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键式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8231发布日期:2021-02-20 16:1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键式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键式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铰链装置通常设置于马桶盖板与马桶座体间,用于实现马桶盖板轴接于马桶,使得马桶盖板可以掀起或盖下。现有技术中,铰链装置一般包括套管、按键、滑动件、转轴、阻尼器和支座,它们均配合在套管内,通过按压按键实现滑动件的移动,从而实现马桶盖板的安装和拆卸。但在拆装过程中转轴需保持固定,一旦转轴发生滑动或转动,滑动件很可能失去其锁定和解锁的作用;同时,马桶使用过程中阻尼器与转轴接触端也需稳定固定,否则影响阻尼使用效果;此外,支座的稳定性对转轴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一键式铰链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转轴固定与稳定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一键式铰链装置,包括套筒、按键机构和阻尼器,还包括转接组件、限位孔塞和支座;
[0005]
所述支座固定于马桶座体,包括一立柱,所述立柱插接于转动组件;
[0006]
所述限位孔塞套设于立柱的外周,包括支撑限位面和限位凸台;
[0007]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固定转轴和滑动件;所述固定转轴沿径向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有所述立柱;所述插接孔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套设所述限位凸台;所述定位转轴与限位孔塞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支撑限位面相适配;所述滑动件的一端与按键机构顶抵,另一端套设于固定转轴内并设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用于与立柱锁接。
[0008]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限位面包括一环形平面和凸缘,所述凸缘沿环形平面的边缘向上延伸。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呈波浪状起伏,所述限位凸台设置于凸缘的最高处。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外周设置支撑台阶,所述限位孔塞的中心开设台阶孔,所述限位孔塞套设于立柱外周时台阶孔与支撑台阶顶抵。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包括一连板锁块,所述连板锁块上设有锁孔,所述立柱的径向上设有锁接环,所述立柱穿过锁孔且锁孔的边缘与锁接环卡接。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包括卡爪,所述卡爪平行于连板锁孔设置,且锁定方向与锁孔的锁定方向相反。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与按键机构顶抵的一端设有凸面。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和扁担杆,所述扁担杆贴合于套筒内壁设置,所述按键安装于扁担杆上。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固定转轴和阻尼器依次串联设置于套筒内。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固定转轴和阻尼器对称地设置于按键机构两端。
[0017]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8]
本方案在立柱上套接一限位孔塞,一方面通过台阶孔和支撑台阶的配合,增加了支撑尺寸,避免因立柱弯折或折断原因导致固定转轴被损坏,有效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承重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支撑限位面与固定转轴的多方位配合,实现了固定转轴在横向和转动方向的双向稳定,利于配合按键机构和滑动件实现其原本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1]
图3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2]
图4为实施例1铰链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0024]
图6为实施例1的限位孔塞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实施例1的固定转轴结构示意图。
[0026]
其中,1-套筒,21-扁担杆,22-按键,3-滑动件,31-连板锁块,32-锁孔,33-卡爪,34-凸面,4-固定转轴,41-插接孔,42-限位孔,43-凹槽,44-(槽内壁)凸台,5-阻尼器,6-限位孔塞,61-环形平面,62-凸缘,63-限位凸台,64-台阶孔,7-支座,71-立柱,72-支撑台阶,73-锁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1
[0028]
本实施例的一键式铰链装置,包括套筒1、按键机构、转接组件、限位孔塞6和阻尼器5,以及用于转向连接的支座7;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22和扁担杆21,所述扁担杆21位于套筒1正中且贴合于套筒1内壁设置,所述按键22安装于扁担杆21上,所述滑动件3、固定转轴4和阻尼器5依次串联设置于套筒1内,并对称地设置于按键机构两端;本实施例为方便描述,定义套筒1轴向为左右方向,靠近使用者方向为前,远离使用者方向为后。
[0030]
所述支座7固定于马桶座体,包括一立柱71,所述立柱71插接于转动组件;所述限位孔塞6套设于立柱71的外周,所述立柱71的外周设置支撑台阶72,所述限位孔塞6的中心开设台阶孔64,所述限位孔塞6套设于立柱71外周时台阶孔64与支撑台阶72顶抵,增设的限位孔塞6相当于加粗了立柱71的直径,使其更稳定,承重能力增加。
[0031]
所述限位孔塞6包括支撑限位面和限位凸台63;所述支撑限位面包括一环形平面61和凸缘62,所述凸缘62沿环形平面61的边缘向上延伸。所述凸缘62呈波浪状起伏,所述限位凸台63设置于凸缘62的最高处。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台63数量至少为二,分别设置于立柱71的四周。
[0032]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固定转轴4和滑动件3;所述固定转轴4沿径向设有插接孔41,所述插接孔41内插接有所述立柱71;所述插接孔41旁开设有限位孔42,所述限位孔42用于套设所述限位凸台63;所述定位转轴与限位孔塞6的接触面设有凹槽43,所述凹槽43在靠近立柱的一侧内壁形成(槽内壁)凸台44,环形平面61顶抵支撑所述(槽内壁)凸台44,所述凹槽43的形状与凸缘62的形状相适配,凸缘62与凹槽43实现稳定地咬合连接,有效限制了固定转轴4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移动,限位凸台63则限制了固定转轴4的转动。
[0033]
所述滑动件3的一端与按键机构顶抵,其顶抵面为凸面34;滑动件3的另一端套设于固定转轴4内并设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用于与立柱71锁接。所述锁定部包括连板锁块31和卡爪33,所述连板锁块31上设有锁孔32,所述立柱71的径向上设有锁接环73,所述立柱71穿过锁孔32且锁孔32的边缘与锁接环73卡接。所述锁定部包括卡爪33,所述卡爪33平行于连板锁孔32设置,且锁定方向与锁孔32的锁定方向相反。
[0034]
如图2、4和5所示,以右侧的铰链装置为例,本实施例的滑动件3连板锁块31与卡爪33上下平行设置,连板锁块31上设有锁孔32,锁孔32靠近凸面34的一端孔径较靠近阻尼器5一端的孔径大;锁定时,立柱71深入锁孔32后,将锁孔32孔径较小的一侧与锁孔32上的锁接环73卡接,同时,卡爪33设置为两个并排的支臂,所述支臂在锁孔32大孔径一端处相互靠近后张开(卡爪33呈一端开口的“8”字型),在立柱71的右侧与锁孔32固定的情况下,卡爪33挤压立柱71的左壁,实现滑动件3、固定转轴4和立柱71的固定;当需要解锁时,按键22施力将凸面34向右推,立柱71的锁接环73退出锁孔32右壁,由于一定的挤压作用,卡爪33张开,实现滑动件3与立柱71的解锁;而由于限位孔塞6的固定作用,固定转轴4始终保持左右方向和转动方向的稳定。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