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015发布日期:2020-10-28 12:2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磁钢限温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



背景技术:

磁钢限温器,是具有硬磁和软磁的温度控制器,大多用于电饭锅上,属于一种可实现电饭锅自动断电的机械装置,其主要由没有磁性的软磁和具有永久磁性的硬磁构成。

硬磁在常温下靠近软磁时,硬磁的磁场会磁化软磁,进而两者相吸附,当温度升高到软磁的居里温度点时,软磁的磁性会下降甚至消失,由此两者在内弹簧的弹力下相分离;而温度降至软磁的居里温度点以下时,软磁又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

目前市场上的磁钢限温器的软磁与硬磁吸合时容易错位,存在软磁与硬磁之间的吸合力效果不良的问题,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磁钢限温器软磁与硬磁吸合时容易错位,存在软磁与硬磁之间的吸合力效果不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包括铝盖、软磁、软托、硬磁、硬托、内弹簧、小杯和拉杆,所述铝盖包裹在所述小杯的开口部,所述软磁通过所述软托固定在所述铝盖的内侧,所述软磁、软托、硬磁、硬托以及内弹簧均位于所述小杯的内部,所述硬磁固定在所述硬托靠近所述小杯开口部的面上,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硬托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小杯的底部穿出并可活动设置,所述内弹簧设置在所述硬托与所述铝盖之间,所述软磁以及所述硬磁均位于所述内弹簧之内,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软托上,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硬托并与所述硬托滑动连接。

限位柱的一端与软托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硬托并与硬托滑动连接,而软磁固定在软托上,硬磁固定在硬托上,当软磁与硬磁吸合或者分离时,限位柱可以对硬托以及硬磁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出现软磁与硬磁吸合错位的问题,使得软磁与硬磁的吸合与分离更加的稳定,确保磁钢限温器动作可靠。

可选的,所述小杯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

可选的,所述铝盖包裹在所述小杯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上。

所述小杯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可以方便铝盖包裹住小杯的口部。

可选的,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外弹簧和大杯,所述外弹簧套接在所述小杯的外侧壁之上且所述外弹簧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小杯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外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杯的内部的底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弹簧以及所述小杯均位于所述大杯之中。

可选的,所述铝盖与所述小杯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软磁卡接在软托之上。

可选的,所述硬磁卡接在软托之上。

可选的,所述磁钢限温器还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小杯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大杯的底部并与所述大杯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外弹簧以及大杯,可以确保在没有将内胆放进电饭锅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与硬磁吸合,防止电饭锅干烧。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限位柱的一端与软托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硬托并与硬托滑动连接,而软磁固定在软托上,硬磁固定在硬托上,当软磁与硬磁吸合或者分离时,限位柱可以对硬托以及硬磁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硬托可以沿着限位柱移动,避免出现软磁与硬磁吸合错位的问题,使得软磁与硬磁的吸合与分离更加的稳定,确保磁钢限温器动作可靠。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铝盖;2、软磁;3、软托;4、硬磁;5、硬托;6、内弹簧;7、小杯;8、拉杆;9、外弹簧;10、大杯;11、限位柱;1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根据附图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包括铝盖1、软磁2、软托3、硬磁4、硬托5、内弹簧6、小杯7和拉杆8,所述铝盖1包裹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所述软磁2通过所述软托3固定在所述铝盖1的内侧,所述软磁2、软托3、硬磁4、硬托5以及内弹簧6均位于所述小杯7的内部,所述硬磁4固定在所述硬托5靠近所述小杯7开口部的面上,所述拉杆8的一端与所述硬托5固定连接,所述拉杆8的另一端从所述小杯7的底部穿出并可活动设置,所述内弹簧6设置在所述硬托5与所述铝盖1之间,所述软磁2以及所述硬磁4均位于所述内弹簧6之内,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软托3上,所述限位柱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硬托5并与所述硬托5滑动连接。

限位柱11的一端与软托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硬托5并与硬托5滑动连接,而软磁2固定在软托3上,硬磁4固定在硬托5上,当软磁2与硬磁4吸合或者分离时,限位柱11可以对硬托5以及硬磁4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出现软磁2与硬磁4吸合错位的问题,使得软磁2与硬磁4的吸合与分离更加的稳定,确保磁钢限温器动作可靠。

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铝盖1包裹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上。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可以方便铝盖1包裹住小杯7的开口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外弹簧9和大杯10,所述外弹簧9套接在所述小杯7的外侧壁之上且所述外弹簧9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外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杯10的内部的底面连接。所述外弹簧9以及所述小杯7均位于所述大杯10之中。

内胆放进电饭锅内时,在内胆的重力作用下,小杯7下沉,此时按下电饭煲的翘板开关(开关按钮)以推动拉杆8,使硬托5以及硬磁4往软磁2方向靠近,软磁2与硬磁4吸合,翘板开关导通,电饭锅开始加热。当电饭锅煮熟饭时,软磁2的温度超过居里温度,软磁2磁性消失,硬磁4将在内弹簧6弹力以及硬磁4与硬托5重力下落下并与软磁2分离,推开翘板开关使电饭锅断电,这时当拿掉电饭锅的内胆时,小杯7会在外弹簧9的作用下向上浮起,就会带动翘板运动,使得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2与硬磁4吸合。通过设置外弹簧9以及大杯10,可以确保在没有将内胆放进电饭锅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2与硬磁4吸合,防止电饭锅干烧。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包括铝盖1、软磁2、软托3、硬磁4、硬托5、内弹簧6、小杯7和拉杆8,所述铝盖1包裹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所述软磁2通过所述软托3固定在所述铝盖1的内侧,所述软磁2、软托3、硬磁4、硬托5以及内弹簧6均位于所述小杯7的内部,所述硬磁4固定在所述硬托5靠近所述小杯7开口部的面上,所述拉杆8的一端与所述硬托5固定连接,所述拉杆8的另一端从所述小杯7的底部穿出并可活动设置,所述内弹簧6设置在所述硬托5与所述铝盖1之间,所述软磁2以及所述硬磁4均位于所述内弹簧6之内,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软托3上,所述限位柱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硬托5并与所述硬托5滑动连接。

限位柱11的一端与软托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硬托5并与硬托5滑动连接,而软磁2固定在软托3上,硬磁4固定在硬托5上,当软磁2与硬磁4吸合或者分离时,限位柱11可以对硬托5以及硬磁4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硬托5可以沿着限位柱11移动,避免出现软磁2与硬磁4吸合错位的问题,使得软磁2与硬磁4的吸合与分离更加的稳定,确保磁钢限温器动作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弹簧6以及所述硬托5后与所述小杯7的内壁底部连接。

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铝盖1包裹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上。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可以方便铝盖1包裹住小杯7的开口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外弹簧9和大杯10,所述外弹簧9套接在所述小杯7的外侧壁之上且所述外弹簧9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外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杯10的内部的底面连接。所述外弹簧9以及所述小杯7均位于所述大杯10之中。

内胆放进电饭锅内时,在内胆的重力作用下,小杯7下沉,此时按下电饭煲的翘板开关(开关按钮)以推动拉杆8,使硬托5以及硬磁4往软磁2方向靠近,软磁2与硬磁4吸合,翘板开关导通,电饭锅开始加热。当电饭锅煮熟饭时,软磁2的温度超过居里温度,软磁2磁性消失,硬磁4将在内弹簧6弹力以及硬磁4与硬托5重力下落下并与软磁2分离,推开翘板开关使电饭锅断电,这时当拿掉电饭锅的内胆时,小杯7会在外弹簧9的作用下向上浮起,就会带动翘板运动,使得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2与硬磁4吸合。通过设置外弹簧9以及大杯10,可以确保在没有将内胆放进电饭锅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2与硬磁4吸合,防止电饭锅干烧。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包括铝盖1、软磁2、软托3、硬磁4、硬托5、内弹簧6、小杯7和拉杆8,所述铝盖1包裹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所述软磁2通过所述软托3固定在所述铝盖1的内侧,所述软磁2、软托3、硬磁4、硬托5以及内弹簧6均位于所述小杯7的内部,所述硬磁4固定在所述硬托5靠近所述小杯7开口部的面上,所述拉杆8的一端与所述硬托5固定连接,所述拉杆8的另一端从所述小杯7的底部穿出并可活动设置,所述内弹簧6设置在所述硬托5与所述铝盖1之间,所述软磁2以及所述硬磁4均位于所述内弹簧6之内,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软托3之上,所述限位柱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硬托5并与所述硬托5滑动连接。

限位柱11的一端与软托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硬托5并与硬托5滑动连接,而软磁2固定在软托3上,硬磁4固定在硬托5上,当软磁2与硬磁4吸合或者分离时,限位柱11可以对硬托5以及硬磁4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硬托5可以沿着限位柱11移动,避免出现软磁2与硬磁4吸合错位的问题,使得软磁2与硬磁4的吸合与分离更加的稳定,确保磁钢限温器动作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弹簧6以及所述硬托5后与所述小杯7的内壁底部连接。

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铝盖1包裹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上。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周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边沿,可以方便铝盖1包裹住小杯7的口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还包括外弹簧9和大杯10,所述外弹簧9套接在所述小杯7的外侧壁之上且所述外弹簧9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所述外弹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大杯10的内部的底面连接。所述外弹簧9以及所述小杯7均位于所述大杯10之中。

内胆放进电饭锅内时,在内胆的重力作用下,小杯7下沉,此时按下电饭煲的翘板开关(开关按钮)以推动拉杆8,使硬托5以及硬磁4往软磁2方向靠近,软磁2与硬磁4吸合,翘板开关导通,电饭锅开始加热。当电饭锅煮熟饭时,软磁2的温度超过居里温度,软磁2磁性消失,硬磁4将在内弹簧6弹力以及硬磁4与硬托5重力下落下并与软磁2分离,推开翘板开关使电饭锅断电,这时当拿掉电饭锅的内胆时,小杯7会在外弹簧9的作用下向上浮起,就会带动翘板运动,使得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2与硬磁4吸合。通过设置外弹簧9以及大杯10,可以确保在没有将内胆放进电饭锅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翘板开关使软磁2与硬磁4吸合,防止电饭锅干烧。

磁钢限温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软磁2失效或者硬磁4退磁的现象,使得软磁2与硬磁4无法吸合,不能将饭煮熟。此时,一般的做法是更换整个磁钢限温器,以使电饭煲能够正常工作。然后更换整个磁钢限温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盖1与所述小杯7的开口部的向外突出的边沿螺纹连接,所述软磁2卡接在软托3之上,所述硬磁4卡接在硬托5之上。如此,当磁钢限温器的软磁2失效或者硬磁4退磁时,即可以将铝盖1从小杯7之上拆卸下方,然后对失效的软磁2或者退磁的硬磁4进行更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磁钢限温器还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小杯7的外壁底部,所述限位杆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大杯10的底部并与所述大杯10的底部固定连接。当内胆放入电饭煲内时,限位杆12可以对小杯7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小杯7在移动过程中晃动,使得磁钢限温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止磁铁错位的磁钢限温器,所产生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限位柱的一端与软托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硬托并与硬托滑动连接,而软磁固定在软托上,硬磁固定在硬托上,当软磁与硬磁吸合或者分离时,限位柱可以对硬托以及硬磁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硬托可以沿着限位柱移动,避免出现软磁与硬磁吸合错位的问题,使得软磁与硬磁的吸合与分离更加的稳定,确保磁钢限温器动作可靠。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