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料装置快速插入智能炒菜机中的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636发布日期:2021-02-18 21: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将下料装置快速插入智能炒菜机中的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炒菜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下料装置快速插入智能炒菜机中的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炒菜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下料是智能烹饪过程中必备的环节,炒菜机中的下料装置用以承载与投放食材,需经常清洗维护。
[0003]
现有技术中,使用专用工具将下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炒菜机上,其安装操作繁琐,安装结构复杂,而且因不易拆卸或不可拆卸以及长时间不能彻底清洗,导致下料装置上时常会残留菜品汁水或使食材残渣夹杂在相关零部件之间的空隙中,不仅造成卫生隐患,影响后续食材的鲜度与菜品品质,且残留的汁水或食材长期侵蚀零件容易对零件造成损坏,降低了零件的使用寿命,而当零件损坏后,也不易对零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护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下料装置以即插即用方式快速安装在炒菜机上或者快速从炒菜机上卸下并得到彻底清洗和即时维护的将下料装置快速插入智能炒菜机中的拆装结构。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下料装置快速插入智能炒菜机中的拆装结构,在炒菜机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可将下料装置快速插入其中的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左支架板与右支架板的形状大小相同,其均包括基板、底板和挡板,基板安装在对应的侧壁上,底板设置在基板的底边且向相对的另一侧壁方向延伸,挡板设置在底板的后侧且向上延伸;在下料装置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设有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下料装置以其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与左支架板的底板和右支架板的底板触接的方式插置于左支架板与右支架板之间。
[0007]
优选地,在所述基板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底板在所述下料装置插入该炒菜机内的方向上错位设置,且顶板位于底板的后上方。
[0008]
优选地,在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中的一个支架板的所述基板上开设转轴通孔和丝杆通孔,在与该支架板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转轴通孔和丝杆通孔大小相同的轴孔,用于驱动下料装置中的转动轴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下料装置中的传动丝杆的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轴孔的外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转轴通孔、对应的轴孔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依次穿过丝杆通孔、对应的轴孔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9]
优选地,在所述左支架板与左定位板之间、右支架板与右定位板之间分别设有可将下料装置固定在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上的锁定结构。
[0010]
优选地,所述的锁定结构为锁定件和锁孔,所述锁定件设置在对应支架板的顶板或底板上,对应的,锁孔设置在定位板上的顶端面或底端面上。
[0011]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了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所述转动轴和传动丝杆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与对应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位于炒菜机中炒锅的上方,其包括多个食材盒、承载这些食材盒的盛放盒、可使盛放盒定向移动的移动组件、可使食材盒翻转的驱动机构、作为支撑所述移动组件和驱动机构的所述左定位板和所述右定位板,所述驱动机构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转动轴构成,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传动丝杆,转动轴和传动丝杆相互平行设置且其两端分别架设在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上。
[0013]
优选地,所述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形状大小相同,其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炒菜机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在下料装置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设置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采用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插置于左支架板和右支架板之间的方式使得下料装置能够插入并安装在炒菜机内设定的位置或者快速从炒菜机内拆卸下来,其不仅拆装方式简单,且下料装置能够得到彻底的清洗和即时的维护,从而避免了卫生问题,也可延长下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支架板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架板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与炒菜机装配示意图。
[0022]
图中:下料装置1;食材盒11;盛放盒12;移动组件13;传动丝杆131;第二驱动电机132;第二联轴器133;花键轴套134;驱动机构14;转动轴141;第一驱动电机142;第一联轴器143;左定位板15;右定位板16;转轴轴孔17;丝杆轴孔18;左支架板2;右支架板3;基板4;转轴通孔41;丝杆通孔42;底板5;挡板6;顶板7;锁定件31;锁孔32;炒锅8;内腔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将下料装置1快速插入智能炒菜机中的拆装结构(以下简称拆装结构),通过在炒菜机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以图1中炒菜机所在纸面为参考方向,炒菜机开口方向为前,开口左边的方向为左侧,开口右边的方向为右侧,下同)分别设置左支架板2和右支架板3,在下料装置1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设置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使得下料装置1能够插入炒菜机内设定的位置或者快速从炒菜机内取出。
[0024]
1、下料装置1
[0025]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下料装置1设置在炒菜机中炒锅8的上方并用于向炒锅8中自动投放食材。
[0026]
其包括食材盒11、承载食材盒11的盛放盒12、可使盛放盒12定向移动的移动组件
13、可使食材盒11翻转的驱动机构14、作为支撑所述移动组件13和驱动机构14的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
[0027]
1)食材盒11与盛放盒12
[0028]
所述食材盒11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材。
[0029]
食材盒11由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材料所制,其顶端面为敞口,食材盒11的数量与规格不做具体限制。
[0030]
所述盛放盒12为顶端为敞口的围盒,所述食材盒11放置在该盛放盒12内,盛放盒12为食材盒11提供支撑力与限位,使食材盒11稳定移动。
[0031]
2)驱动机构14
[0032]
所述驱动机构14可使食材盒11翻转并将其中的食材倒入所述炒锅8中。
[0033]
其由第一驱动电机142和转动轴141构成,所述转动轴1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2的输出轴相连接。
[0034]
当所述食材盒11与转动轴141相连接时,第一驱动电机142驱动转动轴141旋转,进而带动食材盒11朝炒锅8锅口方向翻转下料。
[0035]
3)移动组件13
[0036]
所述移动组件13为现有技术的炒菜机中常用的丝杆传动机构。
[0037]
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32和传动丝杆131,所述传动丝杆131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2的输出轴相连接,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32可使传动丝杆131正转或反转。
[0038]
所述盛放盒12安装在移动组件13上,在传动丝杆131的带动下,盛放盒12可携食材盒11沿传动丝杆131作直线往复移动。
[0039]
4)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
[0040]
所述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结构相同,分别是该下料装置1左侧和右侧的基架板。
[0041]
在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上均设有转轴轴孔17和丝杆轴孔18,所述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相互平行,转动轴141的两端分别置于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的所述转轴轴孔17内,传动丝杆131的两端分别置于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上的所述丝杆轴孔18内,从而,将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架设在左定位板15与右定位板16之间。
[0042]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2和第二驱动电机132固定安装在炒菜机内腔9的侧壁的外表面上,下料装置1中的其余部件(食材盒11、盛放盒12、驱动机构14和移动组件13)则通过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连接为一个整体,即可实现通过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将下料装置1安装在炒菜机上或从炒菜机上拆卸下来。
[0043]
所述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的形状大小相同,其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0044]
2、左支架板2与右支架板3
[0045]
如图5至图7所示,左支架板2和右支架板3用于支撑放置在炒菜机内的下料装置1。
[0046]
所述左支架板2与右支架板3相互对称设置,分别安装在炒菜机内腔9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表面上且位于炒锅8锅口朝上时的锅口上方。
[0047]
左支架板2和右支架板3的形状大小相同,其可一体成型,均包括基板4、底板5和挡板6,所述基板4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侧壁上,所述底板5设置在基板4的底边且向相对的另一
侧壁方向延伸,所述挡板6设置在底板5的后侧且向上延伸。
[0048]
1)基板4
[0049]
优选地,在基板4的顶部设有顶板7,所述顶板7向相对的另一侧壁方向延伸,以使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置于所述底板5与顶板7构成的空间内且其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与顶板7和底板5相触接,以约束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上下移位,从而提高定位板与支架板连接的稳定性。
[0050]
优选地,所述基板4为倾斜板,同一块基板4上的顶板7与底板5在所述下料装置1插入该炒菜机内的方向(即指由炒菜机外向内的水平纵深方向)上错位设置,且顶板7位于底板5的后上方,顶板7与底板5之间无交集。
[0051]
基板4设置为该倾斜状态后,有利于将下料装置1准确快速插入左支架板2与右支架板3之间,即在将下料装置1准备插入炒菜机中时,只需将定位板的底端面的前侧搭在对应的支架板的底板5上,向炒菜机内平直推动下料装置1即可顺畅地将下料装置1推入炒菜机内,优选地,在所述顶板7的后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另一挡板,该挡板与设置在底板5后侧的挡板6可对推入炒菜机内的下料装置1进行定位。
[0052]
2)底板5
[0053]
所述底板5用以承托左定位板15或右定位板16,所述下料装置1以其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分别与左支架板2的底板5和右支架板3的底板5触接的方式插置于左支架板2与右支架板3之间。
[0054]
优选地,底板5的宽度大于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的宽度,以使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依托在底板5上时,其底端面能够完全与底板5相触接,可防止其滑落,使定位板更稳定地放置于底板5上。
[0055]
3、转动轴141与第一驱动电机142、传动丝杆131与第二驱动电机132连接
[0056]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为实现转动轴141与第一驱动电机142、传动丝杆131与第二驱动电机132连接,使下料装置1能够正常运行,在左支架板2的基板4上开设有转轴通孔41和丝杆通孔42,在左支架板2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转轴通孔41和所述丝杆通孔42相对应的且大小相同的轴孔。
[0057]
当左定位板15置于底板5上且其后端面与挡板6抵接时,可使所述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分别与所述转轴通孔41和丝杆通孔42相对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2和第二驱动电机132安装在所述轴孔的外侧。
[0058]
1)第一驱动电机142与第二驱动电机132
[0059]
在第一驱动电机142和第二驱动电机132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了第一联轴器143和第二联轴器133。
[0060]
所述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分别与对应的驱动电机连接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指定为左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联轴器143和第二联轴器133适配连接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0061]

转动轴141的左端设计为d型轴(圆轴削边而成的呈“d”形的轴),对应地,第一联轴器143的输出端为d型槽;在传动丝杆131的左端上套接一个花键轴套134,对应地,第二联轴器133的输出端为花键槽;
[0062]

(图中未示出)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的左端设计为“十字轴”或“米字轴”(在圆轴上开设呈“十字”或“米字”的槽口,参考头型为“十字”或“米字”的螺丝刀),对应地,第
一联轴器143和第二联轴器133的输出端为“十字槽”或“米字槽”。
[0063]
采用上述结构可使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更容易与对应的联轴器进行导向定位,从而可快速地插入至对应联轴器的输出端内以形成连接关系。
[0064]
2)动作过程
[0065]
向左推动定位板,使转动轴141的左端依次穿过所述转轴通孔41和对应的轴孔,同时通过转动该转动轴141使其与第一联轴器143的输出端结构相匹配并顺利插置于该输出端内,相应地,通过同样的方式使传动丝杆131的左端依次穿过丝杆通孔42和对应的轴孔并插置于第二联轴器133的输出端内,从而实现转动轴141与第一驱动电机142、传动丝杆131与第二驱动电机132的连接。
[0066]
4、定位板与支架板连接
[0067]
如图4及图5所示,进一步地,为将下料装置1固定安装在左支架板2和右支架板3之间,防止转动轴141与第一驱动电机142、传动丝杆131与第二驱动电机132连接后发生松动或脱离使得连接不稳定或断开连接,从而保证下料装置1能够稳定工作,在右定位板16与右支架板3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0068]
该锁定结构可同时设置在左定位板15与左支架板2、右定位板16与右支架板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设置在右支架板3与右定位板16之间即可达到所需固定效果。
[0069]
所述锁定结构由锁定件31和锁孔32构成。
[0070]
所述锁定件31可设置在右支架板3的顶板7或底板5上,为提高固定安装的稳定性,在所述顶板7和底板5上均设有一个锁定件31。
[0071]
优选地,所述锁定件31包括销柱、安装在销柱上的弹性件和容置所述弹性件的圆台形的壳体,所述销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穿出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本实用新型指定圆台形壳体底面圆较小的端为下端),当销柱受力时,所述第二端向壳体内收缩,力消失后,销柱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弹出复位。
[0072]
对应地,在右定位板16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锁孔32,优选地,右定位板16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斜面和下斜面,该上斜面的顶边与所述右定位板16的顶端面连接,该下斜面的底边与所述右定位板16的底端面连接,所述锁孔32位于所述上斜面和下斜面的右侧。
[0073]
当下料装置1插置于左支架板2和右支架板3之间时,所述销柱位于右定位板16的左侧,将右定位板16向左推动时,销柱的第二端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斜面并在推力作用下受力收缩且沿对应的斜面方向产生相对移动,当所述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与对应的驱动电机连接时,此时,销柱移动至与所述锁孔32的对应位置并自动弹出插入到对应的锁孔32内,从而将右定位板16固定安装在右支架板3上,斜面对销柱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销柱在右定位板16向左移动时可自动与对应的锁孔32锁接。
[0074]
采用该锁定结构能够实现将定位板快速固定安装在支架板上,当需要将定位板从支架板上拆卸下来时,只需提拉所述销柱的第一端使其第二端向壳体内收缩,从而使销柱从对应的锁孔32内脱离,即可将下料装置1从支架板上进行拆卸。
[0075]
5、下料装置1快速拆装过程
[0076]
安装时:
[0077]
1)将下料装置1的左定位板15和右定位板16插置于对应支架板的顶板7和底板5之
间并使定位板的后端面与对应的支架板的挡板6抵接;
[0078]
2)按前述方法使转动轴141和传动丝杆131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142和第二驱动电机132连接,与此同时,销柱自动与对应的锁孔32锁接。
[0079]
拆卸时:
[0080]
1)使销柱从锁孔32内脱离;
[0081]
2)将转动轴141脱离于第一联轴器143的输出端并穿出转轴通孔41,相应的,将传动丝杆131脱离于第二联轴器133的输出端并穿出丝杆通孔42;
[0082]
3)将左定位板15、右定位板16从左支架板2和右支架板3之间取下。
[0083]
通过上述拆装结构,能够将下料装置1快速地与炒菜机实现安装或拆卸,从而可对下料装置1进行即时维护及彻底的清洁,避免了卫生隐患,延长下料装置1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