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矫正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7019发布日期:2021-08-24 12: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姿矫正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姿矫正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椅,都具有完整的座部,而且坐的时候人们喜欢完全坐到座部上,也就是臀部整个处于座部上,在办公时,人们需要坐在椅子上进行办公,但是这种坐姿,无法长时间坚持,时间一长,人们喜欢弯背,不能保持背部挺直,因此时间一长容易形成驼背,由于坐姿的不正确,对脊椎的影响较大,时间一长,脑部供氧会减少,不能保持头脑清醒,容易分散注意力。

现有技术中的坐姿矫正椅虽具有一定的矫正能力,但是坐得时间长,身体还是会不自觉的向前倾,从而使椅子的矫正能力毫无用处,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坐姿矫正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体会习惯性的向前倾容易造成驼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坐姿矫正椅,包括坐垫、升降底座和靠背,所述坐垫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靠背转动连接在安装箱上,所述升降底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坐垫的底部,所述靠背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靠背外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靠背内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靠背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靠背外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

优选的,所述靠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魔术粘绑带。

优选的,所述靠背与坐垫上均设有卡块,一组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坐垫上,另一组所述卡块滑动连接在靠背上,两组所述卡块上卡合有弹性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延伸至靠背外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头,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滑块往复滑动的驱动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腔内,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上开设有椭圆形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椭圆形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在坐垫上,所述安装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靠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卡合齿轮,所述安装箱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与卡合齿轮相配合的卡杆,所述卡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推块和限位板,所述卡杆上套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安装板相抵,所述第一转轴上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安装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姿矫正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坐姿矫正椅,通过对人体的肩部、腋下和腰部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人体习惯性前倾导致矫正椅的矫正功能失效,避免人体久坐导致驼背和腰间盘突出。

2、该坐姿矫正椅,通过固定杆内开设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头,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滑块往复滑动的驱动部。

3、该坐姿矫正椅,通过安装箱固定连接在坐垫上,安装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靠背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卡合齿轮,安装箱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与卡合齿轮相配合的卡杆,卡杆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推块和限位板,卡杆上套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安装板相抵,第一转轴上套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安装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便于调节靠背和坐垫之间的角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并且在午休时可以将靠背放下,躺在上面休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的右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的右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图4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姿矫正椅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垫;2、安装箱;201、第一转轴;2011、卡合齿轮;2012、扭簧;202、安装板;203、卡杆;2031、推块;2032、弹性件;2033、限位板;3、靠背;31、第一安装腔;301、第一螺纹杆;3011、第一齿轮;302、第二转轴;3021、第二齿轮;3022、第一调节旋钮;303、第二螺纹杆;3031、第三齿轮;304、第三转轴;3041、第四齿轮;3042、第二调节旋钮;305、连接块;3051、魔术粘绑带;306、卡块;3061、弹性板;4、连接杆;41、固定杆;411、第二安装腔;402、电机;403、驱动轴;404、凸轮;4041、椭圆形滑槽;405、滑块;406、橡胶头;5、升降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坐姿矫正椅,包括坐垫1、升降底座5和靠背3,坐垫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靠背3转动连接在安装箱2上,升降底座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坐垫1的底部,靠背3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延伸至靠背3外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1,靠背3内开设有第一安装腔31,第一安装腔3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1,连接杆4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301相对应的螺纹孔,第一螺纹杆30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11,靠背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2,第二转轴302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0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021,第二转轴302延伸至靠背3外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3022。

靠背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5,连接块305上设有魔术粘绑带3051。

靠背3与坐垫1上均设有卡块306,一组卡块306固定连接在坐垫1上,另一组卡块306滑动连接在靠背3上,两组卡块306上卡合有弹性板3061,第一安装腔3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03,卡块306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303相对应的螺纹孔,第二螺纹杆303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031,第一安装腔31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04,第三转轴304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3031相啮合的第四齿轮3041,第三转轴304延伸至靠背3外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3042。

固定杆41内开设有第二安装腔411,第二安装腔4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05,滑块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头406,第二安装腔411内设有用于驱动滑块405往复滑动的驱动部。

驱动部包括电机402和驱动轴403,电机402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腔411内,驱动轴403固定连接在电机402的输出端,驱动轴403上固定连接有凸轮404,凸轮404上开设有椭圆形滑槽4041,滑块405滑动连接在椭圆形滑槽4041内。

安装箱2固定连接在坐垫1上,安装箱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01,第一转轴201与靠背3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01上固定连接有卡合齿轮2011,安装箱2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02,安装板202上滑动连接有与卡合齿轮2011相配合的卡杆203,卡杆203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推块2031和限位板2033,卡杆203上套有弹性件2032,弹性件203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2033和安装板202相抵,第一转轴201上套有扭簧2012,扭簧20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201和安装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坐在坐垫1上,推动推块2031,推块2031使卡杆203滑动,弹性件2032压缩,使卡合齿轮2011松动,推动靠背3,调节卡背3与坐垫1之间的角度,使两者之间的角度达到最适合使用者的角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松开推块2031,弹性件2032回弹,使卡杆203将卡合齿轮2011卡住,从而将靠背3固定,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固定杆41的高度,具体的为,转动第一调节旋钮3022,第一调节旋钮3022通过第二转轴302使第二齿轮3021转动,第二齿轮3021通过第一齿轮3011使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使连接杆4在靠背3上滑动,转动第二调节旋钮3042,第二调节旋钮3042通过第三转轴304使第四齿轮3041转动,第四齿轮3041通过第三齿轮3031使第二螺纹杆303转动,从而使卡块306在靠背301上滑动,依次调节弹性板3061的弯曲弧度,使其与使用者的腰背相贴合,利用魔术粘绑带3051对腋下部位和腰部进行固定,最后将固定杆41卡合在肩膀上,该装置通过对人体的肩部、腋下和腰部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人体习惯性前倾导致矫正椅的矫正功能失效,避免人体久坐导致驼背和腰间盘突出,且久坐感觉肩膀酸痛时,可以启动电机402,电机402通过驱动轴403使凸轮404转动,凸轮404通过椭圆形滑槽4041使滑块405往复滑动,滑块405通过橡胶头406对人的肩膀进行捶打,以此缓解人的肩部疲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