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8281发布日期:2021-02-20 16:1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铝合金窗安装框,它包括框体,框体包括用于安装窗体的安装滑道以及设置于安装滑道内侧的内隔板。传统的铝合金窗安装框在与窗体进行配合时,往往会通过窗体和安装滑道之间的间隙对声音进行传导,影响室内人员的休息,因此如何确保提高降噪静音效果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铝合金窗安装框。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用于安装窗体的安装滑道以及设置于安装滑道内侧的内隔板,所述安装滑道包括安装部分、一端与安装部分连接且另一端与框体连接的连接部分以及设置于连接部分两侧的滑道部分,滑道部分上还设有吸音降噪结构,该吸音降噪结构包括设置于滑道部分上的吸音垫以及用于连接吸音垫和滑道部分的连接组件。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体包括用于安装窗体的安装滑道以及设置于安装滑道内侧的内隔板,通过将安装滑道设置为包括安装部分、一端与安装部分连接且另一端与框体连接的连接部分以及设置于连接部分两侧的滑道部分,进一步的在滑道部分上设有吸音降噪结构,则提高了对窗体和滑道部分之间的吸音降噪效果,并且将该吸音降噪结构设置为包括设置于滑道部分上的吸音垫以及用于连接吸音垫和滑道部分的连接组件,吸音垫结构保证了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在两侧的侧壁上设置的吸音垫,则保证了增加吸音垫的覆盖面积,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通过连接组件加以固定,则保证了良好的连接稳定性,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部分呈槽结构,且槽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框体,所述吸音垫置于槽结构内,且吸音垫上设有贯穿滑道部分的贯穿部分,贯穿部分的截面呈长环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道部分呈槽结构,且槽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框体,吸音垫置于槽结构内,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将吸音垫设置在槽结构内,吸音垫上设有贯穿滑道部分的贯穿部分,增加了吸音垫对声音的吸附效果,提高了静音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而且贯穿部分的截面呈长环状,长环状结构增加了延伸的面积,确保了良好的吸音效果。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结构的槽口处设有档条,该档条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状。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结构的槽口处设有档条,该档条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状,通过设置在槽口处的档条,则提高了对吸音垫的固定效果,而梯形结构的设置,则保证了良好的安装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垫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组成,第一部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吸音孔,各吸音孔呈相同的形状,且吸音孔的结构为蜂窝状或格子状,第二部分为一长条形的槽,且第二部分的一对槽顶壁之间形成一长条形的内开口,所述内开口的宽度比所述槽的宽度窄,每个插槽内可插拔地插入一个吸音垫的第一部分。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垫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组成,第一部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吸音孔,各吸音孔呈相同的形状,且吸音孔的结构为蜂窝状或格子状,则提高了良好的吸音效果,并且将第二部分设置为一长条形的长槽,且第二部分的一对长槽顶壁之间形成一长条形的内开口,内开口的宽度比长槽的宽度窄,每个插槽内可插拔地插入一个吸音垫的第一部分,通过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整合,则增加整体化效果,在增加厚度的同时,又增加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垫的第一部分覆盖槽结构的槽底,每个第二部分内选择性的插入一个吸音垫的第一部分,具有蜂窝状的吸音孔的吸音垫和具有格子状的吸音孔的吸音垫间隔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垫的第一部分覆盖槽结构的槽底,每个第二部分内选择性的插入一个吸音垫的第一部分,具有蜂窝状的吸音孔的吸音垫和具有格子状的吸音孔的吸音垫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保证了增加了吸音的面积,提高吸音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垫为泡沫铝材料。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垫为泡沫铝材料,采用泡沫铝材料设置的吸音垫,质轻,成本低,且吸音效果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实施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实施例吸音垫和滑动部分配合结构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实施例吸音孔结构图。
[0020]
图中附图标记,1、框体;10、安装滑道;101、安装部分;102、连接部分;103、滑道部分;104、档条;11、内隔板;2、吸音垫;20、贯穿部分;3、第一部分;30、吸音孔;4、第二部分;40、内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2]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如若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
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23]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4]
一种降噪静音铝合金窗安装框,包括框体1,框体1包括用于安装窗体的安装滑道10以及设置于安装滑道10内侧的内隔板11,通过将安装滑道10设置为包括安装部分101、一端与安装部分101连接且另一端与框体1连接的连接部分102以及设置于连接部分102两侧的滑道部分103,进一步的在滑道部分103上设有吸音降噪结构,则提高了对窗体和滑道部分103之间的吸音降噪效果,并且将该吸音降噪结构设置为包括设置于滑道部分103上的吸音垫2以及用于连接吸音垫2和滑道部分103的连接组件,吸音垫2结构保证了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在两侧的侧壁上设置的吸音垫2,则保证了增加吸音垫2的覆盖面积,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通过连接组件加以固定,则保证了良好的连接稳定性,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2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道部分103呈槽结构,且槽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框体1,吸音垫2置于槽结构内,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将吸音垫2设置在槽结构内,吸音垫2上设有贯穿滑道部分103的贯穿部分20,增加了吸音垫20对声音的吸附效果,提高了静音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而且贯穿部分20的截面呈长环状,长环状结构增加了延伸的面积,确保了良好的吸音效果。
[002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槽结构的槽口处设有档条104,该档条104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状,通过设置在槽口处的档条104,则提高了对吸音垫2的固定效果,而梯形结构的设置,则保证了良好的安装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2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音垫2还包括第一部分3和第二部分4连接组成,第一部分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的吸音孔30,各吸音孔30呈相同的形状,且吸音孔30的结构为蜂窝状或格子状,则提高了良好的吸音效果,并且将第二部分4设置为一长条形的长槽,且第二部分4的一对长槽顶壁之间形成一长条形的内开口40,内开口40的宽度比长槽的宽度窄,每个插槽内可插拔地插入一个吸音垫2的第一部分3,通过第一部分3与第二部分4之间的整合,则增加整体化效果,在增加厚度的同时,又增加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2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音垫2的第一部分3覆盖槽结构的槽底,每个第二部分4内选择性的插入一个吸音垫2的第一部分3,具有蜂窝状的吸音孔30的吸音垫2和具有格子状的吸音孔30的吸音垫2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保证了增加了吸音的面积,提高吸音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002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音垫2为泡沫铝材料,采用泡沫铝材料设置的吸音垫2,质轻,成本低,且吸音效果好,实用性强。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