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7922发布日期:2021-06-01 23:2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饮水机包括机体和具有出水孔的水箱,机体上设有具有安装座的底座,水箱安装于底座上并使出水孔与安装座导通,从而实现了水箱为机体供水以满足用户的饮水需求。为提高用户的饮水质量,市场上推出了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即饮水机内设有滤芯,现有的滤芯主要有两种安装方式。

一种是滤芯直接安装于水箱上,具体地,水箱的内底面设有环绕出水孔的环形凸筋,滤芯安装在环形凸筋的内圈一侧并与滤芯密封贴合,从而水箱内的水需要经过滤芯过滤后才从出水孔流出,但环形凸筋凸出于水箱的内底面,环形凸筋阻挡环形凸筋外侧的液体向滤芯流动,从而水箱外侧容易残留余水而增加清洗难度。另一种是滤芯安装在机体的出水水路上并且位于机体内部,此时水箱结构简单,清洗方便,但滤芯的更换和拆装不便,用户的使用体验差,同时,滤芯上游水路是未净化的水,从而滤芯上游水路容易堆积杂质,存在机体内部管路清理不便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滤芯设于安装座内,提高了饮水机的饮水质量,保证饮水机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也利于饮水机的清洗维护,同时,滤芯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滤芯更换方便,也可形成无滤芯的饮水机,用户的水源选择更加自由和灵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包括具有出水水路的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和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孔开闭的水箱阀,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水路连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水箱阀配合并顶开所述水箱阀使所述水箱与所述安装座导通,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滤芯,所述出水孔流出的水经过所述滤芯过滤后流向所述出水水路,所述滤芯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设有滤芯进水口,所述下壳体设有滤芯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滤芯本体抵触的第一内支撑筋,所述第一内支撑筋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内支撑筋之间设有引导液体均匀流向所述滤芯本体的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滤芯进水口连通;和/或,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滤芯本体抵触的第二内支撑筋,所述第二内支撑筋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内支撑筋之间设有引导液体流向所述滤芯出水口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滤芯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外底面设有外支撑筋,所述安装座的内壁抵触所述外支撑筋以支撑所述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本体为环状结构,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有靠近所述滤芯本体内圈侧壁的上注胶槽,所述上注胶槽内注胶并与所述滤芯本体的上表面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滤芯本体为环状结构,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设有靠近所述滤芯本体外圈侧壁的下注胶槽,所述下注胶槽内注胶并与所述滤芯本体的下表面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滤芯本体为环状结构,所述滤芯进水口和/或所述滤芯出水口为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滤芯本体的径向方向相同,所述条形槽设有多个且均匀环绕在所述滤芯本体的内圈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槽,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有与所述出水水路连通的过水孔,所述滤芯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水箱阀和所述过水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的外周侧面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滤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侧壁夹紧所述第一密封圈实现所述滤芯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外底面设有环绕于所述水箱阀外侧的环形凸边,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密封圈和安装筋,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安装筋上,所述环形凸边在所述滤芯从所述安装槽取出后将所述第二密封圈压紧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外底面设有环绕于所述水箱阀外侧的环形凸边,所述滤芯的上表面设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的外周侧壁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环形凸筋位于所述环形凸边的内侧并与所述环形凸边夹紧所述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阀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水孔内的阀芯和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孔的阀芯密封垫,所述阀芯密封垫设于所述阀芯伸入所述水箱内腔的一端,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顶开所述水箱阀的顶杆,所述顶杆推动所述阀芯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阀芯密封垫打开所述出水孔,所述顶杆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和/或所述滤芯上;和/或,所述安装座的外底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座连通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上设有环形筋,所述环形筋上安装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环形筋将所述第四密封圈压紧在所述安装座的外底面;和/或,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方面,安装座位于出水水路的上游,滤芯设于安装座内,从而从水箱流出的水先经过滤芯过滤后再流入出水水路中,不仅提高了饮水机的饮水质量,而且避免水箱液体中的杂质在出水水路不断堆积,利于保证饮水机的出水流量,同时,当水箱安装到位时,置于安装座内的滤芯被遮挡,保证饮水机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一方面,滤芯在安装座内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滤芯更换时不需要拆卸底座的外壳及其内部其他零部件,而是直接从安装座取下,滤芯更换方便,也利于水箱和安装座的清洗,同时,当水箱中的水为干净的纯净水时,此时可以将滤芯卸下,水箱中水通过出水孔直接流入安装座,从而形成无滤芯的饮水机,用户的水源选择更加自由和灵活。

2、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滤芯的保护层,将滤芯本体包裹在内,也方便滤芯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设置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限制了液体在滤芯内部的流向,从而流出滤芯的液体都经过足够时间的过滤,保证液体过滤的效果。

3、上壳体通过第一内支撑筋与滤芯本体接触,限制滤芯本体向上移动,同时,相邻第一内支撑筋形成第一导流槽,利于从滤芯进水口流入的液体可以均匀的流向滤芯本体,提高滤芯本体的利用率和过滤效率。

下壳体设置第二内支撑筋与滤芯本体接触,限制滤芯本体向下移动,同时,相邻第二内支撑筋之间形成第二导流槽,利于引导经过滤芯本体过滤的液体可以快速流向滤芯出水口,提高液体在滤芯内部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4、安装座的内壁抵触外支撑筋以支撑滤芯。从而滤芯稳定地安装于安装座内,防止滤芯受到向下流动的液体的冲击而发生移位或晃动,同时,安装座通过外支撑筋与安装座内壁接触,减小了两者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安装座内壁和下壳体外底面的平整度要求。

5、上注胶槽内注胶并与滤芯本体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从而阻止第一导流槽的液体直接流入滤芯本体的内圈一侧,保证滤芯的过滤效果,同时,上注胶槽内注胶将上壳体与滤芯本体连接为一体,避免滤芯本体相对上壳体发生水平移动,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

下注胶槽内注胶并与滤芯本体的下表面密封连接,防止尚未过滤的液体从滤芯本体的外侧向下流动至第二导流槽,保证饮水机的饮水质量,同时,下注胶槽内注胶将下壳体与滤芯本体连接为一体,避免滤芯本体相对下壳体发生水平移动,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

滤芯进水口为条形槽,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滤芯本体的径向方向相同,从而滤芯本体在径向上可以同步过滤,避免滤芯本体局部使用率过高而降低使用寿命。同样地,滤芯出水口也可以为条形槽,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滤芯本体的径向方向相同,不仅保证了下壳体的强度,而且促进滤芯本体在径向上的各部分均能出水顺畅,防止部分第二导流槽出水过慢而影响滤芯本体整体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水箱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水箱连接的剖视图(具有滤芯);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芯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的结构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的结构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的结构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的结构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水箱连接处的剖视图(无滤芯);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在水箱阀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在水箱阀封闭出水孔时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图中标号分别代表:1-底座;2-水箱,21-出水孔,22-环形凸边;3-水箱阀,31-阀芯,32-阀芯密封垫;4-安装座,41-安装槽,411-过水孔;5-滤芯,51-上壳体,511-滤芯进水口,512-第一内支撑筋,513-第一导流槽,514-焊接槽,515-上注胶槽,516-环形凸筋,517-第三密封槽,52-下壳体,521-滤芯出水口,522-第二内支撑筋,523-第二导流槽,524-外支撑筋,525-下注胶槽,526-第一密封槽,527-安装筋,53-滤芯本体,54-顶杆;61-第一密封圈,62-第二密封圈,63-第三密封圈,64-第四密封圈;7-流量计,71-环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饮水机,包括具有出水水路的底座1和安装于底座1上的水箱2,水箱2的底部设有出水孔21和用于控制出水孔21开闭的水箱阀3,底座1上设有与出水水路连通的安装座4,安装座4与水箱阀3配合并顶开水箱阀3使水箱2与安装座4导通,所述安装座4内设有滤芯5,出水孔21流出的水经过滤芯5过滤后流向出水水路,滤芯5与安装座4可拆卸连接。

一方面,安装座4位于出水水路的上游,滤芯5设于安装座4内,从而从水箱2流出的水先经过滤芯5过滤后再流入出水水路中,不仅提高了饮水机的饮水质量,而且避免水箱2液体中的杂质在出水水路不断堆积,利于保证饮水机的出水流量,同时,当水箱2安装到位时,置于安装座4内的滤芯5被遮挡,保证饮水机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一方面,滤芯5在安装座4内与安装座4可拆卸连接,滤芯5更换时不需要拆卸底座1的外壳及其内部其他零部件,而是直接从安装座4取下,滤芯5更换方便,也利于水箱2和安装座4的清洗,同时,当水箱2中的水为干净的纯净水时,此时可以将滤芯5卸下,水箱2中水通过出水孔21直接流入安装座4,从而形成无滤芯5的饮水机,用户的水源选择更加自由和灵活。

结合图4至图8,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滤芯5的过滤效果,所述滤芯5包括上壳体51、下壳体52和滤芯本体53,滤芯本体53位于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之间,上壳体51设有滤芯进水口511,下壳体52设有滤芯出水口521。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形成滤芯5的保护层,将滤芯本体53包裹在内,也方便滤芯5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分别设置滤芯进水口511和滤芯出水口521,限制了液体在滤芯5内部的流向,从而流出滤芯5的液体都经过足够时间的过滤,保证液体过滤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焊接为一体,具体地,上壳体51的下表面设有焊接槽514,下壳体52的上端伸入焊接槽514内焊接为一体,从而将滤芯本体53封闭在内,避免滤芯本体53中的液体外漏。

所述上壳体51的下表面设有与滤芯本体53抵触的第一内支撑筋512,第一内支撑筋512设有多个,相邻两个第一内支撑筋512之间设有引导液体均匀流向滤芯本体53的第一导流槽513,第一导流槽513与滤芯进水口511连通。上壳体51通过第一内支撑筋512与滤芯本体53接触,限制滤芯本体53向上移动,同时,相邻第一内支撑筋512形成第一导流槽513,利于从滤芯进水口511流入的液体可以均匀的流向滤芯本体53,提高滤芯本体53的利用率和过滤效率。

同样地,所述下壳体52的上表面设有与滤芯本体53抵触的第二内支撑筋522,第二内支撑筋522设有多个,相邻两个第二内支撑筋522之间设有引导液体流向滤芯出水口521的第二导流槽523,第二导流槽523与滤芯出水口521连通。下壳体52设置第二内支撑筋522与滤芯本体53接触,限制滤芯本体53向下移动,从而第一内支撑筋512和第二内支撑筋522夹紧滤芯本体53,防止滤芯本体53在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之间上下窜动而发出异响,同时,相邻第二内支撑筋522之间形成第二导流槽523,利于引导经过滤芯本体53过滤的液体可以快速流向滤芯出水口521,提高液体在滤芯5内部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具体地,所述滤芯5为圆柱结构,第一内支撑筋512和第二内支撑筋522均为长条凸筋,第一内支撑筋512和第二内支撑筋522的长度方向均与滤芯5的径向方向相同,第一内支撑筋512和第二内支撑筋522在滤芯5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52的外底面设有外支撑筋524,安装座4的内壁抵触外支撑筋524以支撑滤芯5。从而滤芯5稳定地安装于安装座4内,防止滤芯5受到向下流动的液体的冲击而发生移位或晃动,同时,安装座4通过外支撑筋524与安装座4内壁接触,减小了两者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安装座4内壁和下壳体52外底面的平整度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本体53为环状结构,为保证第一导流槽513的液体均能经过滤芯本体53的过滤再从滤芯出水口521流出,上壳体51的下表面可以设有靠近滤芯本体53内圈侧壁的上注胶槽515,上注胶槽515内注胶并与滤芯本体53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从而阻止第一导流槽513的液体直接流入滤芯本体53的内圈一侧,保证滤芯5的过滤效果,同时,上注胶槽515内注胶将上壳体51与滤芯本体53连接为一体,避免滤芯本体53相对上壳体51发生水平移动,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

同样地,滤芯本体53的外周侧壁与下壳体5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第一导流槽513的液体未经过滤芯本体53的过滤可以直接流向了上述径向间隙,为防止上述尚未过滤完全的液体从滤芯本体53的外侧向下流动至第二导流槽523,下壳体52的上表面设有靠近滤芯本体53外圈侧壁的下注胶槽525,下注胶槽525内注胶并与滤芯本体53的下表面密封连接。当然,下注胶槽525内注胶将下壳体52与滤芯本体53连接为一体,避免滤芯本体53相对下壳体52发生水平移动,进一步保证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滤芯本体53的使用更加均衡,滤芯进水口511为条形槽,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滤芯本体53的径向方向相同,条形槽设有多个且均匀环绕在滤芯本体53的内圈的外侧。滤芯进水口511为条形槽,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滤芯本体53的径向方向相同,从而滤芯本体53在径向上可以同步过滤液体,避免滤芯本体53局部使用率过高而降低使用寿命。同样地,滤芯出水口521也可以为条形槽,其长度方向和分布方式均与滤芯进水口511相同,不仅保证了下壳体52的强度,而且促进滤芯本体53在径向上的各部分均能出水顺畅,防止部分第二导流槽523出水过慢而影响滤芯本体53整体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4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槽41,滤芯5安装于安装槽41内,安装槽41的底壁设有与出水水路连通的过水孔411,滤芯5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水箱阀3和过水孔411之间。安装槽41限制滤芯5水平移动,防止水箱2安装过程中,滤芯5发生移位而无法与出水孔21和过水孔411对准;同时,安装槽41的槽口朝外,用户卸下水箱2后可以直接从安装槽41内取出,滤芯5在安装槽41内拆装方便,而安装座4通过安装槽41的底壁支撑滤芯5,滤芯5安装的稳定好;另外,滤芯5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出水孔21和过水孔411之间,出水孔21流出的液体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快速经过滤芯5过滤后流向过水孔411,利于提高过滤效率。

为避免安装座4上表面的液体顺着安装槽41的槽侧壁流入过水孔411,所述滤芯5的外周侧面设有第一密封槽526,第一密封槽526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61,滤芯5与安装槽41的槽侧壁夹紧第一密封圈61实现滤芯5与安装座4可拆卸连接。此时,滤芯5通过第一密封圈61与安装槽41过盈配合,不仅可以实现滤芯5与安装槽41之间的密封,避免外部液体流入而污染已过滤的液体,而且实现滤芯5在安装槽41内的固定,避免出水孔21流出的液体冲击滤芯5而与安装槽41的槽侧壁碰撞发出声响,滤芯5拆装也更加方便。

为避免出水孔21流出的液体从水箱2和滤芯5之间的安装缝隙溢出,所述水箱2的外底面设有环绕于水箱阀3外侧的环形凸边22,滤芯5的上表面设有环形凸筋516,环形凸筋516的外周侧壁设有第三密封槽517,第三密封槽517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63,环形凸筋516位于环形凸边22的内侧并与环形凸边22夹紧第三密封圈63。此时,环形凸筋516伸入环形凸边22的内侧,促使滤芯5与出水孔21对准,实现水箱2安装的预定位,同时,环形凸筋516和环形凸边22夹紧第三密封圈63,防止出水孔21流出的液体通过环形凸边22和环形凸筋516之间的间隙流出而溢出安装槽41,也实现了滤芯5顶部的固定,避免滤芯5顶部晃动。

结合图9,当滤芯5从安装槽41取出后,为实现水箱2与安装槽41之间的密封,安装槽41的槽底壁可以设有第二密封圈62和安装筋527,第二密封圈62安装在安装筋527上,环形凸边22在滤芯5从所述安装槽41取出后将第二密封圈62压紧在安装槽41的槽底壁。

结合图10至图13,所述水箱阀3包括安装于出水孔21内的阀芯31和用于封闭出水孔21的阀芯密封垫32,阀芯密封垫32设于阀芯31伸入水箱2内腔的一端,安装座4内设有用于顶开水箱阀3的顶杆54,顶杆54推动阀芯31向上移动以带动阀芯密封垫32打开出水孔21,顶杆54固定于安装座4和/或滤芯5上。当水箱2安装在安装座4上时,顶杆54推动阀芯31移动带动阀芯密封垫32打开出水孔21,当取下水箱2时,顶杆54与阀芯31分离,阀芯31回弹带动阀芯密封垫32封闭出水孔21,整个水箱阀3的结构简单,控制可靠,保证出水孔21快速打开和封闭。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可以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安装滤芯5的安装座4,安装滤芯5的安装座4可以不设置安装筋527、第二密封圈62和顶杆54,而安装于安装槽41的滤芯5具有顶杆54,以便顶开水箱阀3;另一种是不安装滤芯5的安装座4,当取出滤芯5后,更换不安装滤芯5的安装座4,该安装座4的槽底壁具有安装筋527、第二密封圈62和顶杆54,环形凸边22将第二密封圈62压紧在安装槽41的槽底壁,顶杆54顶开水箱阀3,故安装座4和底座1可拆卸连接,以便更换上述两种不同的安装座4。

当然,也可以不再区分安装座4,饮水机上通用一个安装座4,该安装座4的槽底壁设有安装筋527、第二密封圈62和第一顶杆,而滤芯5上设有第二顶杆,当取出滤芯5时,环形凸边22将安装筋527上安装的第二密封圈62压紧在安装槽41的槽底壁,此时第一顶杆将水箱阀3顶开,当安装槽41内安装有滤芯5时,环形凸边22与滤芯5上的环形凸筋516夹紧第三密封圈63,此时滤芯5上的第二顶杆将水箱阀3顶开,从而无论是否放置滤芯5均通用一个安装座4,操作省时省力。可以理解地,此时安装座4与底座1可以一体成型,避免在底座1上开孔设槽来固定安装座4;安装座4与底座1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方便定期清洗。

为方便检测饮水机的进水量,安装座4的外底面设有与安装座4连通的流量计7,为避免过水孔411流出的液体从安装座4和流量计7之间的缝隙流出,所述流量计7上设有环形筋71,环形筋71上安装有第四密封圈64,环形筋71将第四密封圈64压紧在安装座4的外底面。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