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廊扶手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1965发布日期:2021-01-30 06:2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走廊扶手凳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走廊扶手凳。


背景技术:

[0002]
安装扶手时,考虑到人们扶握时的舒适度,一般采用木制扶手,尺寸大小与人体尺度有关,塑料扶手的手感也很好,但耐久性较差,现在已不多用,金属扶手耐久性和耐磨性均很好,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在公共建筑中使用较多。
[0003]
但常见的扶手和凳子均分开设置,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放置凳椅的数量有限,例如医院走廊、超市走廊人员分布密集的地方,这些地方地面平缓,在有限的空间里安置一些凳椅,也因此出现人多凳椅少的情况,所以如何考虑将扶手和凳子二者结合,达到既实用又不占空间的设施,并以此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如何扶手和凳子二者相结合达到既实用又不占空间的设施,所以这些平缓地段的扶手上,设计了可随意收放的一种走廊扶手凳,以此增添更多的凳椅供人们休息。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走廊扶手凳,包括绳索和扶手壳体,所述扶手壳体内对称设置有安装板,两所述的安装板之间设有座椅,所述安装板与座椅之间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连接在安装板上,两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定位块,两所述定位块上远离座椅的一侧均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有滑块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块与定位块之间,所述绳索设有四根,每根绳索一端分别与座椅四角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相应的夹块、定位块上的定位孔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扶手壳体包括设置在扶手壳体的通槽部的紧固螺杆,每个所述的滑块上开有螺纹孔,所述扶手壳体上开有供紧固螺杆移动的通槽部,所述紧固螺杆穿插通槽部于螺纹孔中。
[0007]
使用时,用手拉动座椅下降,滑块贴于定位块时,即座椅将至最低,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转动紧固螺杆紧固滑块,以此调整其最合适高度,并提供紧固螺杆移动的通槽部来限制滑动轨迹,满足不同身高需求,在座椅下降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人体脱离座椅之后,再拧松紧固螺杆即可自动将座椅归于原位。
[0008]
优选地,所述夹块包括两个侧面带有凹槽的环形杆,两个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两环形杆的内环中,限制绳索晃动,同时设置在轴承上带有凹槽的环形杆最大程度降低绳索在拉动或回收的过程中对绳索的磨损将至最低。
[0009]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设有呈“匚”型,每个安装板上均设有两个定位杆,且两个定位杆与定位块互相垂直,所述的定位杆、定位块和滑块位于同一平面,呈“匚”型的定位杆有利于滑块移动滑动,同时“匚”型的定位杆还能减少滑块的晃动。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从功能上看,在原有的辅助工具上增添座椅功能,加强其使用性,达到双重用途。
[0012]
2、从结构上分析,所占据的空间与扶手原本占用的空间一致,在原有的空间上增添该座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供应座椅需求。
[0013]
3、加装的座椅,使用时,放下即可,使用之后,纠正座椅即可自动归位,省事且取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壳体立体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安装板上各个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安装板上各个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块剖面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块立体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1、扶手壳体;1-1、通槽部;2、安装板;3、座椅,4、定位块;4-1;定位孔;5、定位杆;6、滑块;6-1、螺纹孔;7、夹块;8、绳索;9;弹簧;10、紧固螺杆;11、环形杆;12、螺栓;13、轴承;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3所示,一种走廊扶手凳,包括绳索8和扶手壳体1,两安装板2 对称设置在扶手壳体1内,两安装板2之间设有座椅3,夹块7连接在在安装板2上,且位于安装板2与座椅3之间,两安装板2上均设置有定位块4,两定位块4上远离座椅3的一侧均设有定位杆5,定位杆5上套有滑块6和弹簧9,弹簧9位于滑块6与定位块4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夹块7由两个侧面带有凹槽的环形杆11和两环形杆11的内部分别安装的轴承13组成一个整体,并通过螺栓12将夹块7固定在安装板2的螺母14上,通过夹块7由两个侧面带有凹槽的环形杆11构成一个闭合空间,在通过设有轴承13与螺栓为圆形进行转动,确保绳索在回收或拉动的同时凹槽的环形杆11跟随转动,以此减少绳索的摩擦损耗,图3所示,绳索8设有四根,每根绳索8一端分别与座椅3的四角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相应的夹块7、定位块4上的定位孔4-1与滑块6 相连接。
[0025]
如图3定位杆5设有呈“匚”型,每个安装板2上均设有两个定位杆5,且两个定位杆5与定位块4互相垂直,的定位杆5、定位块4和滑块6位于同一平面。
[0026]
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的滑块6上开有螺纹孔6-1,扶手壳体1上开有供紧固螺杆10移动的通槽部1-1,设有的紧固螺杆10穿插通槽部1-1至螺纹孔6-1中。
[0027]
本装置用于室内且安装在扶手上,考虑到个体人群体重差异,一般在安装时,靠墙体部分需要开孔打入膨胀螺栓予以支撑,针对范围用于条型扶手的改进,条型扶手上开凿槽体,并在槽体居中位置开口向下的“匚”缺口,常用扶手高度在100cm-120com之间,安装于各个医院走廊、超市走廊,人员较密集的较为平缓的地段,减少常规的座椅投放量,使用便捷,在有限的空间实现多个可座椅使用。
[0028]
工作原理:首先安装各个部件之后,通过用手拉动座椅3,向下移动,降低到一定的高度,在将座椅3翻平,再通过紧固螺杆10与滑块6上的螺纹孔 6-1相配合,用手拧动紧固螺杆10即可对滑块6进行固定或滑动,进而完成对座椅3上连接绳索8长度予以控制,此时,四角连接的绳索带动滑块6向定位块4靠近,为保证滑块6不会偏移所以设置了“匚”型的定位杆5保持平衡,为保证使用完之后绳索8自动收入,设置了弹簧9,不需要使用座椅3时,拧松紧固螺杆10使滑块6松动,压缩的弹簧9带动滑块6远离定位块4,相应的将绳索8带入扶手壳体1内。
[0029]
实施例2:
[003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减少了两个定位杆5、两个滑块6、另一种安装方案:将四根绳索8绑于安装板2的四角,分别将同一侧边的两根绳索8打结呈等腰三角形,随后,将两根绳索8依次穿过居中水平设置的夹块7、定位块4上的定位孔4-1连接在滑块6上,除安装位置不一样,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003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