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音带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4433发布日期:2021-07-30 13: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隔音带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现有音乐枕头包括枕体以及设置在枕体上的发声组件,发声组件产生的声源会通过枕体传递至使用者头部下方并向上扩散至耳部。由于声源从使用者头部下方向上传递,既会因枕体中部振动而影响承托舒适性,还会导致使用者因能准确辨别声音来源而使其精神集中或因声源过近而产生不安全感,延长了入睡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隔音带枕头,枕体通过设置隔音带来划分形成承托区和装配区,防止声源通过枕体向中部传递,既减小枕体振动,提升使用体验,还通过增加声源扩散区域来提升助眠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隔音带枕头,包括枕体以及设置在枕体上的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设置在枕体周缘,所述枕体中部和外缘分别形成承托区和装配区,发声组件设置在装配区内,所述装配区与承托区间设有隔音带,隔音带限制发声组件产生的声源在承托区和装配区间传递,以使声源向上扩散并传递至所述承托区上方空间内。枕体通过设置隔音带来形成互相分隔的承托区和装配区,承托区用于承托使用者头部,装配区用于安装发声组件,隔音带能有效阻隔发声组件产生的声源向承托区传递,既有效消除承托区因传递声源而产生的振动,提升承托舒适性,还使得声源向上扩散并通过枕体上方空间实现水平向传递,通过模糊声源来源来起到助眠作用,提升睡眠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区呈环形,以使承托区被包裹在装配区内。既确保承托区能与使用者头部对应,确保使用者头部完整搭接在承托区内,还方便装配区套置在承托区上,确保两者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带呈环形且沿装配区内缘铺设,以使隔音带内缘与所述承托区外周缘紧密贴合。隔音带设置在装配区内缘与承托区外缘间,既用于阻隔声源传递,还用于阻隔振动传递,提升承托区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带的高度与枕体厚度匹配,以使隔音带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枕体的顶面和底面齐平衔接,以使枕体顶面形成平整的承托面。承托区和装配区间互不接触,有效防止两者间发生声源和振动传递,提升隔音效果。同时,隔音带顶缘、承托区顶面以及装配区顶面拼合形成平整的承托面,提升承托舒适性和美观性。此外,所述隔音带的顶缘与枕体顶面齐平衔接,确保枕体顶面平整,或者,所述隔音带的底缘与枕体底面齐平衔接,确保枕体底面平整。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组件为两组且分置在枕体两侧。发声组件为两组且分置在枕体两侧,确保使用者头部两侧具有均衡的声源,提升听觉体验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前后分置的喇叭以及跨接在所述喇叭间的音腔。喇叭用于产生声源,音腔用于传递和扩散声源,起到隐藏发声位置的作用,使得声源变得更具空灵感,提升助眠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音腔的轴线呈中段向外弯曲的弧形。弧形的音腔以承托区中部为中心设置,使得沿音腔传播扩散的声源能配合汇聚至使用者头部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音腔顶部沿其轴线开设若干发音孔。音腔内的声源通过发音孔向外传递至枕体上方空间并扩散至承托区上方空间。发音孔等距设置,确保使用者头部周围均具有均衡的声场。

作为优选,所述枕体顶面通过凹陷形成供喇叭嵌置的安装槽,安装到位后,所述喇叭嵌置隐藏在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槽的轮廓与喇叭轮廓匹配,起到隐藏喇叭的作用,提升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枕体顶面通过凹陷形成与安装槽通连的导音槽,所述导音槽内嵌置硅胶管,所述硅胶管嵌入导音槽并形成所述音腔。导音槽用于隐藏硅胶管,硅胶管能阻碍沿音腔传递的声源向外传递,确保声源通过发音孔向外扩散,有效减少在枕体内传递的声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枕体通过设置隔音带来形成互相分隔的承托区和装配区,承托区用于承托使用者头部,装配区用于安装发声组件,隔音带能有效阻隔发声组件产生的声源向承托区传递,既有效消除承托区因传递声源而产生的振动,提升承托舒适性,还使得声源向上扩散并通过枕体上方空间实现水平向传递,通过模糊声源来源来起到助眠作用,提升睡眠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枕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体,2、承托区,3、装配区,4、隔音带,5、喇叭,6、硅胶管,7、发音孔,8、导音槽,9、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隔音带枕头,由枕体1以及设置在枕体1上的发声组件组成,所述发声组件设置在枕体1周缘,所述枕体1中部和外缘分别形成承托区2和装配区3,发声组件设置在装配区3内,所述装配区3与承托区2间设有隔音带4,隔音带4限制发声组件产生的声源在承托区2和装配区3间传递,以使声源向上扩散并传递至所述承托区2上方空间内。枕体1通过设置隔音带4来形成互相分隔的承托区2和装配区3,承托区2用于承托使用者头部,装配区3用于安装发声组件,隔音带4能有效阻隔发声组件产生的声源向承托区2传递,既有效消除承托区2因传递声源而产生的振动,提升承托舒适性,还使得声源向上扩散并通过枕体1上方空间实现水平向传递,通过模糊声源来源来起到助眠作用,提升睡眠体验。

安装时,首先,将隔音带4套置在承托区2的外周缘上,使得隔音带4顶缘与承托面顶面齐平衔接;之后,将装配区3套置在隔音带4的外周缘上,使得隔音带4的顶缘与装配区3顶面齐平衔接;最后,将发声组件隐藏安装在装配区3内。

在使用时,使用者的头部自上而下搭接在承托区2的顶面上,发声组件通过产生声源并向外扩散。此时,部分声源通过枕体1向中部扩散,这部分声源会因隔音带4阻挡而无法传递至承托区2,有效阻隔振动和声源向承托区2传递,提升承托舒适性;另一部分声源会通过发音孔7向上扩散至装配区3上方空间,再横向扩散至承托区2上方空间,方便使用者耳部接收声源,有效隐藏声源来源,声源在穿越枕体1上方空间时会发生扩散,通过提升听觉体验空灵感来提升助眠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装配区3呈环形,以使承托区2被包裹在装配区3内。所述隔音带4呈环形且沿装配区3内缘铺设,以使隔音带4内缘与所述承托区2外周缘紧密贴合。所述承托区2外周缘与隔音带4内缘粘连固接,所述装配区3内缘与隔音带4外缘粘连固接,由此形成枕体1,防止装配区3、承托区2以及隔音带4间发生脱离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隔音带4的高度与枕体1厚度匹配,以使隔音带4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枕体1的顶面和底面齐平衔接,以使枕体1顶面形成平整的承托面。枕体1具有平整的顶面和底面,隔音带4竖向贯穿枕体1设置,起到有效隔离承托区2和装配区3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发声组件为两组且分置在枕体1两侧。通过设置两组分置的发声组件确保使用者头部两侧具有均衡的声源,有效防止使用者头部两侧声源不均衡而发生影响助眠效果的情况。具体地,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前后分置的喇叭5以及跨接在所述喇叭5间的音腔。所述枕体1上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喇叭5,使用者的头部位于四个喇叭5围合形成的范围内,确保使用者头部四周声源均衡。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音腔的轴线呈中段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音腔顶部沿其轴线等距开设的发音孔7。发音孔7以使用者头部为中心呈周向分布,使得声源能被传导至以使用者头部为中心的外圈,进而通过分散声源来起到隐藏声源来源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枕体1顶面通过凹陷形成供喇叭5嵌置的安装槽9,安装到位后,所述喇叭5嵌置隐藏在所述安装槽9内。喇叭5插入安装槽9后被盖板覆盖,所述盖板与枕体1为相同材质,起到遮挡和隐藏喇叭5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枕体1顶面通过凹陷形成与安装槽9通连的导音槽8,所述导音槽8内嵌置硅胶管6,所述硅胶管6嵌入导音槽8并形成所述音腔。导音槽8的两端端口分别与对应的喇叭5通连,确保喇叭5产生的声源能顺利地依次通过音腔、导音孔后向外传递。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承托区的周向轮廓呈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此外,所述枕体包括若干分置的承托区,所述承托区分散设置在枕体中部区域,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