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口量进食训练勺

文档序号:27630902发布日期:2021-11-29 16:1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口量进食训练勺

1.本实用新型属于饮食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一口量进食训练勺。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又称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常常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的困扰。相关研究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率为41%,慢性期为16%,脑干卒中吞咽瘴碍率是51%,如果没有获得积极的治疗,不但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的康复;还极易诱发吸人性肺炎,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3.吞咽康复护理措施中摄食训练就包括一项重要的训练: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训练。患者一口量训练应从3

5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正常人水平(20ml)。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自主控制能力严重降低,使用常规的勺子进食时,一口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误吸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调节勺子容量的一口量进食训练勺。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口量进食训练勺,包括勺子、勺柄和连接管,所述勺子包括勺体,所述勺体上设有软质层,所述软质层与勺体围合形成调节腔,所述勺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气压调节机构,所述气压调节机构通过连接管与调节腔连通,所述软质层的弯曲弧度由调节腔内的气压控制。
6.优选的,所述软质层上设有支撑条。
7.优选的,所述软质层内设有感温变色材料层。
8.优选的,所述感温变色材料层的感温变色温度为43℃。
9.优选的,所述气压调节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于套筒内,且一端通过连接管与调节腔连通,另一端气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螺帽与套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气囊的一端设有把手。
11.优选的,所述螺杆上设有限位块。
12.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指环。
13.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两侧设有刻度线。
14.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设有系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气压调节机构改变调节腔内的压强,从而调节软质层的弯曲弧度,能实现调节勺子容积,可准确掌握每次取食的量,患者一口量训练从3

5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正常人水平(20ml)。
17.2.勺体的容积可通过螺杆的转动逐渐增加,因此患者可循序渐进地增加一口量。
18.3.勺子上设置感温变色材料层,当食物温度达到43℃时勺体会变色以提醒患者食物过热,暂不进食,避免烫伤。
19.4.勺柄上按照使用勺子的正确姿势设置三个硅胶指环,分别对应拇指环、食指环、中指环,患者使用时将手指放入对应指环内,因此患者可尽早地用正确的姿势进食,避免肌肉的误用。
20.5.勺柄上设置系带,患者在进食前将系带戴在腕部,因此可避免训练过程中勺子掉落到地上,影响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的勺子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的勺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1所示的气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在图中,1、勺子;11、勺体;12、软质层;13、调节腔;14、支撑条;15、感温变色材料层;2、勺柄;21、套筒;22、指环;23、观察窗;24、系带;3、连接管;4、气压调节机构;41、气囊;42、螺杆;43、螺帽;44、把手;4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7.请一并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口量进食训练勺,包括勺子1、勺柄2和连接管3,所述勺子1包括勺体11,所述勺体11上设有软质层12,所述软质层12与勺体11围合形成调节腔13,所述勺柄2包括套筒21,所述套筒21内设有气压调节机构4,所述气压调节机构4通过连接管3与调节腔13连通,所述软质层12的弯曲弧度由调节腔13内的气压控制。
28.通过气压调节机构4改变调节腔13内的压强,从而调节软质层12的弯曲弧度,能实现调节勺子1容积,可准确掌握每次取食的量,患者一口量训练从3

5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正常人水平(20ml);医护人员能掌握对患者一口量的准确竖直,便于在临床当中对患者的吞咽困难度进行评价。
29.更具体的,所述软质层12上设有支撑条14,支撑条14能保证软质层12呈凹陷的勺状,避免软质层12过度形变。
30.更具体的,所述软质层12内设有感温变色材料层15,通过感温变色材料层15提醒患者食物是否适应进食。
31.更具体的,所述感温变色材料层15的感温变色温度为43℃;当食物温度达到43℃或者更高时,软质层12发生色变,以提醒患者食物过热,不宜进食,避免烫伤。
32.更具体的,所述气压调节机构4包括气囊41,所述气囊41设于套筒21内,且一端通过连接管3与调节腔13连通,另一端气囊41连接有螺杆42,所述螺杆42通过螺帽43与套筒21连接;气囊41与调节腔13连通,通过旋转螺杆42调节气囊41体积,从而通过改变调节腔13压强实现调节勺子1的容积,患者能循序渐进地增加一口量,软质层12还能避免勺子1磕到牙齿或嘴唇,提升患者体验。
33.更具体的,所述螺杆42远离气囊41的一端设有把手44;医护人员通过把手44手动
转动螺杆42,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34.更具体的,所述螺杆42上设有限位块45,避免螺杆42过度拉伸气囊41,保证训练勺正常使用。
35.更具体的,所述套筒21的外侧壁上设有指环22;指环22为三个硅胶指环,分别对应拇指环、食指环、中指环,患者使用时将手指放入对应指环22内,患者可尽早地用正确的姿势进食,避免肌肉的误用。
36.更具体的,所述套筒21上设有观察窗23,所述观察窗23的两侧设有刻度线,通过观察窗23查看气囊41对应的刻度线,调节勺子1的容纳体积,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的增加一口量,适用于不同病人。
37.更具体的,所述套筒21上设有系带24,系带24可通过魔术贴或者弹簧扣调节长度,进食前系在患者的手腕处,可避免训练过程中训练勺掉落到地上,影响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38.更具体的,所述套筒21上设有设有硅胶层,硅胶层能隔热,增加抓握摩擦力,避免掉落。
39.使用说明:
40.1.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等级需在中度以下,肌力4级以上。
41.2.所选食物为患者喜爱的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且符合密度与性状均一、不易松散、能够变形、不易粘在黏膜上的食物,也可用温开水练习。
42.3.使用时,患者坐稳,尽量靠近桌边。训练开始前转动螺杆42至相应刻度,按医嘱调节好勺子1的容量,再将系带24系在腕部固定好,最后将拇指、食指、中指放入相应的指环22中,并告知患者取食后如勺子1变色,是食物温度过高,不宜进食,应等待勺子1颜色恢复再进食。
43.4.训练中由患者自主进食,但需有人在患者身边观察患者有无误吸发生。陪人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抢救方法。
4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训练勺还适用于婴儿喂食,各个成长阶段的婴儿一口量不尽相同,通过调节勺子1的容积,适用于不同的阶段婴儿,不仅能避免食物外溢弄脏衣物或食物烫伤婴儿,还能杜绝勺子1磕伤婴儿。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