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4630发布日期:2020-10-30 21:2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材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



背景技术:

姜蒜等辅料在烹饪中需要切碎处理,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切成沫状,这就非常考验烹饪者的刀工,往往耗费很多准备时间。为了提高这种食材的处理效率,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辅助工具手工处理或使用电动食材处理机进行加工。手工辅助工具仍旧沿用刀具的上下切断方式,将料盒内的食材进行多次切断或挤压以达到切碎的目的,效率不高。如cn101785636a公开的大容量手动压切挤式蒜泥器,包括了一个筒状主体,和一带刃筛孔盘,筒状主体内设有活塞与按压手柄,通过活塞挤压食材使其接触带刃筛孔盘,使其切断食材并使其从筛孔中挤出,以获得泥沫状的食材。而电动食材处理机一般采用高转速的切割刀具对食材进行周向的切割,使食材获得切碎或切断的效果,但是容易破坏食材的口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切碎效率高,可保留食材原汁原味的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包括大身和食材盒,食材盒内设有可活动的刀架,刀架通过带动刀具对食材盒内的食材实现切碎处理;所述大身的内腔中设有刀轴、固定架、转接套和控制弹簧,转接套可活动地穿设于固定架内,转接套与固定架之间设有螺旋导向结构,控制弹簧穿设于转接套内,控制弹簧的一端与转接套配合连接;所述刀轴的下端依次穿过固定架、转接套、控制弹簧和大身底板后与刀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架在大身内固定设置,其中的转接套可在其内上下活动,同时在螺旋导向结构的作用下,使转接套实现周向上的往复转动;其中的控制弹簧的一端在转接套的带动下出现两种情况,转接套顺着控制弹簧的螺旋方向旋转,此时的控制弹簧周径缩小从而与刀轴抱死,从而使转接套可带动刀轴同步转动;另一种情况,转接套沿控制弹簧的螺旋方向逆向转动,此时的控制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则其周径扩张,转接套与刀轴之间没有周向上的配合关系,二者间的旋转传动关系断开;所述刀轴带动刀架进行切割切碎操作时,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在刀架的每一次上下切碎动作行程中,都可以使刀架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360°的无死角切碎,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食材的处理效果更好。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刀轴的中部设有定位端台和限位圈,转接套的上端与限位圈抵触设置,转接套和控制弹簧的下端分别与定位端台抵触设置;所述转接套通过限位圈和定位端台安装在刀轴上与其构成竖向的联动配合,控制弹簧在转接套与定位端台的配合下构成与刀轴的竖向联动配合;

所述转接套的侧壁上设有竖向的限位槽,控制弹簧的上端设有拨叉头,拨叉头穿设于限位槽内进而使控制弹簧与转接套构成周向上的配合连接,所述转接套的旋转动作,通过控制弹簧的绞紧和松弛状态切换,实现了控制弹簧与刀轴在周向上的断联切换;所述刀轴在上下运动时,带动转接套在固定架上往复螺旋运动,通过控制弹簧的断联切换,从而实现刀轴在一次切断行程中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旋转导向槽,转接套的上端设有导向头,导向头的外壁上设有与旋转导向槽配合的引导块;所述转接套与固定架构成孔轴配合,导向头上凸出设置的引导块穿设于固定架内壁凹入设置的旋转槽内,旋转套随着刀轴的上下运动时,在引导块和螺旋导向槽的配合下随之产生周向上的往复转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螺旋导向结构包括若干旋转导向筋,若干旋转导向筋等距间隔地设置在固定架的内壁上进而构成若干旋转导向槽,所述旋转导向筋用于弥补固定架的结构强度,若干旋转导向筋间隔构成旋转导向槽,从而通过引导块使转接套在上下运动时随之周向旋转。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固定架上的旋转导向槽的数量在6-10条,任一旋转导向槽在的水平面上投影覆盖角为30°-60°,所述旋转导向槽的数量和螺旋覆盖角用于控制刀轴在每一次切割行程中的角度偏转幅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飞轮、连杆和摆臂,电机与大身固定连接,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飞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飞轮偏心连接,连杆的上端与摆臂下端铰接,摆臂的上端设有导轨架,导轨架上设有竖向的通孔,刀轴的上端穿设于通孔内且刀轴与导轨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经过减速器的调整后,由飞轮和连杆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摆臂的往复运动,摆臂通过导轨架连接刀轴闪电从而使刀轴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上下往复的切割动作,同时刀轴与导轨架之间为孔轴配合从而刀轴在每一次切割行程中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大身的下端设有底盖,底盖的底面上设有与食材盒配对的接口,刀轴的下端穿过底盖后与刀架固定连接;所述底盖用于封闭大身的内腔,底盖通过接口连接食材盒,从而使刀轴、刀架与食材盒同心设置,保证刀架切割动作的准确性。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刀架上设有“w”形的型刀,型刀的刃口设置在其底边上,型刀在刀架以及刀轴的带动下进行上下切割运动,同时在每一次切割行程中,型刀的刃口随着刀轴的转动实现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切割轨迹均匀分布,保证食材的切碎效果,同时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避免了传统手动切碎工具的效率地下问题,刀架上的型刀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上下往复切割,每一次切割行程中型刀都会周向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实现无死角切碎,且可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食材的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刀轴、转接套、控制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身;2、刀轴;3、固定架;11、食材盒;12、刀架;13、底盖;14、接口;15、型刀;21、定位端台;22、限位圈;23、电机;24、减速器;25、飞轮;26、连杆;27、摆臂;28、导轨架;31、转接套;32、控制弹簧;33、旋转导向槽;34、旋转导向筋;311、限位槽;312、导向头;313、引导块;321、拨叉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电动姜蒜处理机,包括大身1和食材盒11,食材盒11内设有可活动的刀架12,刀架12通过带动刀具对食材盒11内的食材实现切碎处理;所述大身1的内腔中设有刀轴2、固定架3、转接套31和控制弹簧32,转接套31可活动地穿设于固定架3内,转接套31与固定架3之间设有螺旋导向结构,控制弹簧32穿设于转接套31内,控制弹簧32的一端与转接套31配合连接;所述刀轴2的下端依次穿过固定架3、转接套31、控制弹簧32和大身1底板后与刀架12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架3在大身1内固定设置,其中的转接套31可在其内上下活动,同时在螺旋导向结构的作用下,使转接套31实现周向上的往复转动;其中的控制弹簧32的一端在转接套31的带动下出现两种情况,转接套31顺着控制弹簧32的螺旋方向旋转,此时的控制弹簧32周径缩小从而与刀轴2抱死,从而使转接套31可带动刀轴2同步转动;另一种情况,转接套31沿控制弹簧32的螺旋方向逆向转动,此时的控制弹簧32处于松弛状态则其周径扩张,转接套31与刀轴2之间没有周向上的配合关系,二者间的旋转传动关系断开;所述刀轴2带动刀架12进行切割切碎操作时,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在刀架12的每一次上下切碎动作行程中,都可以使刀架12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360°的无死角切碎,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食材的处理效果更好。

所述刀轴2的中部设有定位端台21和限位圈22,转接套31的上端与限位圈22抵触设置,转接套31和控制弹簧32的下端分别与定位端台21抵触设置;所述转接套31通过限位圈22和定位端台21安装在刀轴2上与其构成竖向的联动配合,控制弹簧32在转接套31与定位端台21的配合下构成与刀轴2的竖向联动配合。

所述转接套31的侧壁上设有竖向的限位槽311,控制弹簧32的上端设有拨叉头321,拨叉头321穿设于限位槽311内进而使控制弹簧32与转接套31构成周向上的配合连接,控制弹簧32的两端分别抵触定位端台21和转接套31,且控制弹簧32存在一定的压缩量,定位端台31与控制弹簧32下端之间的存在摩擦力的作用,相当于控制弹簧32与定位端台31之间存在周向上连接,所述转接套31的旋转动作,带动了拨叉头321随之旋转,从而使控制弹簧32在绞紧和松弛状态切换,实现了控制弹簧32与刀轴2在周向上的断联切换;所述刀轴2在上下运动时,带动转接套31在固定架3上往复螺旋运动,通过控制弹簧32的断联切换,从而实现刀轴2在一次切断行程中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

所述固定架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旋转导向槽33,转接套31的上端设有导向头312,导向头312的外壁上设有与旋转导向槽33配合的引导块313;所述转接套31与固定架3构成孔轴配合,导向头312上凸出设置的引导块313穿设于固定架3内壁凹入设置的旋转槽内,旋转套随着刀轴2的上下运动时,在引导块313和螺旋导向槽的配合下随之产生周向上的往复转动。

所述螺旋导向结构包括若干旋转导向筋34,若干旋转导向筋34等距间隔地设置在固定架3的内壁上进而构成若干旋转导向槽33,所述旋转导向筋34用于弥补固定架3的结构强度,若干旋转导向筋34间隔构成旋转导向槽33,从而通过引导块313使转接套31在上下运动时随之周向旋转。

所述固定架3上的旋转导向槽33的数量在6-10条,任一旋转导向槽33在的水平面上投影覆盖角为30°-60°,所述旋转导向槽33的数量和螺旋覆盖角用于控制刀轴2在每一次切割行程中的角度偏转幅度。

所述固定架3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3、减速器24、飞轮25、连杆26和摆臂27,电机23与大身1固定连接,电机23通过减速器24与飞轮25传动连接;所述连杆26的下端与飞轮25偏心连接,连杆26的上端与摆臂27下端铰接,摆臂27的上端设有导轨架28,导轨架28上设有竖向的通孔,刀轴2的上端穿设于通孔内且刀轴2与导轨架28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3的动力输出经过减速器24的调整后,由飞轮25和连杆26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摆臂27的往复运动,摆臂27通过导轨架28连接刀轴2闪电从而使刀轴2在电机23的驱动下实现上下往复的切割动作,同时刀轴2与导轨架28之间为孔轴配合从而刀轴2在每一次切割行程中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

所述大身1的下端设有底盖13,底盖13的底面上设有与食材盒11配对的接口14,刀轴2的下端穿过底盖13后与刀架12固定连接;所述底盖13用于封闭大身1的内腔,底盖13通过接口14连接食材盒11,从而使刀轴2、刀架12与食材盒11同心设置,保证刀架12切割动作的准确性。

所述刀架12上设有“w”形的型刀15,型刀15的刃口设置在其底边上,型刀15在刀架12以及刀轴2的带动下进行上下切割运动,同时在每一次切割行程中,型刀15的刃口随着刀轴2的转动实现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切割轨迹均匀分布,保证食材的切碎效果,同时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