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1390发布日期:2021-09-25 11:5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内锅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组件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部分的烹饪设备在对食材进行烹饪时,仅仅是通过将食材放入内锅中,通过加压或是加热的方式进行烹饪,对食材的处理不够充分,对食材的营养释放不足。
3.相关技术的一些烹饪设备中,虽具备搅拌的功能但密封效果较差,尤其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锅内液体的沸点也会随之升高,因而对密封结构及密封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包括:锅体,锅体的底壁设有配合孔;搅拌轴,穿过配合孔伸入锅体;密封组件,设于搅拌轴上,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的内侧与搅拌轴相抵;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间隔设置,且第二密封件的内侧与搅拌轴相抵。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组件,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将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均与搅拌轴相抵,实现多层密封,有利于提高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仍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锅内物体进入搅拌轴与配合孔中,难以清洗,且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9.具体而言,内锅组件包括锅体、搅拌轴以及密封组件。其中,锅体的底壁设有配合孔,搅拌轴穿过配合孔伸入锅体,进一步地,搅拌轴处于锅体内的部分,周向侧壁可以设有搅拌叶片,另外,搅拌轴与驱动件传动连接,此处的驱动件可以是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搅拌叶片能够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搅拌,可以达到充分释放食材中的营养以及上色均匀的目的。
10.此外,密封组件设于搅拌轴上。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的内侧与搅拌轴相抵且第二密封件的内侧与搅拌轴相抵。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将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进行多层密封,两个密封件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其中一个密封件出现损坏,另外一个密封件仍可以继续起到密封的作用,多重保障,以达到具备良好密封效果的目的。
11.具体地,第一密封件可以采用氟橡胶材质的唇形结构,与搅拌轴呈抱紧状态;第二密封件采用铁氟龙材质,与搅拌轴呈抱紧状态。通过将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采用特殊材料,从而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具备一定的柔性,在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耐
磨特性。
12.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内锅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止挡部,设于搅拌轴上,在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密封组件位于搅拌轴的驱动端与止挡部之间。
14.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止挡部,止挡部设于搅拌轴上。进一步地,在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密封组件位于搅拌轴的驱动端和止挡部之间。此处的驱动端可以理解为,搅拌轴与搅拌叶片相连的一端,即通过搅拌轴对锅内食材进行搅拌的一端。在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驱动端位于止挡部的上方,通过密封组件起到密封的作用,止挡部与搅拌轴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大,且止挡部与密封组件中的第一密封件或第二密封件的底部相抵,以提高密封组件与搅拌轴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锅内压力过大,使密封组件脱出,降低安全隐患。
1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环形部;第一止抵部,与第一环形部的内壁相连,且第一止抵部沿搅拌轴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止抵部沿搅拌轴的轴向向搅拌轴的一端倾斜。
1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环形部与第一止抵部。第一止抵部与第一环形部的内壁相连。第一环形部套设于搅拌轴的外侧,第一环形部可以采用密封圈的形式,通过第一环形部填补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由于第一止抵部与第一环形部的内壁相连,因而第一止抵部能够进一步缩小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的缝隙,以增强密封效果。
17.进一步地,第一止抵部沿搅拌轴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止抵部沿搅拌轴的轴向向搅拌轴的一端倾斜。具体地,搅拌轴在与第一密封件相抵的位置可以采用圆台形结构,且圆台的小端位于大端的上方,即圆台的小端更靠近搅拌轴的驱动端,由于第一止抵部沿搅拌轴径向延伸且轴向倾斜,因此,第一止抵部也是呈圆台形,将圆台形的第一止抵部包裹在搅拌轴的圆台形结构上,烹饪过程中,锅内的压力驱使第一止抵部的小端向搅拌轴圆台形结构的大端移动,从而第一止抵部能够紧紧包裹在搅拌轴的外侧,因而,锅内压力升高,密封组件仍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18.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环形部;第二止抵部,与第二环形部的内壁相连,且第二止抵部沿搅拌轴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止抵部沿搅拌轴的轴向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弯折。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环形部与第二止抵部。第二环形部与第二止抵部的内壁相连。具体地,第二环形部可以为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二环形部有利于缩小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的缝隙,达到密封的效果。由于第二止抵部与第二环形部的内壁相连,因而第二止抵部能够进一步缩小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能。
20.进一步地,第二止抵部沿搅拌轴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止抵部沿搅拌轴的轴向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弯折,可以理解为,第二止抵部的端部为一个具有弹性的收口。具体地,将第二止抵部套设在搅拌轴外侧,即第二止抵部包裹在搅拌轴上,第二止抵部由向内弯折的部分形成的收口,相较于第二止抵部其它部分能够更加有力的包裹在搅拌轴上,即连接强度更高,在烹饪过程中,受到来自锅内的压力后,仍能确保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2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止抵部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止抵部的弯折方向相同;或第一
止抵部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止抵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22.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止抵部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止抵部的弯折方向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一止抵部中的倾斜部分的朝向与第二止抵部中弯折部分的朝向一致;第一止抵部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止抵部的弯折方向相反,可以理解为,第一止抵部中的倾斜部分的朝向与第二止抵部中弯折部分的朝向相反。无论是相同或者相反,均能够提高密封效果,确保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增大时仍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2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一体成型。
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一体成型,即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为一体式结构,具体地,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止抵部与第二止抵部间存在一定间距。通过将第一环形部与第二环形部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组件整体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提升,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在搅拌轴的轴向方向上仍可以保持原有位置,大大降低了脱出的可能性。另外,一体式结构还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进而减少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2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设于第二密封件靠近搅拌轴的驱动端的一侧,密封组件还包括:端部密封件,设于第一密封件远离第二密封件的一端的端面上。
26.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设于第二密封件靠近搅拌轴的驱动端的一侧,可以理解为,第一密封件相较于第二密封件更加靠近锅体内侧,即第一密封件处于第二密封件的上方,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实现多层密封,当第一密封件损坏或者密封效果变差后,第二密封件仍然可以对搅拌轴及配合孔之间进行密封。
27.进一步地,密封组件还包括端部密封件,端部密封件设于第一密封件远离第二密封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即端部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密封件靠近锅体内侧的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设置端部密封件,增大了承受锅内压力的面积,缓解了第一密封件承受的压力,而且端部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配合形成多层密封结构,大大增强了密封效果。
28.上述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卡接槽,设于搅拌轴上;卡接件,设于卡接槽内,第二密封件远离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卡接件相抵。
29.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卡接槽和卡接件。卡接槽设于搅拌轴上,卡接件设于卡接槽内,第二密封件远离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卡接件相抵,即卡接件与第二密封件远离锅体内侧的一端相抵。烹饪过程中,锅内压力升高会驱使密封组件向远离搅拌轴驱动端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卡接件,能够对第二密封件沿搅拌轴的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避免第二密封件脱出,大幅度降低安全隐患。
30.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配合轴,配合轴的一端设有轴孔,搅拌轴能够伸入轴孔以使轴孔与搅拌轴传动连接;至少一个叶片,与配合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31.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配合轴和叶片。其中,配合轴的一端设有轴孔,搅拌轴的一端能够伸入轴孔内,配合轴通过轴孔与搅拌轴实现传动连接。此外,叶片与配合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搅拌轴驱动配合轴转动,进而叶片相对于锅体会发生相对转动,将锅体内的食材进行搅拌。
32.值得说明的是,叶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叶片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考虑到搅拌的剧烈程度、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3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罩体,罩体的一侧设有开口,且罩体上设有配合轴,叶片
与罩体的外壁面固定连接,轴孔设于配合轴朝向开口的一端。
34.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罩体,罩体的一侧设有开口,且罩体上设有配合轴,可以理解为,罩体通过开口套设于配合轴的外侧,叶片与罩体的外壁固定连接,配合轴带动罩体转动,进而叶片相对于锅体进行转动,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搅拌。轴孔设于配合轴朝向开口的一端,通过设置罩体,为叶片提供了安装连接的载体,相较于将叶片直接与搅拌轴相连的方式,罩体能够提供更大的连接面积,方便与多个叶片进行连接。
35.进一步地,罩体与配合轴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从而罩体对配合轴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配合轴长期裸露,与食材直接接触,降低对具有驱动、传动作用的配合轴的损害,提高使用寿命。另外,罩体与配合轴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通过安装或拆卸罩体,对内锅组件是否具备搅拌功能进行自由切换,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3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握持件,设于罩体远离开口的一侧。
37.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握持件,握持件设于罩体远离开口的一侧。通过设置握持件,方便用户取下或安装罩体,进而对内锅组件是否需要叶片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38.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件,与搅拌轴传动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
39.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搅拌轴传动连接,通过驱动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配合轴转动,配合轴再通过罩体驱动叶片进行转动,进而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搅拌。
40.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第一传动件,与搅拌轴的连接端相连;第二传动件,与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通过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的配合,以实现驱动件与搅拌轴的传动连接。
41.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通过在轴体的连接端和驱动件的驱动端分别设置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驱动件上的扭矩会传递至第二传动件,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配合下,可带动第一传动件发生转动,进而使得轴体转动,从而实现驱动件和轴体的传动连接。
42.具体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配合可以为啮合关系、可拆卸的关系或是一体成型的关系。
4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第一传动件上设有第一配合孔,搅拌轴的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配合孔;连接件,连接件穿过第一配合孔后与第二配合孔螺纹连接以实现第一传动件与连接端的连接。
4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传动件上设置第一配合孔,在连接段的端面设置第二配合孔,在实现第一传动件与轴体之间的连接时,具体通过将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且连接件与第二配合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固定,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对于单独的零件降低了生产难度,而在发生单个零件的损坏时,可直接对于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4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内锅组件,内锅组件的锅体远离搅拌轴的一侧设有锅体开口;上盖,与内锅组件的活动连接以开启或关闭所述锅体开口。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内锅组件和上盖。内锅组件的锅体远离搅拌轴的一侧设有锅体开口,通过在内锅上设置锅体开口,便于向内锅内放入待烹饪的食材。上盖与锅体活动连接,具体地,上盖与锅体可以是独立结构,上盖扣合在锅体开口上;或者上盖与锅体的侧壁转动连接,即通过转动上盖实现锅体开口的开启或关闭。
47.值得说明的是,在烹饪过程中上盖与内锅密封连接,以实现加压或其他烹饪需求。
48.此外,由于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内锅组件,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9.具体地,烹饪设备可以为压力锅、电饭煲等设备。
50.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锅,外锅上设有容纳内锅组件的容纳腔,且外锅上设有用于向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
5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外锅,为内锅提供一定的容纳空间,同时通过在外锅上设置加热装置,以便于对内锅进行加热,进而完成烹饪操作。
5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5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4.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55.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58.图6示出了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59.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60.100:内锅组件;110:锅体;111:锅底孔;112:锅体开口;120:搅拌轴;121:卡接槽;122:卡接件;130:密封组件;131:第一密封件;1311:第一环形部;1312:第一止抵部;132:第二密封件;1321:第二环形部;1322:第二止抵部;133:端部密封件;140:止挡部;151:配合轴;152:轴孔;161:罩体;162:开口;163:握持件;164:叶片;171:驱动件;172:第一传动件;173:第一配合孔;174:第二传动件;175:第二配合孔;180:连接件;200:烹饪设备;210:上盖;220:外锅;221:容纳腔;230: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6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63.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内锅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实施例。
64.实施例一
6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100,包括锅体110、搅拌轴120以及密封组件130。其中,锅体110的底壁设有锅底孔111,搅拌轴120穿过锅底孔111伸入锅体110,进一步地,搅拌轴120处于锅体110内的部分,周向侧壁可以设有搅拌叶片164,另外,搅拌轴120与驱动件171传动连接,此处的驱动件171可以是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120转动,进而搅拌叶片164能够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搅拌,可以达到充分释放食材中的营养以及上色均匀的目的。
66.此外,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130设于搅拌轴120上。密封组件130包括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第一密封件131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且第二密封件132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132与第一密封件13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将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进行多层密封,两个密封件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其中一个密封件出现损坏,另外一个密封件仍可以继续起到密封的作用,多重保障,以达到具备良好密封效果的目的。
67.通过设置密封组件130,将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均与搅拌轴120相抵,实现多层密封,有利于提高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仍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锅内物体进入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中,难以清洗,且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6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131可以采用氟橡胶材质的唇形结构,与搅拌轴120呈抱紧状态;第二密封件132采用铁氟龙材质,与搅拌轴120呈抱紧状态。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31以及第二密封件132采用特殊材料,从而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具备一定的柔性,在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耐磨特性。
69.实施例二
7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100,包括锅体110、搅拌轴120以及密封组件130。其中,锅体110的底壁设有锅底孔111,搅拌轴120穿过锅底孔111伸入锅体110,进一步地,搅拌轴120处于锅体110内的部分,周向侧壁可以设有搅拌叶片164,另外,搅拌轴120与驱动件171传动连接,此处的驱动件171可以是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120转动,进而搅拌叶片164能够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搅拌,可以达到充分释放食材中的营养以及上色均匀的目的。
71.此外,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130设于搅拌轴120上。密封组件130包括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第一密封件131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且第二密封件132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132与第一密封件13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将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进行多层密封,两个密封件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其中一个密封件出现损坏,另外一个密封件仍可以继续起到密封的作用,多重保障,以达到具备良好密封效果的目的。
72.通过设置密封组件130,将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均与搅拌轴120相抵,实现多层密封,有利于提高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仍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锅内物体进入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中,难以清洗,且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7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止挡部140,止挡部140设于搅拌轴120
上。进一步地,在搅拌轴120的轴线方向上,密封组件130位于搅拌轴120的驱动端和止挡部140之间。此处的驱动端可以理解为,搅拌轴120与搅拌叶片164相连的一端,即通过搅拌轴120对锅内食材进行搅拌的一端。在搅拌轴120的轴线方向上,驱动端位于止挡部140的上方,通过密封组件130起到密封的作用,止挡部140与搅拌轴120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大,且止挡部140与密封组件130中的第一密封件131或第二密封件132的底部相抵,以提高密封组件130与搅拌轴12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锅内压力过大,使密封组件130脱出,降低安全隐患。
74.实施例三
7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100,包括锅体110、搅拌轴120以及密封组件130。其中,锅体110的底壁设有锅底孔111,搅拌轴120穿过锅底孔111伸入锅体110,进一步地,搅拌轴120处于锅体110内的部分,周向侧壁可以设有搅拌叶片164,另外,搅拌轴120与驱动件171传动连接,此处的驱动件171可以是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120转动,进而搅拌叶片164能够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搅拌,可以达到充分释放食材中的营养以及上色均匀的目的。
76.此外,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130设于搅拌轴120上。密封组件130包括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第一密封件131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且第二密封件132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132与第一密封件13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将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进行多层密封,两个密封件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其中一个密封件出现损坏,另外一个密封件仍可以继续起到密封的作用,多重保障,以达到具备良好密封效果的目的。
77.通过设置密封组件130,将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均与搅拌轴120相抵,实现多层密封,有利于提高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仍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锅内物体进入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中,难以清洗,且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7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止挡部140,止挡部140设于搅拌轴120上。进一步地,在搅拌轴120的轴线方向上,密封组件130位于搅拌轴120的驱动端和止挡部140之间。此处的驱动端可以理解为,搅拌轴120与搅拌叶片164相连的一端,即通过搅拌轴120对锅内食材进行搅拌的一端。在搅拌轴120的轴线方向上,驱动端位于止挡部140的上方,通过密封组件130起到密封的作用,止挡部140与搅拌轴120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大,且止挡部140与密封组件130中的第一密封件131或第二密封件132的底部相抵,以提高密封组件130与搅拌轴12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锅内压力过大,使密封组件130脱出,降低安全隐患。
79.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131包括第一环形部1311与第一止抵部1312。第一止抵部1312与第一环形部1311的内壁相连。第一环形部1311套设于搅拌轴120的外侧,第一环形部1311可以采用密封圈的形式,通过第一环形部1311填补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由于第一止抵部1312与第一环形部1311的内壁相连,因而第一止抵部1312能够进一步缩小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以增强密封效果。进一步地,第一止抵部1312沿搅拌轴120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止抵部1312沿搅拌轴120的轴向向搅拌轴120的一端倾斜。具体地,搅拌轴120在与第一密封件131相抵的位置
可以采用圆台形结构,且圆台的小端位于大端的上方,即圆台的小端更靠近搅拌轴120的驱动端,由于第一止抵部1312沿搅拌轴120径向延伸且轴向倾斜,因此,第一止抵部1312也是呈圆台形,将圆台形的第一止抵部1312包裹在搅拌轴120的圆台形结构上,烹饪过程中,锅内的压力驱使第一止抵部1312的小端向搅拌轴120圆台形结构的大端移动,从而第一止抵部1312能够紧紧包裹在搅拌轴120的外侧,因而,锅内压力升高,密封组件130仍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80.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密封件132包括第二环形部1321与第二止抵部1322。第二环形部1321与第二止抵部1322的内壁相连。具体地,第二环形部1321可以为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二环形部1321有利于缩小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达到密封的效果。由于第二止抵部1322与第二环形部1321的内壁相连,因而第二止抵部1322能够进一步缩小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地,第二止抵部1322沿搅拌轴120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止抵部1322沿搅拌轴120的轴向向所述搅拌轴120的一端弯折,可以理解为,第二止抵部1322的端部为一个具有弹性的收口。具体地,将第二止抵部1322套设在搅拌轴120外侧,即第二止抵部1322包裹在搅拌轴120上,第二止抵部1322由向内弯折的部分形成的收口,相较于第二止抵部1322其它部分能够更加有力的包裹在搅拌轴120上,即连接强度更高,在烹饪过程中,受到来自锅内的压力后,仍能确保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81.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131设于第二密封件132靠近搅拌轴120的驱动端的一侧,可以理解为,第一密封件131相较于第二密封件132更加靠近锅体110内侧,即第一密封件131处于第二密封件132的上方,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实现多层密封,当第一密封件131损坏或者密封效果变差后,第二密封件132仍然可以对搅拌轴120及锅底孔111之间进行密封。
82.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密封组件130还包括端部密封件133,端部密封件133设于第一密封件131远离第二密封件132的一端的端面上,即端部密封件133设置在第一密封件131靠近锅体110内侧的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设置端部密封件133,增大了承受锅内压力的面积,缓解了第一密封件131承受的压力,而且端部密封件133与第一密封件131以及第二密封件132配合形成多层密封结构,大大增强了密封效果。
8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止抵部1312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止抵部1322的弯折方向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一止抵部1312中的倾斜部分的朝向与第二止抵部1322中弯折部分的朝向一致;第一止抵部1312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止抵部1322的弯折方向相反,可以理解为,第一止抵部1312中的倾斜部分的朝向与第二止抵部1322中弯折部分的朝向相反。无论是相同或者相反,均能够提高密封效果,确保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增大时仍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8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一体成型,即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为一体式结构,具体地,第一环形部1311与第二环形部1321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止抵部1312与第二止抵部1322间存在一定间距。通过将第一环形部1311与第二环形部1321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组件130整体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提升,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在搅拌轴120的轴向方向上仍可以保持原有位置,大大降低了脱出的可能性。另外,一体式结构还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进而减少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8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之间存在间距。
86.实施例四
8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组件100,包括锅体110、搅拌轴120以及密封组件130。其中,锅体110的底壁设有锅底孔111,搅拌轴120穿过锅底孔111伸入锅体110,进一步地,搅拌轴120处于锅体110内的部分,周向侧壁可以设有搅拌叶片164,另外,搅拌轴120与驱动件171传动连接,此处的驱动件171可以是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120转动,进而搅拌叶片164能够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搅拌,可以达到充分释放食材中的营养以及上色均匀的目的。
88.此外,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130设于搅拌轴120上。密封组件130包括第一密封件131和第二密封件132。第一密封件131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且第二密封件132的内侧与搅拌轴120相抵。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132与第一密封件13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将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进行多层密封,两个密封件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其中一个密封件出现损坏,另外一个密封件仍可以继续起到密封的作用,多重保障,以达到具备良好密封效果的目的。
89.通过设置密封组件130,将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均与搅拌轴120相抵,实现多层密封,有利于提高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仍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锅内物体进入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中,难以清洗,且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9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止挡部140,止挡部140设于搅拌轴120上。进一步地,在搅拌轴120的轴线方向上,密封组件130位于搅拌轴120的驱动端和止挡部140之间。此处的驱动端可以理解为,搅拌轴120与搅拌叶片164相连的一端,即通过搅拌轴120对锅内食材进行搅拌的一端。在搅拌轴120的轴线方向上,驱动端位于止挡部140的上方,通过密封组件130起到密封的作用,止挡部140与搅拌轴120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大,且止挡部140与密封组件130中的第一密封件131或第二密封件132的底部相抵,以提高密封组件130与搅拌轴12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锅内压力过大,使密封组件130脱出,降低安全隐患。
91.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131包括第一环形部1311与第一止抵部1312。第一止抵部1312与第一环形部1311的内壁相连。第一环形部1311套设于搅拌轴120的外侧,第一环形部1311可以采用密封圈的形式,通过第一环形部1311填补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由于第一止抵部1312与第一环形部1311的内壁相连,因而第一止抵部1312能够进一步缩小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以增强密封效果。进一步地,第一止抵部1312沿搅拌轴120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止抵部1312沿搅拌轴120的轴向向搅拌轴120的一端倾斜。具体地,搅拌轴120在与第一密封件131相抵的位置可以采用圆台形结构,且圆台的小端位于大端的上方,即圆台的小端更靠近搅拌轴120的驱动端,由于第一止抵部1312沿搅拌轴120径向延伸且轴向倾斜,因此,第一止抵部1312也是呈圆台形,将圆台形的第一止抵部1312包裹在搅拌轴120的圆台形结构上,烹饪过程中,锅内的压力驱使第一止抵部1312的小端向搅拌轴120圆台形结构的大端移动,从而第一止抵部1312能够紧紧包裹在搅拌轴120的外侧,因而,锅内压力升高,密封组件130仍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92.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密封件132包括第二环形部1321与第二止抵部1322。第二环形部1321与第二止抵部1322的内壁相连。具体地,第二环形部1321可以为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二环形部1321有利于缩小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达到密封的效果。由于第二止抵部1322与第二环形部1321的内壁相连,因而第二止抵部1322能够进一步缩小搅拌轴120与锅底孔111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地,第二止抵部1322沿搅拌轴120的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止抵部1322沿搅拌轴120的轴向向所述搅拌轴120的一端弯折,可以理解为,第二止抵部1322的端部为一个具有弹性的收口。具体地,将第二止抵部1322套设在搅拌轴120外侧,即第二止抵部1322包裹在搅拌轴120上,第二止抵部1322由向内弯折的部分形成的收口,相较于第二止抵部1322其它部分能够更加有力的包裹在搅拌轴120上,即连接强度更高,在烹饪过程中,受到来自锅内的压力后,仍能确保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93.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131设于第二密封件132靠近搅拌轴120的驱动端的一侧,可以理解为,第一密封件131相较于第二密封件132更加靠近锅体110内侧,即第一密封件131处于第二密封件132的上方,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31与第二密封件132,实现多层密封,当第一密封件131损坏或者密封效果变差后,第二密封件132仍然可以对搅拌轴120及锅底孔111之间进行密封。
94.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密封组件130还包括端部密封件133,端部密封件133设于第一密封件131远离第二密封件132的一端的端面上,即端部密封件133设置在第一密封件131靠近锅体110内侧的一端的端面上,通过设置端部密封件133,增大了承受锅内压力的面积,缓解了第一密封件131承受的压力,而且端部密封件133与第一密封件131以及第二密封件132配合形成多层密封结构,大大增强了密封效果。
95.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卡接槽121和卡接件122。卡接槽121设于搅拌轴120上,卡接件122设于卡接槽121内,第二密封件132远离第一密封件131的一端与卡接件122相抵,即卡接件122与第二密封件132远离锅体110内侧的一端相抵。烹饪过程中,锅内压力升高会驱使密封组件130向远离搅拌轴120驱动端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卡接件122,能够对第二密封件132沿搅拌轴120的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避免第二密封件132脱出,大幅度降低安全隐患。
9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配合轴151和叶片164。其中,配合轴151的一端设有轴孔152,搅拌轴120的一端能够伸入轴孔152内,配合轴151通过轴孔152与搅拌轴120实现传动连接。此外,叶片164与配合轴151的侧壁固定连接,搅拌轴120驱动配合轴151转动,进而叶片164相对于锅体110会发生相对转动,将锅体110内的食材进行搅拌。
97.值得说明的是,叶片16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叶片164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考虑到搅拌的剧烈程度、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98.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罩体161,罩体161的一侧设有开口162,且罩体161上设有配合轴151,可以理解为,罩体161通过开口162套设于配合轴151的外侧,叶片164与罩体161的外壁固定连接,配合轴151带动罩体161转动,进而叶片164相对于锅体110进行转动,对锅体110内的食材进行搅拌。轴孔152设于配合轴151朝向开口162的一端,通过设置罩体161,为叶片164提供了安装连接的载体,相较于将叶片164直接与搅拌轴120相连的方式,罩体161能够提供更大的连接面积,方便与多个叶片164进行连接。进一
步地,罩体161与配合轴151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从而罩体161对配合轴151还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配合轴151长期裸露,与食材直接接触,降低对具有驱动、传动作用的配合轴151的损害,提高使用寿命。另外,罩体161与配合轴151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通过安装或拆卸罩体161,对内锅组件100是否具备搅拌功能进行自由切换,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99.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握持件163,握持件163设于罩体161远离开口162的一侧。通过设置握持件163,方便用户取下或安装罩体161,进而对内锅组件100是否需要叶片164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100.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171,驱动件171与搅拌轴120传动连接,通过驱动件171驱动搅拌轴120转动,搅拌轴120带动配合轴151转动,配合轴151再通过罩体161驱动叶片164进行转动,进而对锅体110内的食材进行搅拌。
101.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172和第二传动件174。通过在轴体的连接端和驱动件171的驱动端分别设置第一传动件172和第二传动件174,驱动件171上的扭矩会传递至第二传动件174,在第一传动件172和第二传动件174的配合下,可带动第一传动件172发生转动,进而使得轴体转动,从而实现驱动件171和轴体的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传动件172和第二传动件174的配合可以为啮合关系、可拆卸的关系或是一体成型的关系。
102.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内锅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配合孔173、第二配合孔175以及连接件180。第一传动件172上设有第一配合孔173,搅拌轴120的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配合孔175。在实现第一传动件172与轴体之间的连接时,具体通过将连接件180依次穿过第一配合孔173和第二配合孔175,且连接件180与第二配合孔175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固定,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对于单独的零件降低了生产难度,而在发生单个零件的损坏时,可直接对于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103.实施例五
104.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200,包括内锅组件100和上盖210。内锅组件100的锅体110远离搅拌轴120的一侧设有锅体开口112,通过在内锅上设置锅体开口112,便于向内锅内放入待烹饪的食材。上盖210与锅体110活动连接,具体地,上盖210与锅体110可以是独立结构,上盖210扣合在锅体开口112上;或者上盖210与锅体110的侧壁转动连接,即通过转动上盖210实现锅体开口112的开启或关闭。
105.值得说明的是,在烹饪过程中上盖210与内锅密封连接,以实现加压或其他烹饪需求。
106.进一步地,烹饪设备200还包括外锅220,通过设置外锅220,为内锅提供一定的容纳空间即容纳腔221,同时通过在外锅220上设置加热装置230,以便于对内锅进行加热,进而完成烹饪操作。
10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锅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将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均与搅拌轴相抵,实现多层密封,有利于提高搅拌轴与配合孔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烹饪过程中,压力升高仍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锅内物体进入搅拌轴与配合孔中,难以清洗,且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108.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0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1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