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解锁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1155发布日期:2021-11-15 23:2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手动解锁滑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具有控制结构的滑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解锁滑动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需要进行状态调节的物件,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广泛应用,以供使用者进行状态调节。最常用的为手动机械式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解锁件连接有按压/推拉等操纵件,使用者通过操纵件来实现物件状态的锁定和解锁。这类锁定机构在日用家具、办公用品、汽车座椅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办公座椅领域,滑动解锁机构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头枕解锁、座椅扶手解锁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由滑动机构结合控制机构形成的锁定机构解锁模块,通过往复滑动实现锁定和解锁状态的切换。对于隐藏在物件内部的锁定解锁模块,其应当方便使用、性能可靠。但目前多数滑动式解锁机构在结构的简洁性、空间占用方面还存在改善空间;此外,当内部还设置有其他结构时,可能对解锁机构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解锁滑动结构。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手动解锁滑动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滑动件,二者之间设有直线滑动机构,二者之间还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其关键在于,
6.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还设置有解锁定位机构,该解锁定位机构包括呈闭合环状的解锁导轨以及定位曲柄,二者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
7.所述定位曲柄的两端分别为转动端和滑动端,所述转动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件或滑动件上,所述滑动端与所述解锁导轨滑动配合;
8.所述解锁导轨由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并首尾顺次连接的四个导轨段组成,四个所述导轨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连接处均形成转折点,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复位作用下,仅允许所述滑动端在各转折点向下一段滑动,从而使所述滑动端在所述解锁导轨上单向滑动;
9.其中第一段和第四段的连接点形成复位点,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接点形成解锁定位点,所述复位点和解锁定位点的连线与所述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复位点较其两侧的所述解锁导轨的局部节段向背离所述解锁定位点方向偏移,所述解锁定位点较其两侧的所述解锁导轨的局部节段向所述复位点方向偏移。
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解锁导轨为闭合环槽,该闭合环槽内设置有所述滑动端;
11.所述第一段和第四段连接处的外侧槽壁向背离所述解锁定位点方向偏移,以形成所述复位点;
12.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接处的内侧槽壁向所述复位点方向偏移,以形成所述解
锁定位点。
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任意相邻两个导轨段连接处的外槽壁转折点和内槽壁转折点在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上相互错开;
14.在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上,所述复位点正对所述第一段的内侧槽壁中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处外侧槽壁的转折点正对第三段的内侧槽壁中段,所述解锁定位点正对所述第三段的外侧槽壁,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连接处外侧槽壁的转折点正对第四段的内侧槽壁中段,以使所述滑动端经过各转折处后滑向下一个所述导轨段。
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的外侧槽壁沿着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向远离所述复位点的方向偏移,从而形成第一回退导向槽;
16.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连接处的外侧槽壁沿着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向远离所述复位点的方向偏移,从而形成第二回退导向槽。
1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固定件上转动安装有所述定位曲柄,该定位曲柄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18.所述解锁导轨为开设在所述滑动件上的闭合环槽,该闭合环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固定件。
1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固定件呈板状,在其任意一面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所述滑动件;
20.所述滑动件上平行开设有两个条形导向孔,所述条形导向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一致,每个所述条形导向孔内分别插设有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设有防脱帽;
21.所述条形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组成所述直线滑动机构;
22.两个所述条形导向孔之间的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所述闭合环槽。
2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所述定位曲柄,所述凹槽的槽底上对应所述定位曲柄设置有至少一条弧形支撑凸条,所述弧形支撑凸条沿着所述定位曲柄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弧形支撑凸条支撑所述定位曲柄的中间段。
2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弹性复位件为拉簧,该拉簧沿着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设置,该拉簧的一端挂在所述滑动件中部,该拉簧的另一端挂在所述固定件上,并与所述复位点分居于所述解锁定位点两侧。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解锁操作带动滑动件滑动,在锁定和解锁过程中,滑动端在解锁导轨上往复循环滑动,并能自动定位于复位点和解锁定位点,以保持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整个解锁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a

a剖面图;
28.图3为图2中b

b剖面图,此时滑动件处于原位置,此时滑动端定位在复位点;
29.图4为图3中滑动件滑动至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滑动端定位在解锁定位点,图中还用箭头示出滑动端的滑动轨迹;
30.图5为图4中滑动件返回至原位置的示意图,图中还用箭头示出滑动端的滑动轨
迹;
31.图6为滑动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定位曲柄定位在固定件凹槽内的示意图,定位曲柄被弧形支撑凸条所支撑;
33.图8为图7中c

c剖视图;
34.图9为图8所示剖面内,滑动件与定位曲柄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靠背解锁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靠背和靠背锁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7.如图1~3所示,一种手动解锁滑动结构,包括固定件1和滑动件2,二者之间设有直线滑动机构,并连接有弹性复位件5,所述滑动件2与所述固定件1之间还设置有解锁定位机构,该解锁定位机构包括呈闭合环状的解锁导轨3以及定位曲柄4,二者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滑动件2上。所述定位曲柄4的两端分别为转动端和滑动端,所述转动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件1或滑动件2上,所述滑动端与所述解锁导轨3滑动配合。
38.所述解锁导轨3由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并首尾顺次连接的四个导轨段组成,四个所述导轨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连接处均形成转折点,在所述弹性复位件5的弹力复位作用下,仅允许所述滑动端在各转折点向下一段滑动,从而使所述滑动端在所述解锁导轨3上单向滑动。
39.其中第一段和第四段的连接点形成复位点3a,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接点形成解锁定位点3b。复位点3a和解锁定位点3b的连线与所述直线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复位点3a较其两侧的所述解锁导轨3的局部节段向背离所述解锁定位点3b方向偏移,同时解锁定位点3b较其两侧的所述解锁导轨3的局部节段向所述复位点3a方向偏移。这样,在弹性复位件5的弹力作用下,允许所述滑动端定位在复位点3a或解锁定位点3b,从而在锁定和解锁过程中,实现滑动件2在固定件1上的原位置或解锁位置的定位。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呈板状,在其任意一面设有凹槽1b,该凹槽1b内设置有所述滑动件2。滑动件2在凹槽1b内滑动,其平行于滑动方向的边缘贴靠凹槽1b的槽壁。凹槽1b对应滑动件2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原位和解锁位。
41.所述滑动件2上平行开设有两个条形导向孔2a,所述条形导向孔2a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一致,每个所述条形导向孔2a内分别插设有一个导向柱1a,所述导向柱1a的一端与所述凹槽1b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1a的另一端伸出相应的条形导向孔2a后设有防脱帽。所述条形导向孔2a与所述导向柱1a组成所述直线滑动机构。
42.如图7~9所示,所述固定件1的凹槽1b内转动安装有所述定位曲柄4,该定位曲柄4位于所述固定件1与所述滑动件2之间,其中其转动端转动插设在凹槽1b的槽底上。定位曲柄4由一段钢丝弯折形成,钢丝的两端分别向与其中部垂直的两个相反方向弯折,分别形成转动端和滑动端。
43.所述凹槽1b的槽底上对应所述定位曲柄4设置有至少一条弧形支撑凸条1c,所述弧形支撑凸条1c沿着所述定位曲柄4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弧形支撑凸条1c支撑所述定位
曲柄4的中间段。
44.如图3~6,所述解锁导轨3为开设在所述滑动件2上的闭合环槽,该闭合环槽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导向孔2a之间。该闭合环槽的槽口朝向凹槽1b的槽底,该闭合环槽内设置有所述滑动端。
45.所述第一段和第四段连接处的外侧槽壁向背离所述解锁定位点3b方向偏移,以形成复位点3a。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连接处的内侧槽壁向所述复位点3a方向偏移,以形成所述解锁定位点3b。
46.滑动端在经过各个导轨段的连接处单向滑动是这样实现的:任意相邻两个导轨段连接处的外槽壁转折点和内槽壁转折点在所述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上相互错开。具体来说,在所述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上,所述复位点3a正对所述第一段的内侧槽壁中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处外侧槽壁的转折点正对第三段的内侧槽壁中段,所述解锁定位点3b正对所述第三段的外侧槽壁,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连接处外侧槽壁的转折点正对第四段的内侧槽壁中段,以使所述滑动端经过各转折处后滑向下一个所述导轨段。
47.为提高滑动端在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处、第三段和第四段连接处的换向稳定性,闭合环槽还进行了如下设计:如图6,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的外侧槽壁沿着所述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向远离所述复位点3a的方向偏移,从而形成第一回退导向槽3c;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连接处的外侧槽壁沿着所述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向远离所述复位点3a的方向偏移,从而形成第二回退导向槽3d。这样,在解锁操作力作用下,如图4,滑动件2向远离原位置方向滑动,当滑动端沿着第一段滑到其远离复位点2a处时继续向前沿着第一回退导向槽3c向其外端滑动,随后滑动件2在弹性复位件5的弹力作用下向原位回复,而滑动端沿着第一回退导向槽3c向内端滑动,进入第二段并滑动到解锁定位点3b。
48.第二回退导向槽3d对滑动端的引导作用与第一回退导向槽3c类似,如图5,滑动件2向远离原位置方向滑动,当滑动端沿着第三段滑到其远离复位点2a处时继续向前沿着第二回退导向槽3d向其外端滑动,随后滑动件2在弹性复位件5的弹力作用下向原位回复,而滑动端沿着第二回退导向槽3d向内端滑动,进入第四段并滑动到复位点3a。
49.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5为拉簧,该拉簧沿着所述滑动件2的滑动方向设置,该拉簧的一端挂在所述滑动件2中部,该拉簧的另一端挂在所述固定件1上,并与所述复位点3a分居于所述解锁定位点3b两侧。
5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为座椅靠背的解锁。如图10,固定件1为座盆,滑动件2设置在座盆下表面,滑动件2通过联动拉索连接有靠背锁定销,靠背锁定销将靠背与座盆锁定,靠背和靠背锁定销在图中均未示出。滑动件2还通过解锁拉索连接解锁扣手。滑动件2处于原位时,在拉簧的作用力下滑动端定位在复位点3a。解锁时,扣动解锁扣手从而带动滑动件2向解锁位置滑动,在滑动越过解锁位置后在拉簧拉力作用下回退,滑动端定位在解锁定位点3b,使得滑动件2定位于其解锁位置,此时靠背锁定销释放,座椅靠背处于解锁状态。当再次扣动扣手,滑动件2再次向远离原位方向滑动一小段距离,滑动端经过第二回退导向槽3d后回到复位点3a。
5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