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5443发布日期:2022-10-04 21: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烹饪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煎烤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适合家用的烹饪用电器不断涌现,例如电烤箱、电火锅、煎烤机(电饼铛)、电烧烤炉等。其中的煎烤机通常包括具有下烤盘的下盖组件、具有上烤盘的上盖组件,在下盖组件靠近使用者的前侧设有控制面板,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之间通过设置在远离控制面板的后侧边缘的铰链形成铰接,以方便上下转动上盖组件。当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盖合在一起时,即可上烤盘与下烤盘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烹饪空间。需要煎烤食材时,只需向上打开上盖组件,然后在下烤盘上放置食材,接着盖合上盖组件,并开启上烤盘和下烤盘,即可对烹饪空间内的食材进行上下双面煎烤;或者,我们也可打开并放平上盖组件,此时上烤盘和下烤盘可同时煎烤食材,以提高食材的煎烤效率,并适应不同食材的烹饪加工需要。
3.但是现有的煎烤机在烹饪食材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首先,无论是上烤盘还是下烤盘,都只有煎烤的功能,当需要对食材进行蒸加工时,必须依靠电蒸锅、蒸箱、甚至电饭锅之类的电炊具,一方面会降低食材烹饪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厨房电器的种类和数量,而现在的家庭厨房的空间有限,尤其是年轻的家庭,在“做饭”方面,人们普遍追求快捷、方便,因此,现有的煎烤机难以很好地满足现代人对食物加工的多样性需求、对烹饪器具的多功能需求。其次,为了适应不同种类、不同高度食材的煎烤加工,烹饪空间会有一定的高度,当加工诸如牛排、煎饼之类厚度较薄、高度较低的食材时,上烤盘会由于距离食材较远而影响其煎烤效果。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依靠下烤盘对食材进行“煎”加工,而上烤盘的作用不大,既造成电能的浪费,还影响堆食材的“烤”加工,降低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煎烤机,可增加煎烤机的烹饪功能,满足现代人对烹饪器具的多功能需求、以及对食物加工的多种口味的要求。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煎烤机,包括具有下烤盘的下盖组件、具有上烤盘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烤盘、下烤盘均包括发热管,当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下烤盘之间形成烹饪空间,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烹饪空间内的中盘,所述中盘将烹饪空间分隔为位于中盘上侧的上烹饪空间、位于中盘下侧的下烹饪空间。
7.和现有技术相类似地,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下烤盘的下盖组件、具有上烤盘的上盖组件,当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盖合在一起时,即可在上烤盘与下烤盘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实现双面煎烤食材的功效。当然,我们也可打开并放平上盖组件,以便使上烤盘、下烤盘可同时对食材进行“煎”加工。
8.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活动地设置在烹饪空间内的中盘,中盘
将烹饪空间分隔为位于中盘上侧的上烹饪空间、位于中盘下侧的下烹饪空间。这样,我们既可在下烹饪空间的下烤盘上放置食材以实现对食材的煎加工,又可在中盘上放置食材,以利用上烤盘对食材进行烤加工。
9.可以理解的是,中盘与上烤盘的距离明显减小,也就是说,上烹饪空间的高度明显会小于原有的烹饪空间的高度,从而可显著地提升上烤盘对食材的“烤”加工作用,并且可同时对食材进行“煎”和“烤”加工,从而提升烹饪效率。
10.特别是,我们还可在下烤盘上放置少量的水,利用下烤盘的热量快速形成水蒸汽,以便对上烹饪空间内的食材进行“蒸”加工。也就是说,此时的煎烤机又变成一台小型的蒸锅,可对厚度较薄、高度较低的食材进行蒸加工,以便使食材具有先蒸后煎、或者先蒸后烤等多种风味,满足现代人对食物的多样性要求。
11.需要说明的是,可活动地设置在烹饪空间内的中盘可以是简单地放置在烹饪空间内,也可以是一侧边缘转动连接在烹饪空间内,以便用户可向上转动并打开上盖组件、中盘,然后依次向下转动中盘、上盖组件。
12.作为优选,所述中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烹饪空间内,从而方便中盘的拆装和使用后的清洗,特别是,我们可通过是否在烹饪空间内设置中盘,时煎烤机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满足客户不同的烹饪需求。
13.作为优选,所述中盘上设有若干蒸汽过孔。
14.当中盘上设有蒸汽过孔时,有利于下烹饪空间的蒸汽快速地到达上烹饪空间,从而提高食材蒸加工效率。特别是,当需要对上烹饪空间的食材进行烤加工时,蒸汽过孔有利于下烤盘的热量透过蒸汽过孔对食材下侧形成烤加工,从而提升烹饪效率。
15.作为优选,所述中盘包括电加热部,从而使中盘具有类似下烤盘的煎烤加工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煎烤机的烹饪效率。特别是,当我们开启中盘的电加热部和下烤盘的发热管时,下烤盘可对放置在下烤盘上的食材形成煎的效果,中盘还可起到类似上烤盘的烤的效果,并且中盘与下烤盘的距离会明显小于上烤盘与下烤盘的距离,因此可具有更好的烤的效果,并且有利于节省电耗。
16.作为优选,所述中盘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包括上微晶板、下微晶板,所述电加热部包括设置在上微晶板和下微晶板之间的加热膜。
17.中盘包括侧壁,从而便于食材的放置,避免中盘上食材、尤其是汤汁的外流。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盘的底壁包括上微晶板、下微晶板,而电加热部包括设置在上微晶板和下微晶板之间的加热膜。这样,当加热膜通电发热时,中盘可对食材进行煎加工,还可对下烤盘上的食材进行烤加工,继而提升煎烤机的用途,方便烹饪。
18.需要说明的是,上微晶板、下微晶板为矿物质板材,其具有耐高温、高硬度等特点,从而使中盘加工的食物具有“石板烧烤”的风味。
19.作为优选,所述中盘的侧壁上设有与加热膜电连接的插接端子,所述下盖组件包括下壳体、设置在下壳体内的下烤盘,下壳体边缘设有与上盖组件转动连接的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与插接端子插接的电插槽。
20.在本方案中,中盘直接通过一侧的插接端子与下盖组件上的电插槽形成插接。这样,在使用煎烤机时,用户只需横向移动中盘,即可方便地使中盘与下盖组件形成电连接,以便使中盘可通电煎烤。当使用结束时,用户只需横向移动,即可方便地拆卸中盘进行清
洗,既方便用后的清洗,又方便使用时的电连接。
21.作为优选,所述电插槽开口朝向中盘一侧,插接端子横向插设在电插槽内;或者,所述电插槽开口朝上设置,插接端子竖直插设在电插槽内。
22.当电插槽开口朝向中盘一侧设置时,我们只需先打开上盖组件至煎烤位置,然后将中盘在下烤盘上方横向移动,当中盘在下烤盘上移动到位时,中盘横向设置的插接端子则刚好插接在下盖组件的电插槽内,从而实现中盘的电连接。
23.也就是说,在该方案中,电插槽与插接端子即可实现电连接,又可充当中盘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结构。
24.当电插槽开口朝上设置时,我们可从上至下地将中盘放置到下烤盘上,与此同时,中盘上的插接端子则插接在电插槽内,既实现中盘的电连接,又可使中盘良好定位,并且直上直下的中盘拆装方式,方便中盘在下烤盘内的安装和定位。
25.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中间设有安装槽、下烤盘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中盘边缘设有搭接在安装槽边缘的翻边。
26.当我们将中盘放置并定位到下烤盘内时,中盘的翻边即可搭接在下壳体安装槽的边缘,从而实现中盘在上下方向的定位,确保中盘与下烤盘之间可形成稳定的下烹饪空间。与此同时,可避免用户使用时将汤汁等从中盘的边缘误滴到下壳体的安装槽内。
27.作为优选,所述中盘的底壁下侧设有支承柱。
28.当我们将中盘放置到下烤盘内时,支承柱可使中盘在上下方向的定位,确保中盘与下烤盘之间可形成稳定的下烹饪空间。
29.特别是,支承柱可对纤薄的中盘底壁形成有力的支撑,避免中盘的底壁在使用时出现中间下凹现象。
30.作为优选,在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二个沿径向延伸至中盘侧壁的提手槽。
31.当我们将中盘放置并定位到下烤盘上时,中盘侧壁的方便、边缘等不会接触提手槽。也就是说,在提手槽处形成一个出气通道和手拿空间。这样,当我们启用中盘进行烹饪时,下烹饪空间内的食材所形成的高温蒸汽可通过提手槽构成的出气通道向外泄出。当结束烹饪时,我们可利用二个提手槽构成的手拿空间方便地提拿中盘。
3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增加煎烤机的烹饪功能,满足现代人对烹饪器具的多功能需求、以及对食物加工的多种口味的要求。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中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中盘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中盘定位在下烤盘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中盘的插接端子与电插槽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39.图7是中盘底壁设置支承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下盖组件11、下烤盘12、下壳体121、轴承座122、提手槽13、电插槽2、上盖组件21、上烤盘3、中盘31、上烹饪空间32、下烹饪空间33、蒸汽过孔34、底壁
341、上微晶板342、下微晶板343、加热膜35、侧壁36、插接端子37、翻边38、支承柱。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4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煎烤机,包括具有下烤盘11的下盖组件1、具有上烤盘21的上盖组件2,当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下烤盘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实现双面煎烤食材的功效。当然,我们也可打开并放平上盖组件,以便使上烤盘、下烤盘可同时对食材进行“煎”加工。需要说明的是,下烤盘和上烤盘均具有独立的加热元件,从而可独立加热。需要说明的是,上烤盘、下烤盘均应包括发热管,以便各自可独立发热而烹饪食材。由于煎烤机的上盖组件、下盖组件以及相互之间的机械、电连接结构等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的描述。
43.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活动地设置在烹饪空间内的圆形中盘3,中盘将烹饪空间分隔为位于中盘上侧的上烹饪空间31、位于中盘下侧的下烹饪空间32。
44.这样,我们既可在下烹饪空间的下烤盘上放置食材以实现对食材的煎加工,又可在中盘上放置食材,以利用上烤盘对食材进行烤加工。
45.由于中盘与上烤盘的距离明显减小,也就是说,上烹饪空间的高度明显会小于原有的烹饪空间的高度,从而可显著地提升上烤盘对食材的“烤”加工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当同时开启上、下烤盘时,可对食材进行上下双面烤加工。此外,我们还可在下烤盘上放置少量的水,利用下烤盘的热量快速形成水蒸汽,以便对上烹饪空间内的食材进行“蒸”加工。也就是说,此时的煎烤机又变成一台小型的蒸锅,可对厚度较薄、高度较低的食材进行蒸加工,以便使食材具有先蒸后煎、或者先蒸后烤等多种风味,满足现代人对食物的多样性要求。
46.需要说明的是,可活动地设置在烹饪空间内的中盘可以只是放置在下烤盘上;或者,如同上盖组件一样地,将一侧边缘转动连接在下盖组件上,以便向上转动并打开中盘,从而可在下烤盘上放置食材,然后向下翻转中盘,即可在中盘上放置食材;或者,我们也可使中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烹饪空间内,从而方便中盘的拆装和清洗。
47.优选地,如图3所示,我们可在中盘上间隔地设置若干蒸汽过孔33,以有利于下烹饪空间的蒸汽快速地到达上烹饪空间,从而提高食材蒸加工效率。此外,当需要对上烹饪空间的食材进行烤加工时,我们可同时开启上、下烤盘,蒸汽过孔有利于下烤盘的热量透过蒸汽过孔对食材下侧进行辐射,从而形成双面烤加工,以提升烹饪效率。
4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中盘包括能独立运行的电加热部,从而使中盘可对食材进行独立的煎加工,有利于提升煎烤机的烹饪效率。特别是,当我们开启中盘的电加热部和下烤盘的发热管时,下烤盘可对放置在下烤盘上的食材形成煎的效果,中盘还可起到类似上烤盘的烤的效果。由于中盘与下烤盘的距离会明显小于上烤盘与下烤盘的距离,因此,相比较上烤盘具有更好的烤的效果,并且有利于节省电耗。
49.优选地,如图4所示,中盘包括底壁34和侧壁35,底壁包括上微晶板341、下微晶板342,电加热部则包括设置在上微晶板和下微晶板之间的加热膜343。侧壁可避免中盘上食材、尤其是汤汁的外流。当加热膜通电发热时,中盘即形成类似烤盘的作用,可对食材进行煎加工,继而提升煎烤机的用途,方便烹饪。也就是说,在不打开上盖组件的前提下,既可对
上、下烹饪空间内的食材同时进行煎加工,上烤盘、中盘又可同时对上、下烹饪空间内的食材进行烤加工,方便操作,并可提高烹饪效率。
50.我们知道,微晶板是一种矿物质板材,具体有压延微晶板和微晶铸石板之分,其具有耐高温、高硬度等特点,因此,有上微晶板、下微晶板何发热膜构成的中盘底壁可使加工的食物具有“石板烧烤”的风味。
5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图4、图5、图6所示,我们可在中盘的侧壁上设置与加热膜电连接的插接端子36,下盖组件则包括下壳体12、设置在下壳体内的下烤盘,在位于下烤盘外的下壳体上设置电插槽13。当我们将中盘放置并定位到下烤盘上时,插接端子插设在电插槽内,从而使中盘的发热膜可通电发热。
52.在使用煎烤机时,用户只需移动中盘,即可方便地使中盘与下盖组件形成电连接,以便使中盘可通电煎烤。当使用结束时,用户只需方向移动中盘,即可方便地拆卸中盘进行清洗,既方便用后的清洗,又方便使用时的电连接。
53.进一步地,我们可在下壳体边缘设置与上盖组件转动连接的轴承座121,电插槽则设置在轴承座上。
54.我们知道,当上盖组件与下盖组件通过轴承座形成转动连接时,可在轴承座内设置柔性的电连接构件,从而使上盖组件的上烤盘可通过轴承座内的电连接构件与下盖组件实现电连接。因此,当我们将电插槽设置在轴承座上时,方便电插槽与下盖组件形成电连接。
55.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使电插槽开口朝向中盘一侧,相应地,插接端子则横向地朝向电插槽一侧设置,从而可形成横向的插接。当我们需要安装中盘时,只需先打开上盖组件180度至煎烤位置,然后可使中盘在下烤盘上方横向移动,当中盘在下烤盘上移动到位时,中盘横向设置的插接端子则刚好插接在下盖组件的电插槽内,从而实现中盘的电连接,又可使中盘在水平方向的定位。
56.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我们也可使电插槽开口朝上设置,相应地,插接端子则竖直地朝下设置。当我们需要安装中盘时,可从上至下地将中盘放置到下烤盘上,与此同时,中盘上的插接端子则插接在电插槽内,既实现中盘的电连接,又可使中盘良好定位。可以理解的是,这种直上直下的中盘拆装方式,方便中盘在下烤盘内的安装和定位。
57.为方便安装下烤盘,我们可在下壳体中间设置安装槽,下烤盘设置在安装槽内。此外,我们可在中盘边缘设置径向延伸的翻边37。
58.当我们将中盘放置并定位到下烤盘内时,中盘的翻边即可搭接在下壳体安装槽的边缘,从而实现中盘在上下方向的定位,确保中盘与下烤盘之间可形成稳定的下烹饪空间。与此同时,可避免用户使用时将汤汁等从中盘的边缘误滴到下壳体的安装槽内。
59.另外,如图7所示,我们也可在中盘的底壁下侧设置至少3根支承柱38。
60.当我们将中盘放置到下烤盘内时,支承柱抵触下烤盘,从而使中盘在上下方向定位,确保中盘与下烤盘之间形成稳定的下烹饪空间。并且支承柱可对中盘底壁形成有力的支撑,避免中盘的底壁在使用时出现中间下凹现象。
61.可以理解的是,当我们启用中盘进行烹饪时,下烹饪空间内的食材所形成的高温蒸汽需要即使地向外排出。为此,我们可在下壳体上对称设置左右二个沿径向延伸至中盘侧壁的提手槽122。这样,当中盘放置并定位到下烤盘上时,在提手槽处形成一个出气通道,
下烹饪空间内的高温蒸汽可通过提手槽构成的出气通道及时地向外泄出。
62.此外,在中盘侧壁边缘(翻边)与提手槽之间会形成手拿空间。
63.当结束烹饪、需要取走中盘时,我们可利用二个提手槽构成的手拿空间方便地提拿并取走中盘。
64.可以理解的是,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