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0593发布日期:2021-08-03 12:5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



背景技术:

超声科是医院医疗科室之一,主要开展多普勒超声、介入超声、三维超声、造影等诊断与治疗。当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通过示波屏显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对超声的反射和减弱规律来诊断疾病。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当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遇到密度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即有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产生。根据示波屏上显示的回波的距离、弱强和多少,以及衰减是否明显,可以显示体内某些脏器的活动功能,并能确切地鉴别出组织器官是否含有液体或气体,或为实质性组织。然而,目前现有用于超声科的医疗座椅大多结构简单,座椅的靠背不方便调节角度,而且只是依靠海绵垫进行缓冲。此外,也没有用于支撑患者颈部的部件,检查时患者颈部易产生酸痛和疲劳感。最终不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因此,亟需一种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

例如,公开号为cn21078359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的右侧焊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圈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套设在导向杆外圈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和背面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焊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与座板焊接。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驱动电机、螺纹管、螺杆、连接杆、连接板、支撑杆、导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活动板、踏板安装杆和伸缩杆等结构,其中驱动电机带动螺纹管转动,螺纹管转动则带动螺杆移动,螺杆再带动连接板左右移动,连接板再带动支撑杆和活动板沿导向杆移动,导向杆再通过第一弹簧改变靠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方便用户使用,而且第一弹簧可以提供缓冲,而用户也可以将脚放置在踏板上,同时踩踏踏板将伸缩杆移动,从而方便用户脚放置,该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不仅方便调节角度,而且还可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提高舒适性。尽管该实用新型能够调节靠背与座位之间的角度,也设置了头枕。但是,该实用新型还存在一定的技术不足:此类头枕是为了配合支撑头部位置而设置的,缺乏对患者颈部的支撑作用,患者也不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支撑颈部的高度,因而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患者的颈部极易产生酸痛和疲惫感,影响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至少包括靠背部和座位部。所述靠背部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座位部。所述靠背部的另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与靠枕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其中,在患者背部靠于所述靠背部以及头部靠于所述靠枕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按照能够调节颈部支架支撑患者颈部的高度的方式与所述颈部支架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轴上按照能够调整所述靠背部与所述座位部之间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调角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位部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与支腿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按照能够调整所述座位部与所述支腿部之间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第二调角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位部按照能够升降所述座位部的方式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底座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位部按照能够用于放置患者手部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扶手。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扶手按照能够分别控制所述颈部支架、座位部进行升降的方式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能够通过金属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上按照能够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操作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靠背部和座位部上按照能够提高患者使用所述靠背部和所述座位部的舒适性的方式均设置有海绵垫。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腿部的另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按照能够便于患者放置其脚部的方式通过弹簧与踏板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按照能够便于移动所述底座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背部与靠枕部之间的连接杆上设置支撑面呈弧形的颈部支架,颈部支架可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进行升降,而患者可以通过扶手上的控制面板的第一调节部来调节颈部支架的高度,以便于颈部支架适应自身的颈部并且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部支架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靠背部2:座位部3:第一转轴

4:第一连接杆5:靠枕部6:第一电动伸缩杆

7:颈部支架8:第一调角器9:第二转轴

10:支腿部11:第二调角器12:第二电动伸缩杆

13:底座14:扶手15:控制面板

16:第一调节部17:第二调节部18:海绵垫

19:第二连接杆20:弹簧21:踏板

2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调节的超声科用座椅,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靠背部1和座位部2。靠背部1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3可拆卸地连接于座位部2。靠背部1的另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4与靠枕部5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杆4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6。其中,在患者背部靠于靠背部1以及头部靠于靠枕部5的情况下,第一电动伸缩杆6按照能够调节颈部支架7支撑患者颈部的高度的方式与颈部支架7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靠背部1可以呈长方体形。优选地,座位部2可以呈正方体形。优选地,第一连接杆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优选地,靠枕部5可以呈正方体形。优选地,第一连接杆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优选地,第一电动伸缩杆6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并且朝向患者颈部的方向。优选地,第一电动伸缩杆6可以为圆柱体形。优选地,第一电动伸缩杆6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杆4面向患者颈部的方向。其中,第一电动伸缩杆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品牌为cnxci的xc758型号的底座型电动推杆。优选地,颈部支架7的支撑面可以呈弧形的。其中,支撑面呈弧形面的颈部支架7可以与人体颈部的形状相配合。此种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特点,能显著地减轻患者颈部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转轴3上按照能够调整靠背部1与座位部2之间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调角器8。优选地,第一调角器8可以设置于第一转轴3的一端。优选地,第一调角器8可以调节靠背部1与座位部2之间的角度范围为零度至一百八十度。其中,第一调角器8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第一调角器8可以采用西安汇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的品牌为汇鸿的059型号的座椅调角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座位部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9与支腿部10相连接。第二转轴9上按照能够调整座位部2与支腿部10之间的角度的方式设置有第二调角器11。优选地,第二调角器11可以设置于第二转轴9的一端。优选地,支腿部10可以铰接地连接于座位部2背离靠背部1的一侧。优选地,第二调角器11可以调节靠背部1与座位部2之间的角度范围为零度至一百八十度。其中,第二调角器1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第二调角器11也可以采用西安汇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的品牌为汇鸿的059型号的座椅调角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座位部2按照能够升降座位部2的方式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2与底座13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第二电动伸缩杆12的数量可以一个。优选地,第二电动伸缩杆12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座位部2的底部中部。其中,第二电动伸缩杆1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品牌为cnxci的xc758型号的底座型电动推杆。优选地,底座可以呈正方体形,也可以呈圆柱体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座位部2按照能够用于放置患者手部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扶手14。优选地,扶手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优选地,扶手可以分别设置于座位部2的两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扶手14按照能够分别控制颈部支架7、座位部2进行升降的方式设置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能够通过金属线缆分别与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12电性连接。优选地,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12可以通过金属线缆与外部电源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面板15上按照能够分别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12进行伸缩操作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调节部16、第二调节部17。优选地,第一调节部16可以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优选地,第二调节部17也可以包括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其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面板15为现有技术,并且不涉及方法或者分析软件的改进,也不要求对该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保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靠背部1和座位部2上按照能够提高患者使用靠背部1和座位部2的舒适性的方式均设置有海绵垫18。优选地,靠背部1面向患者背部的表面可以可拆卸地设置海绵垫18。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支腿部10的另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19上按照能够便于患者放置其脚部的方式通过弹簧20与踏板21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第二连接杆19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优选地,踏板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以便于通过踏板21放置其脚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底座13上按照能够便于移动底座13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22。优选地,万向轮2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为了便于理解本超声科用座椅的工作原理,现将本超声科用座椅的使用过程简述如下:首先,患者可以坐于本超声科用座椅上使其背部靠于靠背部1、头部枕于靠枕部5。其次,通过控制面板15上的第一调节部16调节颈部支架7的高度以适应自身的颈部,进而实现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再次,通过控制面板15上的第二调节部17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而调节座位部2的高度。然后,根据检查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手柄调节第一调角器8,以调整靠背部1与座位部2之间的角度;通过第二调节手柄调节第二调角器11,以调整支腿部10与座位部2之间的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