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3876发布日期:2021-11-03 15:2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


背景技术:

2.现有多功能料理机由于电机设计位置问题,经常出现电机过热的情况,电机过热后触发报警机制,停止工作,致使整台多功能料理机停止工作。
3.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能够避免多功能料理机因电机过热而停止工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所述智能多功能料理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机以及电机固定架,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
6.所述下壳体的底壁内侧凸起形成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侧壁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下壳体的底壁设有出风口;
7.所述电机固定架包括托盘、在所述托盘底部向下凸设的中空的出风风道和中空的电机罩,所述出风风道的底部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风道的顶部连通所述托盘,所述电机罩用于收容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罩的顶部连通所述托盘,所述电机罩的底部抵持于所述进风罩的顶部,所述电机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靠近所述电机罩的顶部,所述托盘的顶部边沿抵持于所述上壳体的顶壁内侧;
8.所述电机罩的内壁和所述电机之间设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从所述电机罩顶部与托盘衔接处上的所述第一导风孔吸入所述电机罩内,并引导空气流经所述电机到达所述电机罩顶部的托盘,进而使得空气从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出风口流出。
9.可选地,所述出风风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机罩位于两个所述出风风道之间,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向上凸设有两个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进风罩的两侧,所述凸台的顶部设有所述出风口。
10.可选地,所述智能多功能料理机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上的控制面板与电机驱动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露出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电机驱动板位于散热组件与电机罩中间,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电机罩的一侧,用于对所述电机驱动板散热。
11.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还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中设有格栅,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组件远离所述电机罩的一侧,所述出风风道的内壁设有格栅。
12.可选地,所述智能多功能料理机包括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包括底座和输出轴,所述底座收容于所述电机罩内,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上壳体的顶壁伸出于所述上壳体
的外部,所述底座的顶端伸出所述电机罩且连接于所述电机安装架上,所述电机安装架搭接于所述电机罩的顶部边沿,所述电机安装架的顶部连接于所述上壳体顶壁内侧。
13.可选地,所述电机安装架包括电机盖,所述电机盖的底部边沿搭接于所述电机罩的顶部边沿,所述电机盖的顶面设有三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上壳体的顶壁内侧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入所述连接孔以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盖的侧壁边沿设有多个第二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孔朝向所述出风风道的顶端。
14.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筒,所述上壳体的顶壁内侧向下凸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一定位筒以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15.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边沿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边沿和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边沿从上下两侧夹持所述第一密封圈。
16.可选地,所述智能多功能料理机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固定卡座,所述上壳体的顶壁外侧凸设有凸棱,所述凸棱围合形成安装槽,所述凸棱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密封圈覆盖于所述凸棱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筒,所述固定卡座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二定位筒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17.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底壁外侧面凸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防滑,所述上壳体的侧壁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多功能料理机。
18.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该智能多功能料理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机以及电机固定架,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下壳体的底壁内侧凸起形成有进风罩,进风罩的侧壁设有第一进风口,下壳体的底壁设有出风口;电机固定架包括托盘、在托盘底部向下凸设的中空的出风风道和中空的电机罩,出风风道的底部连通出风口,出风风道的顶部连通托盘,电机罩用于收容电机,电机罩的顶部连通托盘,电机罩的底部抵持于进风罩的顶部,电机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导风孔,第一导风孔靠近电机罩的顶部,托盘的顶部边沿抵持于上壳体的顶壁内侧;电机罩的内壁和电机之间设有导风装置,导风装置用于将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从电机罩顶部与托盘衔接处上的第一导风孔吸入电机罩内,并引导空气流经电机到达电机罩顶部的托盘,进而使得空气从出风风道和出风口流出。本技术能够避免多功能料理机因电机过热而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去掉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电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上壳体的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上壳体的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下壳体和电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是图1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中气体的流向示意图;
3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料理机的另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料理机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6.参阅图1~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该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电机16以及电机固定架14,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之间形成有空腔。下壳体12的底壁内侧凸起形成有进风罩121,进风罩121的侧壁设有第一进风口122,下壳体12的底壁设有出风口123。
37.电机固定架14包括托盘141、在托盘141底部向下凸设的中空的出风风道143和中空的电机罩142,出风风道143的底部连通出风口123,出风风道143的顶部连通托盘141,电机罩142用于收容电机16,电机罩142的顶部连通托盘141,电机罩142的底部抵持于进风罩121的顶部,电机罩142的顶部与托盘141衔接处设有多个第一导风孔144,第一导风孔144靠近电机罩142的顶部,托盘141的顶部边沿抵持于上壳体11的顶壁内侧。电机罩142收容电机
16可以减少电机16声音向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外传播,起到降低噪声作用。
38.电机罩142的内壁和电机16之间设有导风装置(图未示),导风装置用于将第一进风口122进入的空气从电机罩142顶部与托盘141衔接处上的的通孔吸入电机罩142内,并引导空气流经电机16到达电机罩142顶部的托盘141,进而使得空气从出风风道143和出风口123流出。导风装置可以为多个电风扇,导风装置在电机罩142的内壁和电机16之间向上吹风,引导气流流动。通过导风装置引导外部的空气流经过电机并排出,能够对电机16进行散热,保证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的正常工作。当然,电机罩142的底部抵持于进风罩121的顶部,因此,电机罩142的底部和进风罩121的顶部之间仍然有缝隙,同样可以起到和第一导风孔144一样的作用,用于气流进入电机罩142的内壁和电机16之间。
39.具体的,电机罩142为圆筒状,进风罩121为圆筒状,第一进风口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进风口122在进风罩121的侧壁等距离环绕设置,设置多个第一进风口122,可以使空气从进风罩121的四周进入,且避免异物通过第一进风口122进入。
40.本技术实施例中,出风风道143的数量为两个,电机罩142位于两个出风风道143之间,出风口123的数量为两个,下壳体12的底部向上凸设有两个凸台124,凸台124位于进风罩121的两侧,凸台124的顶部设有出风口123。将出风口123设置在凸台124上,能够避免出风口123被堵住。
41.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包括控制装置13,控制装置13固定于上壳体11上,控制装置13包括散热组件132和位于散热组件132上的控制面板131与电机驱动板133,控制面板131的一侧露出于上壳体11,散热组件132位于电机罩142的一侧,用于对电机驱动板133散热。散热组件132可以为电风扇,散热组件132朝向电机驱动板133吹风,然后被电机16吸入并排出,从而对电机罩142内的电机16与电机驱动板133散热。
42.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内侧还设有第二进风口126,第二进风口126中设有格栅,第二进风口126位于散热组件132远离电机罩142的一侧,出风风道143的内壁设有格栅。第二进风口126和出风风道143中设置格栅,能够避免气流将较大的杂物带入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内部。
43.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包括电机安装架15,电机16包括底座161和输出轴162,底座161收容于电机罩142内,输出轴162的一端穿过上壳体11的顶壁伸出于上壳体11的外部,底座161的顶端伸出电机罩142且连接于电机安装架15上,电机安装架15搭接于电机罩142的顶部边沿,电机安装架15的顶部连接于上壳体11顶壁内侧。
44.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安装架15包括电机盖151,电机盖151的底部边沿搭接于电机罩142的顶部边沿,电机盖151的顶面设有三个连接臂152,连接臂152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53,上壳体11的顶壁内侧凸设有固定柱116,固定柱116插入连接孔153以连接上壳体11和电机安装架15,电机盖151的侧壁边沿设有多个第二导风孔154,第二导风孔154朝向出风风道143的顶端。电机盖151盖住电机16顶部,使经过电机16经由第二导风孔154导入出风风道143,进而排出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的外部,可以避免气流在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内逸散。
45.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筒125,上壳体11的顶壁内侧向下凸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柱115,第一定位柱115插入第一定位筒125以连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具体的,第一定位柱115的数量为4个,位于上壳体11的四角;第一定位筒125的数量为4个,位于下壳体12的四角。
46.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顶部边沿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27,上壳体11的底部边沿和下壳体12的顶部边沿从上下两侧夹持第一密封圈127。通过第一密封圈127连接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能够提高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的连接密封性。第一密封圈127为防水圈,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47.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14和固定卡座112,上壳体11的顶壁外侧凸设有凸棱113,凸棱113围合形成安装槽,凸棱113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131,第二密封圈114覆盖于凸棱113上,第二密封圈114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筒1141,固定卡座112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柱1121,第二定位柱1121插入第二定位筒1141,第二定位筒1141插入定位孔1131中。具体的,第二定位柱1121、第二定位筒1141以及定位孔1131的数量均为4个,呈四边形排布,第二密封圈114可将凸棱113完全覆盖,可防止水汽从上壳体11的上端进入,第二密封圈114可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可起对固定卡座112进行减震,固定卡座112上端还设置有防水圈1122,可防止水汽从固定卡座112上端进入,电机防水圈1122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固定卡座112底部固定有电机轴防震圈1123,电机轴防震圈1123固定在电机盖15上,套设于输出轴162,防止输出轴162在转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在连接臂152端部固定有支架减震圈1521,支架减震圈1521用于在电机16工作时,进行减少震动,支架减震圈1521在每个连接臂152端均有设置固定,柔性防水材料一般有阻燃橡胶等材料制成。
48.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底壁外侧面凸设有多个凸起部128,用于防滑,上壳体11的侧壁设有开关按钮111,开关按钮111用于控制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在上壳体11侧部设置有usb防水塞1101,usb防水塞1101用于对上壳体11侧部进行封闭,防止水汽进入,下壳体12与上壳体11连接处,在下壳体12上设置有防水挡墙129,防水档墙129伸入上壳体11内,第一密封圈127在防水挡墙129外侧,在下壳体12底部固定有防水防震垫1201,防水防震垫1201防止多功能料理机10在工作时候,防止水从底部进入,并且防止震动,防水防震垫1201底面设置有防滑条纹,防水防震垫1201还设置有固定孔(未标记),可与下壳体12紧固件固定,在进风罩121底部设置有降噪塞1211,降噪塞1211可插拔的固定在进风罩121对应的中心通孔1212外侧,防止电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的噪音从中心通孔1212传出,起到降低噪音外放,降噪的作用。
49.本技术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的工作原理为:按下开关按钮111,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启动,导风装置在电机罩142的内壁和电机16之间向上吸风,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内的空气从第一导风孔144源源不断进入电机罩142的内壁和电机16之间,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外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22和第二进风口126源源不断进入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内。另外,电机罩142的内壁和电机16之间的空气,被电机16吸入,然后热气从电机16顶部进入电机盖15,并经过第二导风孔154导入出风风道143,空气从出风风道143经由出风口123排出智能多功能料理机10。实现气流循环,对电机16进行散热。
5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功能料理机,该智能多功能料理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机以及电机固定架,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下壳体的底壁内侧凸起形成有进风罩,进风罩的侧壁设有第一进风口,下壳体的底壁设有出风口;电机固定架包括托盘、在托盘底部向下凸设的中空的出风风道和中空的电机罩,出风风道的底部连通出风口,出风风道的顶部连通托盘,电机罩用于收容电机,电机罩的顶部连通托盘,电机罩的底部抵持于进风罩的顶部,电机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导风孔,第一导风孔靠近电机罩的顶部,托盘
的顶部边沿抵持于上壳体的顶壁内侧;电机罩的内壁和电机之间设有导风装置,导风装置用于将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从电机罩顶部与托盘141衔接处上的的第一导风孔吸入电机罩内,并引导空气流经电机到达电机罩顶部的托盘,进而使得空气从出风风道和出风口流出,本技术能够避免多功能料理机因电机过热而停止工作。并通过各个防水垫的设置,防止多功能料理机各个部件从外部进水,对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和发出的噪音,通过防水防震垫1201和降噪塞1211的设置一并解决,在上下壳体两侧夹持所述第一密封圈127,也起到壳体的隔音作用,防止声音外泄,起到降噪的作用。
5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