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及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6818发布日期:2021-05-18 23: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及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咖啡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方便携带,适应外出时的咖啡饮用需求,出现了使用电池供电的咖啡机,并采用直流水泵将锅炉加热的热水泵入咖啡酿装置。
3.目前常见的咖啡酿造装置主要有咖啡粉酿造装置、咖啡包酿造装置、硬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以及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
4.其中,硬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以及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是带胶囊壳一起酿造,酿造完成后,需要将胶囊壳取出。一般的胶囊,无论是软壳还是硬壳,口部帽沿搭接在对应容置槽的口部,取出时手指与胶囊壳的口部帽沿作用,将其拿出。但是总会存在胶囊壳不容易取出的情况,而且直接用手指作用,也不够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可以方便将胶囊壳从胶囊仓中取出。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包括碗座组件和碗盖组件,其中:
8.所述碗座组件包括具有胶囊仓安装槽的碗座、安装于胶囊仓安装槽的胶囊仓,所述胶囊仓用于放入咖啡软壳胶囊,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凸出于胶囊仓口部外沿;
9.所述碗盖组件包括碗盖,所述碗盖与碗座铰接;
10.所述碗盖连接有在碗盖开启时与胶囊口部帽沿作用以将咖啡软壳胶囊拨出胶囊仓的拨片机构。
11.优选的,所述拨片机构包括拨片,所述拨片铰接于拨片转轴,所述拨片的前端设有拨动部,所述拨片转轴安装于碗盖,所述碗盖铰接于碗盖转轴,所述碗盖转轴安装于碗座,所述碗盖转轴连接有在碗盖闭合时驱动拨片转动并最终使拨动部处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下方的扭簧。
12.优选的,所述拨片设有与拨片转轴配合的拨片转轴孔,所述拨片在拨片转轴孔后侧设有挡板部,所述碗盖上设有在碗盖开启时阻挡于挡板部,从而使拨动部作用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的支撑柱。
13.优选的,所述胶囊仓安装槽的口部凸出于碗座口部表面,且胶囊仓安装槽的口部外侧并排设有两转轴连接柱,所述转轴连接柱上对应设有碗盖转轴孔,所述碗盖的侧壁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并排设有两转轴柱,所述转轴柱连接碗盖转轴,所述碗盖转轴与碗盖转轴孔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于两转轴柱之间,所述支撑柱与两转轴柱根部以及豁口之间形成使挡板部进入的通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拨片作用,另一端与支撑柱作用。
15.优选的,所述碗盖与碗座之间设有在酿造状态下将两者锁合为一体的锁扣组,所述锁扣组包括设于碗盖的锁孔以及设于碗座上的锁扣。
16.优选的,所述碗座的口部外侧表面设有锁扣台槽,所述锁扣台槽的槽口左右两侧固定有锁扣盖,锁扣盖与锁扣台槽之间形成滑槽,所述锁扣包括锁扣座以及从锁扣座凸出的扣角,所述扣角用于扣入锁孔,所述锁扣座的左右两侧部与滑槽配合,所述锁扣台槽的前侧壁与锁扣座的底部形成限位配合,所述锁扣座设有可从锁扣台槽前侧壁伸出的触动面,所述锁扣座的后部与锁扣台槽的后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17.优选的,所述碗座位于碗盖上方,所述碗座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碗座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后刺针台,所述后刺针台上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后刺针台上安装有后刺针。
18.优选的,所述碗盖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前刺破垫,所述前刺破垫上安装有前刺破针,所述前刺破垫周缘安装有可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形成密封的前刺破密封圈。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咖啡机,包括所述的软壳胶囊咖啡酿造装置。
2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为了方便将胶囊壳从容置槽中取出,设有拨片机构,在碗盖开启时拨片机构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将咖啡软壳胶囊拨出胶囊仓,达到清除废胶囊壳的目的。
22.2、拨片机构随碗盖启闭联动动作,放入胶囊并关闭碗盖时,碗盖上的拨片机构在扭簧的反作用力下,拔片贴着胶囊外沿向下滑并越过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最终处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下方;咖啡酿造完成后打开碗盖时,碗盖上拨片机构的阻挡部被支撑柱顶住,此时拔片在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下方,被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卡住,只能跟着碗盖一起向外转动,拔片把咖啡软壳胶囊向上托起,咖啡软壳胶囊可以顺利的取出并倒掉。因而无需对拨片机构单独进行操作。
23.3、为了在酿造状态下将碗座和碗盖锁合为一体,设置有锁扣组,打开碗盖时,外力作用于触动面,向内推锁扣,锁扣沿推力方向滑动,从而锁扣的扣角从锁孔脱离,就可以旋转打开碗盖;关闭碗盖时,向下旋转碗盖,锁孔压迫锁扣的扣角上的斜面,推动锁扣向内收缩,进而锁扣的扣角扣入锁孔内。
24.4、前刺破的底部周缘台阶平面与密封唇口其中一侧边密封,防止咖啡液漏出,密封唇口另外一侧边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边沿平面接触,防止咖啡液漏出。另外,前刺破上设有刺破凸台和咖啡孔,刺破凸台用于刺破胶囊,达到酿造咖啡功能,咖啡孔用于咖啡液挤出,最后通过咖啡泄漏孔泄漏。
2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的主视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的侧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咖啡机的俯视图;
30.图4为图1中a

a剖视图;
31.图5为图3中b

b剖视图;
32.图6为酿造头在手柄压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酿造头在手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酿造头在手柄打开状态下与抽屉和咖啡酿造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酿造头在手柄打开状态下咖啡酿造装置放入抽屉后整体将抽屉安装于酿造头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咖啡酿造装置放入抽屉后整体将抽屉安装于酿造头后将手柄压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咖啡粉酿造装置的俯视图;
38.图12为图11中c

c剖视图;
39.图13为咖啡粉酿造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0.图14为咖啡包酿造装置的俯视图;
41.图15为图14中d

d剖视图;
42.图16为咖啡包酿造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3.图17为咖啡硬壳胶囊酿造装置的俯视图;
44.图18为图17中e

e剖视图;
45.图19为图17中f

f剖视图;
46.图20为咖啡硬壳胶囊酿造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7.图21为采用拉环机构托出废胶囊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22为未安装胶囊状态下拉环机构做托出废胶囊动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3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的俯视图;
50.图24为图23中h

h剖视图;
51.图25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的主视图;
52.图26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3.图27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使用的碗座结构示意图;
54.图28为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55.图29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使用的碗盖结构示意图;
56.图30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的仰视图;
57.图31为在碗盖闭合状态下图30中k

k剖视图;
58.图32为在碗盖开启状态下图30中k

k剖视图;
59.图中:
[0060]1‑
机壳;11

电池座;12

电池;13

加水盖;14

接水盒;15

酿造旋钮;16

加热按钮;
[0061]2‑
酿造头;21

头架;211

抽屉滑道;212

滑槽;22

进水块;221

进水接头;222

进水口v型密封圈;23

连杆;24

手柄;25

抽屉;251

滴漏口;
[0062]3‑
锅炉供水装置;31

锅炉;311

锅炉盖;312

供水孔;313

排气孔;32

直流水泵;33

t形接头;34

三通接头;35

泄压阀;
[0063]4‑
咖啡酿造装置;41

碗座;410

咖啡硬壳胶囊;411

外密封圆柱面;412

外凸缘;413

外圆柱凹凸面;414

碗座底部;415

碗座密封圈;416

碗座密封圈压环;4161

收纳槽;4162

凹口;4163

缺口;417

胶囊仓安装槽;4171

转轴连接柱;4172

碗盖转轴;4173

扭簧;
4174

后刺针;418

锁扣台槽;4181

限位壁;4182

扣盖安装面;4183

锁扣盖;42

碗盖;421

进水口;422

外突沿;423

碗盖v型密封圈;424

v型密封圈压环;425

密封胶垫;4251

出水孔;426

密封压板;427

前刺破;428

前刺破密封圈;43

单向阀;431

堵块;432

单向阀弹簧;433

阀盖;44

碗座过滤网组件;441

碗座过滤网;442

过滤网密封圈;443

过滤网支架;45

咖啡粉过滤组件;451

碗盖过滤网;452

防泄漏密封圈;453

过滤网压板;46

拉环机构;461

拉环;4611

撬杠;462

拉环压板;4621

通过槽;4622

分隔块;47

胶囊仓;470

咖啡软壳胶囊;4701

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8

拨片;480

拨片转轴;481

拨片转轴孔;482

拨动部;483

挡板部;49

锁扣;491

扣角;492

触动面;493

复位弹簧;4201

咖啡泄漏孔;4202

锁孔;4203

转轴柱;4204

支撑柱;4205

拨片转轴安装孔;4206

碗盖转轴孔;4207

前刺破安装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6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6]
参考图1至图32所示,咖啡机,包括机壳1以及安装于机壳1的酿造头2以及锅炉供水装置3。
[0067]
参考图4至图10所示,酿造头2包括头架21、设于头架的抽屉滑道211、与头架21连接的进水块22以及驱动进水块22上拉和下压的手柄控制机构,所述抽屉滑道211连接有抽屉25,所述抽屉25中可替换安装有现有市面上各种类型的咖啡酿造装置4,例如下述的咖啡粉酿造装置、咖啡包酿造装置、咖啡硬壳胶囊酿造装置、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等。
[0068]
其中,所述咖啡酿造装置4设有进水口421。所述手柄控制机构包括手柄24和连杆23,所述手柄24包括水平部和与水平部后端连接的竖向下部,在手柄24压下状态,水平部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竖向下部的上部与转轴连接,下部与连杆23一端铰接,连杆23另一端与进水块22连接,头架21在进水头左右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滑槽212,所述进水块22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滑槽212滑动连接。所述进水块22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头221,所述进水接头221与进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可滑动插入进水口421的进水头。
[0069]
在咖啡酿造装置4处于酿造状态下,为了实现进水头与进水口421的可靠密封。所述进水头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进水口v型密封圈222,且进水口v型密封圈222的口部朝下。
[0070]
当手柄24向上扳起,带动连杆23拉起进水块22在左、右侧板的滑槽212内向上运动,并脱离开抽屉25内的咖啡酿造装置4的进水口421。当手柄24向下压,带动连杆23推动进水块22在左、右侧板的滑槽212内向下运动,连接并压紧抽屉25里面的咖啡酿造装置4的进水口421,此时进水口v型密封圈222与咖啡酿造装置的进水口421滑动连接并可靠密封。采
用进水口v型密封圈222的优点在于在酿造时可以可靠的保证密封,而且酿造完成后,又可以轻松与进水口脱离。
[0071]
其中,所述锅炉供水装置3包括锅炉31和直流水泵32,所述锅炉31加热酿造用水,锅炉31加热完成后,所述直流水泵32将从锅炉31泵出的热水通过进水管路输送到咖啡酿造装置4,进行咖啡酿造。
[0072]
机壳1正面设有加热按钮16,用于控制锅炉加热。机壳1背面设有电池座11,电池座11上安装有电池12,所述电池座11上固定有金属电源连接片,所述电池12的端子与金属电源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电池12为锅炉31和直流水泵32供电。
[0073]
锅炉31设有锅炉盖311,机壳1在锅炉盖311上方设有加水盖13,打开加水盖13,向锅炉内加水,加水后重新盖上加水盖13。所述锅炉31设有控制加热温度的温控器,锅炉31通过电池12提供电源,对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到所需温度,再自动停止加热。所述锅炉31设有加热时排气的排气孔313和水泵泵水的供水孔312。
[0074]
在直流水泵32和咖啡酿造装置4之间的进水管路上连接有泄压阀35,用于泄掉管路中存在的高压气体。所述泄压阀35由酿造旋钮15控制,控制其打开和关闭,酿造旋钮15在关闭位置,直流水泵32和咖啡酿造装置4连通,机器开始酿造咖啡,酿造旋钮15在关闭位置,机器停止酿造咖啡,并打开泄压阀35泄压。便于酿造结束后,安全打开手柄24,清除咖啡残渣。
[0075]
所述锅炉供水装置3还包括t型接头33以及三通接头34。另外,机壳的底座在酿造头2下方安装有接水盒14,用于接收酿造咖啡时滴漏的残留咖啡。t型接头33三个接口分别连接直流水泵32、泄压阀35和咖啡酿造装置4。三通接头34三个接口分别连接锅炉的排气口313、泄压阀35以及排水管,汇集锅炉31加热产生的气体和泄压阀35泄压的废水,经排水管排入接水盒14。
[0076]
咖啡酿造装置4酿造完成的咖啡,经过抽屉25底部设置的滴漏口251落下。
[0077]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咖啡机的其他尚未述及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78]
实施例一
[0079]
参考图11至图13所示,咖啡粉酿造装置,包括碗座组件和碗盖组件,其中:
[0080]
所述碗座组件包括碗座41,所述碗座41的碗底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单向阀43,所述碗座41的上部设有外密封圆柱面411;
[0081]
所述碗盖组件包括碗盖42,所述碗盖4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421,所述碗盖42的内周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与外密封圆柱面411形成密封配合的碗盖v型密封圈423,且碗盖v型密封圈423的口部朝上。
[0082]
由于采用的是人工操作关闭以及碗盖42,常规密封圈虽然也可以进行密封,但为了保证酿造时的可靠密封,常规密封圈需要采用较为紧密的配合,但是在酿造完成并泄压后,又不容易与碗座脱离。这里,碗盖v型密封圈423的作用是与粉碗座上外密封圆柱面411相互作用,形成密封,酿造完成后泄压,碗盖v型密封圈423可以轻松脱离粉碗座。因此,碗盖v型密封圈423设计可以可靠的保证密封,并便于碗盖与碗座的分、合。
[0083]
为了方便加工和装配,所述碗盖42的内周壁口部螺纹连接有v型密封圈压环424,所述碗盖42的内周壁上部设有上台阶面,所述上台阶面与v型密封圈压环424上端面形成密
封槽的上下两侧壁。此v型密封圈压环的可拆分设计,简化和便利了密封槽的复杂加工工艺,省去了模具或车工工艺去加工密封槽。
[0084]
另外,所述碗盖42的内顶壁设有咖啡粉过滤组件45,所述咖啡粉过滤组件45包括碗盖过滤网451,热水从进水口421进入后通过碗盖过滤网451均匀的淋在咖啡粉上,并通过碗盖过滤网451防止咖啡粉回流。所述碗盖过滤网451通过过滤网压板453固定在碗盖的内顶壁,所述过滤网压板453与碗盖过滤网451的边缘之间设有防止热水沿碗盖过滤网451边缘泄漏出去的防泄漏密封圈452。碗盖过滤网451周缘设有翻边,防泄漏密封圈452为o型圈,位于翻边的内侧,翻边以及防泄漏密封圈452位于碗盖的内顶壁周缘的台阶面上。过滤网压板453呈环形,采用螺丝固定于碗盖内顶壁,将碗盖过滤网451和防泄漏密封圈452压紧固定。
[0085]
进一步的,所述碗座41的内底壁安装有碗座过滤网组件44。所述碗座过滤网组件44包括碗座过滤网441,碗座过滤网441安装于过滤网支架443,所述过滤网支架443安装于过滤网密封圈442,碗座过滤网441防止咖啡粉滤出,所述过滤网密封圈442与碗座的内底壁边缘和碗座过滤网441边缘密封,以防止咖啡泄漏。
[0086]
可以参考现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43包括在过滤网支架443和碗座41底部之间形成的阀体、安装于碗座41底部的阀盖433、设于阀体内部阀腔的堵块431和单向阀弹簧432,所述过滤网支架443上设有阀口,所述堵块431与阀口配合,所述单向阀弹簧432安装在堵块431与阀盖433之间。
[0087]
其中,堵块431采用硅胶制成。为了将阀体集成在过滤网支架443和碗座41上,碗座底部414的中心设有凹槽,所述过滤网支架443的底部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凹槽,所述凸部设有底部开口的上阀腔,所述阀口位于上阀腔上方并连通上阀腔,碗座底部414中心设有向下凸出的筒部,所述筒部的内侧形成上侧开口的下阀腔,所述下阀腔和上阀腔组成阀腔,且下阀腔和上阀腔的口部边缘之间设有阀体密封圈。所述凸部设有螺纹孔,所述筒部的底壁设有通孔,螺丝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连接,凸部环绕上阀腔设有密封台阶,所述阀体密封圈定位于密封台阶。
[0088]
碗座41整体为圆筒形结构,筒体外圆柱中间设置外凸缘412,在放入抽屉后,可以与抽屉内的内凸缘配合,定位咖啡酿造装置4。筒体外圆柱在外凸缘412上方部位即为外密封圆柱面411,下方为外圆柱凹凸面413,便于抓取。同时,碗盖上部周缘也设有外突沿422,与抽屉口部周缘的口部台阶面形成配合,并便于抓取取出。
[0089]
实施例二,
[0090]
参考图14至图1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咖啡酿造装置为咖啡包酿造装置,咖啡包酿造装置与咖啡粉酿造装置结构类似,其相同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在于碗盖的内顶壁并不需要设置咖啡粉过滤组件,而是在所述碗盖的内顶壁设置密封胶垫425,所述密封胶垫425通过密封压板426固定在碗盖42的内顶壁。密封胶垫425的中心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孔4251,热水通过密封胶垫的出水孔4251,浸入咖啡包内的咖啡。
[0091]
实施例三
[0092]
参考图17至图22所示,与咖啡粉/包酿造装置结构的相同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与实施例一和二的不同在于,所述咖啡酿造装置为咖啡硬壳胶囊酿造装置。其中,所述碗座41设有放入咖啡硬壳胶囊410的容置槽。
[0093]
为了方便脱包,即在酿造完成后拿出咖啡硬壳胶囊410,所述碗座41的口部设有拉环机构46。
[0094]
拉环机构46包括铰接于碗座口部的拉环461,所述拉环461设有向上转动时与咖啡硬壳胶囊410的口部帽沿作用以将咖啡硬壳胶囊410从容置槽拉起的撬杠4611。
[0095]
为了在咖啡硬壳胶囊410与碗座41内底壁周缘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碗座41的内底壁周缘安装有碗座密封圈415,所述碗座密封圈415由碗座密封圈压环416压紧,从而与碗座内底壁一起形成了所述的容置槽。所述碗座41的内底壁周缘向上抬升形成密封台阶面,所述碗座密封圈416安装于密封台阶面。
[0096]
进一步的,所述碗座41的内周壁在密封台阶面上方设有由底部向上逐级抬升的上升台阶部,所述碗座密封圈压环416的外周壁设有与上升台阶部形成配合的下降台阶圆柱面。
[0097]
具体的,所述拉环461铰接于碗座密封圈压环416的顶部,所述碗座密封圈压环416设有使拉环461在收纳状态下收纳其中的收纳槽4161。所述拉环461具有开口,且拉环开口两端的端头折弯形成撬杠4611。所述碗座密封圈压环416的口部侧壁设有缺口4163,所述缺口4163处安装有拉环压板462,所述拉环开口的两端与端头相接部位设有倾斜段,所述拉环压板462的两侧设有供倾斜段穿过的通过槽4621。所述拉环压板462设有将两个撬杠4611分隔的分隔块4622。所述收纳槽4161的内侧壁设有便于手指作用于拉环461以将拉环拉出收纳槽4161的凹口4162。
[0098]
实施例四
[0099]
参考图23至图32所示,与实施例一至三的不同在于,所述咖啡酿造装置为咖啡软壳胶囊酿造装置。
[0100]
其中,碗座41设有胶囊仓安装槽417,胶囊仓安装槽417内安装有胶囊仓47,胶囊仓47上部开口,所述胶囊仓47用于放入咖啡软壳胶囊470,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凸出于胶囊仓口部外沿。
[0101]
碗盖42与碗座41铰接,在酿造状态下,碗盖42与碗座41需要锁紧。所述碗盖42与碗座41之间设有在酿造状态下将两者锁合为一体的锁扣组,所述锁扣组包括设于碗盖的锁孔4202以及设于碗座上的锁扣49。
[0102]
所述碗座41的口部外侧表面设有锁扣台槽418,所述锁扣台槽418的槽口左右两侧设有下凹的扣盖安装面4182,扣盖安装面4182上固定有锁扣盖4183,锁扣盖4183与锁扣台槽418之间形成锁扣滑槽,所述锁扣49包括锁扣座以及从锁扣座凸出的扣角491,所述扣角491具有斜面,所述扣角491用于扣入锁孔4202,所述锁扣座的左右两侧部与锁扣滑槽配合,所述锁扣台槽418的前侧设有限位壁4181,与锁扣座的底部形成限位配合,所述锁扣座设有可从锁扣台槽418前侧壁伸出的触动面492,所述锁扣座的后部与锁扣台槽418的后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93。打开碗盖42:当外力作用于触动面492,向内推锁扣49,锁扣49沿推力方向滑动,从而锁扣的扣角491从锁孔4202脱离,就可以旋转打开碗盖42;关闭碗盖42:旋转碗盖42,锁孔4202压迫锁扣的扣角491上的斜面,推动锁扣49向内收缩,进而锁扣的扣角491扣入锁孔4202内。
[0103]
为了方便脱包,即在酿造完成后拿出咖啡软壳胶囊470,所述碗盖42连接有在碗盖42开启时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作用以将咖啡软壳胶囊470拨出胶囊仓的拨片机
构。
[0104]
其中,所述拨片机构包括拨片48,所述拨片48通过拨片转轴孔481铰接于拨片转轴480,所述拨片的前端设有拨动部482,所述拨片转轴480安装于碗盖42,所述碗盖42铰接于碗盖转轴4172,所述碗盖转轴4172安装于碗座41,所述碗盖转轴4172连接有在碗盖闭合时驱动拨片48转动并最终使拨动部482处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下方的扭簧4173。
[0105]
所述拨片48在拨片转轴孔481后侧设有挡板部483,所述碗盖42上设有在碗盖开启时阻挡于挡板部483,从而使拨动部483作用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的支撑柱4204。
[0106]
所述胶囊仓安装槽417的口部凸出于碗座口部表面,且胶囊仓安装槽417的口部外侧并排设有两转轴连接柱4171,所述转轴连接柱4171上对应设有碗盖转轴安装孔,所述碗盖42的侧壁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并排设有两转轴柱4203,所述转轴柱4203连接碗盖转轴4172,所述碗盖转轴4172与碗盖转轴安装孔连接。所述支撑柱4204设于两转轴柱4203之间,所述支撑柱4204与两转轴柱4203根部以及豁口之间形成使挡板部483进入的通孔,所述扭簧4173的一端与拨片48作用,另一端与支撑柱4204作用。所述转轴柱4203设有拨片转轴安装孔4205和碗盖转轴孔4206,拨片转轴安装孔4205与拨片转轴480连接,碗盖转轴孔4206与碗盖转轴4172连接。
[0107]
关闭碗盖42:在胶囊仓47内放入咖啡软壳胶囊470后,旋转碗盖42,使锁扣49扣合到锁孔4202;碗盖上的拨片机构在扭簧4173的反作用力下,拔片48贴着胶囊外沿向下滑并越过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最终处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下方。
[0108]
打开碗盖42:咖啡酿造完成后,推动锁扣49的触动面492,锁扣49向内缩,脱离锁孔4202,然后打开碗盖42;碗盖上拨片机构的阻挡部483被支撑柱4204顶住,此时拔片48在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下方,被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帽沿4701卡住,只能跟着碗盖42一起向外转动,拔片48把咖啡软壳胶囊470向上托起,咖啡软壳胶囊可以顺利的取出并倒掉。
[0109]
需要说明,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碗座41位于碗盖42上方,在所述碗座4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碗座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后刺针台,所述后刺针台上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后刺针台上安装有后刺针4174。
[0110]
所述碗盖42的底部设有咖啡泄漏孔4201,所述碗盖的底部内壁周缘设有前刺破安装凸台4207,其安装有前刺破427,所述前刺破427周缘安装有可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形成密封的前刺破密封圈428。前刺破密封圈428安装于前刺破安装凸台4207周缘,其具有v形的密封唇口,前刺破427的底部周缘台阶平面与密封唇口其中一侧边密封,防止咖啡液漏出,密封唇口另外一侧边与咖啡软壳胶囊口部边沿平面接触,防止咖啡液漏出。另外,前刺破427上设有刺破凸台和咖啡孔,刺破凸台用于刺破胶囊,达到酿造咖啡功能,咖啡孔用于咖啡液挤出,最后通过咖啡泄漏孔4201泄漏。
[01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咖啡机,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结构及其组合。
[01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