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6801发布日期:2022-01-05 10:0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现有炸锅组件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内的炸篮,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流入锅体以制熟放置在炸篮上的食材。在烹饪时,热风向下流入锅体并在于锅体底壁抵触后向上回流,使得流经食材下方的热风减少,导致食材无法被均匀加热,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通过在炸篮底部设置导风组件来引导热风向锅体中部汇聚,确保食材表面被均匀加热,提升加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以及设置在锅体内的炸篮,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流入锅体以制熟放置在炸篮上的食材,所述炸篮底部设有导风组件,沿锅体内壁流动的热风经导风组件转向后向锅体中部汇聚,以使食材被均匀制熟。通过在炸篮底部设置导风组件来引导热风向锅体中部汇聚,使得食材底面能被有效加热,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的受热均匀,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沿炸篮径线设置的径向导风板。位于炸篮周缘的热风沿径向导风板由外向内汇聚,以使热风能与食材底面接触,提升加热效果。
6.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沿炸篮周向设置的周向导风板。位于炸篮周缘的热风能沿周向导风板流动,使得炸篮沿周向设置的各扇形区域均能获得热风,进而确保食材被均匀加热。
7.作为优选,所述周向导风板的后端部向内弯曲,以使热风沿周向导风板向内汇聚。周向导风板利用弯曲的后端部引导热风向中部汇聚,确保食材底面各区域能被均匀加热。
8.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设置在炸篮中部且与所述周向导风板配合的弧形导风板。弧形导风板对向中汇聚的热风进行引导和转向的作用,通过修正使得热风能汇聚至炸篮中部,进而确保食材底面被有效加热。
9.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导风板的前端缘与炸篮轴线间距离为a,所述弧形导风板的后端缘与炸篮轴线间距离为b,所述周向导风板的后端缘与炸篮轴线间距离为c,a>c>b。周向导风板和弧形导风板对热风实施逐级转向,既有效减小热风因转向而丧失的动能,确保热风流速,还能确保热风在多次转向修正后流动至炸篮中部,确保加热效果。
10.作为优选,所述周向导风板沿所述风扇的转动方向自前向后设置,以使热风自前
向后沿周向导风板流动并向锅体中部汇聚。周向导风板能顺着热风流动方向进行转向,既确保热风流速满足加热要求,还能对热风的流向进行调整,确保热风向炸篮中部汇聚。
11.作为优选,所述炸篮底面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导风组件,安装到位后,炸篮底面和锅体底面间形成供热风流动的通道,导风组件能对通道内的热风进行引导,确保热风与食材底面接触。
12.作为优选,所述炸篮上设有竖向贯通的通孔。通道内的热风通过通孔向上流动,以使热风与食材底面接触。
13.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组件为多组,且沿所述炸篮底面周向等距设置。通过增加导风组件数量来提升热风引导效果,提升热风分布均匀性。
14.作为优选,所述炸篮呈板状,所述锅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承托台,安装到位后,所述炸篮通过底面周缘搭接在所述承托台上,以使导风组件悬置在锅体底壁上方。板状的炸篮能通过顶面承托食材,安装到位后,锅体的内侧壁能限制食材水平偏移,确保食材位于炸篮顶面上。炸篮通过承托台搭接定位,既确保锅体底面能预留满足热风流动的通道,还防止导风组件因与锅体底面接触而产生刮痕的情况,确保炸篮和锅体安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炸篮底部设置导风组件来引导热风向锅体中部汇聚,使得食材底面能被有效加热,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的受热均匀,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炸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三所述炸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三所述炸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实施例四所述炸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实施例四所述炸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壳体,11、烹饪腔,12、热风组件,121、风扇,122、发热件,2、炸锅组件,21、锅体,211、承托台,22、炸篮,221、通孔,3、导风组件,31、径向导风板,32、周向导风板,33、弧形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5.实施例一: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27.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由内设烹饪腔11的壳体1组成,所述烹饪腔11顶部设有热风组件12,所述热风组件12包括风扇121和发热件122,所述烹饪腔11内设有炸锅组件2,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锅体21以及设置在锅体21内的炸篮22,热风组件12产生的热风向下流入锅体21以制熟放置在炸篮22上的食材,所述炸篮22底部设有导风组件3,沿锅体21内壁流动的热风经导风组件3转向后向锅体21中部汇聚,以使食材被均匀制熟。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底面通过向上凹陷形成热风腔,所述导风罩的底部设有与烹饪腔11通连的敞口,所述热风组件12安装在所述热风腔内,热风组件12产生的热风在导风罩的引导下向下流入烹饪腔11,以使炸锅组件2内的食材受热制熟。在此结构中,导风罩既起到引导热风朝预设区域流动的作用,确保热量被集中输送至烹饪腔11内,提升食材制熟效率,还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风组件12产生的热量向壳体1顶部传递,防止壳体1顶部内的电气元件因所处环境温度上升而发生故障,确保空气炸锅的使用稳定性,提升使用体验。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12包括风扇121和发热件122,风扇121位于发热件122上方,风扇121轴向抽取烹饪腔11内空气并形成沿导风罩侧壁向下吹送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件122吸收热量并形成流入烹饪腔11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空气炸锅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导致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11中,为被热风组件12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锅体21,所述锅体21底部设有炸篮22。使用时,首先,将炸篮22安装至锅体21底部;之后,将食材放置在炸篮22的顶面上;再后,将锅体21插置在烹饪腔11内;最后,开启热风组件12,利用热风组件12产生的热风制熟食材。在加热过程中,热风向下穿越开口流入锅体21内腔,其中,一分部热风会直接与食材的顶面和侧壁接触,对食材的顶面和侧壁进行加热,另一部分热风会沿锅体21内侧壁向下流动至炸篮22底面与锅体21底壁间的夹层空间内,并沿夹层空间进行周向流动,由于炸篮22无法引导夹层空间内的热风向中部汇聚,使得食材底面会因无法与充足的热风接触而降低了加热效率,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为此,在炸篮22底部设置导风组件,利用导风组件调整热风流向,使得热风能向中汇聚,确保食材底面也能与充足的热风接触,确保食材底面能与其余表面同步受热,有效提升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提升烹饪体验。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炸篮22底部,使得导风组件能对位于夹层空间内的热风进行引导,使得夹层空间形成引导热风向中部汇聚的通道,确保位于夹层空间周缘的热风能通过通道向夹层空间中部汇聚并为方便收纳后续热风,以此为食材底面持续提供热风。
32.实施例二:
33.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34.如图2所示,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沿炸篮22径线设置的径向导风板31。所述径向导风板31为平板状,所述径向导风板31沿所述炸篮22的径向设置,对沿炸篮22周缘周向流动的热风起到引导作用。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导风板31的外端缘与炸篮22周缘间预留有周向气道,所述径向导风板31的内端缘间预留有聚气腔。在使用时,热风通过周向气道沿炸篮22周缘流动,位于周向气道内侧的气流会因与径向导风板31的外端缘撞击而进行转向,并沿着径向导风板31沿炸篮22径线方向向内流动至聚气腔中,位于聚气腔内的热风通过通孔221向上流动并与食材底面接触,以使食材底面被有效制熟。通过热风组件12持续向下输送热风来确保热风能依次沿周向气道、径向导风板31以及聚气腔后与食材底面接触,确保食材底面能被持续加热。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3为多组,且沿所述炸篮22底面周向等距设置。具体地,所述炸篮22底面设有六块周向等距分置的径向导风板31,既通过控制径向导风板31的设置数量来降低风阻和生产成本,还确保位于夹层空间周缘的热风能被均匀地输送至聚气腔。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炸篮22底面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导风组件3,具体地,所述炸篮22底面向下延伸形成径向导风板31,既有效提升径向导风板31的连接强度,防止受热风吹径时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形、偏移的情况,还方便加工。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炸篮22上设有竖向贯通的通孔221。所述通孔221均匀开设在炸篮22上,使得沿通道向聚气腔汇聚的热风能在沿途通过对应通孔221向上释放,确保食材底面各区域能被均匀加热。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炸篮22呈板状,所述锅体21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承托台211(如图3所示),安装到位后,所述炸篮22通过底面周缘搭接在所述承托台211上,以使导风组件3悬置在锅体21底壁上方。所述锅体21的内侧壁底部向内隆起形成环形承托台211,所述承托台211具有平整的顶面,所述炸篮22周缘的竖向投影覆盖所述承托台211的顶面内缘,在安装时,所述炸篮22以水平姿态自上而下穿越开口并插入锅体21,以使炸篮22的底面周缘搭接在所述承托台211上。安装到位后,所述炸篮22中部悬置在锅体21底面上方,既确保炸篮22底面与锅体21底面间围合形成所述夹层空间,方便位于锅体21周缘的热风向锅体21中部汇聚输送,还确保导风组件3与锅体21底面互不接触,防止产生刮痕。
40.可以理解地,所述导风组件3的数量还可以为三组、四组、五组、七组、八组等,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1.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42.实施例三:
43.相较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炸篮22结构。
44.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沿炸篮22周向设置的周向导风板32,所述周向导风板32的后端部向内弯曲,以使热风沿周向导风板32向内汇聚。所述周向导风板32的前端部沿炸篮22周向设置,后端部向内弯曲,在使用时,所述周向导风板32的前端部与沿炸篮22周缘流动的热风接触,热风沿周向导风板32侧壁流动并在脱离其后端部时进行转向调节,使得热风会向夹层空间的中部汇聚,以此确保聚气腔内获得充足的热风并向食材底面输送。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导风板33的前端缘与炸篮22轴线间距离为a(如图5所示),所述周向导风板32的后端缘与炸篮22轴线间距离为c,a>c,确保周向导风板32能引导热风向炸篮22中部汇聚。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导风板32沿所述风扇121的转动方向自前向后设置,以使热风自前向后沿周向导风板32流动并向锅体21中部汇聚。具体地,所述热风沿炸篮22周缘流动,且热风会依次流经周向导风板32的前端缘和后端缘,使得热风能利用自身动能沿周向导风板32实现转向。
47.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一致,不再赘述。
48.实施例四:
49.相较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炸篮22结构。
50.如图6所示,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设置在炸篮22中部且与所述周向导风板32配合的弧形导风板33。所述弧形导风板33能对脱离周向导风板32的热风进行二次转向调节,通过周向导风板32和弧形导风板33来对热风进行多次缓和地调节修正,既确保热风能准确地向聚气腔流动,还有效减小热风因转向而损耗的动能,通过维持热风流速来保证热量传递效率。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导风板33的前端缘与炸篮22轴线间距离为a,所述弧形导风板33的后端缘与炸篮22轴线间距离为b(如图7所示),所述周向导风板32的后端缘与炸篮22轴线间距离为c,a>c>b。具体地,c>b,确保热风的流向能被再次向聚气腔修正;a>b,确保弧形导风板33能顺利接受来自周向导风板32的热风。
52.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三一致,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