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护装置和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4548发布日期:2020-11-19 19:4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安全保护装置和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和爬梯。



背景技术:

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涉及生命安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这些设施大多结构庞大以及复杂,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通常需要及时对特种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保证特种设备达到正常运行的要求。现阶段,在检测中需要工作人员经过爬梯爬向高处进行作业,工作人员在爬梯时的安全保护措施是背上安全背带,然后将安全背带上的安全扣扣在爬梯上,每爬一段距离就解开安全扣,然后重新将安全扣挂置在爬梯的其他区域,这种重复解开并挂置的方式费时费力,同时在解开安全扣到重新挂置安全扣这段时间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安全保护装置的爬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导向杆、套环、l形杆、操纵杆、连杆和限位块。所述导向杆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棘齿,套环活动套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套环上开设有开口;所述l形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和所述开口的侧壁铰接,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有棘爪,所述棘爪可扣在所述棘齿的上表面;所述操纵杆的上端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所述l形杆的拐角处,所述操纵杆通过第三铰轴和连杆铰接,所述连杆通过第四铰轴和所述开口的侧壁铰接,所述第三铰轴和所述第四铰轴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操纵杆连接有安全背带;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四铰轴的正下方,所述操纵杆的侧壁可抵在所述限位块的端面上,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四铰轴的水平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铰轴和所述第二铰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保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全背带和人员连接,操纵杆通过l形杆可驱动套环上移或者下移,且棘爪绕第一铰轴转动,也即是将棘爪往远离棘齿的方向移动,使得棘爪可以顺利跨过棘齿,进而使得套环可在导向杆上进行上移或者下移。人员向上攀爬时,安全背带直接拉动操纵杆,无需手动扳动操纵杆即可使得套环上移。而当人员意外坠落时,安全背带牵动操纵杆,棘爪扣在棘齿上,此时的操纵杆抵接限位块的端面,由于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端面和所述第四铰轴的水平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铰轴和所述第二铰轴的距离,且第二铰轴、第三铰轴和第四铰轴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棘爪和l形杆无法继续绕着第一铰轴转动,形成死点,进而使得套环无法下移,最终起到防止人员继续下坠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棘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棘齿的下表面为斜面,所述棘爪的上表面也为斜面,所述棘爪的下表面也为水平面,两个斜面以及两个水平面可使得套环沿单一方向自由滑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可与爬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安装板的端面设有u型槽,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可伸进所述u型槽内,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并与所述u型槽的内壁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操纵杆上设有扣环,安全背带通过安全扣和所述扣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操纵杆的下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形杆的所述一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有两个限位螺母,所述卡块套设在螺纹段上且处于两个所述限位螺母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螺母和所述卡块之间设有垫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爬梯,爬梯包括爬梯本体以及上述的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设于所述爬梯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爬梯可设于各种高大的设备上,便于人员通过爬梯登上高处,从而进行相应的安装、维修和检测等活动,且爬梯具有上述安全保护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重复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爬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局部纵剖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爬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局部横剖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a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导向杆100、套环200、l形杆300、操纵杆400、连杆500和限位块600。导向杆100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棘齿110,套环200活动套在导向杆100上,套环200上开设有开口210;l形杆300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和开口210的侧壁铰接,l形杆300的另一端设有卡块310,卡块310上设有棘爪311,棘爪311可扣在棘齿110的上表面;操纵杆400的上端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l形杆300的拐角处,操纵杆400通过第三铰轴和连杆500铰接,连杆500通过第四铰轴和开口210的侧壁铰接,第三铰轴和第四铰轴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操纵杆400连接有安全背带410;限位块600设于开口210的侧壁上,限位块600位于第四铰轴的正下方,操纵杆400的侧壁可抵在限位块600的端面上,限位块600的端面和第四铰轴的水平距离等于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的距离。

安全背带410和人员连接,如图2,逆时针方向扳动操纵杆400,操纵杆400通过l形杆300可驱动套环200上移或者下移,且棘爪311绕第一铰轴转动,也即是将棘爪311往远离棘齿110的方向移动,使得棘爪311可以顺利跨过棘齿110,进而使得套环200可在导向杆100上进行上移或者下移,人员向上攀爬时,安全背带410直接拉动操纵杆400,无需手动扳动操纵杆400即可使得套环200上移。而当人员意外坠落时,安全背带410牵动操纵杆400,棘爪311扣在棘齿110上,此时的操纵杆400抵接限位块600的端面,由于限位块600的端面和第四铰轴的水平距离等于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的距离,且第二铰轴、第三铰轴和第四铰轴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棘爪311和l形杆300无法继续绕着第一铰轴转动,形成死点,进而使得套环200无法下移,最终起到防止人员继续下坠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棘齿110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棘齿110的下表面为斜面,棘爪311的上表面也为斜面,棘爪311的下表面也为水平面,两个斜面以及两个水平面可使得套环200沿单一方向自由滑移。套环200上移,棘爪311的上表面和棘齿110的下表面抵接并继续移动的过程中,棘齿110可驱动棘爪311以及l形杆300绕着第一铰轴转动,如图2所示,棘齿110绕第一铰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棘爪311可跨过一个个棘齿110,棘齿110不阻碍棘爪311和套环200上移。套环200下移时,棘爪311的下表面和棘齿110的上表面抵接,此时的棘爪311以及l形杆300无法绕第一铰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棘齿110将棘爪311扣住,套环200无法下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杆10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安装板700和下安装板800,上安装板700和下安装板800可与爬梯连接。导向杆100通过上安装板700和下安装板800可以实现快速和外部设备连接,依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导向杆100可通过上安装板700和下安装板800还可设于各种特种设备上。

参见图4,下安装板800的端面设有u型槽810,导向杆100的下端可伸进u型槽810内,导向杆100的下端设有螺杆120,螺杆120贯穿导向杆100的下端并与u型槽810的内壁螺纹连接。松脱螺杆120即可使得导向杆100的下端脱离u型槽810内,进而可将套环200从导向杆100上拆卸下来,便于维修套环200以及设于套环200上的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第三铰轴、第四铰轴、l形杆300、卡块310、棘爪311、操纵杆400和连杆500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操纵杆400上设有扣环420,安全背带410通过安全扣900和扣环420连接。通过扣环420和安全扣900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安全背带410或者拆卸安全背带410,便于更换安全背带410,且扣环420上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安全背带4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操纵杆400的下端设有把手430,把手430外表面设有防滑层。把手430便于人员手动扳动操纵杆400,防滑层可增加手和把手43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手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l形杆300的一端设有螺纹段,螺纹段上设有两个限位螺母320,卡块310套设在螺纹段上且处于两个限位螺母320之间。两个限位螺母320可将卡块310定位在l形杆300上,通过限位螺母320调节卡块310的位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拆开最上方的限位螺母320还可以轻易地将卡块310取下来。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限位螺母320和卡块310之间设有垫圈,垫圈可防止限位螺母320松脱,避免卡块310从l形杆300上脱落,从而进一步保障套环200不会意外下滑。可以理解的是,卡块310上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比螺纹段的外径大,所以卡块310可活动地套在螺纹段上。

应当理解的是,套环200和导向杆100之间的相对移动是有阻尼力的,使得套环200在导向杆100上的滑动速度不会过快。棘齿110的数量和相邻两个棘齿110间的间隔可根据导向杆100的长度设置。开口210的两个内侧壁上跨接有固定块,l形杆300和连杆500均铰接于固定块远离棘齿110的侧面上,且第一铰轴处于第四铰轴的上方。进一步的,套环200包括两个半环,两个半环之间具有缝隙,导向杆100的侧面设有可以穿过缝隙的连接杆,连接杆用于将导向杆100连接于外部设备上,如爬梯。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层的材料为橡胶,防滑层外表面设有防滑的纹路,橡胶取材容易且价格低廉。

进一步参见图1,爬梯包括爬梯本体以及上述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设于爬梯本体上。爬梯可设于各种高大的设备上,包括特种设备,便于人员通过爬梯登上高处,从而进行相应的安装、维修和检测等活动,且爬梯具有上述实施例安全保护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重复说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