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

文档序号:27938944发布日期:2021-12-11 12:5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


背景技术:

2.cnc技术在家具制造业中的使用十分的普遍。现有的多数置物架是将木质板材由计算机数字控制自动化机床,通过刀具切削将毛坯料加工成半成品成品零件,再将加工后的木板利用螺母结构进行组装和搭建,得到一个整体的置物架,放在某个空间进行使用,零件较多,组装过程较为复杂,拆装麻烦,基本上不会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置物架组装过程较为复杂,拆装麻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其包括,底板,包括位于两侧的凸块,以及设置于中部的镂空槽;中间板,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镂空槽配合的插块,两侧设置有凸起;以及,侧板,其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连接槽,以及与所述凸起配合的插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块呈l型,且其与所述中间板之间形成扣紧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板的侧面设置有通孔,其形状为圆角矩形。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加固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固块配合的固定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固块底部的宽度与所述固定槽相同,且所述加固块顶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槽的宽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块的数量有多个,且相互对称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中间板与侧板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称的置物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中间板与侧板的材质均为多层复合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插槽的下方,且相互垂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板的顶端为锥形,其底部开设有与之配合的凹槽。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不同的切割工具进行多层板的切割,将其分为底板、中间板、侧板和加固块,通过穿插可以轻松的对该置物架进行组装,并且能够达到稳定的效果,该置物架不同于现在大部分置物架上下遮挡的结构,而是上层敞开式的设计,放置物品高度不受局限,且单个置物架外形的结构设计可以让多个置物架单元进行自由的层叠,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高度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底板与中间板分离结构图。
19.图2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底板与中间板连接结构图。
20.图3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底板、中间板和侧板连接过程结构图。
21.图4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底板、中间板和侧板连接结构图。
22.图5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整体结构连接过程图。
23.图6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整体结构连接立体图。
24.图7为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的多个置物架层叠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基于cnc技术的简易安装层叠置物架包括底板100、中间板200和侧板300,底板100设置于底部,中间板200和侧板300插接在底板100形成单个置物架。
30.具体的,底板100包括位于两侧的凸块101,以及设置于中部的镂空槽102。
31.中间板200其底部设置有与镂空槽102配合的插块201,两侧设置有凸起202;通过镂空槽102和插块201将中间板200插接在底板100的顶部,即可完成其初步安装。
32.侧板300中部设置有与凸块101配合的连接槽301,以及与凸起202配合的插槽302,通过凸块101、连接槽301、凸起202和插槽302对底板100、中间板200和侧板300进行安装,无需使用螺丝和螺帽即可完成安装,提高拆装效率。
33.本实用新型装置,其拆装方便,安装稳固,且能够根据需求自由进行层叠,以此适应不同场景和高度的使用。
34.在使用时,将中间板200安装在底板100的顶部,使得插块201插接在镂空槽102的内部,通过插块201和空槽102对中间板200进行定位,然后将侧板300安装在底板100的两侧,使得凸块101对应插接在连接槽301的内部,同时凸起202对应插接在插槽302的内部,即可完成单个置物架的安装。
35.实施例2
36.参照图1、5和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7.具体的,插块201呈l型,且其与中间板200之间形成扣紧槽m,在安装时将插块201插在镂空槽102的内部,然后将其向一侧推动,即可通过扣紧槽m进一步对中间板200进行限位,提高其稳固性。
38.优选的,中间板200的侧面设置有通孔203,其形状为圆角矩形,通过设置的通孔203让置物架拥有便携可移动的属性,使其使用和携带起来更加方便。
39.优选的,还包括加固块400,凸块101上设置有与加固块400配合的固定槽101a,通过加固块400和固定槽101a的设置进一步对底板100、中间板200和侧板300进行限位,提高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
40.优选的,加固块400底部的宽度与固定槽101a相同,且加固块400顶部的宽度大于固定槽101a的宽度,对加固块400上下宽度进行有差别的设置,避免加固块400在使用过程中从固定槽101a向下滑落,影响该置物架的稳固性。
41.在使用时,将中间板200安装在底板100的顶部,通过扣紧槽m提高中间板200与底板1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提高其安装效率,然后将侧板300安装在底板100的两侧,使得凸块101对应插接在连接槽301的内部,凸起202对应插接在插槽302的内部,然后将加固块400插接在凸块101上的固定槽101a内,提高加固块400进一步对侧板300进行限位和固定,极大的提高了其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42.实施例3
43.参照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两个实施例。
44.具体的,插块201的数量有多个,且相互对称设置,通过多个插块201的设置使得中间板200与底板100之间连接时能够更加稳固,且在安装时定位更加方便。
45.优选的,底板100、中间板200与侧板300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称的置物腔。
46.较佳的,底板100、中间板200与侧板300的材质均为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的材质使得底板100、中间板200与侧板300在加工过程中更加方便,切割效率更加高,且使用寿命更加长。
47.优选的,侧板300的顶端为锥形,其底部开设有与之配合的凹槽,锥形的顶端与凹
槽之间的配合使得该置物架能够更加方便进行堆叠,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高度和场合。
48.在使用时,将中间板200安装在底板100的顶部,使得插块201插接在镂空槽102的内部,通过插块201和空槽102对中间板200进行定位,通过扣紧槽m提高中间板200与底板1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提高其安装效率,然后将侧板300安装在底板100的两侧,使得凸块101对应插接在连接槽301的内部,凸起202对应插接在插槽302的内部,然后将加固块400插接在凸块101上的固定槽101a内,提高加固块400进一步对侧板300进行限位和固定,极大的提高了其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即可完成单个置物架的安装,当需要对多个置物架进行层叠时,直接将置物架放置在另一个置物架的顶部,使得底部置物架侧板300顶部插在顶部侧板300的凹槽内,使其堆叠时稳固性更加高,且根据需求可堆叠较多数量的置物架。
4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