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6843发布日期:2020-10-23 12:4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便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便椅。



背景技术:

血液病患者由于长期反复的化疗,骨髓移植导致粒细胞缺乏后出现反复发热、移植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对出入量的准确记录要求非常严格。通过对患者出入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变化,并且根据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有效的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而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合并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记录病人大小便时,经常会因为大小便解在一起而不能准确记录,以至于记录后可能出现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方便分别获取大、小便,又便于消毒清洁的坐便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坐便椅,包括椅本体,在所述椅本体上设有座板,在所述座板中设有坐便口,在所述座板上对应坐便口的一侧设有让位槽,在所述坐便口中设有形状相适配的盖板,该坐便口侧壁的下端绕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与盖板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限位;在所述让位槽中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中部斜设有定位柱,在该固定销上转动套设有挡板,在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座板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该挡板的下端面抵接有固设在让位槽侧壁上的限位块;在所述座板下端的一侧固设有第一便槽,另一侧活动设有第二便槽,在所述第一便槽的下端套接连通有集尿袋,在所述第二便槽的上端设有固定柱,下端设有通孔,在该通孔内设有过滤板,所述通孔的下端套接连通有集液袋;在所述第二便槽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置物套筒。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第一便槽便于收集小便,再利用集尿袋记录流量,活动设置第二便槽便于从椅本体上拿出采集大便和清洁消毒,固定柱便于放置塑料袋等装容器具来收集大便,以便记录大便重量;在使用时,为了避免小便向外溅洒,在坐便口的让位槽位置设有挡板,挡板翻转与定位柱抵接定位,阻挡小便的溅洒,保证第一便槽周围的清洁,取下集尿袋,在地上放盆,以便冲洗第一便槽,冲洗完后再套上新的集尿袋;如大便不成型或有拉肚子的情况,大便中的液态部分则经过滤板,由集液袋收集,固态部分则在取出第二便槽后,由手持袋状物收集,最后冲洗干净第二便槽再放回座板下端;设置置物套筒能放置清洁液瓶或空气清新剂瓶,以便消毒和去除便槽异味,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操作,作为优选,在所述座板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通槽,在该通槽中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滑槽,在所述第二便槽上设有两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在对应端的滑槽中滚动连接。

为了避免安装干涉,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便槽上设有四个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构成矩形结构,四个该固定柱均位于两个滑槽之间。

为了便于最大限度地撑开塑料袋的开口端,以免粪便外漏,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便槽中设有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开口端与四个固定柱套接固定。

为了便于安装和翻转挡板,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延伸段,两个所述延伸段分别转动套设在固定销的左、右两端,在所述让位槽的槽壁上,对应固定销的位置处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销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入对应端的固定通孔中。

为了避免尿液残留,作为优选,所述让位槽的槽底为斜面设置。

为了避免集尿袋脱落,作为优选,在所述椅本体上设有支撑板,所述集尿袋放置在支撑板上。

为了便于拆装,作为优选,在所述盖板的下端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

为了便于移动,作为优选,在所述椅本体的椅脚下端设有万向转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便槽便于分别收集大、小便,挡板能避免小便溅洒,集液袋便于收集大便中的液态物,置物套筒便于放置消毒瓶或空气清新剂,以便消毒和去除异味,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板与两个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便槽与座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椅本体1等组成,在所述椅本体1上设有座板2,在所述座板2中设有坐便口21,在所述座板2上对应坐便口21的一侧设有槽底为斜面设置的让位槽,在所述坐便口21中设有形状相适配的盖板22,该坐便口21侧壁的下端绕设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的上端面与盖板22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限位。

在所述让位槽中设有固定销24,所述固定销24的中部斜设有定位柱241,在所述盖板22的下端对应定位柱241的位置处设有让位缺口;在该固定销24上设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延伸段251,两个所述延伸段251分别转动套设在固定销24的左、右两端,在所述让位槽的槽壁上,对应固定销24的位置处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销24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入对应端的固定通孔中;在所述挡板25的上端面与座板2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该挡板25的下端面抵接有固设在让位槽侧壁上的限位块26。

在所述座板2下端的一侧固设有第一便槽31,另一侧设有第二便槽32,在所述第一便槽31的下端套接连通有集尿袋311,在所述椅本体1上设有支撑板12,所述集尿袋311放置在支撑板12上;在所述座板2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通槽,在该通槽中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滑槽41,在所述第二便槽32上设有两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在对应端的滑槽41中滚动连接。

在所述第二便槽32的上端设有固定柱321,下端设有通孔,在所述第二便槽32上设有四个固定柱321,四个所述固定柱321构成矩形结构,四个该固定柱321均位于两个滑槽41之间;在所述第二便槽32中设有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开口端与四个固定柱321套接固定;在该通孔内设有过滤板322,所述通孔的下端套接连通有集液袋323;

在所述第二便槽3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置物套筒11;在所述椅本体1的椅脚下端设有万向转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

如图1到图4所示,使用前,盖板22扣合在座板2的坐便口21位置处(图1中向下箭头所示方向),限位板23的上端面与盖板22下端面的对应位置抵接限位,挡板25水平放置,且挡板25的上端面与盖板22下端面前侧的对应位置抵接,限位板23与盖板2下端面后侧的对应位置抵接限位;在第一便槽31下端的出料口套设集尿袋311,利用集尿袋记录流量;如果要大便,在第二便槽32中放置塑料袋,塑料袋的开口端分别套设在四个固定柱321上,以便收集粪便进行称重和检验。

使用时,揭开盖板22,为了避免小便向外溅洒,在坐便口21的让位槽位置设有挡板25,挡板25翻转与定位柱241抵接定位,阻挡小便的溅洒,保证第一便槽31周围的清洁,小便后,翻转挡板25回到水平位置,消毒擦拭,再取下集尿袋311,在地上放盆,以便冲洗第一便槽31,冲洗完后再套上新的集尿袋311;而在患者大便后,除了继续前述第一便槽31的操作,还要把第二便槽32拉出,取下塑料袋扎紧塑料袋开口处,从置物套筒11中取出消毒液和空气清新剂,对两个便槽消毒和去除异味,再把滚轮对准对应端的滑槽41,固定柱321位于两个滑槽41之间,即位于座板2下端开口向下的通槽中,能避免安装干涉,能迅速把第二便槽32推送回座板2的下端,最后盖上盖板22,便可继续正常当椅子使用。

另外,如患者在之前的时间段内,其粪便不成型或是拉肚子,再次使用时,则不用放置塑料袋,大便中的液态部分则经过滤板,由集液袋323收集,固态部分则在取出第二便槽32后,由手持袋状物收集,以便收集粪便固状物和液状物进行综合检验,最后冲洗干净第二便槽32再放回座板2下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