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8901发布日期:2021-07-20 16:4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



背景技术:

卷帘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大众化的窗帘。

现在卷帘在上下拉动的时候有可能出现面料向一边倾斜的现象,帘子的高度越高出现跑偏的现象就会越严重。卷帘面料在上移的过程中跑偏的原因为卷帘上杆在积卷面料的过程中面料变厚,使得积卷的周长增加从而旋转一圈对下端面料的积卷长度增加,从而造成卷帘面料跑偏的现象。

目前的解决方法都是在圆管上垫上纸张之类的物品(例如双面胶、美纹纸、透明胶等)来解决面料跑偏的问题。这样调节的方法费时、费力,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调节好面料。按照贴纸张的方法操作时,当面料完全收上去之后下杆仍有一定程度的倾斜。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提供一种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市场上现有的卷帘面料在上拉的过程中会出现面料跑偏即左右高低不平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卷帘上下拉动时能够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包括下杆主体,所述下杆主体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下杆主体的上端并沿所述下杆主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开口上方设有延伸臂和倒钩,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安装卷帘面料。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下杆主体的侧面并沿所述下杆主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安装槽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开口处的凸檐,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安装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以沿所述下杆主体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凸檐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开口处的第一凸檐和第二凸檐,所述第一凸檐和所述第二凸檐相向设置,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所述安装槽为呈“凸”字型空槽。

优选地,所述下杆主体还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下杆主体的下端并沿所述下杆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开口处设有第三凸檐和第四凸檐,所述第三凸檐和所述第四凸檐相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下杆主体的截面形状为中空宽并向两端逐渐缩窄的结构,所述下杆主体截面形状的两侧面为圆弧形曲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杆主体的侧面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贯穿下杆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用于放置配重块,配重块放置在第二凹槽的安装槽内并被第二凹槽开口处的凸檐限位。在卷帘使用过程中,当出现卷帘面料跑偏时,手动拨动配重块使其位于卷帘面料高的一端处,通过配重块的重力使跑偏处的卷帘面料延展并变薄,使卷帘面料的左右两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从而减小跑偏处的卷帘上杆内卷帘层的周长,防止后续拉动过程中卷帘再次跑偏。

同时在卷帘下杆的下端设置第三凹槽用于容纳防撞条,防撞条容纳在第三凹槽内并向外延伸至包裹住卷帘下杆的侧面,防止卷帘下杆使用过程中与墙面、窗户玻璃等相撞,从而延长卷帘下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杆主体;11、第一凹槽;111、延伸臂;112、倒钩;12、第二凹槽;121、第一凸檐;122、第二凸檐;123、第一安装槽;124、第二安装槽;13、第三凹槽;131、第三凸檐;132、第四凸檐;2、配重块;3、卷帘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防止面料跑偏的卷帘下杆,包括下杆主体1,所述下杆主体1包括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和第三凹槽13。下杆主体1的截面呈形状为中间宽并向两端逐渐缩窄的结构,所述下杆主体1截面形状的两侧面为圆弧形曲线结构。第一凹槽11设置在下杆主体1的上端,第二凹槽12设置在下杆主体1的侧面上,第三凹槽13设置在下杆主体的下端。第一凹槽用于放置具有延展性的卷帘面料,第二凹槽用于放置配重块,配重块可以在第二凹槽内沿着下杆主体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下杆主体两端的重量不同。第三凹槽用于放置防撞条,防撞条被安装在第三凹槽内并延伸覆盖在下杆主体的侧面,使用过程中由防撞条在下杆主体与外界的碰撞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使用过程中噪音的同时也延长了卷帘下杆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凹槽11设置在所述下杆主体1的上端并沿所述下杆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1开口上方设有延伸臂111和倒钩112。所述第一凹槽11用于安装卷帘面料3,倒钩112用于安装时钩住卷帘面料防止卷帘面料滑落,延伸臂为向第一凹槽开口倾斜的弧形状结构一方面对卷帘面料安装时进行导向方便卷帘面料的安装,另一方面与倒钩形成安装限位口将卷帘面料限制在第一凹槽11内。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凹槽12设置在所述下杆主体1的侧面并沿所述下杆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包括安装槽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开口处的凸檐,所述第二凹槽12用于安装配重块2,所述配重块2可以沿所述下杆主体1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凹槽12内移动。凸檐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开口处的第一凸檐121和第二凸檐122,所述第一凸檐121和所述第二凸檐122相向设置。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123和第二安装槽124,所述第一安装槽12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的两端,所述第二安装槽124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23之间,所述安装槽为呈“凸”字型空槽。第二凹槽12用于容纳配重块2,配重块2与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并安装在安装槽内后被凸檐限位,使配重块2只能够在第二凹槽12沿下杆主体1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凹槽为了对配重块进行限位设计,同时也可以再用其他的限位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杆主体1还包括第三凹槽13,所述第三凹槽13设置在所述下杆主体1的下端并沿所述下杆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凹槽13开口处设有第三凸檐131和第四凸檐132,所述第三凸檐131和所述第四凸檐132相向设置。第三凹槽13用于安装防撞条(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三凸檐131和第四凸檐132将防撞条限制在第三凹槽内,防撞条通过第三凹槽延伸至下杆主体的侧面,使用过程中下杆主体的侧面与墙体或玻璃窗户撞击时由防撞条起到缓冲作用,通过防撞条的设置减少使用过程中下杆主体的损伤,保护下杆主体,延长下杆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通过打包带穿设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并将卷帘面料下端与打包带连接,实现卷帘面料与卷帘下杆的安装。将配置块通过卷帘下杆的端面安装进入卷帘下杆主体的第二凹槽内,并通过卡销将配重块固定在卷帘下杆主体的第二凹槽内并在卷帘下杆的两端安装封盖(图中未示出),配重块的长度设计为下杆主体长度的一半。将防撞条安装在第三凹槽内。使用过程中第二凹槽面向使用者一方,当在上拉卷帘面料的过程中出现卷帘面料跑偏时,手动移除卡销将配重块移动到卷帘面料上翘的一端并再次卡销固定,通过配重块的重力使上翘一端的卷帘面料延伸变薄,并减小卷帘上杆内卷帘层的周长,使在后续拉动的过程中,卷帘的两端恢复至同一水平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卷帘下杆的配重从而影响卷帘上下拉动过程中卷帘的厚薄以及卷帘层的周长,从而对卷帘的左右两侧高度进行调节解决卷帘面料跑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卷帘下杆配套使用的卷帘面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延展性,从而满足调节的需求。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