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架及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0380发布日期:2021-02-26 23:5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锅盖架及锅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架及锅具,尤其涉及一种不占用桌面空间的锅盖架及具有此锅盖架的锅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锅盖架多为专门放置在桌面上的架体,其可供锅盖立起地插设,以节省桌面空间。然而,此类锅盖架的设计仍需占用部分的桌面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盖架,其不占用桌面空间。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具,具有上述的锅盖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盖架,适于固定至锅体的提把,且适于支撑锅盖,锅盖架包括插接件及固定件。插接件适于固定至提把。固定件包括依序弯折地相连的底壁、侧壁及顶壁,其中底壁固接至插接件,锅盖适于插入底壁、侧壁及顶壁所共同形成的空间,且锅盖适于抵靠顶壁及底壁。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壁在靠近侧壁的部位具有朝向侧壁的内斜面。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壁具有穿孔。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接件包括卡勾,适于卡固于提把。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具,包括锅体、锅盖及锅盖架。锅体包括提把。锅盖可掀起地配置于锅体。锅盖架包括插接件及固定件。插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至提把。固定件包括依序弯折地相连的底壁、侧壁及顶壁,其中底壁固接至插接件,锅盖适于插入底壁、侧壁及顶壁所共同形成的空间,且锅盖适于抵靠顶壁及底壁。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壁在靠近侧壁的部位具有朝向侧壁的内斜面。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壁具有穿孔。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接件包括卡勾,卡勾卡固于提把。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勾外露于提把且卡勾的外轮廓对应于提把的外轮廓。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锅盖包括倾斜的外围区,底壁从侧壁处延伸出的长度大于等于外围区的高度。
[0015]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架的插接件适于固定至锅具的提把。锅盖架的固定件的底壁固接至插接件,且固定件的底壁、侧壁及顶壁依序弯折地相连,而共同形成能让锅盖插入的空间。因此,锅盖在插入锅盖架时能够抵靠顶壁及底壁,而固定于锅盖架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架是固定在锅具上,锅盖架不需占用桌面空间,后续锅盖在立起时也不会占用桌面空间,而可应用于小桌面的环境。
[0016]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锅盖架的示意图;
[0018]
图2至图4是图1的锅盖架的其他视角的示意图;
[0019]
图5是图1的锅盖架尚未固定在锅体且锅盖盖在锅体上的示意图;
[0020]
图6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
[0021]
图7是图5的锅盖架固定至锅体的提把的示意图;
[0022]
图8与图9是图7的其他视角的示意图;
[0023]
图10是图5的锅盖立起于锅盖架上的示意图;
[0024]
图11是图1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
[0026]
h:高度;
[0027]
l:长度;
[0028]
p1、p2:支点;
[0029]
10:锅具;
[0030]
20:锅体;
[0031]
22:提把;
[0032]
23:顶面;
[0033]
24:孔洞;
[0034]
26:外表面;
[0035]
30:锅盖;
[0036]
32:外围区;
[0037]
100:锅盖架;
[0038]
110:插接件;
[0039]
112:本体;
[0040]
114:卡勾;
[0041]
116:卡勾背面;
[0042]
120:固定件;
[0043]
121:底壁;
[0044]
122:内斜面;
[0045]
123:侧壁;
[0046]
124:穿孔;
[0047]
125:顶壁;
[0048]
12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锅盖架的示意图。图2至图4是图1的锅盖
架的其他视角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锅盖架100包括插接件110及固定件120。插接件110包括本体112与卡勾114。本体112例如呈柱体或板体,但本体112的形状不以此为限制。由图3可见,卡勾114与本体112之间存在缝隙,而使卡勾114类似悬臂,可相对于本体112挠动。
[0050]
固定件120包括依序弯折地相连的底壁121、侧壁123及顶壁125,且具有朝向侧边的开口126,而呈旋转90度的u型结构。固定件120的底壁121固接至插接件110。在本实施例中,插接件110及固定件120以一体成型为例,但插接件110及固定件120也可以是分开制作的两件再固接在一起,插接件110及固定件120的形式不以上述为限制。
[0051]
图5是图1的锅盖架尚未固定在锅体且锅盖盖在锅体上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5的锅盖架固定至锅体的提把的示意图。图8与图9是图7的其他视角的示意图。
[0052]
请参阅图5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锅具10包括锅体20、锅盖30与上述的锅盖架100。锅盖30覆盖在锅体20上,锅体20具有提把22,提把22具有孔洞24。锅体20可以是电饭锅的外锅,但锅体20也可以是汤锅等,锅体20的种类不以附图为限制。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件110适于插入提把22的孔洞24,且在插接件110插入之后,卡勾114适于卡固于提把22旁的壁面,以固定至提把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件110也可以是能被略微压缩的组件,举例来说,插接件110的尺寸很接近提把22的孔洞24,而通过迫紧的方式来插设固定至提把22上。在这样的设计中,插接件110也可不具有卡勾114。
[0054]
或者,插接件110也可以是外部包覆有高密度泡棉等可压缩材质的结构,插接件110在尚未插入提把22的孔洞24时,其外尺寸大于提把22的孔洞24的内径。当插接件110要插入提把22的孔洞24时,插接件110外围的高密度泡棉会被压缩,而使插接件110能够伸入提把22的孔洞24且固定于其中。当然,插接件110的种类不以上述为限制。
[0055]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锅体20的提把22也可以不具有孔洞24,插接件110可以通过例如是卡固或是夹持等方式固定于提把22。
[0056]
另外,如图7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当插接件110固定至提把22时,固定件120的底壁121会承靠在提把22的顶面23,固定件120的底壁121的轮廓可以接近提把22的顶面23的轮廓,而使固定件120能够被稳定地承靠在提把22的顶面23上。
[0057]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插接件110插入提把22的孔洞24时,卡勾背面116(标示于图4)会外露于提把22,且如图6所示,卡勾背面116的外轮廓对应于提把22的外表面26的轮廓,而在外观上呈现出一致的美感。
[0058]
图10是图5的锅盖立起于锅盖架上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0与图11,在本实施例中,锅盖30适于插入底壁121、侧壁123及顶壁125所共同形成的空间,且锅盖30适于抵靠顶壁125及底壁121,而使锅盖30被锅盖架100支撑。
[0059]
详细地说,如图10所示,锅盖30包括倾斜的外围区32,底壁121从侧壁123处延伸出的长度l大于等于外围区32的高度h。当锅盖30插入固定件120时,锅盖30的支点p1会抵靠底壁121的上表面,锅盖30的支点p2会抵靠顶壁125的下表面,而使锅盖30被卡在锅盖架100的固定件120内,而不会往外翻。
[006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锅盖架100是固定在锅具10上,因此,锅盖架100不需占用到桌面空间,锅盖30立起时也不会占据到桌面上的空间,而适用于小桌面的环境。当然,本实施
例的锅盖架100不论桌面大小均可适用。
[0061]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使用过的锅盖会残留水蒸气凝结的水珠,现有的锅盖架放置于桌面,当将锅盖插在现有的锅盖架时,锅盖上的水珠会沿着锅盖架流到桌面上,而造成桌面脏污。
[0062]
请回到图2,在本实施例中,锅盖架100的固定件120的底壁121在靠近侧壁123的部位具有朝向侧壁123的内斜面122。此外,锅盖架100的固定件120的侧壁123具有穿孔124。
[0063]
通过上述配置,如图11所示,当锅盖30立起于锅盖架100时,锅盖30上的水珠可以沿着底壁121的内斜面122流向侧壁123,再通过侧壁123上的穿孔124而流到锅体20内部。因此,锅盖30上的水珠便可被回收于锅体20内,而不会流到桌面,造成桌面潮湿或脏污。另外,本实施例的锅盖架100可以拆离提把22,而相当方便拆洗,清洁上相当方便。
[006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架的插接件适于固定至锅具的提把。锅盖架的固定件的底壁固接至插接件,且固定件的底壁、侧壁及顶壁依序弯折地相连,而共同形成能让锅盖插入的空间。因此,锅盖在插入锅盖架时能够抵靠顶壁及底壁,而固定于锅盖架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架是固定在锅具上,锅盖架不需占用桌面空间,后续锅盖在立起时也不会占用桌面空间,而可应用于小桌面的环境。
[006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