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液体容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94232发布日期:2022-07-01 20:1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液体容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一种液体容器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保温杯一般由于真空层结构使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达到保温的目的。但倒入开水后温度较高,长时间高温泡咖啡、茶叶等,对食材的影响较大,无法达到最佳的冲泡口感。现有解决方案虽提供了速冷、保温的解决方案,但对于泡茶等场景未能解决最佳冲泡口感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
5.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
6.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7.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该液体容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能够容纳食材,第二腔体能够与第一腔体导通,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液体容器的第一腔体能容纳食材,以实现饮品冲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体内容纳的食材包含了冲泡对象,如茶叶、咖啡粉,以及倒入液体后冲泡所得的饮品,此处的饮品不包含固态的冲泡对象,如茶叶。在计时达到目标时长即令至少一部分食材,主要包括冲泡所得的饮品,当然也可包括少量未成功分离的固态的冲泡对象,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由于食材需要高温才能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如果冲泡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饮品味道过重。而如果冲泡时间过短,食材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浸出,饮品则寡淡无味。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在第一腔体实现饮品冲泡,并在特定时间使饮品离开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而全部或大部分固态的冲泡对象仍保留在第一腔体,以此实现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在特定时间分离,进而控制饮品的冲泡时间,既能避免饮品长时间高温冲泡造成味道过重甚至苦涩的情况,也能避免冲泡不充分造成味道不够醇厚的情况,使饮品恰好达到最佳冲泡时间,从而获得最佳冲泡口感。同时,长时间冲泡会导致饮品过浓,影响健康,如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摄入过量引起大脑兴奋、失眠等症状,咖啡中的咖啡因摄入过多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易导致心悸症状。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保证了适宜的冲泡时间,在保证冲泡对象中的营养物质溶于液体中的同时,又不会因析出时间过长而导致饮品过浓,从而危害用户健康。
9.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
术特征: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的步骤之前,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食材信息;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11.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目标时长的获取方法及步骤。对于冲泡饮品,由于其食材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食材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其达到最佳冲泡口感的时间各不相同。例如绿茶适宜冲泡时间约为5分钟,过长的冲泡时间会导致茶叶中的茶多酚被破坏,茶汤会变浑浊并且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散失;而红茶的冲泡时间需要比绿茶长一些,高温浸泡能够促使红茶内黄酮类物质的有效溶出,使饮品的香气更浓;玫瑰花茶则由于玫瑰花蕾比普通茶叶的叶片更厚,因而需要的冲泡时间更长。因此,需要接收食材信息,具体是冲泡对象的信息,并根据不同的食材信息,获取与之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用每种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代替统一设置的冲泡时间,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冲泡,使不同种类食材的冲泡均恰到好处,使饮品更加鲜爽醇和。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食材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咖啡、绿茶、红茶、红糖姜茶、玫瑰花茶、菊花茶、荷叶茶。
13.在该设计中,对食材信息做了进一步限定,选取了常见冲泡饮品的食材种类,并设定了与这些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也就是这些食材的最佳冲泡时长。食材信息具体可包括咖啡、绿茶、红茶、红糖姜茶、玫瑰花茶、菊花茶、荷叶茶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品类覆盖了日常冲泡饮品的基本食材种类选择。由于不同种类食材的最佳冲泡时间各不相同,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在食材信息中引入常见食材种类,包含的食材种类越多,越有助于针对性的获取目标冲泡时长,使其冲泡口感更佳。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冲泡的食材信息,液体容器就可以自行获取所选取的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以该目标时长作为和计时时长比较的基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冲泡以获得口感更好的饮品。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食材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输入的食材信息。
15.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接收食材信息的一种方案。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输入食材信息,可以获取与该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其中用户可以采用触摸屏输入、语音输入、远程终端输入等方式。由用户自行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方法比较精准,可以有效避免智能识别食材信息的方式可能出现的误识别问题。用输入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更有针对性的冲泡,获得达到最佳冲泡口感的饮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食材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食材图像信息,提取食材图像信息中的食材信息。
17.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接收食材信息的一种方案。接收食材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出食材种类,提取到该食材的信息,进而获取与该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用户可通过远程终端拍照或引入相册中照片等方式提供食材图像信息,液体容器接收到该食材图像信息,即可实现食材信息的精准识别,这种接收食材信息的方式,省去了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步骤,简化了用户操作过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食材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标识信息,识别标识信息以确定食材信息。
19.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接收食材信息的一种方案。接收食材标识信息,通过对其标识信息的识别可以有效地辨别出食材,提取到该食材的信息,进而获取与该食材信息相
关联的目标时长。用户只需提供如食材外包装条形码、二维码等标识信息即可实现精准识别,这种接收食材信息的方式,省去了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步骤,简化了用户操作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在用户不能自行分辨出相似食材,如用户不能区分红茶和绿茶时,通过识别食材标识信息,可以有效判断食材种类,防止由于用户自身分辨能力不足而导致食材信息输入错误。
20.进一步地,系统中包含上述三种接收食材信息的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例如没有外包装条形码等标识的散装食材,可以采用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方式,而不擅长手动输入信息的老年人,可以采用图片输入的方式,对于外形相似导致用户不能区分的食材,可以采用接收标识信息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方法,实现了食材信息输入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贴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操作,包括:控制液体容器的分离装置运行,以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22.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一种方案,当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也就是饮品达到最佳冲泡时间后,在分离装置的作用下,饮品自动从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也就是说固态的冲泡对象仍保留在第一腔体,而饮品进入第二腔体,以此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自动分离,防止食材冲泡时间过长导致饮品过浓影响口感或影响用户健康。分离装置在特定时间自动运行,以实现饮品和食材分离,使用户不需要时刻关注是否达到与所冲泡的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冲泡时间,也不需要手动将饮品倒出,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使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得到口感上佳的饮品。
23.具体地,例如,用户放入绿茶并倒入热水,旋紧上盖后,选择绿茶,倒计时5min启动,计时结束时,计时器联动的分离装置,自动将泡好的茶水从高温冲泡内腔体转移进入速冷保温(适口温度)腔体,实现茶水与茶叶的分离,保留精准冲泡茶汤的最佳口感,解决保温杯长时间冲泡茶叶口感不佳的问题。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操作,包括: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操作液体容器,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25.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一种方案,当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也就是饮品达到最佳冲泡时间后,液体容器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将饮品从第一腔体移入第二腔体,实现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由于每个人喜好的口味都不相同,不同用户认定的最佳口感都不尽相同,因此,达到其认定的最佳口感的冲泡时间也是各异的。因此,本方法在输出提示信息后,没有自动也就是强制进行固态的冲泡对象和饮品的分离,而是由用户自行控制其分离操作,这样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用户不需要时刻关注饮品的冲泡时间,而是在接收到输出的提示信息后,以提示信息为基本依据,结合自己的喜好灵活控制饮品的冲泡时间,实现个性化冲泡的效果。用户无论需要偏浓重还是偏清淡的饮品,都可以自由选择,实现了针对冲泡饮品的私人定制,得到的饮品更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这种操作方式,仅改进软件即可输出提示信息,不必增加分离装置以改进液体容器,降低了硬件的改进成本。并且,由于这种设计没有引入硬件的自动分离装置,因此,在进行后续功能升级及优化时,也只需要改进软
件,不需要对液体容器的结构进行调整,因此,也减少了液体容器的后续升级成本。
26.具体地,例如,用户放入绿茶并倒入热水,旋紧上盖后,选择绿茶,倒计时5min启动,计时结束时计时器提醒冲泡结束,用户通过倾倒使精准冲泡的茶汤倒入外腔体进行速冷降温,降温至适宜口感温度,并保温,达到茶汤最佳口感饮用,解决保温杯长时间冲泡茶叶口感不佳的问题。
2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体可以是保温腔,第二腔体可以是降温腔。对于冲泡对象会溶解在液体中的饮品,例如咖啡,可以选择执行分离,以令饮品在第二腔体内快速降温,也可以选择不执行分离,以令饮品在第一腔体内保温。当配置有分离装置时,可进一步配置选项,以供用户选择是否启动分离装置实现自动分离,当输出提示信息时,则可由用户自行判断是否手动完成分离。
28.进一步地,系统中可包含上述两种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操作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例如用户对饮品口味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希望操作更加简便,可以采用分离装置运行以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方式,而如果用户的喜好与大众喜好的口味不同,则可以采用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操作液体容器,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方法,实现了食材分离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贴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的步骤,包括:确定接收到食材信息,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30.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确定计时起点的一种方案,接收到食材信息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可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并开始计时,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后,进行分离操作。这种确定开始冲泡饮品的操作的方式,不需要增加其他判断调节,简化了控制策略。因此,可以降低控制指令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处理器的运算难度。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的步骤,包括:确定接收到启动信息,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32.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确定计时起点的另一种方案,接收到启动信息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可以开始计时,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后,进行分离操作。可交由用户输入启动信息,实现精准计时,减少不同用户放入冲泡对象和倒入热水的操作习惯不同而引起的计时误差。
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的步骤,包括:确定食材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34.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确定计时起点的再一种方案,食材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可以开始计时,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后,进行分离操作。其中食材温度可以通过第一腔体的腔壁温度来反映,也可以设置伸入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注入第一腔体的液体的温度,作为食材温度。一般来说,由于大部分用户冲泡饮品的顺序都是先加入冲泡对象,再加入热水,因此,通过温度检测能够实现对加入热水时刻的准确检测,进而提高冲泡时间的计时精度。其次,冲泡饮品的口感不只受冲泡时间影响,也和冲泡时饮品的温度密切相关。液体温度与冲泡对象中有效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般成正相关,液体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冲泡得到的饮品越浓;与之相反地,液体温度越低,溶解度
越低,冲泡得到的饮品越淡。因此,食材温度过低会导致冲泡不充分,有效物质的溶解度过低,饮品味道寡淡,达不到最佳口感。因此,通过这种智能感应手段,感应第一腔体内液体的温度,只有在液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才确定开始冲泡,若用户倒入液体的温度不够,则不能确定开始冲泡,以此来引导用户倒入温度足够高的液体,确定液体温度足够将冲泡对象中有效物质溶出。以此来控制饮品的冲泡温度,可以有效解决倒入液体温度过低的问题,使饮品口感更佳。也就是说,确定食材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既可以提高冲泡时间计时的准确性,也可以实现对冲泡温度的限制,同时考虑了时间和温度两个影响因素,确保饮品口感。
35.进一步地,系统中可包含上述三种确定计时起点的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例如用户如果习惯最后放入冲泡对象,那么可以选择接收到食材信息即开始计时。如果习惯最后倒入液体,那么可以选择食材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即开始计时。此外,用户也可以选择自行输入启动信息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方法,实现了确定计时起点的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贴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操作之后,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液体容器的降温装置运行,以将第二腔体内的食材温度降至目标温度范围内。
37.在该设计中,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时,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实现饮品和固体的冲泡对象的分离。然而此时的饮品温度过高,用户需要待饮品自行降温至适宜温度才能饮用,否则容易损伤牙齿、烫伤口腔甚至食道和胃黏膜,形成浅表溃疡导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甚至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该设计中控制液体容器的降温装置运行,将与固体的冲泡对象分离后的饮品温度降至目标温度范围内,适于直接饮用,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可以让用户更快速地获得温度适宜的饮品,同时也能保证用户的口腔和食道健康。
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39.在该设计中,通过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修正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由于用户输入错误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与实际最佳冲泡时长存在误差的情况,因此,该设计可在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及时修正目标时长,使冲泡时间更精准,饮品口感更佳。此外,在用户输入食材信息无误的情况下,不同用户的口味也会有差异,因此,引入反馈机制,接收反馈信息并及时修正,可以充分考虑用户不同个体之间的口味差异,实现个性化冲泡。
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包括:第一腔体,能够容纳食材;第二腔体,能够与第一腔体导通;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或指令;和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第一腔体可以容纳食材,饮品的冲泡操作主要在第一腔体进行;第二腔体能够与第一腔体导通,达到目标冲泡时间后,第一腔体内的饮品进入第二腔体,实现饮品和固体的冲泡对象的分离;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或指令,液体容器运行所需要遵循的指令均存储在存
储器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上述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中各步骤的控制均在处理器中实现。
42.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4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体容器还包括:壳体;内胆,设于壳体内,内胆围成第一腔体,壳体的内壁面和内胆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腔体。
44.在该设计中,利用内胆的内壁面作为第一腔体的外围,内胆的外壁面和壳体的内壁面围成第二腔体,其中内胆的外壁面作为第二腔体的内围,壳体的内壁面作为第二腔体的外围。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外围,即第二腔体可由内胆和壳体之间的夹层构成,不影响液体容器杯体状的外观,同时可增大第二腔体的表面积,增大换热效率,提升降温速率。此外,由内胆的内壁面作为第一腔体的外围,其外壁面作为第二腔体的内围,也就是说内胆的两个壁面均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节省制造材料,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4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体容器还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能够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46.在该设计中,当计时时间达到与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间后,分离装置令至少一部分食材,主要包括冲泡所得的饮品,当然也可包括少量未成功分离的固态的冲泡对象,从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而全部或大部分固态的冲泡对象依旧留在第一腔体中,从而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自动化分离。
4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分离装置包括连通部和开关件,其中连通部可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开关件能够开启或封堵连通部。
48.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分离装置的一种设计方案。分离装置具体包括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部,以及可以开闭连通部的开关件。冲泡过程中开关件维持封堵状态,使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同时被保留在第一腔体中,完成冲泡操作,待计时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目标时长,也就是饮品达到最佳冲泡时间后,开关件开启,此时连通部处于开启状态,饮品即可从第一腔体经过连通部进入第二腔体,而固态的冲泡对象仍然保留在第一腔体,由此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以达到饮品精准冲泡的目的,避免长时间冲泡影响饮品口感和健康。
4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开关件为密封开关件。
50.在该设计中,通过将开关件配置为具有密封性能的密封开关件,可保证对连通部可靠封堵,降低冲泡过程中液体自第一腔体泄漏至第二腔体的风险,有助于确保冲泡效果。具体地,可以在开关件外套设密封圈,使其具备密封性能,也可以用硅胶等密封材质直接制作开关件,这都是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5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腔体位于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的壁面设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连通孔,分离装置能够驱动第一腔体朝向第二腔体的开口方向移动。
52.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分离装置的另一种设计方案。第一腔体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并经其壁面的连通孔与第二腔体相连通。也就是说,液体容器的外壳围成一个大的腔体,第一腔体设在这个大的腔体中,第一腔体的外壁面和外壳之间的腔体为第二腔体。分离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腔体移动,具体可驱动第一腔体升降。冲泡饮品时,可先将冲泡对象放入第一腔体内,再加热热水进行冲泡。此时热水同时存在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当第一腔体上升,第一腔体内的饮品在重力作用下经连通孔流入第二腔体,即可实现饮品
与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同时第二腔体的空间也随着第一腔体的上升退出而增大。
5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体容器还包括盖体组件,盖体组件与壳体可开合地连接。
54.在该设计中,液体容器设置有盖体组件,通过将盖体组件与壳体可开合的连接,可以实现对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封闭,进一步提高第一腔体的保温效果以及第二腔体的降温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
5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与壳体连接,第一盖体包括安装腔;开关部,开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安装腔内并与第一盖体活动连接,开关部被配置为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或切断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
56.在该设计中,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和开关部,通过对开关部的调节,可以实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或切断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部,来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进行连通,进而实现将第一腔体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腔体内进行降温,通过第二腔体对液体快速降温,达到即时饮用的效果。同时,在不需要输送液体时,通过控制开关部切断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从而避免第一腔体内的液体流入第二腔体降温,实现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按需连通。
5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二腔体连通,开关部上设有连通通道;其中,开关部与第一盖体活动连接,以使连通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或使开关部切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通。
58.在该设计中,第一盖体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以及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开关部上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连通通道,这样,开关部相对于第一盖体活动,例如转动或滑动时,可通过连通通道使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因此第一腔体内的液体能够流入第二腔体内,通过第二腔体进行快速降温,达到即时饮用的效果;在连通通道与第一通道与和第二通道相分离时,则切断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通,进而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不连通,也就是第一腔体内的液体不能流入第二腔体,实现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按需连通。
59.在具体应用中,开关部与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当开关部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连通通道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沿第一方向将液体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将第一腔体内的高温液体通过第一通道、连通通道和第二通道倒入第二腔体内;当开关部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连通通道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离,也即切断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通。
60.进一步地,第一盖体的一部分伸入第一腔体内,并与第一腔体密封连接。有利于避免使用过程中热水泄漏造成烫伤事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6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盖体还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与第二腔体连通,出水通道和第一通道位于第一盖体的中心的两侧。
62.在该设计中,第一盖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出水通道,通过出水通道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腔体内的液体直接通过出水通道倒出,无需打开盖体组件,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进一步地,将出水通道和第一通道分别设置于第一盖体中心的两侧,从而使得在使用出水通道和第一通道其中一个时,未使用的另一个可以位于液体容器整体的上方,避免液体从未使用的出水通道或第一通道流出,保证了液体容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3.具体地,当需要将第一腔体内的液体注入第二腔体时,旋转开关部,使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连通,倾斜液体容器,使液体流入第二腔体;换热完成后反方向倾斜液体容器,使得出水通道位于液体容器的下方,即可使第二腔体内的液体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64.进一步地,出水通道处设有密封盖,在需要饮用时打开密封盖,将第二腔体内的液体倒出,在不需要饮用液体时,通过密封盖封盖出水通道,避免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时,液体由出水通道流出。
6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体容器还包括:过滤件,位于第一腔体内,或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处。
66.在该设计中,饮品从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时,流经过滤件,固态的冲泡对象被过滤件阻隔,从而留在第一腔体,而饮品可进入第二腔体,从而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以此来保证固态的冲泡对象不会被长时间浸泡,导致饮品过浓,影响口感,其次,也保证用户饮用饮品时,不会同时喝进固态的冲泡对象,以此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具体地,当过滤件位于第一腔体内时,具体可利用过滤件在第一腔体内划定出一个专门容纳冲泡对象的空间,这个空间与第二腔体无法连通,从而可以对固态的冲泡对象进行阻隔。
6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液体容器还包括:降温装置,位于第二腔体内,降温装置能够吸收第二腔体内的热量。
68.在该设计中,饮品可在第二腔体被降温装置吸取热量,从而降温至目标温度范围内。由于饮品冲泡通常需要使用高温液体,因此,刚刚冲泡好的饮品通常不能直接入口,否则容易烫伤口腔和食道,长期引用温度过高的饮品甚至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在液体容器中设置降温装置,使饮品在冲泡后可以在第二腔体内进行降温,便于用户直接饮用,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使用户可以更快地享用温度适宜的饮品。
6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降温装置包括相变层。
70.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降温装置的结构,相变层采用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通过改变物理状态的方式实现热交换,以固液相变为例,在相变材料熔化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并储存大量的热量,并且在相变过程中本身温度机臂不变,把相变材料的这种特性用在降温装置中,可快速吸收饮品的热量。这种利用相变层对饮品降温的方法,被动吸收饮品的热量,因而不需要消耗电力等能源,同时兼顾了节能和环保的需求。
7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降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件。
72.在该设计中,限定了降温装置的结构,采用半导体制冷件实现饮品降温功能,无需制冷剂,由于半导体制冷件本身的特性,这种降温方式,在快速降低饮品温度的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温差,使饮品迅速降低到需要的温度。
73.进一步地,降温装置可以同时包含相变层和半导体制冷件。例如,可以首先经过相变层吸收饮品热量,使其温度降低,然后再利用半导体制冷件达到精确降温的目的,可以同时兼顾节能环保和温度的精准控制。
7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备该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5.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76.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7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78.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79.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0.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1.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2.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3.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4.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5.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6.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7.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8.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示意流程图;
89.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工作流程图;
90.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91.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92.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93.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94.其中,图14至图1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95.100液体容器,102第一腔体,104第二腔体,106存储器,108处理器,110壳体,112降温装置,120内胆,130过滤件,140盖体组件,1402开关部,1404第一盖体,1406第一通道,1408第二通道,1410出水通道,1412固定件,1414密封件,1416第二盖体,1418第一密封部,1420第二密封部,1422第三密封部,1424第四密封部,1426连通通道,1428密封圈,1430密封片,150定位件,160杯垫,170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9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9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98.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该液体容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能够容纳食材,第二腔体能够与第一腔体导通。液体容器的第一腔体能容纳食材,以实现饮品冲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体内容纳的食材包含了冲泡对
象,如茶叶、咖啡粉,以及倒入液体后冲泡所得的饮品,此处的饮品不包含固态的冲泡对象,如茶叶。
9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00.s102,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01.s1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0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在计时达到目标时长即令至少一部分食材,主要包括冲泡所得的饮品,当然也可包括少量未成功分离的固态的冲泡对象,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由于食材需要高温才能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如果冲泡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饮品味道过重。而如果冲泡时间过短,食材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浸出,饮品则寡淡无味。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在第一腔体实现饮品冲泡,并在特定时间使饮品离开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而全部或大部分固态的冲泡对象仍保留在第一腔体,以此实现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在特定时间分离,进而控制饮品的冲泡时间,既能避免饮品长时间高温冲泡造成味道过重甚至苦涩的情况,也能避免冲泡不充分造成味道不够醇厚的情况,使饮品恰好达到最佳冲泡时间,从而获得最佳冲泡口感。同时,长时间冲泡会导致饮品过浓,影响健康,如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摄入过量引起大脑兴奋、失眠等症状,咖啡中的咖啡因摄入过多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易导致心悸症状。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保证了适宜的冲泡时间,在保证冲泡对象中的营养物质溶于液体中的同时,又不会因析出时间过长而导致饮品过浓,从而危害用户健康。
103.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2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04.s202,接收食材信息;
105.s204,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106.s206,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07.s208,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08.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目标时长的获取方法及步骤。对于冲泡饮品,由于其食材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食材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其达到最佳冲泡口感的时间各不相同。例如绿茶适宜冲泡时间约为5分钟,过长的冲泡时间会导致茶叶中的茶多酚被破坏,茶汤会变浑浊,并且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散失;而红茶的冲泡时间需要比绿茶长一些,高温浸泡能够促使红茶内黄酮类物质的有效溶出,使饮品的香气更浓。玫瑰花茶则由于玫瑰花蕾比普通茶叶的叶片更厚,因而需要的冲泡时间更长。因此,需要接收食材信息,具体是冲泡对象的信息,并根据不同的食材信息,获取与之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用每种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代替统一设置的冲泡时间,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冲泡,使不同种类食材的冲泡均恰到好处,使饮品更加鲜爽醇和。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食材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其组合:咖啡、绿茶、红茶、红糖姜茶、玫瑰花茶、菊花茶、荷叶茶。
110.在该实施例中,对食材信息做了进一步限定,选取了常见冲泡饮品的食材种类,并设定了与这些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也就是这些食材的最佳冲泡时长。食材信息具体可包括咖啡、绿茶、红茶、红糖姜茶、玫瑰花茶、菊花茶、荷叶茶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品类覆盖了日常冲泡饮品的基本食材种类选择。由于不同种类食材的最佳冲泡时间各不相同,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在食材信息中引入常见食材种类,包含的食材种类越多,越有助于针对性的获取目标冲泡时长,使其冲泡口感更佳。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冲泡的食材信息,液体容器就可以自行获取所选取的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以该目标时长作为和计时时长比较的基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冲泡以获得口感更好的饮品。
111.具体地,食材信息和目标时长可以设置如下表所示:
112.食材信息目标时长咖啡1.5min绿茶5min红茶6min红糖姜茶6min玫瑰花茶18min菊花茶14min荷叶茶5.5min
11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3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14.s302,接收输入的食材信息;
115.s304,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116.s306,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17.s308,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18.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接收食材信息的一种方案。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根据接收到的输入食材信息,可以获取与该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其中用户可以采用触摸屏输入、语音输入、远程终端输入等方式。由用户自行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方法比较精准,可以有效避免智能识别食材信息的方式可能出现的误识别问题。用输入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更有针对性的冲泡,获得达到最佳冲泡口感的饮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119.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4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20.s402,接收食材图像信息,提取食材图像信息中的食材信息;
121.s404,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122.s406,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23.s408,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24.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接收食材信息的一种方案。接收食材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出食材种类,提取到该食材的信息,进而获取与该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用户可通过远程终端拍照或引入相册中照片等方式提供食材图像信息,
液体容器接收到该食材图像信息,即可实现食材信息的精准识别,这种接收食材信息的方式,省去了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步骤,简化了用户操作过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12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5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26.s502,接收标识信息,识别标识信息以确定食材信息;
127.s504,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128.s506,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29.s508,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30.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接收食材信息的一种方案。接收食材标识信息,通过对其标识信息的识别可以有效地辨别出食材,提取到该食材的信息,进而获取与该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用户只需提供如食材外包装条形码、二维码等标识信息即可实现精准识别,这种接收食材信息的方式,省去了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步骤,简化了用户操作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在用户不能自行分辨出相似食材,如用户不能区分红茶和绿茶时,通过识别食材标识信息,可以有效判断食材种类,防止由于用户自身分辨能力不足而导致食材信息输入错误。
131.进一步地,系统中可包含上述三种接收食材信息的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例如没有外包装条形码等标识的散装食材,可以采用用户手动输入食材信息的方式,而不擅长手动输入信息的老年人,可以采用图片输入的方式,对于外形相似导致用户不能区分的食材,可以采用接收标识信息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方法,实现了食材信息输入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贴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
132.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6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33.s602,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34.s6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控制液体容器的分离装置运行,以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35.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一种方案,当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也就是饮品达到最佳冲泡时间后,在分离装置的作用下,饮品自动从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也就是说固态的冲泡对象仍保留在第一腔体,而饮品进入第二腔体,以此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自动分离,防止食材冲泡时间过长导致饮品过浓影响口感或影响用户健康。分离装置在特定时间自动运行,以实现饮品和食材分离,使用户不需要时刻关注是否达到与所冲泡的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冲泡时间,也不需要手动将饮品倒出,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使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得到口感上佳的饮品。
136.具体地,用户放入绿茶并倒入热水,旋紧上盖后,选择绿茶,倒计时5min启动,计时结束时,计时器联动的分离装置,自动将泡好的茶水从高温冲泡内腔体转移进入速冷保温(适口温度)腔体,实现茶水与茶叶的分离,保留精准冲泡茶汤的最佳口感,解决保温杯长时间冲泡茶叶口感不佳的问题。
137.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7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38.s702,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39.s7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操作液体容器,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40.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一种方案,当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也就是饮品达到最佳冲泡时间后,液体容器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将饮品从第一腔体移入第二腔体,实现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由于每个人喜好的口味都不相同,不同用户认定的最佳口感都不尽相同,因此,达到其认定的最佳口感的冲泡时间也是各异的。因此,本方法在输出提示信息后,没有自动也就是强制进行固态的冲泡对象和饮品的分离,而是由用户自行控制其分离操作,这样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用户不需要时刻关注饮品的冲泡时间,而是在接收到输出的提示信息后,以提示信息为基本依据,结合自己的喜好灵活控制饮品的冲泡时间,实现个性化冲泡的效果。用户无论需要偏浓重还是偏清淡的饮品,都可以自由选择,实现了针对冲泡饮品的私人定制,得到的饮品更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这种操作方式,仅改进软件即可输出提示信息,不必增加分离装置以改进液体容器,降低了硬件的改进成本。并且,由于这种设计没有引入硬件的自动分离装置,因此,在进行后续功能升级及优化时,也只需要改进软件,不需要对液体容器的结构进行调整,因此,也减少了液体容器的后续升级成本。
141.具体地,用户放入绿茶并倒入热水,旋紧上盖后,选择绿茶,倒计时5min启动,计时结束时计时器提醒冲泡结束,用户通过倾倒使精准冲泡的茶汤倒入外腔体进行速冷降温,降温至适宜口感温度,并保温,达到茶汤最佳口感饮用,解决保温杯长时间冲泡茶叶口感不佳的问题。
14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体可以是保温腔,第二腔体可以是降温腔。对于冲泡对象会溶解在液体中的饮品,例如咖啡,可以选择执行分离,以令饮品在第二腔体内快速降温,也可以选择不执行分离,以令饮品在第一腔体内保温。当配置有分离装置时,可进一步配置选项,以供用户选择是否启动分离装置实现自动分离,当输出提示信息时,则可由用户自行判断是否手动完成分离。
143.进一步地,液体容器中可包含上述两种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操作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例如用户对饮品口味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希望操作更加简便,可以采用分离装置运行以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方式,而如果用户的喜好与大众喜好的口味不同,则可以采用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操作液体容器,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方法,实现了食材分离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贴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
144.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8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45.s802,确定接收到食材信息,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46.s8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47.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确定计时起点的一种方案,接收到食材信息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可获取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并开始计时,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后,进行分离操作。这种确定开始冲泡饮品的操作的方式,不需要增加其他判断调节,简化了控制策略。因此,可以降低控制指令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处理器的运算难度。
148.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9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49.s902,确定接收到启动信息,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50.s9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51.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确定计时起点的另一种方案,接收到启动信息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可以开始计时,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后,进行分离操作。可交由用户输入启动信息,实现精准计时,减少不同用户放入冲泡对象和倒入热水的操作习惯不同而引起的计时误差。
152.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0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53.s1002,确定食材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54.s10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55.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确定计时起点的再一种方案,食材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可以开始计时,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后,进行分离操作。其中食材温度可以通过第一腔体的腔壁温度来反映,也可以设置伸入第一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注入第一腔体的液体的温度,作为食材温度。一般来说,由于大部分用户冲泡饮品的顺序都是先加入冲泡对象,再加入热水,因此,通过温度检测能够实现对加入热水时刻的准确检测,进而提高冲泡时间的计时精度。其次,冲泡饮品的口感不只受冲泡时间影响,也和冲泡时饮品的温度密切相关。液体温度与冲泡对象中有效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般成正相关,液体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冲泡得到的饮品越浓;与之相反地,液体温度越低,溶解度越低,冲泡得到的饮品越淡。因此,食材温度过低会导致冲泡不充分,有效物质的溶解度过低,饮品味道寡淡,达不到最佳口感。因此,通过这种智能感应手段,感应第一腔体内液体的温度,只有在液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才确定开始冲泡,若用户倒入液体的温度不够,则不能确定开始冲泡,以此来引导用户倒入温度足够高的液体,确定液体温度足够将冲泡对象中有效物质溶出。以此来控制饮品的冲泡温度,可以有效解决倒入液体温度过低的问题,使饮品口感更佳。也就是说,确定食材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即确定开始冲泡饮品,既可以提高冲泡时间计时的准确性,也可以实现对冲泡温度的限制,同时考虑了时间和温度两个影响因素,确保饮品口感。
156.进一步地,系统中可包含上述三种确定计时起点的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例如用户如果习惯最后放入冲泡对象,那么可以选择接收到食材信息即开始计时。如果习惯最后倒入液体,那么可以选择食材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即开始计时。此外,用户也可以选择自行输入启动信息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方法,实现了确定计时起点的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贴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以
及不同的用户群体。
157.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1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58.s1102,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59.s11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60.s1106,控制液体容器的降温装置运行,以将第二腔体内的食材温度降至目标温度范围内。
161.在该实施例中,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时,令饮品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实现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然而此时的饮品温度过高,用户需要待饮品自行降温至适宜温度才能饮用,否则容易损伤牙齿、烫伤口腔甚至食道和胃黏膜,形成浅表溃疡导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甚至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该设计中控制液体容器的降温装置运行,将与固态的冲泡对象分离后的饮品温度降至目标温度范围内,适于直接饮用,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可以让用户更快速地获得温度适宜的饮品,同时也能保证用户的口腔和食道健康。
162.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2所示,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63.s1202,开始计时以得到计时时长;
164.s1204,确定计时时长大于等于目标时长,令至少一部分食材自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
165.s1206,接收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
166.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修正与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由于用户输入错误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食材信息相关联的目标时长与实际最佳冲泡时长存在误差的情况,因此,该设计可在任一步骤之前或之后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及时修正目标时长,使冲泡时间更精准,饮品口感更佳。此外,在用户输入食材信息无误的情况下,不同用户的口味也会有差异,因此,引入反馈机制,接收反馈信息并及时修正,可以充分考虑用户不同个体之间的口味差异,实现个性化冲泡。
167.虽然该实施例以s1206执行在s1202和s1204之后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实施例中,s1206也可执行在其他时间点,例如s1202之前。
168.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工作流程图。如图13所示,液体容器工作流程包括:
169.s1302,放入食材;
170.s1304,倒入热水;
171.s1306,旋紧上盖;
172.s1308,茶饮品类选择;
173.s1310,识别数据库;
174.s1312,倒计时启动;
175.s1314,倒计时完成提醒;
176.s1316,液体倒入外腔体保温。
177.具体地,用户放入咖啡或茶叶等食材,然后倒入热水,旋紧上盖,并通过上述手动输入、远程终端拍照、条形码或二维码识别等方式进行茶饮品类选择,系统通过获取到的茶饮品类在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该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长,并启动倒计时,倒计时完成后自动或提示用户手动使饮品由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使食材温度降至适宜饮用并持续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
178.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容器。
179.图14和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容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和图15所示,液体容器100包括:
180.第一腔体102,能够容纳食材;第二腔体104,能够与第一腔体102导通;存储器106,被配置为存储程序或指令;和处理器108,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液体容器10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8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2可以容纳食材,饮品的冲泡操作主要在第一腔体进行;第二腔体104能够与第一腔体导通,达到目标冲泡时间后,第一腔体102内的饮品进入第二腔体104,实现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存储器106被配置为存储程序或指令,液体容器100运行所需要遵循的指令均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108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上述液体容器100的控制方法中各步骤的控制均在处理器中实现。
182.具体地,存储器106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106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06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06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06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06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183.上述处理器108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184.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液体容器100还包括计时器170,以实现计时功能。
185.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00还包括:壳体110;内胆120,设于壳体110内,内胆120围成第一腔体102,壳体110的内壁面和内胆120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腔体104。
186.在该实施例中,利用内胆120的内壁面作为第一腔体102的外围,内胆120的外壁面和壳体110的内壁面围成第二腔体104,其中内胆120的外壁面作为第二腔体104的内围,壳体110的内壁面作为第二腔体104的外围。第二腔体104位于第一腔体102外围,即第二腔体104可由内胆120和壳体110之间的夹层构成,不影响液体容器100杯体状的外观,同时可增大第二腔体104的表面积,增大换热效率,提升降温速率。此外,由内胆120的内壁面作为第一腔体102的外围,其外壁面作为第二腔体104的内围,也就是说内胆120的两个壁面均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节省制造材料,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187.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00还包括:分离装置,分离装置能够令至少一部分食
材自第一腔体102进入第二腔体104。
188.在该实施例中,当计时时间达到与食材相关联的目标时间后,分离装置令至少一部分食材,主要包括冲泡所得的饮品,当然也可包括少量未成功分离的固态的冲泡对象,从第一腔体102进入第二腔体104,而全部或大部分固态的冲泡对象依旧留在第一腔体102中,从而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自动化分离。
189.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装置包括连通部和开关件,其中连通部可连通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开关件能够开启或封堵连通部。
190.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分离装置的一种设计方案。分离装置具体包括连通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的连通部,以及可以开闭连通部的开关件。冲泡过程中开关件维持封堵状态,使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同时被保留在第一腔体102中,完成冲泡操作,待计时时长达到大于或等于目标时长,也就是饮品达到最佳冲泡时间后,开关件开启,此时连通部处于开启状态,饮品即可从第一腔体102经过连通部进入第二腔体104,而固态的冲泡对象仍然保留在第一腔体102,由此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以达到饮品精准冲泡的目的,避免长时间冲泡影响饮品口感和健康。
191.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件为密封开关件。
192.在该设计中,通过将开关件配置为具有密封性能的密封开关件,可保证对连通部可靠封堵,降低冲泡过程中液体自第一腔体102泄漏至第二腔体104的风险,有助于确保冲泡效果。具体地,可以在开关件外套设密封圈,使其具备密封性能,也可以用硅胶等密封材质直接制作开关件,这都是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9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2位于第二腔体104内,第一腔体102的壁面设有与第二腔体104相连通的连通孔,分离装置能够驱动第一腔体102朝向第二腔体104的开口方向移动。
194.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分离装置的另一种设计方案。第一腔体10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腔体104内,并经其壁面的连通孔与第二腔体104相连通。也就是说,液体容器100的外壳围成一个大的腔体,第一腔体102设在这个大的腔体中,第一腔体102的外壁面和外壳之间的腔体为第二腔体104。分离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腔体102移动,具体可驱动第一腔体102升降。冲泡饮品时,可先将冲泡对象放入第一腔体102内,再加热热水进行冲泡。此时热水同时存在于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内。当第一腔体102上升,第一腔体102内的饮品在重力作用下经连通孔流入第二腔体104,即可实现饮品与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同时第二腔体104的空间也随着第一腔体102的上升退出而增大。
195.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还包括盖体组件140,盖体组件140与壳体110可开合地连接。
196.在该实施例中,液体容器设置有盖体组件140,通过将盖体组件140与壳体110可开合的连接,可以实现对于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的封闭,进一步提高第一腔体102的保温效果以及第二腔体104的降温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内。
197.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包括:第一盖体1404,与壳体110连接,第一盖体1404包括安装腔;开关部1402,开关部1402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安装腔内并与第一盖体1404活动连接,开关部1402被配置为连通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或切断第一腔体102与第
二腔体104的连通。
198.在该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包括第一盖体1404和开关部1402,通过对开关部1402的调节,可以实现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的连通或切断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的连通,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部1402,来将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进行连通,进而实现将第一腔体102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腔体104内进行降温,通过第二腔体104对液体快速降温,达到即时饮用的效果。同时,在不需要输送液体时,通过控制开关部1402切断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的连通,从而避免第一腔体102内的液体流入第二腔体104降温,实现了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的按需连通。
19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404上设有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第一通道1406与第一腔体102连通,第二通道1408与第二腔体104连通,开关部1402上设有连通通道1426;其中,开关部1402与第一盖体1404活动连接,以使连通通道1426连通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或使开关部1402切断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的连通。
20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404上设有与第一腔体102连通的第一通道1406,以及与第二腔体104相连通的第二通道1408,开关部1402上设有与第二腔体104连通的连通通道1426,这样,开关部1402相对于第一盖体1404活动,例如转动或滑动时,可通过连通通道1426将第一通道1406与第二通道1408连通,使得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连通,因此第一腔体102内的液体能够流入第二腔体104内,通过第二腔体104进行快速降温,达到即时饮用的效果;在连通通道1426与第一通道1406与和第二通道1408相分离时,则切断了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的连通,进而第一腔体102与第二腔体104不连通,也就是第一腔体102内的液体不能流入第二腔体104,实现了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的按需连通。
201.在具体应用中,开关部1402与第一盖体1404转动连接,当开关部140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连通通道1426与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连通,沿第一方向将液体容器100倾斜一定角度后,将第一腔体102内的高温液体通过第一通道1406、连通通道1426和第二通道1408倒入第二腔体104内;当开关部1402转动到第二位置时,连通通道1426与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分离,也即切断了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的连通。
202.进一步地,第一盖体1404的一部分伸入第一腔体102内,并与第一腔体102密封连接。有利于避免使用过程中热水泄漏造成烫伤事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20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404还设有出水通道1410,出水通道1410与第二腔体104连通,出水通道1410和第一通道1406位于第一盖体1404的中心的两侧。
20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404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腔体104相连通的出水通道1410,通过出水通道1410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腔体104内的液体直接通过出水通道1410倒出,无需打开盖体组件140,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进一步地,将出水通道1410和第一通道1406分别设置于第一盖体1404中心的两侧,从而使得在使用出水通道1410和第一通道1406其中一个时,未使用的另一个可以位于液体容器100整体的上方,避免液体从未使用的出水通道1410或第一通道1406流出,保证了液体容器100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5.具体地,当需要将第一腔体102内的液体注入第二腔体104时,旋转开关部1402,使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相连通,倾斜液体容器100,使液体流入第二腔体104;换热完成后反方向倾斜液体容器100,使得出水通道1410位于液体容器100的下方,即可使第二腔体104内的液体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206.进一步地,出水通道1410处设有密封盖,在需要饮用时打开密封盖,将第二腔体104内的液体倒出,在不需要饮用液体时,通过密封盖封盖出水通道1410,避免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连通时,液体由出水通道1410流出。
207.如图16和图17所示,进一步地,在出水通道1410处还可以设置有密封片1430,从而避免出水通道1410的连接处发生渗水现象,保证液体容器100的密封性。
208.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固定件1412,第一盖体140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开关部140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固定件1412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209.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404与开关部1402可以通过固定件1412相连接,具体地,第一盖体140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开关部14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固定件1412设置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并且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盖体1404与开关部1402的连接。
210.进一步地,开关部1402还可以通过固定件1412与第一盖体1404实现相对转动,也即开关部1402以固定件1412为转轴绕第一盖体1404转动,以实现第一通道1406与第二通道1408的连通与断开。
211.具体地,固定件1412包括转轴或螺钉。
212.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密封件1414,位于固定件1412背离内胆120的一侧。
213.在该实施例中,在固定件1412背离内胆12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密封件1414,用于实现第一盖体1404与开关部1402的连接部分的密封,以避免外界灰尘杂质通过第一盖体1404与开关部1402的连接部分进入第一腔体102,保证了第一腔体102内的洁净。具体地,密封件1414可设置在第一盖体1404的第一安装孔内,利用第一安装孔为密封件1414提供安装空间。密封件1414具体可为密封塞。
2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第二盖体1416,第二盖体1416与第一盖体1404相连接,第二盖体1416位于第一盖体1404背离壳体110的一侧。
215.在该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盖体1404背离壳体110的一侧的第二盖体1416,也就是设置在第一盖体1404的外侧。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盖体1416对第一盖体1404以及与第一盖体1404相连接的开关部1402等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直接进入第一盖体1404的缝隙,对第一盖体1404以及与第一盖体1404相连接的开关部1402等部件造成影响,污染液体容器100内的液体。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盖体1416的设置,还可以增加液体容器100的美观性,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216.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第一密封部1418,设于第一盖体1404,第一密封部能够密封第一盖体1404与内胆120的连接处。
217.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部1418,使得第一密封部1418能够密封第一盖体1404与内胆120的连接处,加强了第一盖体1404对内胆120的密封作用,一方面可以减缓内胆120内液体热量的流失,加强内胆120的保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倾倒液体时防止高温液体从缝隙中流出造成烫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液体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218.在本实施例中,开关部1402伸入内胆120内,并通过第一密封部1418与内胆120密封连接。有利于避免使用过程中热水泄漏造成烫伤事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219.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1418设于第一盖体1404,且第一密封部1418与
内胆120的开口端相抵接。
22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第二密封部1420,设于第一盖体1404,第二密封部1420能够密封壳体110的顶部与第一盖体1404的连接处。
221.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密封部1420,使得第二密封部1420设于第一盖体1404,利用第二密封部1420来密封壳体110的顶部与第一盖体1404的连接处。该设置能够实现第二腔体104的密封,防止第二腔体104内的液体渗出而造成用户使用不便,同时也可以对第二腔体104内的液体起到一定保温作用。
222.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第三密封部1422,位于开关部1402的下部和安装腔之间,第三密封部1422设有开口;其中,开关部1402连通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时,开口连通第一通道1406和连通通道。
223.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密封部1422,使得第三密封部1422位于开关部1402的下部和安装腔之间,利用第三密封部1422密封开关部1402的下部和安装腔之间的间隙,避免液体流经第一通道1406和第二通道1408时,液体从开关部1402的下部和安装腔之间的缝隙渗出,并残留在缝隙里,进而避免了液体长时间残留在缝隙中滋生细菌影响液体容器的使用。
224.另外,当转动开关部1402,使开关部1402的壁面封堵第一通道1406时,第三密封部1422与开关部1402的壁面相配合以避免液体容器倾斜时液体渗漏的情况发生。
225.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140还包括第四密封部1424,位于开关部1402的侧部和安装腔之间,且第四密封部1424位于第二通道1408的上方。
226.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四密封部1424,使得第四密封部1424位于开关部1402的侧部和安装腔之间,且使第四密封部1424位于第二通道1408的上方,利用第四密封部1424密封开关部1402的侧部和安装腔之间的间隙,避免液体流经第一通道1406时,从开关部1402的侧壁和安装腔之间的缝隙渗出,并残留在缝隙里,进而避免了液体长时间残留在缝隙中滋生细菌影响液体容器的使用。
227.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底部还设有杯垫160。
228.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00还包括定位件150,定位件150套设于内胆120并与壳体110的内壁面连接。
229.在该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00还包括定位件150,具体地,定位件150套设于内胆120上,并且与壳体110的内壁面相连接。
230.进一步地,壳体110和内胆120还可以通过定位件150可拆装连接,也就是说,可通过定位件150使壳体110与内胆120装配在一起,亦可通过定位件150使壳体110与内胆120相分离。故而,当需要清洗液体容器100时,可将内胆120由壳体110内拆卸下来,以对内胆120和壳体110进行清理,可保证对液体容器100清洗的有效性及彻底性,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
231.进一步地,定位件150可保证壳体110和内胆120之间有效装配,可保证内胆120与壳体110之间的配合尺寸,进而可保证壳体110与内胆120之间限定出的第二腔体104的有效容积。
232.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00还包括:过滤件130,位于第一腔体102内,或位于第一腔体102和第二腔体104的连通处。
233.在该实施例中,饮品从第一腔体102进入第二腔体104时,流经过滤件130,固态的
冲泡对象被过滤件130阻隔,从而留在第一腔体102,而饮品可进入第二腔体104,从而实现了饮品和固态的冲泡对象的分离,以此来保证固态的冲泡对象不会被长时间浸泡,导致饮品过浓,影响口感,其次,也保证用户饮用饮品时,不会同时喝进固态的冲泡对象,以此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具体地,当过滤件130位于第一腔体102内时,具体可利用过滤件130在第一腔体102内划定出一个专门容纳冲泡对象的空间,这个空间与第二腔体104无法连通,从而可以对固态的冲泡对象进行阻隔。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过滤件130与内胆120的连接处,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1428,以提高内胆120的密封性。
234.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00还包括:降温装置112,位于第二腔体104内,降温装置112能够吸收第二腔体104内的热量。
235.在该实施例中,饮品可在第二腔体104被降温装置112吸取热量,从而降温至目标温度范围内。由于饮品冲泡通常需要使用高温液体,因此,刚刚冲泡好的饮品通常不能直接入口,否则容易烫伤口腔和食道,长期引用温度过高的饮品甚至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在液体容器100中设置降温装置112,使饮品在冲泡后可以在第二腔体104内进行降温,便于用户直接饮用,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使用户可以更快地享用温度适宜的饮品。
236.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12包括相变层。
237.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降温装置112的结构,相变层采用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通过改变物理状态的方式实现热交换,以固液相变为例,在相变材料熔化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并储存大量的热量,并且在相变过程中本身温度机臂不变,把相变材料的这种特性用在降温装置112中,可快速吸收饮品的热量。这种利用相变层对饮品降温的方法,被动吸收饮品的热量,因而不需要消耗电力等能源,同时兼顾了节能和环保的需求。
238.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装置112包括半导体制冷件。
239.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降温装置112的结构,采用半导体制冷件实现饮品降温功能,无需制冷剂,由于半导体制冷件本身的特性,这种降温方式,在快速降低饮品温度的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温差,使饮品迅速降低到需要的温度。
240.进一步地,降温装置112可以同时包含相变层和半导体制冷件。例如,可以首先经过相变层吸收饮品热量,使其温度降低,然后再利用半导体制冷件达到精确降温的目的,可以同时兼顾节能环保和温度的精准控制。
241.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备该液体容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42.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2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4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