字管段401的内腔与工字形杆32的截面适配,可以使内筒40滑移时更为流畅。

外筒41在对应卡块405的位置处开设有卡位孔410,卡块405卡接于卡位孔410中,外筒41轴向的移动受到挡沿404和卡块405竖直面的限制。卡块405的斜面便于外筒41装入,外筒41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用力推动外管41,外管41端部会逐渐张开并越过卡块405,直至卡块405进入卡位孔410,外筒41端部恢复原状。卡块405对外筒41的安装会带来阻碍作用,但是用力就可以完成安装,外筒41优选用塑料制成或铝合金材料制成,可以兼顾强度以及安装便捷性。踩踏件5安装于外筒41上。

主要参照图7,并结合图5、图6,对应定位件42的安装位置在工字管段401上相对开设有第一通孔402和第二通孔403,第一通孔402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403的直径,第一通孔402和第二通孔403的圆心连线处于水平状态,第一通孔402位于内侧,第二通孔403位于外侧。对应定位件42的安装位置在外筒4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安装孔413。

定位件42包括塞柱420、一端固接塞柱420的触发杆421、固接于触发杆421另一端的外盖422,以及套在触发杆421上一端抵接外盖422且另一端抵接工字管段401的复位弹簧423;塞柱420的外径与第一通孔402适配,塞柱420端部设有一个圆形端头,圆形端头的直径大于塞柱420的直径且与安装孔413适配;塞柱420的直径大于触发杆421的直径,本示例中,塞柱420设置有内螺纹,触发杆421端部设置有外螺纹,两者采用螺纹连接;除此之外,塞柱420和触发杆421也可以采用粘接、插接、卡接、紧固件固定等其他常见的固定方式。触发杆421的直径与第二通孔403适配。外盖422的直径大于触发杆421的直径且与安装孔413适配。塞柱420的直径与近端槽孔321和远端槽孔322适配,且其直径大于调节孔320的宽度。触发杆421的直径小于调节孔320的宽度。复位弹簧423完成压缩后,塞柱420能退出近端槽孔321或远端槽孔322。

主要参照图7,并结合图5、图6,使用滑移组件4时,按压外盖422,推动塞柱420退出近端槽孔321或远端槽孔322并使触发杆421进入近端槽孔321或远端槽孔322;之后就可以来回移动外筒41,进行缩短或伸长调节;当调节到相应位置时松开外盖422,在复位弹簧423作用下,塞柱420会进入对应的近端槽孔321或远端槽孔322中,进而阻止外筒41的滑移,对踩踏件5的位置进行定位。

参照图8,踩踏件5包括两个转动连接杆50、固接于两个转动连接杆50之间的踏板51,以及顶珠螺钉52,踏板51上表面均布凹槽形成粗糙面,使用者踩踏时脚部不易发生打滑现象。结合图3、图5,在转动连接杆50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座孔,在外筒41远离支撑臂3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座孔,在第一转动座孔和第二转动座孔中配合有销轴。转动连接杆50依靠销轴与外筒41内侧转动连接,在外筒41对应第二转动座孔下方设置有展开搭放台411,在转动连接杆50上接近第一转动座孔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搭放沿500,当转动连接杆50向外转动展开时,搭放沿500搭放于展开搭放台411上。在外筒41上设置有折叠搭放台412,当转动连接杆50向内转动折叠时,如图3中的状态时,转动连接杆50搭放于折叠搭放台412上;同时在外筒41上位于折叠搭放台412上方开设有定位孔414,在转动连接杆50上固接有顶珠螺钉52,顶珠螺钉52上的顶珠嵌入与定位孔414中。在本示例中,顶珠螺钉52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任意一种顶珠螺钉52,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螺钉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推动顶珠使其有一部分凸出螺钉的端部,进而提供一定的阻力;当施力大于压缩弹簧的弹性力时,压缩弹簧回缩,顶珠失去阻碍作用;也可以采用弹簧跳豆等常用同类结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要使用脚踏时,先将支撑臂3从坐垫下方正向转动到水平位置,即使用状态,如图1中的位置,再将转动连接杆50搭放到展开搭放台411上,之后按压定位件42,将外筒41滑出,这样使用者坐在坐垫上之后可以将脚部踩到踏板51上,小腿部、大腿部被支撑起来后和上部躯干可以有较好的血液流通;当不使用脚踏时,先将转动连接杆50搭放到折叠搭放台412上,顶住螺钉52配合定位孔414,然后按压定位件42,将外筒41滑动缩回,之后将支撑臂3转动到坐垫下方,即收叠状态,这样脚踏整体就收叠在了坐垫下方。脚踏整体在使用时较为舒适,同时在使用完之后收叠也较为方便,非常有益于久坐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