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4250发布日期:2021-07-30 13:1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旋转的展示架。



背景技术:

展示架,大多用于展示或者销售产品,目前展示架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大多从展示架后面进行摆放产品,当摆放高位或者低位摆放架上的产品时,需要用手将产品放置到摆放架的前方,摆放困难;

第二,而且大部分产品高度不统一,而上下层之间的高度固定,因此展示架的利用率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可旋转的展示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旋转的展示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支撑柱、设置于两支撑柱下方的底部组件、设置于两支撑柱上方的顶部组件、设置于底部组件与顶部组件之间的旋转组件、以及设置于旋转组件上的若干组摆放架,所述摆放架与旋转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与底部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座、与顶部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座、设置于第一旋转座与第二旋转座两端的柱体组件,所述第二旋转座通过柱体组件调节高度,若干摆放架设置于两立柱组件之间,当顶部组件位于不同高度时,利用柱体组件实现第二旋转座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轨、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座底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一滑轨转动连接,且可通过第一滑轨与底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组件包括顶座、设置于顶座上且与顶座滑动连接的第二滑轨、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一端与顶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座顶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二滑轨转动连接,且可通过第二滑轨与顶座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所述支撑柱沿着竖直方向设置若干用于安装底部组件与顶部组件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组件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与安装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底部组件连接的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于第一主体部上的若干第一卡勾,若干所述第一卡勾开口朝下且挂设于安装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组件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与安装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与顶部组件连接的第二主体部、以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上的若干第二卡勾,若干所述第二卡勾开口朝下且挂设于安装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还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第三主体部以及与第三主体部垂直的限位部,所述第三主体部上设置竖直的第二长条孔,所述限位部上并排设置两限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组件包括旋转立柱、设置于旋转立柱内且与可在其内部滑动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置竖直的第一长条孔,通过一螺栓依次穿过旋转立柱一侧、第一长条孔、旋转立柱另一侧与螺母螺接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调节杆上的把手杆,所述把手杆设置于旋转立柱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用于配合第一旋转座旋转的旋转槽,所述第一旋转座一侧设置呈l型的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且位于第一滑轨下方设置可滚动的滑轮,所述第一滑轨下设置限位孔,所述滑轮圆周面包覆一层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摆放架两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旋转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四主体部、两设置于第四主体部且与第四主体部垂直连接的第一折弯部、以及固定设置于第四主体部上的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折弯部侧壁与第一锁紧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展示架还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第五主体部、两设置于第五主体部上且与第五主体部垂直连接的第二折弯部、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五主体部上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折弯部侧壁与第二锁紧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主体部两端还设置把手部。

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架通过设置旋转组件,且摆放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当在展示架后方放置产品时,先摆放部分产品,然后旋转将摆放架的前方旋转至后方进行后续的摆放,摆放更加容易,而且摆放架可拆卸设置于旋转组件上,当需要摆放不同高度的产品时,进行高度调整,大大提高展示架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示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示架的底部示意图(体现滑轨安装方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体现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立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立柱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a(体现第二连接板与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b(体现把手、摆放架的安装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支撑柱;11、安装孔;20、底部组件;21、底座;211、旋转槽;22、第一滑轨;221、限位孔;23、第一摆杆;24、滑轮;30、顶部组件;31、顶座;32、第二滑轨;33、第二摆杆;40、旋转组件;41、第一旋转座;411、限位件;42、第二旋转座;43、立柱组件;431、旋转立柱;432、调节杆;4321、第一长条孔;433、把手杆;50、摆放架;51、连接组件;511、第四主体部;512、第一折弯部;513、第一锁紧件;60、第一连接板;61、第一主体部;62、第一卡勾;70、第二连接板;71、第二主体部;72、第二卡勾;80、限位板;81、第三主体部;811、第二长条孔;82、限位部;821、限位凸台;90、把手组件;91、第五主体部;92、第二折弯部;93、第二锁紧件;94、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10,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旋转的展示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支撑柱10、设置于两支撑柱10下方的底部组件20、设置于两支撑柱10上方的顶部组件30、设置于底部组件20与顶部组件30之间的旋转组件40、以及设置于旋转组件40上的若干组摆放架50,摆放架50与旋转组件40可拆卸连接,若干摆放架40倾斜设置,当从后面放置物品时,便于自行滑落,且当最前面的物品取出,后续的物品可自行滑落。

旋转组件40包括与底部组件20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座41、与顶部组件30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座42、设置于第一旋转座41与第二旋转座42两端的柱体组件,第二旋转座42通过柱体组件调节高度,若干摆放架50设置于两立柱组件43之间,当顶部组件30位于不同高度时,利用柱体组件实现第二旋转座42的高度调节;当需要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时,先调节第二旋转的高度,在调节摆放架50之间的距离。

底部组件20包括底座21、设置于底座21上且与底座2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轨22、第一摆杆23,第一摆杆23一端与底座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座41转动连接,第一摆杆23与第一旋转座41转动连接处需远离第一旋转座41的中心位置,第一旋转座41底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一滑轨22转动连接,且可通过第一滑轨22与底座21滑动连接;顶部组件30包括顶座31、设置于顶座31上且与顶座3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轨32、第二摆杆33,第二摆杆33一端与顶座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旋转座42转动连接,第二摆杆33与第二旋转座42转动连接处需远离第二旋转座42的中心位置,第二旋转座42顶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二滑轨32转动连接,且可通过第二滑轨32与顶座31滑动连接。旋转组件40旋转时,利用第一摆杆23与第二摆杆33的固定长度,在第一滑轨22与第二滑轨32作用下,整个旋转组件40移动且旋转180度,即将摆放架50调整180度便于摆放产品。

两支撑柱10沿着竖直方向设置若干用于安装底部组件20与顶部组件30的安装孔11;底部组件20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60与安装孔11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板60包括与底部组件20连接的第一主体部61、以及设置于第一主体部61上的若干第一卡勾62,若干第一卡勾62开口朝下且挂设于安装孔11上。顶部组件30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70与安装孔11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70包括与顶部组件30连接的第二主体部71、以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71上的若干第二卡勾72,若干第二卡勾72开口朝下且挂设于安装孔11上,便于调节顶部组件30的位置;为了更好的将顶部组件30限制在支撑柱10上,第二连接板70上还设置限位板80,限位板80包括与第二连接板70连接的第三主体部81以及与第三主体部81垂直的限位部82,第三主体部81上设置竖直的第二长条孔811,限位部82上并排设置两限位凸台821,当第一连接板60放置到位后,利用第二长条孔811调节限位板80的高度,并将两限位凸台821之间的凹槽部抵靠于安装孔11内侧上端面即可。

立柱组件43包括旋转立柱431、设置于旋转立柱431内且与可在其内部滑动的调节杆432,调节杆432上设置竖直的第一长条孔4321,通过一螺栓依次穿过旋转立柱431一侧、第一长条孔4321、旋转立柱431另一侧与螺母螺接锁紧;需要调节调节杆432高度时,松开螺母与,调节杆432可在旋转立柱431内上下滑动,此时可调整顶部组件30的高度,当顶部组件30高度达到之后,锁紧螺栓螺母即可。立柱组件43还包括套设于调节杆432上的把手杆433,把手杆433设置于旋转立柱431上方,在调节顶部组件30向上移动时,可通过把手杆433可辅助将调节杆432向上移动。

底座21上设置用于配合第一旋转座41旋转的旋转槽211,第一旋转座41一侧设置呈l型的限位件411,使得整个旋转组件40顺利旋转;底座21上且位于第一滑轨22下方设置可滚动的滑轮24,第一滑轨22下设置限位孔221,滑轮24圆周面包覆一层橡胶层,当旋转组件40旋转到位后,利用滑轮24上端嵌入限位孔221内,防止第一滑轨22自行滑动。

摆放架50两侧通过连接组件51与旋转组件40连接,连接组件51包括第四主体部511、两设置于第四主体部511且与第四主体部511垂直连接的第一折弯部512、以及固定设置于第四主体部511上的第一锁紧件513,第一折弯部512侧壁与第一锁紧部对应设置,即第一折弯部512侧壁抵靠于旋转立柱431的短边侧壁,第一锁紧件513设置于旋转立柱431的另一短边侧壁,第一锁紧部内设置内螺纹,通过一螺栓与第一锁紧部螺接后,将螺栓底部抵靠于旋转立柱431短边侧壁即可。

展示架还包括把手组件90,把手组件90包括第五主体部91、两设置于第五主体部91上且与第五主体部91垂直连接的第二折弯部92、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五主体部91上的第二锁紧件93,第二折弯部92侧壁与第二锁紧部对应设置,即第二折弯部92侧壁抵靠于旋转立柱431的短边侧壁,第二锁紧件93设置于旋转立柱431的另一短边侧壁,第二锁紧部内设置内螺纹,通过一螺栓与第二锁紧部螺接后,将螺栓底部抵靠于旋转立柱431短边侧壁即可;第五主体部91两端还设置把手部94,便于手扶把手部94进行旋转整个旋转组件40。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折弯部512与第二折弯部92均设置两个,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且把手部94以设置两个,便于操作旋转组件4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展示架通过设置旋转组件,且摆放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当在展示架后方放置产品时,先摆放部分产品,然后旋转将摆放架的前方旋转至后方进行后续的摆放,摆放更加容易,而且摆放架可拆卸设置于旋转组件上,当需要摆放不同高度的产品时,进行高度调整,大大提高展示架的利用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