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6151发布日期:2021-02-26 13:0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户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窗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窗户通过包括窗框、窗扇和玻璃,玻璃设于窗扇内,窗框的外侧嵌入墙体内,窗扇与窗框连接,且窗扇能够沿窗框打开,以便于通风。为了将窗框分隔成多个小窗框,来放置多个窗扇,增加通风效果,通常是设置中竖框来竖向分隔窗框,从而将窗框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小窗框,然后在每个小窗框内设置窗扇。
[0003]
现有的窗户大多是直接在窗框、中窗框上加工出阶梯状结构等,来与其它窗构件连接,这种方式会导致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而且现有的窗户通常为铝合金或木质材质,易生锈,抗腐蚀性差。再者,现有的窗扇只有一个框体结构,框体的外侧直接加工出与窗框连接相适配的结构,内侧加工出与玻璃适配的结构,窗扇为一整体,不能拆卸,既提高了加工难度,又不便于更换,即更换时只能整体更换,不能分开更换,也不能分开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便于更换,耐腐蚀性好,成本低的窗户结构。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户结构,包括窗框,窗框上设有中竖框,将窗框分隔成至少两部分窗框空间;窗框空间内设置窗扇;所述中竖框和窗框在安装窗扇的那一侧设有延伸出的第一边沿;所述窗扇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玻璃设于内框上;所述第一边沿处设置副框架,所述副框架与窗扇的外框活动连接。
[0006]
进一步,所述窗框、中竖框、窗扇中的至少一种为白铁皮材质。
[0007]
进一步,所述中竖框包括矩形框和连接于矩形框下部的底板,所述底板沿矩形框向两侧延伸出所述第一边沿。
[0008]
进一步,所述外框与内框的间隙间设有第一密封条。
[0009]
进一步,所述内框由四个框体拼接形成,框体的连接端口呈斜面,四个框体在斜面处对接。
[0010]
进一步,所述框体包括顶面板、底面板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底面板的一侧和顶面板向外框的方向延伸出形成槽体;所述底面板的另一侧向玻璃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边沿。
[0011]
进一步,所述第二边沿上设置第二密封条。
[0012]
进一步,所述窗框由至少四个槽型框拼接形成,槽型框内设有与墙体连接的安装件。
[0013]
进一步,所述外框的外表面设计成与副框架相适配连接的结构。
[0014]
进一步,所述窗框、中竖框和窗扇均为白铁皮材质。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边沿,能够预留出连接部分来与窗扇进行连接,
大大提高连接强度;通过将窗扇的外框和内框分开设置,能够降低加工难度,且便于更换,如果内框或内框损坏,只需各自更换就可以,大大提高便捷度,而且可回收利用;通过设置副框架6,可避免在中竖框上面打孔或者设置与窗扇的连接件,从而保证中竖框的强度;并且副框架与中竖框脱离设置,可便于更换。通过将窗框、中竖框和窗扇采用白铁皮材质制成,成本低,且大大提高耐腐蚀性,不易生锈。窗扇的内框的第二边沿通过底面板向玻璃的方向延伸形成,以及槽体通过顶面板和底面板延伸形成,相当于本发明只通过四块板体,就能形成带槽体和第二边沿的框体结构,无需像现有窗扇那样加工成折弯的结构,大大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边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窗框带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竖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窗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窗扇内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内框的框体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识说明:1.窗框;2.中竖框;3.窗框空间;4.窗扇;5.第一边沿;6.副框架;7.玻璃;21.矩形框;22.底板;41.内框;42.外框;43.第一密封条;411.框体;412.连接端口;413.槽体;414.第二边沿;415.第二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窗户结构,包括窗框1,窗框1上设有中竖框2,将窗框1分隔成至少两部分窗框空间3;窗框空间3内设置窗扇4;中竖框2和窗框1在安装窗扇4的那一侧设有延伸出的第一边沿5;所述窗扇4包括内框41和外框42,玻璃7设于内框41上;第一边沿5处设置副框架6,所述副框架6与窗扇的外框42活动连接。
[0020]
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第一边沿,能够预留出连接部分来与窗扇进行连接,大大提高连接强度;通过将窗扇的外框和内框分开设置,能够降低加工难度,且便于更换,如果内框或内框损坏,只需各自更换就可以,大大提高便捷度,而且可回收利用;通过设置副框架6,可避免在中竖框上面打孔或者设置与窗扇的连接件,从而保证中竖框的强度;并且副框架与中竖框脱离设置,可便于更换。
[0021]
本实施例中,窗框1、中竖框2和窗扇4均白铁皮材质。白铁皮为镀锌铁皮,因为锌的电极电位比铁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能很快生成一层氧化锌薄膜,这层氧化锌薄膜非常致密,保护了里面的锌和钢板不受腐蚀,即使擦破了镀锌层,由于锌先发生氧化而保护了铁,这样大大提高了钢板的耐腐蚀性能。因此,白铁皮具有极佳的不易生锈和耐腐蚀优点。且白铁皮可耐400多℃的高温,且强度较铝合金好,延展性好,便于加工制备,成本低。因此,本发明的窗户大大提高耐腐蚀性,成本低,还可回收利用。
[0022]
本实施例中,窗框1由四个槽型框拼接形成的方形框架,槽型框内设有与墙体连接的安装件,可使窗框嵌入墙内与墙体连接固定。
[0023]
本实施例中,中竖框2包括矩形框21和连接于矩形框21下部的底板22,底板22沿矩形框21向两侧延伸出所述第一边沿5。矩形框11与底板12是通过对薄片板加工而一体成型,形成模块化结构,能够直接安装使用,结构简单。第一边沿5设于矩形框21的两侧。副框架6为方形框架,设于窗框1与中窗框2之间,与第一边沿5连接,即可在副框架6上设置连接件或者设置阶梯状结构,来与窗扇连接,副框架的设计结构可与现有与窗扇连接的那部分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24]
本实施例中,窗框1的外框42将内框41包住,外框42的外表面设计成与副框架6相适配连接的结构,具体结构与现有窗扇外部设计结构相同。外框42与内框41的间隙间设有第一密封条43,第一密封条43为带状,直接嵌入间隙内,并通过胶体粘接固定。例如第一密封条43为橡胶密封条,成卷缠绕,通过将其塞入间隙内,并通过胶体固定,实现密封。
[0025]
内框41由四个框体411拼接形成,框体411的连接端口412呈斜面,四个框体411在斜面处对接。由于内框为方形结构,带有四个夹角,通过设置成斜面,可便于四个框体411之间在夹角处连接。优选地,框体411的连接端口412为菱形,便于标准化生产,且便于相邻框体之间的适配连接。优先地,相邻框体411之间通过焊接成一体。
[0026]
框体411包括顶面板、底面板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内侧板和外侧板;底面板的一侧和顶面板向外框的方向延伸出形成槽体413;底面板的另一侧向玻璃7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边沿414,第二边沿414上设置第二密封条415。
[0027]
通过设置顶面板、底面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加工简单。通过设置槽体413,可在槽体内放置连接件,实现与外框的连接,而且槽体413是通过底面板和顶面板向外框的方向延伸形成,而第二边沿414是通过底面板向玻璃的方向延伸形成,相当于本发明只通过四块板体,就能形成带槽体413和第二边沿414的框体结构,无需像现有窗扇那样加工成折弯的结构,大大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而且第二边沿414的设置能够大大简化窗扇的结构,无需额外设置连接结构进行辅助连接。可以说,本发明的内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0028]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中竖框2与窗框1进行焊接,从而将窗框1分隔成两个窗框空间3,在两个窗框空间3内沿第一边沿5安装副框架6;将窗扇4的内框41嵌入外框42内并连接固定,内框41与外框42之间留有间隙,向间隙内塞入第一密封条43,并通过胶体密封固定,使得内框41与外框42密封连接成一体;然后将第二密封条415粘接于第二边沿414上,再放置玻璃,且玻璃与内框41固定连接,形成窗扇4;将窗扇4与副框架6相适配连接,且窗扇能够沿副框架打开和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