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1913发布日期:2020-10-31 09:4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系统,别特是一种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各类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甚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更。一般来说,多媒体作为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互动效果几个方面。但是在运营多媒体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都属于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也即通过一台大屏触摸显示终端实现教学内容的展示、书写、绘画、批注或多媒体演示等操作。这类设备一般布置于教室环境,占用空间较大,且可演示的教学内容有限。另外,针对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能由老师口头面对面带领学生进行,这与传统板书教学方式无异。另外一个方面,这一类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由于设计之初便适用于部署在教室等公共环境,因此有些机型虽具有网络功能,但仍然不适合线上授课。在出现例如非典、禽流感或者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时,学生可能不能正常到校上课,而这样的情况,具有线上互动教学功能的系统,将能很好的满足特殊时期的教育需求。

但是,目前的基于线上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台电脑配合摄像头实现类似网络直播式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能通过一台屏幕实现在线学生信息的观测,教学内容的展示,以及备课内容的展示。这使得在这一授课模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非常困难或者低效,这也是制约网络授课的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可见,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上教学中互动内容接收和发送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

多个学生主机,每个所述学生主机通讯连接第一视频采集单元,且每个所述学生主机配置为各自具有不同的第一识别码;

中心服务器,其配置为根据不同的所述第一识别码,获取多个所述学生主机的ip地址,以使一教师主机可通过所述ip地址与多个所述学生主机分别建立点对点连接;

所述教师主机,其布置于一教师工作台,所述教师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教师主机通信连接的音频播放设备、显示单元、输入设备及备课参考终端,所述音频播放设备配置为输出音频信息,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显示终端和第二显示终端,所述第一显示终端配置为获取连线的所述学生主机的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单元采集的视频信息,所述第二显示终端配置为与所述学生主机同时显示教学内容;所述输入设备可选地包括鼠标、键盘、麦克风、摄像头或手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备课参考终端与所述教师主机通讯连接,且配置为显示预存在所述教师主机内的备课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识别码为mac地址。

作为优选,所述教师工作台包括对设的第一支撑柜和第二支撑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柜和所述第二支撑柜上的台面,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台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通过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台面上,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及所述第二显示终端连接的横向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通过所述横向支撑板横向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的外周缘套设有一固定框,所述音频播放设备通过所述固定框固定在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或第二显示终端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台面上设置有置物用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台面上位于所述显示单元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输入设备的收纳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柜和所述第二支撑柜构造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柜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分隔用隔板,所述教师主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柜的容置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台面下与所述第一支撑柜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柜对应位置设置有抽拉件,所述手写板设置于所述抽拉件上。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教师多媒体教学用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对设的第一支撑柜和第二支撑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柜和所述第二支撑柜上的台面,所述台面上设置有一支架,所述支架构造为对第一显示终端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进行支撑;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台面上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自由端的横向支撑板;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通过所述横向支撑板横向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的外周缘套设有一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构造为固定一音频播放设备在所述第一显示终端和/或第二显示终端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台面上设置有置物用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台面上位于所述显示单元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收纳输入设备的收纳部;所述台面下与所述第一支撑柜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柜对应位置设置有抽拉件,所述抽拉件构造为容置一手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适用于线上形式的多媒体教学,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来说,通过增设专门的教师工作台,整合多个显示终端,实现学生听课状态,教学内容,备课资料的同步展示。另外,还可通过手写板实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可在一些场合中接近黑板书写的教学效果。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爆炸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教师工作台,2-显示单元,3-音频播放设备,4-输入设备,5-教师主机,6-手写板,7-备课参考终端,11-第一支撑柜,12-台面,13-第二支撑柜,14-抽拉件,22-固定框,23-支架,24-第一显示终端,25-第二显示终端,111-第一支脚,112-隔板,131-第二支脚,121-第一容置槽,122-第二容置槽,123-收纳部,231-支撑杆,232-横向支撑板,50-学生主机,100-中心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

多个学生主机50,每个所述学生主机50通讯连接第一视频采集单元,该第一视频采集单元可为一传统的视频采集单元,例如摄像头。且每个所述学生主机50配置为各自具有不同的第一识别码;该第一识别码作为唯一识别学生机的id,可以例如是写入计算机主板的机器码,也可以是学生机网卡的mac地址。优选采用学生主机的mac地址,采用mac地址一方面可以认证学生主机,而不必采用账号方式,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无关人员通过口令破解方式登录教学系统。当然,采用传统的账号登录的方式,也是可行的。

学生主机50需要连接中心服务器100,而中心服务器100实际上并不存储资源或转发数据,在本申请中,中心服务器100实际作为p2p网络的中心节点存在,其配置为根据不同的所述第一识别码,获取多个所述学生主机50的ip地址,以使一教师主机5可通过所述ip地址与多个所述学生主机50分别建立点对点连接;p2p网络的应用,相对于c/s架构来说,每个学生主机都可直接与教师主机连接,且学生主机50作为p2p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都可以与其他节点共享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主机5可直接针对直接连接的学生主机50发送互动指令,或者单独针对任一学生主机50发送互动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连接至教师主机5上的手写板6,模拟板书向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学生主机50书写教学内容。相比较于传统的ppt课件方式,通过手写板6的方式,将具有更为真实的代入感,被动提高授课效率。

具体地,在这一实施例中,所述教师主机5,其布置于一教师工作台1,所述教师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所述教师主机5通信连接的音频播放设备3、显示单元2、输入设备4及备课参考终端7,所述音频播放设备3配置为输出音频信息,所述显示单元2包括第一显示终端24和第二显示终端25,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配置为获取连线的所述学生主机50的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单元(图3中未示出)采集的视频信息,该第一视频采集单元实际可为一般的可连接电脑的摄像头外设,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配置为与所述学生主机50同时显示教学内容;所述输入设备4可选地包括鼠标、键盘、麦克风、摄像头或手写板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备课参考终端7与所述教师主机5通讯连接,且配置为显示预存在所述教师主机5内的备课信息。再具体来讲,本申请中的教师工作台,使得用户方便地将第一显示终端24和第二显示终端25固定,这使得,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在一个显示器(例如第一显示终端24)上通过“画中画”方式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而在另一个显示器(例如第二显示终端25)则已全屏幕方式与学生主机50同步显示教学内容。在传统的线上教学系统中,并不存在分屏显示的设置,学生主机传来的视频信息,与教学内容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画面复杂,对于教师一端来说,实际使用体验极差。但实际上,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大多数需要按照备课提示进行授课,传统的线上教学系统,更是无法去显示备课内容。在本申请中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可通过备课参考终端7,实际可为一平板电脑显示备课内容,为了保证备课内容的显示与教学内容同步,因此该备课内容最好存储在教师主机5上,而仅将平板电脑作为扩展显示设备,通过线缆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教师主机5连接,同步读取备课内容,以对教学流程起到提示作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在本发明中,所述教师工作台1包括对设的第一支撑柜11和第二支撑柜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柜11和所述第二支撑柜13上的台面12,所述显示单元2设置在所述台面12上。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通过一支架23固定在所述台面112上,所述支架23包括支撑杆231和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及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连接的横向支撑板232。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通过所述横向支撑板232横向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的外周缘套设有一固定框22,所述音频播放设备3通过所述固定框22固定在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或第二显示终端25的一侧。

另如图1和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台面12上设置有置物用第一容置槽121和第二容置槽122,所述台面12上位于所述显示单元2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输入设备4的收纳部123。如图1所示,第一容置槽121可置放笔记本、笔等教学日常可能使用的非电子产品的用具。而第二容置槽122则可置放如备课参考终端7等电子产品,在图示中,备课参考终端也可以为手机,但因为手机屏幕较小,在实际进行备课内容提示时,可以依据用户切换进行语音提示。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柜11和所述第二支撑柜13构造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柜11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分隔用隔板112,以将第一支撑柜11的容置空间分割成多个,用于置放教学课本等。而所述教师主机5则可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柜13的容置空间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置放手写板6,所述台面12下与所述第一支撑柜11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柜13对应位置设置有抽拉件14,所述手写板6设置于所述抽拉件14上。如图1所示,所述抽拉件14对称设置有两个,在非使用状态时,其可收纳于台面12之下,而在需要使用时,可依据左右手使用习惯,从一侧拉出抽拉件14,将手写板6置于其上进行模拟板书的教学内容的绘制或书写。

从以上描述即可看出,本申请中提出的教师工作台1,在整个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一环,因此,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教师多媒体教学用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对设的第一支撑柜11和第二支撑柜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柜11和所述第二支撑柜13上的台面12,所述台面12上设置有一支架23,所述支架23构造为对第一显示终端24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进行支撑;所述支架23包括固定于所述台面12上的支撑杆231位于所述支撑杆231自由端的横向支撑板232;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通过所述横向支撑板232横向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所述第二显示终端25的外周缘套设有一固定框22,所述固定框22构造为固定一音频播放设备3在所述第一显示终端24和/或第二显示终端25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台面12上设置有置物用第一容置槽121和第二容置槽122,所述台面12上位于所述显示单元2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收纳输入设备4的收纳部123;所述台面12下与所述第一支撑柜11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柜13对应位置设置有抽拉件14,所述抽拉件14构造为容置一手写板6。

当然,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