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6897发布日期:2021-08-03 13:2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背景技术:

前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以下同),例如还有多层如三玻璃两腔如中国专利cn105041268b和cn10504169b等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即翻转角度调节而得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等等。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6a(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7a(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百叶帘防下溜装置)、cn109441323a(能防止百叶窗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和cn109488189a(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手驱动操作实现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即由手动操作机构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前述手动操作机构的结构体系的部件包括内操控器和外操控器,由于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玻璃背对外玻璃一侧的外操控器隔着内玻璃与设置在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的内操控器磁性吸合在一起,又由于对应于内操控器上方的翻转轴驱动装置与帘片翻转及百叶帘升降执行机构的结构体系的翻转轴连接,还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与内操控器、翻转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绕绳轮以及对应于内操控器的下方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连结,因而当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移外操控器时,由外操控器带动内操控器相应上下位移,从而由内操控器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前述翻转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绕绳轮,由于前述翻转轴与绕绳轮插固,因而由绕绳轮带动帘片翻转及百叶帘升降执行机构运动,使帘片依需翻转或使百叶帘依需升降。

由上述说明可知:若要使百叶帘的帘片翻转一定角度而满足室内的采光要求以及依需使百叶帘向上升起或下降,都必须由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移前述的外控制器来实现,这种结构带来的操作模式成了广大使用者普遍默认并接受的模式,但是这种操作模式客观上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如果前述的内外操控器彼此隔着内玻璃吸合的吸合力与位于内、外玻璃之间的百叶帘的质量(重量)有失匹配,例如吸合力过小,则会产生非正常滑动而无法使百叶帘可靠地保持在期望的上升位置,反之,则会使操作费力并且盲目地增大内、外操控器的成本,因为增加价格相对昂贵的永久磁铁的数量和/或增大永久磁铁的体积必然会显著提高成本;其二,只要存在手动拨移外操控器的情形,那么相对而言是费力的,尤其是百叶帘的幅面宽度愈大,百叶帘的整体重量便愈重,内、外操控器相互吸合的磁吸合力愈强,这对于体弱者如未成年人及年迈者而言是十分尴尬或称为难的;其三,一旦内操控器出现诸如变位、变形、卡滞之类的影响滑动的情形,那么修理是相当麻烦的,需要由生产厂商或原始安装方或专业人员上门修理,并且修理通常需要卸除内玻璃,工程量大、花费时间长、支付费用高,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使用者往往不愿维修而凑合着使用,从而使其成了摆设乃至成了累赘;其四,由于需要为内操控器提供滑动通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采光面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0513023a推荐的“电动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由于采用了外置的磁传动电动操控器以及腔内的从动磁传动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诸欠缺,但是该专利申请仍然存在如下缺憾:一是由于该专利在其说明书第0029段中教导了在电机上设置专门的定位槽、棱,从而使电机定位在壳体(专利称“壳座”)内,因而由于电机的结构相对复杂,不论是对于电机的制造商而言还是对中空内置百叶窗的生产厂商而言都是比较麻烦的,并且电机结构的复杂会提高电机的成本;二是由于未给出在使用状态下如何使壳体携(即连同)安装其内的电机、非金属隔离物及磁柱等等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内玻璃合理固定的启示,因为仅凭外置的磁传动电动控制器的前述磁柱(即外磁柱)在对应于腔内的从动磁传动件的结构体系的磁柱(即内磁柱)的磁力吸合是不够完善的,例如一旦受到非正常的外在因素冲击或碰撞而使外置的磁传动控制器产生偏移乃至脱落时,则会影响两者的重新配合效果,尤其是对于使用者,往往会产生不知所措的问题;三是专利在说明书第0028段中虽然提及了连接电源的电源线的内容,但是同样未给出如何使电机得以工作的诸如如何向电机供电、如何操控电机、操控电机的不可或缺的部件,如何随电机设置于壳体等的启示。

已有技术中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除了上述不足外,还存在以下令业界困惑的如下技术问题:一是由于现代窗户的尺寸如宽度相对较大并且有着继续增大的趋势,从而使窗体以及与之配套的百叶帘的宽度(也可称“门幅”)也相应增大,于是如上述cn110513023a所述的磁传动电动控制器的结构体系的电机体积及其功率必然增大,在增大电机和功率的情况下还需同时增大和增加磁柱的直径和数量,从而一方面导致整个外置的磁传动电机控制器的体积增大,另一方面会显著提高制造成本而有失经济性;二是按照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制作及修理规范要求,在完成了百叶帘的安装后,即完成了整个窗体的安装后,需要将百叶帘处于向上升起(收起)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才允许流转至下面的工序。因而在百叶帘安装完毕后,如果需要确保其处于收起状态,那么由在线作业人员经合理操作而使百叶帘处于向上收起状态,但是由于流转过程中的诸如晃动、冲击以及百叶帘自身的重力等因素,往往会致使百叶帘非正常下溜。还有一种情形是,在维修人员赴用户处修理时,同样需要确保百叶帘处于上升状态而不出现非正常下溜。鉴于前述,仍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以非接触的遥控操作模式取代传统的直接上下拨动操控器的原始操作模式而得以体现操作的轻便与省力并且对操作者的体能无挑剔、有利于使磁柱主、从动传动机构在工作时在原位置转动而无需上下或左右移动而得以省去腔内的滑道并且避免挤占采光面积、有益于在简化电机结构的前提下将电机可靠地安装并定位在壳体腔内而得以体现制造与装配的方便效果、有便于将壳体连同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和磁柱稳固限定而得以避免非正常位移、有助于合理配置支持工作的电源而得以体现实际使用中的方便性、有利于在百叶帘安装完毕后的制作工艺流转过程中和成品在物流过程中以及在日常使用的维修过程中确保百叶帘处于向上收起状态而得以避免非正常下溜的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该窗体包括一矩形框体、一内玻璃、一外玻璃和一上横框条,内玻璃以及外玻璃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分别设置在矩形框体的前后侧,该内玻璃以及外玻璃的四周边缘部位探出矩形框体朝向外的一侧侧面而构成有一胶条腔,由胶条在该胶条腔内将内玻璃与外玻璃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连同矩形框体的四周朝向外的一侧表面粘结固定在一起,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并且在对应于由矩形框体围合的中空区域构成为百叶帘腔,上横框条位于百叶帘腔内并且构成于矩形框体的上横框管朝向下的一侧,在该上横框条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所述内玻璃的一侧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百叶帘和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百叶帘设置在所述百叶帘腔内并且该百叶帘的上部与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连接,而该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腔内;用于驱使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磁力传动驱动装置,该磁力传动驱动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管状电机、一磁柱主动传动机构、一磁柱支承座和一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壳体设置在所述内玻璃背对所述外玻璃的一侧的右上方,该壳体具有一壳体腔,管状电机和磁柱主动传动机构以左右对应状态设置在所述壳体腔内,磁柱支承座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腔的右端并且隔着内玻璃与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的后侧相对应,该磁柱支承座具有一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磁柱从动传动机构设置在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内并且同样与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的后侧相对应;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增大所述管状电机的扭矩的扭矩增大机构、一用于对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锁定或解除锁定的翻转轴锁定机构、一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一电源保障机构和一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扭矩增大机构在位于所述管状电机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腔内,管状电机与扭矩增大机构的左端连接,而扭矩增大机构的右端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连接,翻转轴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腔内并且与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相配合,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在对应于管状电机的左端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腔内并且与管状电机电气控制连接,电源保障机构设置在壳体上并且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电气连接,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无线控制连接;在所述壳体腔内循着壳体腔的腔壁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用于对所述管状电机连同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以及所述扭矩增大机构限定的复合限定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后侧面上并且至少在对应于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的区域构成有一与壳体腔相通的壳体通磁槽,在所述磁柱支承座的前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壳体通磁槽的位置开设有一与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相通的支承座通磁槽;在所述壳体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壳体腔的左腔口的位置固定有一壳体腔左盖板,在该壳体腔左盖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充电插座配合孔,所述的电源保障机构与该充电插座配合孔相配合;在壳体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壳体腔的右腔口的位置固定有一壳体腔右盖板;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以及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在分别对应于壳体通磁槽与支承座通磁槽的位置彼此磁力配合;所述上横框条的上横框条腔具有一上横框条腔底板,在该上横框条腔底板上开设有彼此间隔的一对定位嵌腔以及位于一对定位嵌腔之间的一滑动腔,所述的翻转轴锁定机构在对应于滑动腔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上横框条腔内,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在上横框条腔内与一对定位嵌腔嵌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后壁的上部并且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挂板插嵌槽,在对应于该挂板插嵌槽的位置插嵌有一挂板,该挂板的上部挂着在所述内玻璃背对所述外玻璃的一侧的右上方;所述的复合限定装置包括一上限定条、下限定条和一侧面限定条,上限定条构成于所述壳体腔的长度方向的顶部的居中位置;下限定条在对应于上限定条的位置构成于壳体腔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居中位置,侧面限定条构成于壳体腔的长度方向的后侧的中部,所述管状电机、扭矩增大机构以及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在对应于由上、下限定条以及侧面限定条三者共同形成的空间的位置定位在所述壳体的壳体腔内,并且所述管状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扭矩增大机构包括左传动箱、右传动箱、主动齿轮、减速齿轮轴、减速齿轮轴大齿轮、减速齿轮轴小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左传动箱的左传动箱右侧面与右传动箱的右传动箱左侧面彼此面对面配合,并且该左传动箱以及右传动箱由所述上限定条、下限定条以及侧面限定条共同限定,在左传动箱的左传动箱腔内并且位于左传动箱腔的中部构成有一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座,在右传动箱的右传动箱腔内并且位于右传动箱腔的中部构成有一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座,主动齿轮位于左传动箱腔内并且对应于所述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座的上部的左侧,该主动齿轮固定在主动齿轮轴的中部,而该主动齿轮轴的左端通过主动齿轮轴左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左传动箱的左传动箱左箱壁的中央位置,主动齿轮轴的右端通过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座的上部,减速齿轮轴的左端通过减速齿轮轴左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所述左传动箱左箱壁上的左箱壁轴承腔上,而减速齿轮轴的右端通过减速齿轮轴右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右传动箱的右传动箱右箱壁上的右箱壁轴承腔上,减速齿轮轴大齿轮在对应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位置固定在减速齿轮轴上并且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减速齿轮轴小齿轮在对应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的位置固定在减速齿轮轴上并且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动力输出齿轮位于右传动箱腔内并且对应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座的上部右侧,该动力输出齿轮固定在动力输出齿轮轴的中部,而该动力输出齿轮轴的左端通过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座的上部,动力输出齿轮轴的右端通过动力输出齿轮轴右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传动箱右箱壁的中央位置,该动力输出齿轮轴的右端伸展到右传动箱右箱壁的右侧并且构成有一正多边形连接头,该正多边形连接头插入所述的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左端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管状电机具有一管状电机轴,该管状电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左端连接;在所述主动齿轮轴的左端的轴向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的电机轴连接孔,所述管状电机轴插入该电机轴连接孔内与主动齿轮轴连接,并且该管状电机轴的横截面同样呈正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保障机构包括一蓄电池和一充电插座,蓄电池位于所述壳体腔内,该蓄电池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的后侧固定并且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电气连接,充电插座与所述充电插座配合孔插嵌配合并且由线路与蓄电池电气连接;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的左端自上而下设置有一组指示灯,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组指示灯的位置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与所述壳体腔相通的一组指示灯配合孔,一组指示灯探入一组指示灯配合孔内;在壳体腔内并且沿着壳体腔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插嵌槽和一下插嵌槽,上插嵌槽位于壳体腔的顶部前侧,而下插嵌槽位于壳体腔的底部前侧并且与上插嵌槽相对应;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的上沿与所述上插嵌槽插嵌配合,而下沿与所述下插嵌槽插嵌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的,并且磁柱从动传动机构的磁极方向偏转角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磁极方向偏转角是不相同的;所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包括磁柱套、左磁柱、右磁柱、磁柱左限定座、磁柱右限定座、左支承轴承、右支承轴承和磁柱非导磁隔离盘,磁柱套设置在所述磁柱支承座的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内,左磁柱设置在磁柱套的磁柱套腔的左端,右磁柱设置在磁柱套的磁柱套腔的右端,并且该左磁柱以及右磁柱的外壁与磁柱套腔的腔壁相互定位,磁柱非导磁隔离盘设置在磁柱套腔内并且位于左磁柱与右磁柱的相向一端之间,磁柱左限定座的右端在对应于左磁柱的左端的位置与磁柱套腔的左腔口的部位插嵌固定,而磁柱左限定座的左端探出磁柱套的左端端面并且构成有一左支承轴承固定座,磁柱右限定座的左端在对应于右磁柱的右端的位置与磁柱套腔的右腔口的部位插嵌固定,而磁柱右限定座的右端探出磁柱套的右端端面并且构成有一右支承轴承固定座,左支承轴承的转动的内圈与所述左支承轴承固定座固定,而左支承轴承的不转动地外圈与所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的腔壁固定,右支承轴承的转动的内圈与所述右支承轴承固定座固定,而右支承轴承的不转动地外圈与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的腔壁固定,并且左支承轴承以及右支承轴承的直径大于所述磁柱套的外径;所述左磁柱以及右磁柱的磁极方向偏转角与所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磁极向偏转角是不同的;在所述左支承轴承固定座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而在所述右支承轴承固定座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执行机构作用轴插配孔,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与所述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插接连接,所述翻转轴锁定机构对应于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磁柱套上沿着磁柱套的长度方向间隔构成有自磁柱套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并且朝着所述磁柱套腔的方向凹进的定位槽配合凸条,在所述左磁柱的外壁上并且沿着左磁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左磁柱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左磁柱定位槽,在所述右磁柱的外壁上并且沿着右磁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右磁柱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右磁柱定位槽,在所述磁柱左限定座的外壁上并且沿着磁柱左限定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磁柱左限定座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磁柱左限定座定位槽,在所述磁柱右限定座的外壁上并且沿着磁柱右限定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磁柱右限定座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磁柱右限定座定位槽,左磁柱定位槽、右磁柱定位槽、磁柱左限定座定位槽和磁柱右限定座定位槽彼此对应并且均与所述的定位槽配合凸条插嵌配合;所述的磁柱套为导磁磁柱套,所述的磁柱左限定座以及磁柱右限定座由非导磁材料制成,该非导磁材料为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包括一翻转轴、一对翻转轴支承座、一对翻转绳轮和一对卷绳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的上横框条腔内并且与开设在上横框条腔的上横框条腔底板上的所述定位嵌腔嵌固,一对卷绳器分别套固在翻转轴的两端并且该对卷绳器朝向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一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上,翻转轴的右端穿过一对卷绳器中的位于右方的一个卷绳器后与所述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插配连接,翻转轴的左端穿过所述翻转轴锁定机构以及一对卷绳器中的位于左边的一个卷绳器后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中的左边的一个翻转轴支承座上,一对翻转绳轮在对应于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位置分别直接构成于一对卷绳器上;所述百叶帘具有与所述一对翻转轴支承座对应的一对帘片翻转梯绳和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一对帘片翻转梯绳的上端经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下部向上引至一对翻转绳轮并且在一对翻转绳轮上绕覆一至两圈,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下端与百叶帘的底条固定,而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上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百叶帘的帘片上的帘片牵引绳孔和一对翻转轴支承座后引至一对卷绳器并且继而以螺旋状态绕覆于一对卷绳器后再分别与一对卷绳器远离所述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一端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下部各构成有一翻转轴支承座嵌槽,该翻转轴支承座嵌槽与所述定位嵌腔嵌配,并且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下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支承座牵引绳让位孔,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翻转绳轮腔,所述的一对翻转绳轮在对应于该翻转绳轮腔的位置分别直接构成于一对卷绳器上并且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上各设置有一轴承,在所述一对卷绳器朝向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一端各延伸有一卷绳器转动支承座,该卷绳器转动支承座与轴承的轴承孔转动配合;所述的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所述支承座牵引绳让位孔,所述的一对帘片翻转梯绳的上端在对应于开设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前后侧的翻转梯绳槽的位置向上引至翻转绳轮腔后套置在一对翻转绳轮上;在所述的一对卷绳器远离所述的一对翻转轴支承座的一端各配设有一升降牵引绳卡座,在该升降牵引绳卡座上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卡固槽,并且在升降牵引绳卡座上还开设有一卡座锁定孔,在对应于该卡座锁定孔的位置配设有一卡座锁定螺钉,所述的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上端端部卡固在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卡固槽内,所述的卡座锁定螺钉与所述翻转轴锁定;在所述的一对卷绳器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一对卷绳器的圆周方向间隔构成有卡爪槽,在所述升降牵引绳卡座上围绕升降牵引绳卡座的圆周方向间隔构成有位置与卡爪槽相对应的卡爪,该卡爪与卡爪槽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翻转轴锁定机构包括一磁铁块座、一磁铁块和一花键,在磁铁块座的下部的前侧和后侧各构成有一磁铁块座滑动槽,该磁铁块座滑动槽与开设在所述上横框条腔底板上的所述滑动腔滑动配合,在磁铁块座的左侧面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磁铁块座锁定柱,在该磁铁块座锁定柱的轴向中央开设有一锁定柱花键孔,磁铁块嵌置在磁铁块座的磁铁块座腔内,在该磁铁块上并且在对应于锁定柱花键孔的位置构成有一自磁铁块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磁铁块孔,该磁铁块孔还与开设于磁铁块座的右侧面的居中位置的翻转轴让位孔相对应,花键固定在所述翻转轴上,在花键的左端端部构成有一花键固定头,在该花键固定头上开设有一锁定螺钉孔,由锁定螺钉旋入锁定螺钉孔而将插入花键与所述翻转轴的左端锁定,该翻转轴的左端自右向左依次穿过所述磁铁块的右侧面的居中位置的所述翻转轴让位孔、所述磁铁块的磁铁块孔、所述磁铁块座锁定柱的锁定柱花键孔以及花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由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控制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由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管状电机工作,由管状电机通过扭矩增大机构带动磁柱主动传动机构并且由磁柱主动传动机构带动磁柱从动传动机构,最终由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带动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而实现百叶帘的升降以及帘片的翻转,因而以非接触的操作方式摒弃了已有技术中以直接操作方式上下拨动外操控器的原始操作模式,能体现操作的轻便与省力,对操作者的体能差异无挑剔性;由于磁柱主、从动传动机构在工作时仅仅表现为在原位置转动而无需上下或左右移动,因而得以省去腔内的滑道且避免挤占采光面积;由于在简化了壳体的前提下能使管状电机、扭矩增大机构以及磁柱主动传动机构可靠地安装并定位在壳体腔内,因而得以体现制造与装配的方便效果并且避免管状电机以及磁柱主动传动机构非正常窜动;由于由电源保障机构为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提供电源并且由于壳体连同管状电机、扭矩增大机构、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等设置在窗体外,因而使用及维护十分方便;由于可由翻转轴锁定机构将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锁定或解除锁定,因而能依需使百叶帘保持在上升位置而避免非正常下溜;由于可由扭矩增大机构增大磁柱主动传动机构的扭矩,因而得以减小管状电机的功率,并且无需随百叶帘的宽度的增大及重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大磁柱主、从动传动机构的体积以及磁柱的数量,既可增进对宽幅百叶帘的适应性,又能体现良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磁力传动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扭矩增大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2和图4所示的磁柱从动传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翻转轴锁定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窗体3,该窗体3包括一矩形框体31、一内玻璃32、一外玻璃33和一上横框条34,内玻璃32以及外玻璃33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分别设置在矩形框体31的前后侧,该内玻璃32以及外玻璃33的四周边缘部位探出矩形框体31朝向外的一侧侧面而构成有一胶条腔,由胶条在该胶条腔内将内玻璃32与外玻璃33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连同矩形框体31的四周朝向外的一侧表面粘结固定在一起,内玻璃32与外玻璃33之间并且在对应于由矩形框体31围合的中空区域构成为百叶帘腔35,上横框条34位于百叶帘腔35内并且构成于矩形框体31的上横框管311朝向下的一侧,在该上横框条34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前述内玻璃32的一侧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341;示出了百叶帘10和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百叶帘10设置在前述百叶帘腔35内并且该百叶帘10的上部与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连接,而该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设置在前述上横框条腔341内;示出了用于驱使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磁力传动驱动装置,该磁力传动驱动装置包括一壳体1、一管状电机9、一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一磁柱支承座4和一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壳体1设置在前述内玻璃32背对前述外玻璃33的一侧的右上方,该壳体1具有一壳体腔11,管状电机9和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以左右对应状态设置在前述壳体腔11内,磁柱支承座4设置在前述上横框条腔341的右端并且隔着内玻璃32与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长度方向的后侧相对应,该磁柱支承座4具有一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设置在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内并且同样与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长度方向的后侧相对应。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本实用新型的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增大前述管状电机9的扭矩的扭矩增大机构2、一用于对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锁定或解除锁定的翻转轴锁定机构6、一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一电源保障机构20和一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40,扭矩增大机构2在位于即对应于前述管状电机9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壳体腔11内,管状电机9与扭矩增大机构2的左端连接,而扭矩增大机构2的右端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连接,翻转轴锁定机构6设置在前述上横框条腔341内并且与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相配合,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在对应于管状电机9的左端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壳体腔11内并且与管状电机9电气控制连接,电源保障机构20设置在壳体1上并且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电气连接,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40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无线控制连接;在前述壳体腔11内循着壳体腔11的腔壁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用于对前述管状电机9连同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以及前述扭矩增大机构2限定的复合限定装置111。

请参见图2和图4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壳体1的后侧面上并且至少在对应于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长度方向的区域构成有一与壳体腔11相通的壳体通磁槽13(也称“逃磁槽”或“漏磁槽”,以下同),在前述磁柱支承座4的前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壳体通磁槽13的位置开设有一与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相通的支承座通磁槽42(也称“逃磁槽”或“漏磁槽”,以下同);在前述壳体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壳体腔11的左腔口的位置通过壳体腔左盖板螺钉172固定有一壳体腔左盖板17,在该壳体腔左盖板17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充电插座配合孔171,前述的电源保障机构20与该充电插座配合孔171相配合;在壳体1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壳体腔11的右腔口的位置通过壳体腔右盖板螺钉181固定有一壳体腔右盖板18;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以及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在分别对应于壳体通磁槽13与支承座通磁槽42的位置彼此磁力配合;前述上横框条34的上横框条腔341具有一上横框条腔底板3411,在该上横框条腔底板3411上开设有彼此间隔的一对定位嵌腔34111以及位于一对定位嵌腔34111之间的一滑动腔34112,前述的翻转轴锁定机构6在对应于滑动腔34112的位置移动地设置在上横框条腔341内,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在上横框条腔341内与一对定位嵌腔34111嵌配。在图1中还示出了对应于上横框条腔341的腔口的位置粘固的一盖板34113。

由图2所示,在前述磁柱支承座4的左端和右端各通过护盖固定螺钉432固定有一用于对前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的左腔口以及右腔口蔽护的护盖43,在该护盖4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轴让位孔431。

由图2和图4所示,在前述壳体1的后壁的上部并且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面已提及的挂板插嵌槽14,在对应于该挂板插嵌槽14的位置插嵌有一挂板141,在使用状态下,该挂板141的上部挂着在由图1所示的前述内玻璃32背对外玻璃33的一侧的右上方(右上角)。在图中示出了挂板141的下部的挂板钩条1411,该挂板钩条1411与前述挂板插嵌槽14嵌配。此外,从图2的示意可知,整枚挂板141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z字形。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壳体1的前侧面粘固一装饰面板12,并且在装饰面板12的左端开设一组饰面板指示灯孔121。

上面已提及的复合限定装置111包括一上限定条1111、下限定条1112和一侧面限定条1113,上限定条1111构成于前述壳体腔11的长度方向的顶部(腔顶壁)的居中位置,下限定条1112在对应于上限定条1111的位置构成于壳体腔1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腔底壁)的居中位置,侧面限定条1113构成于壳体腔1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腔后壁)的中部,前述的管状电机9、扭矩增大机构2以及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在对应于由上、下限定条1111、1112以及侧面限定条1113三者共同形成的空间的位置定位在前述壳体1的壳体腔11内,由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因此两端被复合限定装置111限定,而中部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前述的管状电机9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

上述结构的上、下限定条1111、1112以及侧面限定条1113具有一定的弹性迫持力,因而能使管状电机9、扭矩增大机构2以及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两端可靠地定位在壳体腔11内。由于壳体1是由非导磁材料如铝材充当,因而在由铝挤模挤制壳体1时便可将上、下限定条1111、1112以及侧面限定条1113随壳体1一起挤制成型,前述挂板插嵌槽14以及壳体通磁槽13同例。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的扭矩增大机构2包括左传动箱21、右传动箱22、主动齿轮23、减速齿轮轴24、减速齿轮轴大齿轮25、减速齿轮轴小齿轮26和动力输出齿轮27,左传动箱21的左传动箱右侧面211与右传动箱22的右传动箱左侧面221彼此面对面配合,并且该左传动箱21以及右传动箱22由前述上限定条1111、下限定条1112以及侧面限定条1113共同限定,在左传动箱21的左传动箱腔212内并且位于左传动箱腔212的中部构成有一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座213,在右传动箱22的右传动箱腔222内并且位于右传动箱腔222的中部构成有一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座223,主动齿轮23位于左传动箱腔212内并且对应于前述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座213的上部的左侧,该主动齿轮23固定在主动齿轮轴231的中部,而该主动齿轮轴231的左端通过主动齿轮轴左支承轴承2311转动地支承在左传动箱21的左传动箱左箱壁214的中央位置,主动齿轮轴231的右端通过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2312转动地支承在主动齿轮轴右支承轴承座213的上部,减速齿轮轴24的左端通过减速齿轮轴左支承轴承241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前述左传动箱左箱壁214上的左箱壁轴承腔2141上,而减速齿轮轴24的右端通过减速齿轮轴右支承轴承242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右传动箱22的右传动箱右箱壁224上的右箱壁轴承腔2241上,减速齿轮轴大齿轮25在对应于前述主动齿轮23的位置固定在减速齿轮轴24上并且与主动齿轮23相啮合,减速齿轮轴小齿轮26在对应于前述动力输出齿轮27的位置固定在减速齿轮轴24上并且与动力输出齿轮27相啮合,动力输出齿轮27位于右传动箱腔222内并且对应于前述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座223的上部右侧,该动力输出齿轮27固定在动力输出齿轮轴271的中部,而该动力输出齿轮轴271的左端通过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27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动力输出齿轮轴左支承轴承座223的上部,动力输出齿轮轴271的右端通过动力输出齿轮轴右支承轴承2712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右传动箱右箱壁224的中央位置,该动力输出齿轮轴271的右端伸展到右传动箱右箱壁224的右侧并且构成有一正多边形连接头2713,该正多边形连接头2713插入前述的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左端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连接;前述管状电机9具有一管状电机轴91,该管状电机轴91与前述主动齿轮轴231的左端连接;在前述主动齿轮轴231的左端的轴向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的电机轴连接孔2313,前述管状电机轴91插入该电机轴连接孔2313内与主动齿轮轴231连接,并且该管状电机轴91的横截面同样呈正多边形。前述的正多边形均为正六边形。

请重点见图2,前述的电源保障机构20包括一蓄电池201和一充电插座202,蓄电池201位于前述壳体腔11内,该蓄电池201与前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的后侧固定并且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电气连接,充电插座202与前述充电插座配合孔171插嵌配合并且由线路与蓄电池201电气连接。依据专业常识可知:前述的电源插座202为雌插座,充电时,则由与电源连接的雄插头与其插配。前述的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40优选采用干电池,其作用机理犹如日常生活所见的电视或空调遥控器。作为优选的方案,将前述蓄电池201固定在前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6的后侧。

由图2所示,在前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的左端自上而下设置有一组指示灯71,在前述壳体1的前侧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一组指示灯71的位置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与前述壳体腔11相通的一组指示灯配合孔15,前述的一组装饰面板指示灯孔121与一组指示灯配合孔15相对应,一组指示灯71经一组指示灯配合孔15探入一组装饰面板指示灯孔121内;在壳体腔11内并且沿着壳体腔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插嵌槽112和一下插嵌槽113,上插嵌槽112位于壳体腔11的顶部前侧,而下插嵌槽113位于壳体腔11的底部前侧并且与上插嵌槽112相对应;前述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的上沿与前述上插嵌槽112插嵌配合,而下沿与前述下插嵌槽113插嵌配合。前述的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实质上为一控制电路板。

前述的一组指示灯71的数量有红、绿和黄三个,分别用于显示三种状态,该三种状态分别为:绿灯闪动,代表正常运行;黄灯闪动代表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40与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进行对码;红灯亮启,代表运行故障。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2,由于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结构是与前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的结构作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的磁极方向偏转角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磁极方向偏转角是不相同的,这里所讲的偏转角不同是为了确保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与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之间的磁极异性如n极与s极相吸或者称s极与n极相同。

上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包括磁柱套51、左磁柱52、右磁柱53、磁柱左限定座54、磁柱右限定座55、左支承轴承56、右支承轴承57和磁柱非导磁隔离盘58,磁柱套51设置在材料与壳体1相同的前述磁柱支承座4的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内,左磁柱52设置在磁柱套51的磁柱套腔511的左端,右磁柱53设置在磁柱套51的磁柱套腔511的右端,并且该左磁柱52以及右磁柱53的外壁与磁柱套腔511的腔壁相互定位,磁柱非导磁隔离盘58设置在磁柱套腔511内并且位于左磁柱52与右磁柱53的相向一端之间,磁柱左限定座54的右端在对应于左磁柱52的左端的位置与磁柱套腔511的左腔口的部位插嵌固定,而磁柱左限定座54的左端探出磁柱套51的左端端面并且构成有一左支承轴承固定座541,磁柱右限定座55的左端在对应于右磁柱53的右端的位置与磁柱套腔511的右腔口的部位插嵌固定,而磁柱右限定座55的右端探出磁柱套51的右端端面并且构成有一右支承轴承固定座551,左支承轴承56的转动的内圈与前述左支承轴承固定座541固定,而左支承轴承56的不转动地外圈与前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的腔壁固定,右支承轴承57的转动的内圈与前述右支承轴承固定座551固定,而右支承轴承57的不转动地外圈与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的腔壁固定,并且左支承轴承56以及右支承轴承57的直径大于前述磁柱套51的外径;前述左磁柱52以及右磁柱53的磁极方向偏转角与前述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磁极向偏转角是不同的;在前述左支承轴承固定座541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5411,而在前述右支承轴承固定座551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执行机构作用轴插配孔5511。在本实施例中,图1和图6中示意的翻转轴81与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5411插配,如果将整个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掉转180°,那么翻转轴81与执行机构作用轴插配孔5511插配,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与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5411插接连接,前述翻转轴锁定机构6优选对应于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但也可以位于其左端。

继续见图8,在前述磁柱套51上沿着磁柱套51的长度方向间隔构成有自磁柱套51的左端延伸至右端并且朝着前述磁柱套腔511的方向凹进的定位槽配合凸条512,在前述左磁柱52的外壁上并且沿着左磁柱5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左磁柱52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左磁柱定位槽521,在前述右磁柱53的外壁上并且沿着右磁柱5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右磁柱53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右磁柱定位槽531,在前述磁柱左限定座54的外壁上并且沿着磁柱左限定座5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磁柱左限定座54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磁柱左限定座定位槽542,在前述磁柱右限定座55的外壁上并且沿着磁柱右限定座55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自磁柱右限定座55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磁柱右限定座定位槽552,左磁柱定位槽521、右磁柱定位槽531、磁柱左限定座定位槽542和磁柱右限定座定位槽552彼此对应并且均与前述的定位槽配合凸条512插嵌配合。

上面已提及的磁柱套51为导磁磁柱套,并且用导磁的金属板即用可以磁化的金属板加工而成,而前述的磁柱左限定座54以及磁柱右限定座55由非导磁材料制成,该非导磁材料为塑料,可通过模具制成。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形式而非实质性的变化,将扭矩增大机构2(实际上为一“减速机构”)转移到前述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的左端,即在对应于前述左支承轴座固定座541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容纳腔41内,并且将前述正多边形连接头2713经翻转轴让位孔431与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5411插配,将翻转轴81的右端与过渡连接轴孔2313插接,同时将前述管状电机轴91与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的左端插接,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因为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相同的,具体而言:由于输出扭矩增大,从而在相同幅面的百叶帘10的情形下可以减小磁柱体积及磁柱数量,以及在同样体积与数量的磁柱下可以带动更大幅面即更大宽度的百叶帘10。由前述说明进而可知,在百叶帘10的幅面不变的情况下,因输出扭矩相比没有减速器即相比没有扭矩增大机构2而显著增大,于是可以适用相应减小体积的磁柱。

请参见图7至图8并且结合图1,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包括一翻转轴81、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一对翻转绳轮83和一对卷绳器84,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设置在前述上横框条34的上横框条腔341内并且与开设在上横框条腔341的上横框条腔底板3411上的前述定位嵌腔34111嵌固,一对卷绳器84分别套固在翻转轴81的两端并且该对卷绳器84朝向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一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上,翻转轴81的右端穿过一对卷绳器84中的位于右方的一个卷绳器后与前述执行机构作用轴置入孔5411插配连接,翻转轴81的左端穿过前述翻转轴锁定机构6以及一对卷绳器84中的位于左边的一个卷绳器后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中的左边的一个翻转轴支承座上,一对翻转绳轮83在对应于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位置分别直接构成于一对卷绳器84上;前述百叶帘10具有与前述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对应的一对帘片翻转梯绳101和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2,一对帘片翻转梯绳101的上端经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下部向上引至一对翻转绳轮83并且在一对翻转绳轮83上绕覆一至两圈,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2的下端与百叶帘10的底条103固定,而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2的上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百叶帘10的帘片104上的帘片牵引绳孔1041和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后引至一对卷绳器84并且继而以螺旋状态绕覆于一对卷绳器84后再分别与一对卷绳器84远离前述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一端固定。

继续见图7和图8,在前述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下部各构成有一翻转轴支承座嵌槽821,该翻转轴支承座嵌槽821与前述定位嵌腔34111嵌配,并且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下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支承座牵引绳让位孔822,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翻转绳轮腔823,前述的一对翻转绳轮83在对应于该翻转绳轮腔823的位置分别直接构成于一对卷绳器84上并且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上各设置有一轴承824,在前述一对卷绳器84朝向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一端各延伸有一卷绳器转动支承座843,该卷绳器转动支承座843与轴承824的轴承孔8241转动配合;前述的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2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前述支承座牵引绳让位孔822,前述的一对帘片翻转梯绳101的上端在对应于开设在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前后侧的翻转梯绳槽825的位置向上引至翻转绳轮腔823后套置在一对翻转绳轮83上。

在前述的一对卷绳器84远离前述的一对翻转轴支承座82的一端各配设有一升降牵引绳卡座841,在该升降牵引绳卡座841上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卡固槽8411,并且在升降牵引绳卡座841上还开设有一卡座锁定孔842,在对应于该卡座锁定孔842的位置配设有一卡座锁定螺钉8421,前述的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2的上端端部卡固在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卡固槽8411内,前述的卡座锁定螺钉8421与前述翻转轴81锁定;在前述的一对卷绳器84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一对卷绳器84的圆周方向间隔构成有卡爪槽844,在前述升降牵引绳卡座841上围绕升降牵引绳卡座841的圆周方向间隔构成有位置与卡爪槽844相对应的卡爪8412,该卡爪8412与卡爪槽844相配合。

请参见图6并且结合图1和图7至图8,前述的翻转轴锁定机构6包括一磁铁块座61、一磁铁块62和一花键63,在磁铁块座61的下部的前侧和后侧各构成有一磁铁块座滑动槽611,该磁铁块座滑动槽611与开设在前述上横框条腔底板3411上的滑动腔34112(图7示)滑动配合,在磁铁块座61的左侧面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磁铁块座锁定柱612,在该磁铁块座锁定柱612的轴向中央开设有一锁定柱花键孔6121,磁铁块62嵌置在磁铁块座61的磁铁块座腔内,在该磁铁块62上并且在对应于锁定柱花键孔6121的位置构成有一自磁铁块62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磁铁块孔(图中未示出),该磁铁块孔还与开设于磁铁块座61的右侧面的居中位置的翻转轴让位孔(图中未示出)相对应,花键63固定在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上。在图6中示出了位于花键左端端部的一花键固定头631,在该花键固定头631上开设有一锁定螺钉孔6311,由锁定螺钉63111旋入锁定螺钉孔6311而将插入花键63与前述翻转轴81的左端锁定,也就是将花键63与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结构体系的翻转轴81的左端固定。

由上述结构可知,当前述磁铁块62连同磁铁块座61朝向前述花键63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至前述锁定柱花键孔6121与花键63彼此配合的程度时,前述翻转轴81处于锁定状态,而当磁铁块62连同磁铁块座61朝向背离花键63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至锁定柱花键孔6121与花键63彼此分离的程度时,前述翻转轴81处于解除锁定的状态。

按照制作及修理规范要求,在完成了将上述百叶帘10的安装后,即完成了整个窗体3的安装后,需要将百叶帘10处于向上升起(收起)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才允许流转至下面的工序。因而在百叶帘10安装完毕后,如果需要确保其处于收起状态,那么由在线作业人员手执(手持)一锁定用磁铁并隔着内玻璃32对准磁铁块62吸合,并由锁定用磁铁带动磁铁块62连同整个磁铁块座61向左位移,使锁定柱花键孔6121与花键63相配合。由于在该状态下,翻转轴81实质上处于被锁定的状态,因为由前述的锁定螺钉63111在对应于锁定螺钉孔6311的位置将花键固定头631连同花键63锁定在翻转轴81上,因而百叶帘10不会出现非正常下降情形,反之同例,不再赘述。还有一种情形是,在维修人员赴用户处修理时,同样需要先使百叶帘10处于向上升起状态,并按上述雷同操作将翻转轴81予以锁定。再有一种情形是,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同样需将百叶帘10处于向上收起状态,以免晃摆而致损。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8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况,在正常使用时,由图1和图6所示的翻转轴锁定机构6处于对翻转轴81的解锁(解除锁定)的状态。

当要使百叶帘10升降或帘片104翻转时,由使用者对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40操作,由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7接收信号并使管状电机9工作,由管状电机9带动扭矩增大机构2,由扭矩增大机构2带动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转动,由磁柱主动传动机构30带动磁柱从传动机构5转动,由磁柱从动传动机构5带动翻转轴81工作,从而由翻转轴81带动前述的一对翻转绳轮83以及一对卷绳器84,实现百叶帘10的升降或其帘片104的翻转。百叶帘10上升或下降以及帘片104向内或向外翻转取决于操作者对无线遥控信号发射器40的操作模式的变化。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电源保障机构20还可使用挂着在外玻璃33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向蓄电池201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