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5229发布日期:2021-02-26 16:4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床垫产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带旋磁的床垫种类繁多,如申请号为20201080548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磁传动床垫,包括床垫,以及设置在所述床垫上的主动磁组件和被动磁组件,所述主动磁组件包括电机结构和旋磁体一,所述电机结构的传动轴水平设置并驱动所述旋磁体一转动,所述被动磁组件包括与所述传动轴平行的转轴,以及随所述转轴转动的旋磁体二。
[0003]
上述的床垫中对于旋磁结构的设计在床垫底部的架桥等结构中,对于旋磁的利用率较少,磁保健的效果大打折扣,也是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场进一步优化的磁强化床垫结构。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包括从下往上铺设叠在一起的基底支撑层、中间自洁净模块以及上软垫层,所述上软垫层中填充有旋磁器和磁颗粒,所述上软垫层上开设有供所述旋磁器嵌入的第一孔,所述上软垫层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嵌入的第二孔。
[0006]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旋磁器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在所述上软垫层左右靠中间的区域中以形成动磁场发生区域。
[0007]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磁颗粒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所述上软垫层位于所述动磁场区域左右两侧的边沿区域以形成两个静磁场发生区域。
[0008]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间自洁净模块包括上下堆叠的空气流通加强垫和吸湿排汗加强垫。
[0009]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包括上网布层、下网布层以及所述上网布层和下网布层之间连接有的若干呈直立状的纤维支撑柱。
[0010]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纤维支撑柱呈x架构状。
[0011]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吸湿排汗加强垫为石墨烯泡棉层。
[0012]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与所述第一孔上下相对连通并用于供旋磁器下部置入的第一延伸孔。
[0013]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旋磁器旋转磁场强度大于800mt。
[0014]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磁颗粒的表磁强度大于400mt。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磁场进一步优化,使得动磁磁场更贴近人体,还能更好地作用人体;2.人体使用更加舒适;3.透气性更好,除湿排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实施例的床垫结构的一种样式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下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间自洁净模块2和上软垫层3叠合后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8]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包括从下往上铺设叠在一起的基底支撑层1、中间自洁净模块2以及上软垫层3,基底支撑层1可以采用矩形块状的epp架桥或者epe架桥,也就是常用的聚丙烯发泡塑料块,是作为基底的支撑用的,也是很多床垫常用的结构,epp架桥做支撑,具有保温隔音、通风透气、导汗排湿等特性,上软垫层3优选采用相应矩形块状的乳胶垫块,中间自洁净模块2的形状也是相应的采用矩形块状结构,他们的长宽尺寸尽量保持一致,厚度方面,中间自洁净模块2和基底支撑层1的厚度要比上软垫层3厚一些为宜,上软垫层3厚度尽量控制在5厘米以内,一般在3厘米左右为宜,中间自洁净模块2的厚度和基底支撑层1的厚度都尽量控制在20厘米以内,一般在10cm左右为宜。本实施例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所述上软垫层3中填充有旋磁器4和磁颗粒5,特别是让旋磁器4能处在更靠近人体的上软垫层3处,使得动磁能更好地发挥效果,旋磁器4可以采用现有的胶囊式旋磁电机,也就是一些微型旋磁设备,通常是一个小的电机通过电机轴带着一个永磁体并在外围套一个外壳的结构,现有的这种旋磁器有很多种类,这里不再赘述,当然,旋磁器4会有电源线伸出壳体的。在这个结构设计中,中间自洁净模块2是需要较好的空气流通性,方便旋磁器4的散热以及床垫本身的透气性保证,既能保证旋磁器4在床垫上部使用的有效性。旋磁器4优选呈柱状并成横卧状,所述上软垫层3上开设有供所述旋磁器4嵌入的第一孔a,第一孔a优选呈相应的矩形条状孔,所述上软垫层3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5嵌入的第二孔b,第二孔b设计出圆孔结构即可,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优选上下贯通,特别是第一孔,上下贯通的结构更利于其使用。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旋磁器4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在所述上软垫层3左右靠中间的区域中以形成动磁场发生区域40,旋磁器4的数量一般最好采用3个以上,例如采用4个,并且这些旋磁器4从床头到床尾间隔设置并且左右交替,也即在床垫中间区域中,从床头到床尾依次一个靠左一个靠右这样逐个排布设置,这些旋磁器的旋磁电机的电机轴方向优选都是沿着床垫左右方向设置。而磁颗粒也是可以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所述上软垫层3位于所述动磁场区域40左右两侧的边沿区域以形成两个静磁场发生区域50。磁颗粒5的数量可以是更多的,一般两侧都至少优选要10个以上的磁颗粒5,磁颗粒采用常规的呈圆柱的直立状的稀土磁铁结构。左右两侧靠边沿的区域内各均设置左右两排从床头到床尾间隔设置的磁颗粒。
[0020]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自洁净模块2包括上下堆叠的空气流通加强垫21和吸湿排汗加强垫22。空气流通加强垫21比吸湿排汗加强垫22要厚一些,优选空气流通加强垫21的厚度为吸湿排汗加强垫22的厚度的2-5倍。空气流通加强垫21和吸湿排汗加强垫22可以通过
环保胶水上下粘结在一起,或者上下通过上下穿针线缝制在一起,现有常规的上下层连接手段即可。
[0021]
具体地,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21包括上网布层211、下网布层212以及所述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连接有的若干呈直立状的纤维支撑柱213,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可以采用纱网布或者尼龙网布或者涤纶网布等,网布具有很多网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纤维支撑柱213优选为涤纶纤维丝制作而成的上下支撑的结构,通过现有的编织工艺,将纤维支撑柱213编织在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这种工艺也是现有的3d床垫层的常用结构,这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更加好的使用效果。当然,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可以编织一层纤维支撑柱213,并且每平方厘米大约拥有40个纤维支撑柱213。还可以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编织上下两层纤维支撑柱213,但是如果是两层的话,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还需要加设一层中间网布层,这两层纤维支撑柱213分别编织在上网布层211和中间网布层之间以及中间网布层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这样的话,同样,每一层的纤维支撑柱213也最好是每平方厘米大约拥有40个纤维支撑柱213。
[0022]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支撑柱213呈x架构状,也即,编织的每个纤维支撑柱213呈x的形状支撑在相应的网布层之间,这种x结构,使得空气流通加强垫21更利于空气流通,这种空气流通加强垫21水流一秒即过,能带走所有污垢,细菌螨虫难以滋生,六面通风,空气、水自由流通,形成冷热的微循环空气层,时刻保持舒适干爽的睡眠环境。
[0023]
作为优选,所述吸湿排汗加强垫22为石墨烯泡棉层,石墨烯泡绵可吸湿排汗,有上佳的隔音性,优良的回弹性以及韧性,具有良好的保温防寒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抑菌防螨虫效果,石墨烯泡棉一般就是在海绵发泡的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一起发泡成型即可。
[0024]
进一步优化,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2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与所述第一孔a上下相对连通并用于供旋磁器4下部置入的第一延伸孔a0,也即旋磁器4靠上的部分是在第一孔a中的,而旋磁器4靠下的部分是第一延伸孔a0中的,这样的好处在于,首先,旋磁器4跟人体比较接近,其次,其还能搁置在空气流通加强垫21中,散热除湿等效果较好,使得旋磁电机不容易坏,而且靠近人体的振动减少,噪音也会减少,使用磁保健效果好,而且还更加舒适,当然,旋磁器4的驱动电压是很小的电压,低于对人体产生威胁的安全电压,前述提到的旋磁器4的电源线,是会连接到床垫以外的变压适配器上去的,因为市电通常是220v,所以外部会配置一个适配器供旋磁器4的电源线接入使用。那么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旋磁器4的电源线伸出其壳体以后可以穿过吸湿排汗加强垫22,然后经过基底支撑层1上表面处的通风透气用的槽体后,就能伸到床垫外,这样,吸湿排汗加强垫22上开设小的孔供旋磁器4的电源线穿过,而基底支撑层1采用的epp架桥上表都会形成向四周通行的槽体结构,这个通线的方式是容易实现的,另外,在使用的时候,第一延伸孔a0可以垫一些柔性的填充物,例如,薄一点的乳胶片或者海绵片或者棉花团等等,因为空气流通加强垫21的支撑性较好,所以刚性会较大,旋磁器搁置其中振动会稍大,而且开孔本身就是的存在跳动的空间了,填充一些柔性物,吸音减振效果会好一些,当然,旋磁器4的电源线是需要绕过这种填充物或者穿过填充物的,然后才能从吸湿排汗加强垫22经过的。
[0025]
参照第一延伸孔a0的设计,磁颗粒则是最好不需要的,也即空气流通加强垫21不需要开设跟第二孔b对应的延伸孔,也即磁颗粒只要支撑在空气流通加强垫21的上网布层上即可,然后磁颗粒是穿入在第二孔b中,不仅可以进行静磁保健,而且还可以作为上软垫
层3的支撑结构维持其在有旋磁器结构下的稳定性。因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磁颗粒的表磁强度会较大,所以采用磁颗粒一般高度会能达到1cm左右甚至更高,在支撑在空气流通加强垫21上以后还能比较好地靠近人体,初始未使用状态,上软垫层3上表面肯定是优选高于磁颗粒的,这样躺上去压缩一段距离会有较好的余量会较为舒适一些。而如果旋磁器也是直接这样搁置在第一孔和第一延伸孔a0中的话,也是需要低一些。
[0026]
但是,接下来本实施例会提供一种更好的安装旋磁器的方法,具体是,基底支撑层1、中间自洁净模块2以及上软垫层3可以作为床垫的垫芯,该垫芯外面会套设有一个垫芯外套,这个垫芯外套可以采用上下通过链条可拼接的两部分套体组成,其中,靠上的部分,也即能遮住上软垫层3的部分的上套体t1可以采用网布,进一步可以采用现有支撑性较好的立体网布层,在这种上套体t1的下侧缝制有能供旋磁器4装入的布袋等袋体t2,这样旋磁器4就会被悬吊在上套体t1的背侧,这种袋体稍微开些小口就能供旋磁器装入和旋磁器电源线伸出,这样的好处在于垫芯和旋磁器可以分离,方便旋磁器的维修和更换等,而垫芯则可以在没有旋磁器的情况下通过水等进行清理,在使用的时候,将上套体带着旋磁器套上即可,悬吊的旋磁器放入第一孔和第一延伸孔a0形成的容纳区间中,这里要注意,初始未使用时,第一孔a和第一延伸孔a0的整体上下高度要大于旋磁器的横卧时的上下高度,这样的好处在于,当床垫使用受压后,第一孔a和第一延伸孔a0的整体高度会变小的情况下,容纳区间是会变小的,而这种设计,初始的时候,上套体t1吊着旋磁器4,旋磁器4在初始的容纳区间中,是不会上下碰到容纳区间的底的,也即旋磁器4是到不了第一延伸孔a0的底的,在使用的时候,虽然垫芯压缩,但是旋磁器4始终跟着上套体t1是靠近人体的,而且并不会产生不适感,因为容纳区间预设较大的上下尺寸,使得垫芯压缩,旋磁器4还有一定的余量下沉,这种结构配合前述的填充物t3,填充物t3就是优选在这个旋磁器下沉的余量位置处,效果会更好,前述提到的第一延伸孔a0可以垫一些柔性的填充物t3,例如,薄一点的乳胶片或者海绵片或者棉花团等等,这种填充物可以折叠形成弹簧的迂回样式,或者其他能容易上下压缩的样式,这样的好处在于,初始的时候,旋磁器4不是悬空掉在上套体t1上,下部在下沉余量的位置会向上形成较小的支撑力并上套体t1的悬吊力可以更好地支撑旋磁器,同时,使用时,床垫被人躺着压缩以后,填充物t3具有较好的收缩性,就能让旋磁器同时跟着上套体t1下沉,而不会造成突出上软垫层3后露出太多结构而造成对人体的不适。
[0027]
作为优选,所述旋磁器4旋转磁场强度大于800mt,进一步优选为900mt。所述磁颗粒5的表磁强度大于400mt,进一步优选为600 mt。采用900mt旋磁,可产生旋磁场,作用于全身。而600mt稀土磁颗粒表面磁感应强度可达600mt 左右,磁颗粒合理排布,点多面广,产生恒定静磁场,睡眠时犹如沐浴在磁场中。
[0028]
另外,垫芯外套外侧还会套设一个面料套,一般面料套也会采用上下两半的可拆卸结构,面料套靠上部分的结构,也即能遮盖住上套体t1的上面料套层可以采用砭石针织面料层,这种结构层将砭石等多种功能复合纤维融入面料中,可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抑菌,贴身呵护,可以营造健康的环境。
[0029]
另外,具体垫芯生产时候的连接工艺也比较简单,基底支撑层1上铺设吸湿排汗加强垫22,吸湿排汗加强垫22可以通过环保胶水粘结在基底支撑层1上表面处,同样的,空气流通加强垫21可以粘结在吸湿排汗加强垫22的上表面处,上软垫层3粘结在空气流通加强垫21的上表面处,而磁颗粒置入第二孔中,而磁颗粒的底部可以粘结在空气流通加强垫21
的上表面处加强固定,这样静态的结构就完成安装了,而旋磁器就如前述是通过上套体t1带到垫芯去并置入到第一孔a和第一延伸孔a0中,也即垫芯外套套设垫芯的过程中顺便可以完成旋磁器的置放,垫芯外套套设以后外面在套设面料套即可。如果为了加固,还可以在各层次间缝制一些缝纫线。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