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爬梯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0023发布日期:2021-10-30 10:2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杆爬梯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杆爬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杆爬梯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国家电网不断的快速发展,配网是电网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电力配得出、落得下和用得上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网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电网规划建设要求日益提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概念,并将配网不停电作业作为“城市配网检修作业的主要方式”,逐步实现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目标。2016年,国网公司在其下发运检三〔2016〕94号《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不停电作业”,是以实现用户的“不停电”或“短时停电”为目的,采用“多种方式”对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对于不停电作业目前还是一直采用登杆工具

脚扣的方式进行登杆作业,登高作业人员在攀爬电杆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额外保护措施,该种作业方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安全生产如今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怎样去解决农配网登杆作业攀爬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业效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是今后农配网不停电检修作业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3.在目前的农配网中,其中城市配网逐步趋势于地下电缆管线传输,但在广大的农村、城乡、城镇等非城市内区域,依然采用杆塔方式,其中尤其以水泥杆居多,杆塔离地高度在10~12米不等,如果在绝缘斗臂车可以到达的现场,可以依靠其到达目标作业空间,可是绝缘斗臂车能达到的现场毕竟有限,绝缘斗臂车到达不了的地方,我们目前只能通过脚扣进行登高作业,如果是不停电作业,还需要在目标作业杆区搭建绝缘作业平台。在这些过程中,作业人员的高处坠落风险会随着作业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5.绝缘斗臂车能达到的现场有限,采用登杆工具

脚扣的方式进行登杆作业时,攀爬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作业效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杆爬梯平台装置。
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杆爬梯平台装置设置有:
8.伸缩梯;
9.所述伸缩梯设置有组合连接的多级单梯,所述伸缩梯外侧设置有防坠装置;
10.所述伸缩梯底端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有底座;
11.所述伸缩梯上端连接有绝缘工作台,所述绝缘工作台上侧焊接有防护栏。
12.进一步,所述伸缩梯的多级单梯之间设置有扣锁固定装置。
13.进一步,所述伸缩梯的多级单梯之间设置有联动操作固定装置,所述联动操作固定装置设置有多个滚动滑轮,每个单梯上侧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滚动滑轮,相连接的两个单梯之间的同侧的滚动换轮通过传动绳连接,所述传动绳一端垂悬于伸缩梯外
侧。
14.进一步,所述绝缘工作台通过旋转装置与伸缩梯上端连接,所述绝缘工作台里端设置有自动收紧器。
15.进一步,所述防坠装置设置有腰部固定带,所述腰部固定带两侧分别与限位带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带套设在伸缩梯外侧。
1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扣锁固定装置及联动操作固定装置可以有效把整个梯子的360
°
抱紧固定于电杆上;同时,通过联动操作固定装置进行操作,使得梯子升高,绝缘工作台到达作业目标高度;并且,该爬梯平台的防坠装置应符合登高作业安全要求标准,绝缘工作台符合10kv农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绝缘安全标准
18.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10kv农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检修需求,可以根据现场目标电杆的高度分级组装或伸缩梯子,操作人员可以站立在顶端的绝缘工作平台上,可以有效降低登高作业人员在登高过程中所消耗的体能,提高作业效率,可以直接避免出现登高坠落风险,在绝缘斗臂车到达不了的现场极大提高登高不停电作业效率。
19.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10kv农配网等爬杆作业,该产品可以进行全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杆爬梯平台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操作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坠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伸缩梯;2、绝缘防护平台;3、防护栏;4、滚动滑轮;5、单梯;6、传动绳;7、腰部固定带;8、限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杆爬梯平台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杆爬梯平台装置中的伸缩梯1设置有组合连接的多级单梯,伸缩梯1外侧设置有防坠装置;伸缩梯1底端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有底座;伸缩梯1上端连接有绝缘工作台2,绝缘工作台2上侧焊接有防护栏3。
28.作为优选,伸缩梯的多级单梯之间设置有扣锁固定装置。
29.作为优选,伸缩梯的多级单梯之间设置有联动操作固定装置,联动操作固定装置
设置有多个滚动滑轮4,每个单梯5上侧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滚动滑轮4,相连接的两个单梯5之间的同侧的滚动换轮通过传动绳6连接,传动绳一端垂悬于伸缩梯外侧。
30.作为优选,绝缘工作台通过旋转装置与伸缩梯上端连接,绝缘工作台里端设置有自动收紧器。
31.作为优选,防坠装置设置有腰部固定带7,腰部固定带7两侧分别与限位带8两端固定连接,限位带8套设在伸缩梯外侧。
32.1、伸缩梯:
33.首先梯子是人们生活中、工程中会经常用到的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一般的梯子都是一节制成,比较笨重粗大,并且高度有限,给运输和储藏都带来诸多的不便,所以伸缩梯由此而诞生。伸缩梯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就明显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该伸缩梯有别于常规的伸缩梯,设计最大升高目标高度为12米,通过多级单梯组合而成,每一级梯子的长度为3到4米左右,且每一级与每一级梯子连接牢固,并且可以拆分随意组装,当现场目标作业高度只需要两级即可以到达的时候,用两级进行组装即可;当现场目标作业高度需要三级可以到达的时候,就用三级进行组装即可;每一节单梯都是采用轻型铝合金材料,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非常便于携带搬运。并且在伸缩梯底端配置有安全底座,安全底座先与电杆底部固定牢固,爬梯与底座通过安全插销有效连接,插销选择304不锈钢材质,具有300kn的切断力完全能够满足该伸缩梯的需求,所述安全底座与绳索梯先是呈九十度直角状,连接好所述安全插销后拉起梯子,直接就可固定于电杆上,该操作安全方便,省时省力。顶梯上的绝缘操作平台采用绝缘材料。并对每一级梯子进行静载荷2.5倍以上安全系数验证试验。
34.2、防坠装置:
35.防坠装置是防止意外坠落时的安全防护,一旦发生坠落,它可以锁定在绳索上吸收下坠时产生的力量,保证能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坠器锁止稳定,安全系数高,可靠性好,并有效地解决因作业下坠而导致的事故。防坠装置采用特种钢,并经特种处理,强度大,质轻、耐磨、耐腐蚀、抗冲击,不老化,安全适用。
36.整个防坠装置与伸缩梯和电杆整体固定在一起,采用索式防坠方式,更加能够有效的保护登高检修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更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并且针对防坠效果进行抛体动载荷2.5倍以上安全系数试验验证。
37.3、扣锁固定装置:
38.当伸缩梯升高到目标高度的时候,梯子需要固定锁死,不能在检修人员登高的过程中缩回,扣锁固定装置在伸缩梯升高每一节高度都可以挂住锁定,扣锁固定装置锁定的时候是直接挂住不能够滑动的,只有在向上再次拉高一点回落才能够使得下方舌片挡住锁定使梯子缩回,所以扣锁固定装置是直接锁死固定的,有效的防止伸缩梯缩回滑动发生坠落事件。扣锁固定装置固定主体于杆上,采用高强钢制作,强度大,质轻、耐磨、耐腐蚀、抗冲击等特性;且可以在伸缩梯升高到适合的目标高度后自动挂锁住;针对扣锁扣紧后进行2.5倍以上动静载荷试验;
39.4、联动操作固定装置的确定
40.该伸缩梯是由多级单梯组合而成的,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升高,该设计采用联动的方式操作,拉动联动装置能够使得每一级梯子分级升高,检修作业目标高度需要多
少升起多高。联动操作装置与每一个组装起的分梯连接,通过联动操作器,实现梯子的分级升高,并把每一级梯固定在杆上;针对扣锁装置进行2.5倍强度安全系数试验验证;
41.5、绝缘工作台的确定
42.在国家电网不断的发展下提出的不停电作业目标,通常情况下是搭建绝缘脚手架平台或者是在电杆上搭建绝缘操作平台,这种方式是可以满足不停电作业的要求,但是这种方式在搭建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且安全无法保障,登高检修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无法保障。
43.该方案设计的绝缘工作平台是与伸缩梯顶梯链接固定起来的,并且可以旋转约为180
°
,在伸缩梯升高的时候就把绝缘平台带到作业目前区,到达目标高度时通过联动操作装置就可以固定住绝缘平台与伸缩梯,检修操作人员通过伸缩梯到达绝缘平台时,再次用过自动收紧器把绝缘平台固定于电杆上。操作平台是可以旋转的,旋转至安全方便操作位置即可,该种方式使得登高检修操作人员能够更便捷进行检修作业,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并且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平台简易,强度高,绝缘材料可通过耐压试验。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