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1925发布日期:2020-10-31 09:4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餐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



背景技术:

餐桌是指专供吃饭用的桌子,按材质可分为实木餐桌、钢木餐桌、大理石餐桌、大理石餐台、大理石茶几、玉石餐桌、玉石餐台、玉石茶几、云石餐桌等;传统的餐桌,在人们就餐后,需要人为的清洁桌面和收取餐盘,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用餐场所,比如快餐店、学校食堂等场合所,人员较多,清洁很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人们就餐后,需要人为的清洁桌面和收取餐盘,不方便,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包括:

一桌体,底部支撑在地面上;

一固定桌面,具有至少两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桌面上,所述固定桌面连接在所述桌体的顶部,与所述桌体之间形成一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贯穿所述桌体的一侧,与外部连通;

至少两个活动桌面,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上,分别一对一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处,所述活动桌面用于放置餐盘,并且能够旋转角度,输送所述餐盘至所述第一腔体中;

至少两个清洁件,对称连接在所述桌体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在所述活动桌面旋转后,对所述活动桌面进行清洁;

一运送件,连接在所述桌体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腔体,并且设置在所述清洁件之间,用于运送由所述活动桌面上被输送的所述餐盘;

以及一控制件,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上,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桌面,所述清洁件和所述运送件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桌体包括:四个支撑脚,底部支撑在地面上;一第一支撑框架,为四方体形框架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脚顶部;四个支撑柱,倾斜设置,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四个角上;一第二支撑框架,为四方体形框架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外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外形面积;一底托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以及三个侧边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桌面包括:一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处;

一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上;

一第一联轴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侧壁连接,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一起,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角度;

至少三个第一皮带滚筒,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内;

若干个第一轴承座,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皮带滚筒;

一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滚筒环绕连接,用于与所述餐盘直接接触;

一第二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侧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传动轴穿出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侧侧壁;

一第二联轴器,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皮带滚筒的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联动所述第一皮带滚筒旋转,联动所述第一皮带旋转;

至少一第一联动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一皮带滚筒之间;

至少两个第一接近开关,一个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上,另一个连接在所述运送件上,限定所述活动桌面的旋转角度;

以及至少一阻挡件,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上,挡住所述第一皮带处,所述第一皮带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件包括:一弹性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桌体的一侧内壁上;

一第二支撑件,中间部位具有一第一空腔,连接在所述弹性支撑件上,能够顺着所述弹性支撑件移动位置;

两个第一转动件,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穿过所述第一空腔;

以及一清洁布,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用于与所述活动桌面接触,擦拭所述活动桌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一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桌体的一侧内壁上;

两个支撑座,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支撑座上具有一第二缺口,还具有一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缺口连通;

一限位柱,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处;

一弹簧,一端套在所述限位柱上,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处;

以及两个夹块,穿过所述第一通槽,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一起顺着所述第一通槽滑动位置,压缩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一第三支撑框架,为四方体形框架结构,中间部位具有所述第一空腔;以及两个凸轴,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侧壁上,用于与所述夹块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一第三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三电机上的第三传动轴穿出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一第三联轴器,连接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以及一第一滚筒,一端与所述第三联轴器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第三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一滚筒用于连接所述清洁布。

进一步的:所述运送件包括:一第三支撑件,连接在所述底托板上,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腔体;

至少一第四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侧侧壁上,并且所述第四电机上的第四传动轴穿出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侧侧壁;

一第四联轴器,连接在所述第四传动轴上;

至少三个第二皮带滚筒,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三支撑件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皮带滚筒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联轴器连接;

若干个第二轴承座,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件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皮带滚筒;

一第二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滚筒环绕连接,用于与所述餐盘直接接触;

至少一第二联动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二皮带滚筒之间;

以及一第一红外对管,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两个挡罩,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上,分别挡住所述固定桌面和所述活动桌面之间的表面间隙。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桌体;桌体上连接固定桌面;固定桌面上连接活动桌面;固定桌面与桌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桌体上连接清洁件,并且清洁件设置在第一腔体中;桌体上连接运送件,并且运送件设置在第一腔体中;用餐结束后,通过控制件,使得活动桌面旋转角度,餐盘慢慢被活动桌面输送至运送件上,被运送件送出,同时,清洁件对活动桌面进行擦拭、清洁,使用相对方便;从而克服了人们就餐后,需要人为的清洁桌面和收取餐盘,不方便,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自动清洁桌面和收取餐盘,相对方便的技术效果,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际使用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桌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桌面和活动桌面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固定桌面和活动桌面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活动桌面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清洁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清洁件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运送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运送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11为控制件的结构框图;

图中:10.桌体,11.支撑脚,12.第一支撑框架,13.支撑柱,14.第二支撑框架,15.底托板,16.侧边板,20.固定桌面,21.第一缺口,22.第一腔体,30.活动桌面,31.第一支撑件,32.第一电机,33.第一联轴器,34.第一皮带滚筒,35.第一轴承座,36.第一皮带,37.第二电机,38.第二联轴器,39.第一联动链条,310.第一接近开关,311.阻挡件,40.清洁件,41.弹性支撑件,411.第一板,412.支撑座,412-1.第二缺口,412-2.第一通槽,413.限位柱,414.弹簧,415.夹块,42.第二支撑件,421.第一空腔,422.第三支撑框架,423.凸轴,43.第一转动件,431.第三电机,432.第三联轴器,433.第一滚筒,434.第三轴承座,44.清洁布,50.运送件,51.第三支撑件,52.第四电机,53.第四联轴器,54.第二皮带滚筒,55.第二轴承座,56.第二皮带,57.第二联动链条,58.第一红外对管,60.控制件,70.挡罩,100.餐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人们就餐后,需要人为的清洁桌面和收取餐盘,不方便,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自动清洁桌面和收取餐盘,相对方便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

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回收餐盘和清洁桌面的餐桌,包括:

一桌体10,底部支撑在地面上;

一固定桌面20,具有至少两个第一缺口21,所述第一缺口21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所述固定桌面20连接在所述桌体10的顶部,与所述桌体10之间形成一第一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2的一侧贯穿所述桌体10的一侧,与外部连通;

至少两个活动桌面30,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分别一对一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21处,所述活动桌面30用于放置餐盘100,并且能够旋转角度,输送所述餐盘100至所述第一腔体22中;

至少两个清洁件40,对称连接在所述桌体10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22中,用于在所述活动桌面30旋转后,对所述活动桌面30进行清洁;

一运送件50,连接在所述桌体10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22中,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腔体22,并且设置在所述清洁件40之间,用于运送由所述活动桌面30上被输送的所述餐盘100;

以及一控制件60,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桌面30,所述清洁件40和所述运送件50动作;

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桌体10;桌体10上连接固定桌面20;固定桌面20上连接活动桌面30;固定桌面20与桌体10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2,桌体10上连接清洁件40,并且清洁件40设置在第一腔体22中;桌体10上连接运送件50,并且运送件50设置在第一腔体22中;用餐结束后,通过控制件60,使得活动桌面30旋转角度,餐盘100慢慢被活动桌面30输送至运送件50上,被运送件50送出,同时,清洁件40对活动桌面30进行擦拭、清洁,使用相对方便;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实施时,所述桌体10包括:四个支撑脚11,底部支撑在地面上;一第一支撑框架12,为四方体形框架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脚11顶部;四个支撑柱13,倾斜设置,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2的四个角上;一第二支撑框架14,为四方体形框架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3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框架14的外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2的外形面积,有利于支撑固定桌面20;一底托板15,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2上;以及三个侧边板16,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2,所述支撑柱13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14之间;

支撑脚11采用铝型材5050,底部支撑在地面上;

支撑柱13采用铝型材5050;

第一支撑框架12或者第二支撑框架14,分别采用铝型材5050,通过铝角码穿入内六角螺栓件组合连接,之后第一支撑框架12和第二支撑框架14,分别与支撑柱13采用铝角码组合,形成外形大致为等腰梯形结构,之后再整体与支撑脚11之间采用铝角码组合,形成了稳定的支撑桌结构,铝角码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3030铝角码等;

底托板15或者侧边板16为铝板材,分别与第一支撑框架12,支撑柱13或者第二支撑框架14之间焊接,安装拆卸较方便,有利于形成第一腔体22;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实施时,固定桌面20材质为不锈钢,外形为长方体形,底部与第二支撑框架14之间通过铝角码连接,相对美观;

第一缺口21大致为四方体形结构,有利于安装排布活动桌面30;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实施时,所述活动桌面30包括:一第一支撑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21处;一第一电机32,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一第一联轴器33,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2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的一侧侧壁连接,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一起,在所述第一电机32的驱动下旋转角度;三个第一皮带滚筒34,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1内;若干个第一轴承座35,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1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皮带滚筒34;一第一皮带36,与所述第一皮带滚筒34环绕连接,用于与所述餐盘100直接接触;一第二电机37,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1的另一侧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37上的第二传动轴穿出所述第一支撑件31的另一侧侧壁;一第二联轴器38,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皮带滚筒34的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机37的驱动下,联动所述第一皮带滚筒34旋转,联动所述第一皮带36旋转;至少一第一联动链条39,连接在所述第一皮带滚筒34之间;至少两个第一接近开关310,一个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另一个连接在所述运送件50上,限定所述活动桌面30的旋转角度;以及至少一阻挡件311,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挡住所述第一皮带36处,所述第一皮带36处于水平状态;

第一支撑件31包括:两个第一槽钢,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圆轴,连接在所述第一槽钢之间,组合后,第一支撑件31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

第一电机3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立式步进电机等;

第一联轴器33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法兰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2上的第一传动轴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并且通过键连接,连接的可靠性较好;

第一皮带滚筒34包括:一第一筒体,外形大致为圆柱形,外圆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皮带36啮合的第一凸齿;以及两个第一凸轴段,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两端,用于与第一轴承座35,第一联轴器33或者第二联轴器38连接;

第一轴承座35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ucf型的带座方形外球面轴承座,通过内六角螺栓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31上,用于与第一凸轴段连接,支撑第一皮带滚筒34,有利于第一皮带滚筒34顺畅地旋转;

第一皮带36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断面大致为圆环形结构,与第一皮带滚筒34之间啮合,具有一定的强度,被第一皮带滚筒34支撑涨紧后,能够托起餐盘100;

第二电机37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立式步进电机等;

第二联轴器38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法兰联轴器,与第二联轴器38上的第二传动轴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并且通过键连接,连接的可靠性较好;

第一联动链条39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链条+齿轮,齿轮连接在第一皮带滚筒34上的第一凸轴段上,链条与齿轮连接,使得三个第一皮带滚筒34能够同步转动;

第一接近开关310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m12型接近开关,用于限定活动桌面30的旋转角度,防止产生碰撞,角度的限定,有利于与清洁件40合理接触,被清洁件40擦拭、清洁;

阻挡件31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spt5425lv舵机,配备一字型舵盘挡块,通过一字型舵盘挡块,阻挡第一皮带36和其中一个第一皮带滚筒34,防止活动桌面30意外旋转,结构可靠性更好,使用时,打开一字型舵盘挡块,活动桌面30能够正常旋转;

设置有活动桌面30,用餐人员,将餐盘100放置在第一皮带36上,正常用餐,用餐结束后,活动桌面30能够将餐盘100输送至运送件50上,被输送至收集箱或者收集桶中,同时,活动桌面30上的第一皮带36的表面能够被清洁件40擦拭、清洁,实现了回收餐盘100和清洁活动桌面30的目的;

所述第一皮带36具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用餐人员,能够将餐盘100放置在第一皮带36上,正常用餐,第二状态为倾斜状态,活动桌面30输送餐盘100至运送件50上;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6、图7、图8所示;实施时,所述清洁件40包括:一弹性支撑件41,连接在所述桌体10的一侧内壁上;一第二支撑件42,中间部位具有一第一空腔421,连接在所述弹性支撑件41上,能够顺着所述弹性支撑件41移动位置;两个第一转动件43,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2上,穿过所述第一空腔421;以及一清洁布44,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件43上,用于与所述活动桌面30接触,擦拭所述活动桌面30;

所述弹性支撑件41包括:一第一板411,连接在所述桌体10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支撑座412,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板411上,所述支撑座412上具有一第二缺口412-1,还具有一第一通槽412-2,所述第一通槽412-2与所述第二缺口412-1连通;一限位柱413,连接在所述支撑座412上,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412-1处;一弹簧414,一端套在所述限位柱413上,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412-1处;以及两个夹块415,穿过所述第一通槽412-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42,与所述第二支撑件42一起顺着所述第一通槽412-2滑动位置,压缩所述弹簧414;

所述第二支撑件42包括:一第三支撑框架422,为四方体形框架结构,中间部位具有所述第一空腔421;以及两个凸轴423,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422的侧壁上,用于与所述夹块415接触;

所述第一转动件43包括:一第三电机431,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422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三电机431上的第三传动轴穿出所述第三支撑框架422;一第三联轴器432,连接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421内;以及一第一滚筒433,一端与所述第三联轴器432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第三轴承座434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框架422上,所述第一滚筒433用于连接所述清洁布44;

第一板411为长方体形板材,与桌体10的一侧内壁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支撑座412的外形大致为长方体形块,机加工出第二缺口412-1和第一通槽412-2,与第一板411垂直焊接,

第二缺口412-1和第一通槽412-2都为长方体形结构,互相连通;

限位柱413为一段圆轴,与支撑座412之间焊接,有利于定位弹簧414,防止弹簧414在压缩时,滑动位置;

弹簧41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弹簧,与夹块415和第二支撑件42配合后,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形成了缓冲力,在清洁布44与第一皮带36接触时,弹簧414的缓冲力,使得清洁布44和第一皮带36之间始终贴合,保证了清洁的效果;

夹块415为长条状结构,与凸轴423之间焊接,有利于与第二支撑件42一起顺着第一通槽412-2滑动位置,压缩弹簧414;

第三支撑框架422采用板材组焊而成;

凸轴423为一段圆轴,与第三支撑框架422侧壁之间焊接,用于与夹块415连接,支撑三支撑框架422;

第三电机43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立式步进电机等;

第三联轴器43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法兰联轴器,与第三传动轴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通过键连接,并且与第一滚筒433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通过键连接,连接的可靠性较好;实现了第三电机431驱动第一滚筒433旋转的目的;

第一滚筒433包括:一第二筒体,外形大致为圆柱形;以及两个第二凸轴段,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端,用于与第三联轴器432或者第三轴承座434连接,支撑第一滚筒433;

第三轴承座434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ucf型的带座方形外球面轴承座,通过内六角螺栓件连接在第三支撑框架422上,支撑第一滚筒433;

清洁布4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卷筒型清洁布,套在其中一个第一滚筒433上,将清洁布44的一端拉出,被另一个第一滚筒433上弹簧夹夹紧,使得清洁布44在两个第一滚筒433上大致形成“s”形结构,具有弹簧夹的第一滚筒433,不断的缠绕,使得清洁布44始终保持干净,有利于擦拭、清洁第一皮带36;

设置有清洁件40,与活动桌面30的旋转角度匹配,比如活动桌面30能够旋转11.5°,则清洁件40设置时,按照11.5°排布,使得清洁布44能够很好地与第一皮带36接触,保证了擦拭、清洁的效果;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9、图10所示;所述运送件50包括:一第三支撑件51,连接在所述底托板15上,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腔体22;至少一第四电机52,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件51的一侧侧壁上,并且所述第四电机52上的第四传动轴穿出所述第三支撑件51的一侧侧壁;一第四联轴器53,连接在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至少三个第二皮带滚筒54,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三支撑件51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皮带滚筒54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联轴器53连接;若干个第二轴承座55,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件51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皮带滚筒54;一第二皮带56,与所述第二皮带滚筒54环绕连接,用于与所述餐盘100直接接触;至少一第二联动链条57,连接在所述第二皮带滚筒54之间;以及一第一红外对管58,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件51上;

第三支撑件51包括:两个第二槽钢,间隔设置,与底托板15之间穿入内六角螺栓件连接;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圆轴,连接在所述第二槽钢之间,组合后,第三支撑件51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

第四电机5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立式步进电机等;

第四联轴器53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法兰联轴器,与第四传动轴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通过键连接,并且与其中一个第二皮带滚筒54之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通过键连接,连接的可靠性较好;实现了第四电机52驱动第二皮带滚筒54旋转的目的;

第二皮带滚筒54包括:一第三筒体,外形大致为圆柱形,外圆上具有与所述第二皮带56啮合的第二凸齿;以及两个第三凸轴段,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用于与第四联轴器53或者第二轴承座55连接,支撑第二皮带滚筒54;

第二轴承座55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ucf型的带座方形外球面轴承座,通过内六角螺栓件连接在第三支撑件51上,支撑第二皮带滚筒54;

第二皮带56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断面大致为圆环形结构,与第二皮带滚筒54之间啮合,具有一定的强度,被第二皮带滚筒54支撑涨紧后,能够托起餐盘100,输送餐盘100;

第二联动链条57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链条+齿轮,齿轮连接在第二皮带滚筒54上的第三凸轴段上,链条与齿轮连接,使得三个第二皮带滚筒54能够同步转动;

第一红外对管58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3mm/940nm红外对管,工作原理是通过3mm白色的红外发射管一端发射红外光,另一端的3mm黑色的红外接收管接收,来检测第二皮带56表面是否有餐盘100,若有,则第四电机52动作,第二皮带滚筒54联动第二皮带56旋转,输送餐盘100至收集箱、收集桶、或者其他输送装置上,餐盘100被回收,操作较方便;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控制件60包括:单片机61,与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7、第三电机431,第四电机52,第一接近开关310,阻挡件311和第一红外对管58之间电性连接;触摸屏62,连接在固定桌面20上,与单片机61电性连接;扫码器63,连接在固定桌面20上,与单片机61电性连接;第二红外对管64,连接在固定桌面20上,与单片机61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活动桌面30上是否有餐盘100;以及第三红外对管65,连接在桌体10侧壁上,与单片机61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有用餐者;

实施时,需用餐者,通过app进行选座并点餐,且选择好用餐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对扫码器63进行扫码,第二红外对管64检测完后,使用者即可使用该餐桌,随后,到用餐时间时,服务员送餐,若用餐者中途想要离开,可操作触摸屏62选择暂留功能,则在其短暂离开时间段内,活动桌面30不会自动回收餐盘100;

用餐完毕后,第三红外对管65检测到人离开后,且单片机61确定可回收餐盘100时,阻挡件311动作,一字型舵盘挡块旋转90°,松开活动桌面30,活动桌面30上的第一电机32动作,使得第一支撑件31、第一联轴器33、第一皮带滚筒34、第一轴承座35、第一皮带36、第二电机37、第二联轴器38和第一联动链条39,以所述第一电机32为旋转中心一起旋转角度,使得活动桌面30处于倾斜状态,之后第二电机37动作,第一皮带36被第一皮带滚筒34联动旋转,将餐盘100输送至运送件50上,同时清洁件40动作,对第一皮带36进行擦拭、清洁;

完成后,活动桌面30回位,为下次做准备;

单片机6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触摸屏6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mhs4寸触摸屏,具有预定和立即清理功能,预定成功后,在一定时间内,若有其他人想占用此座位,便会有语音提醒此处已有人预定,立即清理功能适用于桌面未及时清理餐盘100的情况;扫码器63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m300扫码器;第二红外对管64和第三红外对管65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3mm/940nm红外对管;餐盘100材质一般为不锈钢,不但结构强度高,卫生,而且与第一皮带36或者第二皮带56之间摩擦力相对较好,不会意外滑落;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控制件60,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另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还包括:至少两个挡罩70,连接在所述固定桌面20上,分别挡住所述固定桌面20和所述活动桌面30之间的表面间隙;挡罩70通过不锈钢板材组焊,与桌面20之间通过沉头螺钉连接,相对美观,而且安全性较好;

工作原理如下:实施时,设置有桌体10;桌体10上连接固定桌面20;固定桌面20上连接活动桌面30;固定桌面20与桌体10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2,桌体10上连接清洁件40,并且清洁件40设置在第一腔体22中;桌体10上连接运送件50,并且运送件50设置在第一腔体22中;用餐结束后,通过控制件60,使得活动桌面30旋转角度,餐盘100慢慢被活动桌面30输送至运送件50上,被运送件50送出,同时,清洁件40对活动桌面30进行擦拭、清洁,使用相对方便;

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除非个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决定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需根据实施例的内容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