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6171发布日期:2021-12-18 00:5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置物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


背景技术:

2.置物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由支架和层板组成,用于摆放及收纳物品。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缝隙拆装折叠置物架,折叠置物架折叠后可以直接放入房间中的缝隙空间或角落内,不占位置,充分利用房间中的侧缝和角落位置的空间,充分发挥了折叠置物架的折叠适配性。但是这种置物架,由于宽度固定,展开使用时置物空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包括:
5.折叠侧架,其包括折叠左侧架、折叠右侧架和若干根横连杆,折叠左侧架通过若干根横连杆与折叠右侧架连接;
6.燕型联动杆,其设于折叠左侧架或折叠右侧架上,包括第一长铰接杆、第二长铰接杆、第一短铰接杆、第二短铰接杆和中部折叠连杆;第一长铰接杆与第二长铰接杆以剪刀式铰接连接,第一长铰接杆与第二长铰接杆的底部铰接在折叠侧架上;第一短铰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二长铰接杆的顶部,另一端铰接在折叠侧架上;第二短铰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一长铰接杆的顶部,另一端铰接在折叠侧架上;中部折叠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短铰接杆和第二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中部折叠连杆另一端均布有若干个调节槽,其中一个调节槽与第二短铰接杆和第一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通过向下压直或向上折叠中部折叠连杆的同时均带动折叠侧架同步地水平张开或折叠;
7.可伸缩的层板,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横连杆上,并在不同的调节槽与第二短铰接杆和第一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时被拉伸或压缩。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层板包括外层板和内层板,内层板套接于外层板内,并在不同的调节槽与第二短铰接杆和第一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时向外层板内伸入或抽出。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外层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下方设有滑动槽,内层板外侧套设有u型板框,u型板框沿内层板长度方向的两条边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滑动槽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每个调节孔与一个调节槽对应,u型板框靠近外层板的一端设有v型弹扣,不同的调节槽与第二短铰接杆和第一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时,v型弹扣扣入对应的调节孔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内层板可以完全套入外层板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折叠左侧架或/和折叠右侧架均包括两根直立的竖杆;燕型联动杆安装在两根竖杆之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横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折叠左侧架的竖杆上,横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折叠右侧架的竖杆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层板底部设有条形限位扣,条形限位扣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横连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层板通过条形限位扣上的限位槽可拆卸地扣压固定在横连杆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限位槽内设有柔性硅胶件。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折叠左侧架和折叠右侧架上相邻两个横连杆之间的间隔与层板被完全压缩后的宽度一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折叠后可以放入房间内的侧缝内或角落中,不占位置,充分利用房间的侧缝位置和角落位置的空间,充分发挥了折叠置物架的折叠适配性,展开使用时,通过使不同的调节槽与第二短铰接杆和第一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可以调节折叠侧架的宽度,同时拉伸可伸缩的层板,使层板与折叠侧架的宽度适配,可以拓展置物空间,此外调节槽与第二短铰接杆和第一长铰接杆的铰接端连接后,还具有固定功能,可以减少置物架晃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展开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的折叠侧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层板的内层板全部从外层板拉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层板的内层板全部推入外层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折叠侧架、11.折叠左侧架、111.竖杆、112.滚轮、12.折叠右侧架、13.横连杆、2.燕型联动杆、21.第一长铰接杆、22.第二长铰接杆、23.第一短铰接杆、24.第二短铰接杆、25.中部折叠连杆、251.调节槽、3.层板、31. 外层板、311.滑动槽、312.调节孔、32.内层板、321.u型板框、322.v型弹扣、 33.条形限位扣、331.限位槽、332.柔性硅胶件
25.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30.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施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展开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的折叠侧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伸缩功能的缝隙置物架包括折叠侧架1、燕型联动杆2和可伸缩的层板3,折叠侧架1包括折叠左侧架11、折叠右侧架 12和若干根横连杆13,折叠左侧架11通过若干根横连杆13与折叠右侧架12 连接;燕型联动杆2设于折叠左侧架11或折叠右侧架12上,包括第一长铰接杆21、第二长铰接杆22、第一短铰接杆23、第二短铰接杆24和中部折叠连杆 25;第一长铰接杆21与第二长铰接杆22以剪刀式铰接连接,第一长铰接杆21 与第二长铰接杆22的底部铰接在折叠侧架1上;第一短铰接杆23一端铰接在第二长铰接杆22的顶部,另一端铰接在折叠侧架1上;第二短铰接杆24一端铰接在第一长铰接杆21的顶部,另一端铰接在折叠侧架1上;中部折叠连杆25 的一端与第一短铰接杆23和第二长铰接杆22的铰接端连接,中部折叠连杆25 另一端均布有若干个调节槽251,其中一个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通过向下压直或向上折叠中部折叠连杆25的同时均带动折叠侧架1同步地水平张开或折叠;可伸缩的层板3可拆卸地安装在横连杆13上,并在不同的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时被拉伸或压缩。
31.请复阅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折叠左侧架11和折叠右侧架12均包括两根直立的竖杆111;燕型联动杆2安装在两根竖杆111之间。本实施例以燕型联动杆安装在折叠左侧架11为例阐述燕型联动杆2与折叠侧架1的连接与传动关系,具体地,燕型联动杆2安装在折叠左侧架11的两根竖杆111的之间,第一长铰接杆21与第二长铰接杆22的底部分别铰接在折叠左侧架11的第一和第二根竖杆111上,第一短铰接杆23一端铰接在第二长铰接杆22的顶部,另一端铰接在折叠左侧架11的第一根竖杆111上;第二短铰接杆24一端铰接在第一长铰接杆21的顶部,另一端铰接在折叠左侧架11的第二根竖杆111上,中部折叠连杆25的一端与第一短铰接杆23和第二长铰接杆 22的铰接端连接,中部折叠连杆25另一端其中一个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 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
32.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叠左侧架11和折叠右侧架12上均设有燕型联动杆2,可以使置物架折叠稳定性更加好,而且置物架的刚性更加强。
33.请复阅图1及图2,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连杆13的一端固定在折叠左侧架11的竖杆111上,横连杆13的另一端固定在折叠右侧架12 的竖杆111上。
34.请复阅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左侧架11和折叠右侧架12的底部设有滚轮112。滚轮112的设计便于本实施例的置物架移动使用,提升使用方便性。
35.请参阅图1至图5,图4为层板的内层板全部从外层板拉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层板的内层板全部推入外层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层板3包括外层板31和内层板32,内层板32套接于外层板31内,在最靠近中部折叠连杆25的一端的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时,内层板32推入外层板31内,当其他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时,内层板32被从外层板31 内拉出对应的长度。
37.请复阅图4及图5,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层板3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下方设有滑动槽311,内层板32外侧套设有u型板框321,u型板框 321沿内层板32长度方向的两条边滑动连接于滑动槽311内。这样可以仅使u 型板框321的两条边套接于滑动槽311内即可实现内层板32与外层板31的套接,可以减轻层板3的重量。
38.请复阅图4及图5,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槽311上设有若干调节孔312,每个调节孔312与一个调节槽251对应,u型板框321靠近外层板31的一端设有v型弹扣322,不同的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时,v型弹扣322扣入对应的调节孔312内。可以使内层板32被拉出或推入后与外层板31连接牢固,使整体结构稳定。
39.请复阅图5,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层板32可以完全套入外层板 31内。展开使用时,层板3的表面积被拓展,折叠时,将内层板32全部套入外层板31内,可以使层板3的整体结构变小。
40.请复阅图4及图5,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层板3底部设有条形限位扣33,条形限位扣33上设有限位槽331,限位槽331的长度方向与横连杆13的长度方向一致,层板3通过条形限位扣33上的限位槽331可拆卸地扣压固定在横连杆13上。条形限位扣33的结构设计简单,拆装简易。
41.请复阅图4及图5,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31内设有柔性硅胶件332。柔性硅胶件332的设计可增大条形限位扣33与横连杆13的紧密结合力。
42.请复阅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连杆13的数量有多条,多条横连杆13可以固定多层层板3,可以拓展置物空间,并且当折叠收纳时,层板3可以通过条形限位扣33固定在横连杆13上,无需单独放置,提高折叠、收纳效果,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43.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左侧架11和折叠右侧架12上相邻两个横连杆13之间的间隔与内层板32完全推入外层板31内后的宽度一致。折叠收纳时,层板3 可以通过条形限位扣33固定在横连杆13上,上下两个层板3不会相互重叠,可以减小折叠收纳后的厚度,便于存放收纳。
44.具体应用时:当需要展开置物架时,先根据需要,调节层板3的长度,使v 型弹扣322扣入对应的调节孔312内,然后使中部折叠连杆25另一端与调节孔对应的调节槽251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燕型联动杆2的中部折叠连杆25完全拉直并限位在第一短铰接杆23和第二长铰接杆22的铰接端与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之间,形成稳定的“燕”型结构,以使燕型联动杆2完全张开,不会再伸缩;当置物架收纳折叠时,先拆卸置物架上的层板3,并将内层板32完全推入外层板31内,并使v 型弹扣322扣入距离内层板32最远的调节孔312内,然后搬动燕型联动杆2顶部中部折叠连杆25的另一端,使中部折叠连杆25的另一端向上移动,并使调节槽251离开第二短铰接杆24和
第一长铰接杆21的铰接端连接,第一长铰接杆21与第二长铰接杆22之间的夹角变小并相互靠拢,第一短铰接杆23和第二长铰接杆22之间的夹角变小并相互靠拢,第二短铰接杆24和第一长铰接杆21 之间的夹角变小并相互靠拢,燕型联动杆完全收纳,带动折叠侧架同时向中心位置收纳折叠,折叠左侧架11和折叠右侧架12的两条竖杆111相互靠拢,实现折叠置物架的纵向收纳,可以直接放入房间中的侧缝内或角落中,不占位置,充分利用缝隙位置和角落位置的空间,充分发挥了置物架的折叠适配性。
4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