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环境清洗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5402发布日期:2021-08-13 19:1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公共环境清洗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公共环境清洗消毒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在现如今的公共区域的地面清理和消毒中,大多还是通过保洁人员的手动清洁来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仅会造成对公共环境消毒和清理的不彻底,还会造成细菌和病毒和滋生,十分不利于大众对公共环境的使用,因此急需一种可以自动清理和消毒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公共环境清洗消毒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公共环境消毒和清理时的不彻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公共环境清洗消毒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本体;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机器人本体的下内壁;

多组消毒机构,多组所述消毒机构均设于机器人本体的下内壁,多组所述消毒机构与机器人本体连接以实现对公共区域的消毒;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机器人本体内,且其与电机连接以实现对多组消毒机构的驱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消毒机构均包括混合室、丝杆、螺母、消毒孔、洒出盒和传输管,所述混合室固定连接于机器人本体的侧壁,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混合室的侧壁,且丝杆的下端活动贯穿机器人本体的下端并向下延伸,所述丝杆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洒出盒均固定连接于丝杆的圆周表面,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圆周表面,所述消毒孔开设于洒出盒的圆周表面,所述传输管转动连接于丝杆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传输管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传送管,所述传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药物室,所述药物室下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且绞龙活动贯穿药物室的下端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主动齿轮、齿带、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丝杆的圆周表面,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圆周表面,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混合室的圆周表面,所述齿带设于支撑板的上端,且齿带与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药物室的下内壁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设有重量报警灯和多个定时开关,且多个定时开关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设有空气检测仪。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药物室和传输管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多个所述固定环均与机器人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四角处均设有驱动轮,所述混合室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丝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均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在需要对公共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这时驱动机构便会运转并带动消毒机构进行工作,这时便会使得公共环境内的细菌和病毒得到彻底和完全的消灭,这样的设计使得公共环境洁净更加简单,并通过这样的设计替代了人工的操作,使得工作的成本得到降低。

2、本方案中,本装置工作时,可以通过驱动轮使本装置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本装置的消毒和清洁的面积得到扩大,这样的设计使得环境内的消毒和清洁的程度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第三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主剖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空气检测仪;3、定时开关;4、重量报警灯;5、驱动轮;6、混合室;7、丝杆;8、从动齿轮;9、齿带;10、传输管;11、分流管;12、传送管;13、药物室;14、主动齿轮;15、电机;16、绞龙;17、洒出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公共环境清洗消毒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本体1;

电机15,电机15设于机器人本体1的下内壁;

多组消毒机构,多组消毒机构均设于机器人本体1的下内壁,多组消毒机构与机器人本体1连接以实现对公共区域的消毒;以及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于机器人本体1内,且其与电机15连接以实现对多组消毒机构的驱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需要对公共环境进行消毒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15,这时电机15便会带动驱动机构,这时驱动机构便会带动消毒机构进行启动,这时本装置便会将公共环境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一个清洁,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公共环境内的清洁不再需要依赖人工进行完成,使得清洁的效率得到提高和成本下降,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具体使用何种型号的电机15由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自行选择,且以上关于电机15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做赘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1,每组消毒机构均包括混合室6、丝杆7、螺母、消毒孔、洒出盒17和传输管10,混合室6固定连接于机器人本体1的侧壁,丝杆7转动连接于混合室6的侧壁,且丝杆7的下端活动贯穿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并向下延伸,丝杆7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洒出盒17均固定连接于丝杆7的圆周表面,螺母螺纹连接于丝杆7的圆周表面,消毒孔开设于洒出盒17的圆周表面,传输管10转动连接于丝杆7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公共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时,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机构,这时驱动机构会带动丝杆7进行转动,这时螺母便会在混合室6内向下移动并挤压其内部的消毒液,并使得消毒液通过洒出盒17洒出,在洒出时借助丝杆7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洒出的面积进行一个扩大,从而使得消毒的面积和程度都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

具体的请参阅图3,传输管10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分流管1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传送管12,传送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药物室13,药物室13下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16,且绞龙16活动贯穿药物室13的下端并与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驱动机构带动消毒机构进行消毒时,还可以通过绞龙16的转动将药物室13内部的消毒药物由传送管12进行传递,并由分流管11和传输管10,最终通过丝杆7内部的空腔结构传递至混合室6内,将消毒药物和混合室6内的消毒液进行混合洒出,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消毒的多样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具体的请参阅图3,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主动齿轮14、齿带9、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固定连接于丝杆7的圆周表面,主动齿轮14固定连接于电机15的输出轴圆周表面,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混合室6的圆周表面,齿带9设于支撑板的上端,且齿带9与从动齿轮8和主动齿轮14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消毒机构启动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15,这时其输出轴便会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这时与主动齿轮14啮合的齿带9便开始转动,并以啮合的方式带动从动齿轮8进行转动,这时与从动齿轮8固定连接的丝杆7便开始转动,这时与丝杆7连接的消毒机构便开始启动,将公共环境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清洁。

具体的请参阅图4,药物室13的下内壁设有重量传感器,机器人本体1的前端设有重量报警灯4和多个定时开关3,且多个定时开关3均与电机15电性连接,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设有空气检测仪2。

本实施例中:通过机器人本体1前端的重量报警灯4可以对药物室13内药物的重量进行监测,在药物降低至最低限度时便会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添加和补充,并通过多个定时开关3可以将本装置的消毒时间进行一个定时,从而使用过度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且可以通过空气检测仪2对公共环境内的空气进行一个检测。

具体的请参阅图3,药物室13和传输管10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多个固定环均与机器人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传送管12和分流管11进行运行时,可以通过固定环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其在运行时因为重力的关系坠落而导致的损坏,进而保护本装置,提高使用的寿命。

具体的请参阅图4,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四角处均设有驱动轮5,混合室6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丝杆7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均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内。

本实施例中:在本装置使用时,还可以通过驱动轮5在地面上滚动,从而将本装置的消毒的范围进行一个极大的扩大,并且在螺母进行直线运动时,可以通过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从而防止其因为运动过度而遭成的损坏,进而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需要对公共环境进行消毒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15,这时主动齿轮14便会带动齿带9进行转动,同时一方面绞龙16转动将药物室13内的消毒药物通过传送管12和分流管11传递至混合室6内,另一方面因为从动齿轮8与齿带9的啮合开始转动,并在转动时将螺母向下挤压,这时混合室6内消毒药物和消毒液的混合物便通过洒出盒17进行洒出,这时公共环境内的细菌和病毒便得到一个彻底的消毒,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彻底,使得消毒的成本也相对应的降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